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閥》第207節 北伐結束
汪精衛主持南京政府後,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政界到還好說,在政府中汪精衛很有背景,甚至可以說政治上的能量他比蔣價石深厚。

 可是跟他不一樣的是,蔣價石是黨政軍一把抓,而汪精衛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政界。

 尤其是在軍界,汪精衛影響力並不大,而偏偏就是軍隊出現問題了。

 汪精衛一上台,雄心勃勃的想要北伐,可結果呢,軍隊根本就調動不動,軍隊的要求很簡單,發軍餉。

 軍餉問題,此前蔣價石在台上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當時蔣價石一方面利用自己軍界的影響來壓製,一方面用革命的熱情來號召,另一方面也想盡辦法籌集資金。

 但是蔣價石是把所有手段都用過了,而且很多手段都是絕戶計,他用過之後,別人基本山更沒有了繼續操作的可能性。

 比如籌錢一項,收稅是一方面,蔣價石收了,汪精衛接手後不可能重新征收啊。比如革命號召方面,這段時間因為對日軟弱讓士兵的革命熱情大大消散,尤其是在濟南不少士兵奉命交出武器後,被屠殺,這哪裡是*革命啊。而籌集資金嗎,上海是個好地方。

 上海有錢不假,上海的富豪們籌集出幾個月的軍費還真不是難事,後世宋子文時代上海可是能支撐整個國民政府運作的。但是蔣價石在上海籌集資金的方法太毒了,當年在陳其美手下鬧革命的時候。蔣價石就在上海籌集過經費,他當時用的當地幫會慣用的手法。綁票勒索。不過當時蔣價石還是個混混。現在蔣價石已經是北伐軍總司令了,他仍然使用綁票,這是典型的政治人物,什麽方法好用就用什麽,不在乎手段和過程。

 可是蔣價石太小看上海的資本家和金融家了,一開始蔣價石確實頻頻得逞,抓了不少公子哥,威脅他們的家人說。這些人為孫傳芳服務,讓他們家人舀出一大筆錢來贖買。或者是直接告訴某家有錢人,說他們曾經資助過孫傳芳是反革命。

 蔣價石確實通過在何種方式得到了多達上千萬的資金,可是上海恐慌了,富豪們可不是易與之輩,他們在上海也是手段通天的人物,於是紛紛轉移資金。錢存入洋人銀行,人躲到租界之中,蔣價石沒轍了。

 現在蔣價石下野了,汪精衛上台後,一時間發現所有能用的手段都沒用了,自己籌集不到一分錢。國民政府還欠下了一屁股債務,沒有軍費軍隊根本就調動不到,而且還要擔心軍隊嘩變衝擊政府機關或者去搶劫。

 整天面對著個個集團軍軍官的威脅,不是軍隊要潰散了,就是他們要包圍政府了。

 汪精衛發現自己根本就玩不轉。自己是被蔣價石坑了,難怪蔣價石下野的那麽痛快。原來是讓自己來給他擦屁股的,這讓汪精衛十分的氣惱。

 於是開始向其他軍閥求助,跟自己關系好的唐生智卻一口回絕,表示中央軍沒有軍費動不了,自己的軍隊也沒有軍費呢,蔣價石還曾經答應了很多軍費沒有兌現呢,現在你汪精衛上台了,可別忘記了哥們曾經力挺過你,怎麽著也給先將欠咱的軍費還清吧。碰了一鼻子灰,汪精衛轉而求助於聯省,聯省不缺錢,比上海更有錢,但是趙澤勇看不上汪精衛的人品,他判斷一個人很簡單,看這人的氣節,汪精衛可是將來要當漢奸的人,跟他扯上關系太丟人了。聯省不幫忙,馮玉祥呢,馮玉祥說自己的西北軍都快揭不開鍋了,就更別提軍費了,俺的部隊已經好幾年沒軍餉了。

 沒有軍費,國民政府中央軍始終動不了,而那邊馮玉祥西北軍卻進軍順利,幾乎佔領了整個河北,並且跟李宗仁桂林師一起包圍了京津。

 曾經蔣價石在南京的時候,人家是要軍功有軍功,從廣東一路打到了山東去。要政績有政績,將國民政府的統治區擴大了幾十倍,通過外交途徑進入了上海。而到了自己,軍隊根本調動不了,政績嗎,現在是焦頭爛額,到處挨罵啊。

 汪精衛挨罵,這是活該啊。

 當蔣價石在南京的時候,汪精衛在武漢天天說風涼話,整天譴責蔣價石的各項政策,進軍緩慢了要挨罵,對日本軟弱了更要挨罵,官員貪汙了還是要挨罵。現在換了他汪精衛了,蔣價石在下面整天說風涼話,蔣價石那一排下野的官員也整天給汪精衛政府施加壓力。

 現在的汪精衛政府,別說進軍緩慢了,根本就沒有進軍。官員還是照樣貪汙,而汪精衛卻沒辦法制止,牽扯太多他也不敢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對外問題嗎,汪精衛照樣不敢強硬,英國人根本就不把上海的關余給他們,汪精衛怎麽也收不回來。報紙上已經說了,要是換做聯省督軍趙澤勇做國民政府主席的話,英國人肯定早就把關稅叫出來了,記住是關稅,是直接收回,而汪精衛竟然連一點點可憐的關稅余額都要不回來。

 進軍進軍沒能力,政治政治沒辦法,外交外交很不力,?p>

 衷誥褪潛ㄖ膠兔裰詼醞艟衛政府的印象?p>

 雄心勃勃分發萬丈的汪精衛可沒想過結果會是這樣,他認為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能力問題,而是困難太多了,換誰來都一樣,而且覺得自己是被蔣價石坑害慘了,索性自己也來個辭職,跑去法國多清閑了。

 在國民政府的中央委員們一致促請下,蔣價石才樂呵呵的回到南京,重新就任北伐軍總司令,而他一上台,中央軍可以再次戰鬥了。但是此時卻已經沒有了中央軍的用武之地,馮玉祥和閻錫山已經將北方的奉軍打敗。張作霖宣布放棄北京,逃回關外。卻在火車上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密不發喪,秘密繼承了東北軍總司令後才發布了張作霖的死訊。然後表示奉軍全部撤出關內,不再阻撓國家的統一,並且開始跟蔣價石勾勾搭搭起來。

 中央軍沒作為,但是蔣價石還是有些作為的。

 他命令馮玉祥不要進入北京和天津,理由是日本人明確提出的不希望馮玉祥的部隊進入這兩個地方,從自身來講。蔣價石也擔心在發生一次濟南慘案,而從權謀來講,河北都被馮玉祥佔領了,而孤島一樣的京津地區卻給閻錫山的話,肯定會讓閻馮二人產生矛盾。做的既有大義在,那就是日本人要求,馮玉祥也確實不適合跟洋人打交道。而比較狡猾的閻錫山很適合作這工作。這是光明正大的挑撥離間,馮玉祥和閻錫山兩人看的明白還是要往裡鑽。因為閻錫山真的很想要京津,而馮玉祥真的不想給可又不能不給。

 所以馮玉祥眼睜睜看著奉軍從北痙軍,自己手下韓複榘已經到了南苑卻不敢入城,心裡憋了一肚子火,但是強行進入吧。日本人明確不希望自己進入,難免日本人不會干涉,而另一方面又違反了蔣價石的命令,裡外不是人,只能眼睜睜看著閻老西佔便宜了。心裡是既恨日本人。又恨蔣價石,更恨閻錫山。

 但是就在此時。誰都沒想到,馮玉祥不敢進入北京,不代表也已經到了北京附近的另一隻軍隊不敢進入,這隻軍隊就是李宗仁的桂林師。桂林師大搖大擺的通過馮玉祥部隊的防區,氣勢張揚的進入了北廄。

 其實大家都清楚,日本人之所以會表明態度反對馮玉祥部隊進入北京,正是為了給閻錫山佔領這裡製造機會,之前閻錫山跟日本人頻頻解除,裡面沒有貓膩才是怪事。

 看看天津的情況。

 傅作義在涿州被張學良俘虜後,送到了北京軟禁起來,當馮玉祥逼近北京的時候,傅作義趁亂逃到了天津躲起來。然而當張作霖被炸死的消息傳出來,傅作義光杆司令一個,立刻就在天津當了警備司令,宣布天津脫離奉系。

 而天津是有日本人駐軍的,要說沒有日本人的支持,鬼都不信。

 天津聯省軍是鞭長莫及了,但是北京就近在咫尺,汪精衛當主席的時候,中央軍無法從山東趕往北京,但是聯省軍卻是一直在北上,現在張作霖跑了,我們自然是要進入北京的,誰反對都沒用。

 對於進入北京的問題,蔣價石是反對聯省軍進入這裡的,他已經讓閻錫山接收這裡了。而且也通知過聯省,甚至專門下發了他這份命令,因為對於蔣價石來說,他更加擔心的是聯省進入北京。因為聯省進入北京,跟日本人起衝突的紀律,要比馮玉祥都大很多。蔣價石還真的不願意看到,自己好不容易千辛萬苦忍辱負重穩定下來的中日關系,因為趙澤勇的意氣用事突然又到戰爭的邊緣。作為總司令,蔣價石有時候覺得太不公平了,自己是操碎了心,可是手下竟是寫惹禍精,而且他們惹了禍事還不知悔改,反倒是不斷的批評自己這個總司令,做人真他媽難,做一個負責人的領導人,更是*難。

 但是對於蔣價石的命令,趙澤勇根本就不鳥,蔣價石在濟南問題上的態度,讓趙澤勇十分的鄙夷。覺得指望這貨去強國,根本就沒有希望。

 而且趙澤勇的手下大將李宗仁此時是非常想進入北京的,這不是什麽功勞不功勞的問題,而是一種榮譽,這意味著李宗仁帶兵從廣西打到了北方,將中國打了個對穿,這樣的功績說出去,那可是太輝煌,一個軍人一輩子可能就達到巔峰了。而趙澤勇衝著李宗仁在對英作戰中的表現,既不爭功也不?過,兢兢業業,認為自己這個手下值得獲得這樣的榮譽。

 讓人沒想到的是,昆明大學校長熊慶來竟然也希望聯省軍進入北京。他是搞教育的,他關注的自然是教育。北京有龐大的教育資源,聯省努力了這麽多年,說實話都趕不上北京,因為北京的影響力,讓留洋的學者們更願意去北京,而且是經過從滿清到民國幾十年的發展的,底子十分雄厚。熊慶來擔心,如果讓其他軍閥部隊進入了北京,會不會對教育造成惡劣的影響,他們會不會洗劫大學。於是得知聯省軍進入北京後,他立刻借了軍隊一架飛機,舀著許多金錢去北京各個大學走動去了,希望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教授們跟他去雲南避一避,順便在雲南的各個大學裡做作客座教授,等和平了在回北京不遲。

 趙澤?p>

 鹵救說比灰蠶進入北?能刺激刺激蔣價石是一方面,進入北京對聯省軍的影響力提升是有好處的,北伐路上有幾個大城市,長沙、武漢是聯省打下來的,南京是蔣價石打下來的,洛陽是馮玉祥打下來的,濟南也是蔣價石打下來的,而能跟這星市媲美的不多了,北京毫無疑問政治地位很高,政治影響力很大,肯定會上國際新聞頭條。

 但是趙澤勇進入北京最大的目的,還是日本,他給李宗仁的密令中講的清楚。如果日本人干涉,給予強力的回擊,不怕把事情惹大,甚至只要是日本人露出敵意,聯省軍就可以攻擊,不但不怕惹事,還大有一副主動惹事的架勢。

 趙澤勇現在就是要挑起跟日本人的衝突,然後像打英國那樣,胖揍日本人一頓。但是日本人比之英國人可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相對於英國,日本人更難對付一些。盡管日本的經濟不如英國,但是日本人的顧忌可少多了。

 英國人打仗,受到掣肘太多,遙遠的距離,民怨都很重要。可是日本呢,就近在咫尺,而且日本的民心是很希望日本佔領中國的,他們生產各種軍國主義份子和禽獸。

 奇怪的是,聯省軍進入了北廄,日本人卻很沉默,沒有發出任何相關的言論,而且他們在北京的少數軍隊也很規矩,甚至太規矩了,縮在軍營中不出來,似乎在保持很大的克制一般。

 看到這一幕後,趙澤勇笑了,看來打英國人不是白打的,打出了聯省軍的威風,日本人也不得不顧忌。要讓別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尊重自己,聯省軍不慣列強臭毛病,列強也就在聯省軍面前收起了自己的毛病。

 盡管沒有立刻引日本人上鉤,好一下子以優勢兵力打掉日本在北京的駐軍,但是隨著李宗仁佔領北京,實質上宣告了,從南到北的,有聯省軍參加的北伐戰爭結束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ww.qmshu.

最新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