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家在月牙河》第二章 家家有變化
  有些事情,說來話長。“鈴鈴”是小名,因其笑聲如銀鈴而得。大名叫“孟靜”,是紅樓市孟國忠、劉萍的獨生女。容貌嬌美,性格活潑,現年二十八歲。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幼小的袁月亮意外走失,“投奔”的就是孟靜一家,從此兩家當成親戚往來走動。情竇初開的年紀,孟靜暗戀上了小自己兩歲的袁野,而生瓜蛋子一樣的袁野根本不理這個茬兒,像塊捂不熱的石頭。再後來,活潑的孟靜竟然有了抑鬱的征兆,袁野這才在同情的基礎上打開心門接納了她。如今是親上加親,孟靜和袁野正在熱戀當中。

  其其格姓“安”,純正的蒙古族,五十三歲了,丈夫袁振富是漢族,兩人是蒙漢聯姻。遵循民族團結的大原則,兩個孩子不但有漢族名字還有蒙古族名字。女兒袁月亮的蒙古族名字叫“薩仁”,翻譯過來也是月亮的意思;兒子袁野叫“塔拉”,漢語的意思還是“原野”。只是這兩個蒙古族名字基本上是其其格的專署,其他人都不這麽稱呼。

  李春草熱情地拉著其其格的手說:對了,姐,月亮和鈴鈴都能做飯吧?你啊,放心吧,不回去人家肯定不能吃生的。

  其其格無奈地撇撇嘴,說:還是算了吧。鈴鈴雖然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和我姑娘一樣,畢竟是沒過門兒的兒媳婦啊,咱們必須得高看一眼,怎能讓她伸手?我估計她也不怎會。薩仁嘛,倒是能鼓搗熟。唉,我都愁得慌,馬上就結婚單過了,到那時候這一天的飯能不能吃上啊?

  李春草:現在年輕人不會做飯的多了,都餓不著。特別是在城裡,手機一點飯菜就到嘴邊兒了,就差給喂了。不說這些——姐,那就把我姐夫他們都叫來,我再整兩個菜,多熱鬧啊。

  其其格:今天不了。我還得回去忙乎薩仁嫁妝呢。你知道,繡東西太費工夫了,現在眼神還不如以前了……

  和爸媽簡單告別,其其格走進院子,和弟弟打招呼。

  “阿來夫,你這是要辦啥大事兒吧,收拾得這麽下力。”

  阿來夫:我能辦啥事兒,阿木古郎剛念大二,處沒處對象都不知道,離娶媳婦還早著呢,不像月亮和袁野——對了,姐,要不他們一起辦得了——閨女出閣、兒媳進門,雙喜臨……

  “快閉上你那個坑吧,哪有這麽乾的,還不讓村裡人笑掉大牙啊?”李春草首先反駁了阿來夫。

  其其格笑著說:就是。你啊,快當老公公的年紀了怎還和小時候一樣,嘴上沒有個把門兒的。

  “淘氣的孩子,就像狗改不了……”

  “李春草!”

  阿來夫一聲斷喝,李春草不再說下去了,接著三人都樂了起來。

  “淘氣的孩子”是什麽梗?“阿來夫”在蒙古語中就是“淘氣的孩子”之意。月牙河村是蒙漢聚居的村莊,很多人是蒙古族的名字,比如“其其格”是“花朵”,“牧仁”是“江河”,“烏蘭圖雅”是“紅霞”,“阿茹娜”是“純潔”,“阿木古郎”是“太平”……“阿爾斯楞”是“獅子”的意思,所以袁野等都叫他“獅子哥”;還有“特木爾”是“鐵”,於是很多人都叫他“鐵叔”“鐵哥”。

  說話之間,阿來夫隨手把一個很有年代感的鋁飯盒扔進一條紡織袋子裡,“咣啷”一聲響。李春草瞄了一眼沒看清,剛要說什麽卻被其其格給岔過去了。

  “春草,吃完飯你要是沒啥事兒,去我家坐一坐,我給薩仁繡的蒙古袍,你幫我參謀參謀。”

  李春草樂了,

說:姐,你是王府刺繡的傳承人,是咱們月牙河十裡八鄉的繡界高手,我哪敢去給你瞎指點啊。  阿來夫冷笑道:姐求你,是看著你了,這還破尿盆兒——繃上了。我告訴你,記住一點就沒事兒——

  “哪一點?”

  “光腚攆狼——膽兒大不害臊,啥嗑兒都敢嘮。”

  “不會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李春草說完狠狠地剜了阿來夫一眼。

  其其格憋著笑,說:阿來夫,這是你不對了啊,你是公司的大老板了,說話要有水平啦。要不然出去談生意,還不得讓人看扁嘍啊。

  阿來夫嘿嘿傻笑,又把一些廢鐵扔進紡織袋。

  其其格:我說你差一不二得了,別冷丁乾活兒再累著。

  “姐,沒事兒。雖然我是收破爛的,可絕對不能把家整的像堆破爛的。”阿來夫瞅了眼李春草,說,“有人不怕磕磣,我還丟不起那個人呢。”

  “陰陽怪氣!你是收破爛起家的,現在是‘破爛大王’了。”李春草又對其其格說,“姐,你不用心疼他,那一身懶膘早該參加勞動減減肥了。”

  阿來夫:你把我當勞工啦?告訴你,下午我就回市區,那邊還一大堆事兒呢。

  “有能耐你別吃飯就走啊。”李春草扭頭看一眼冒著熱氣的廚房,說,“姐,我不送你了,鍋開了,我得去瞅瞅。”

  其其格笑著走出了院子。回頭深情地望了一眼,心裡很是感慨:老宅的影子沒有了,全新的房舍、全新的院落,還停著一輛全新的小轎車……日子真是越來越好了。

  …………

  袁振富已經五十五歲了,自我感覺還是“壯年稍後”,其其格及女兒、兒子都不讓他太勞累了,就把家裡的奶牛折騰賣了,並拿出一部分錢為袁野置辦了一輛二手汽車。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的原因,一是個人養殖有很多糞汙等問題解決不了,影響環境衛生;二是現在從村裡到鄉裡乃至市裡,都提倡規模養殖、工廠化養殖,所以,一家一戶“散養”的情況越來越不受歡迎了。袁振富便帶頭響應,也是支持女兒袁月亮主抓的“家在月牙河”鄉村旅遊項目。試想一下,如果有遊客來,滿大街都是牛糞、往院裡一進臭氣熏天,誰還願意來月牙河玩兒呢?

  家裡的水田都流轉給了合作社, 袁振富和其其格兩人除了拔拔草之類的,再有就是“巡查”和溜達了。然而,兩人把生活安排得挺滿——袁振富在搞創作,想把自己的一生經歷寫下來,反正小說不小說、散文不散文的,隨性發揮。其其格則在操持家務之余,把王府刺繡的手藝又拾了起來,當然再不是為了出售作品賺錢貼補家用,主要是喜歡和文化的傳承。換句話說,是想給自己的安閑生活找點兒營生。

  回家的路上,其其格聽到有人喊自己,原來正好遇到從“活字典”格根家出來的袁振富。

  “又去請教了?”

  “就是隨便聊聊,啟發啟發思路。”

  其其格抿嘴笑著說:遇到不明白就問人家,一寫不下去就問人家,真搞不明白是你寫還是他“活字典”寫。再者說了,不大不小的,點燈熬油的整啥回憶錄啊?是名人啊?七老八十啦?

  袁振富:我寫的不是回憶錄,是我個人經歷故事。當然,見證著月牙河村的發展,可以說是咱們村子的發展史。

  “不知道你這‘史’啥時候能憋出來,等‘史’整出來那天,真鬧不明白到底算你倆誰的呢?”

  “你這話說的——都有味兒啊。”袁振富有好的性格,就是不生氣。

  兩人都笑了。

  路上,遇到有城裡人開車來溜達散心的,拿著手機又錄視頻又照相。其其格和袁振富都跟他們點頭微笑,表示友好地歡迎。女兒袁月亮主抓打造的“家在月牙河”鄉村旅遊,已經受到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作為爸媽自然高興和驕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