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閥》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
新的一天,山東天氣也不錯,尤其是青島,天朗氣清有海風拂面,即便還在進行戰爭,也讓人感到愜意。

 李宗仁心情好極了,他對王潔修的重炮寄予了厚望,而王潔修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其實口徑只要超過150mm的穿甲彈就足以對日本人的工事造成損傷了,而200mm以上的重炮的效果嗎,基本就是摧毀。

 透過望遠鏡看到日軍第三個碉堡,那是建在附近山頭上的一座碉堡,混凝土厚度幾乎有一米,背靠海灣面向港口,是日軍最後一道陣地上最具有威脅的碉堡了。這座碉堡不但有圓頂的結構,厚實的牆體,而且裝備了三門重炮,以及十幾個機槍射孔。

 如果放在昨天,李宗仁不認為這座碉堡是可以用人力戰勝的,就是自己手下最有勇氣的戰將夏威都表示了悲觀,李宗仁很尊重夏威的意見,因為他軍中就只有夏威曾經在粵西時候,進攻過這種鋼筋混凝土工事。也正是那次經歷,給了夏威以經驗教訓,讓他覺得,用人去碰鋼筋混凝土工事是最大的錯誤。

 但是今天嗎,李宗仁已經不在乎日本人的防禦了。

 在期待中,自己身後遠方響起了轟隆之聲,那是王潔修的重炮,設置在五公裡之外的地方。當然這個距離不算遠,相比重炮十幾二十公裡的射程一點都不遠,但是炮畢竟是一種動能武器,越近威力越大是不爭的事實,小口徑火炮近距離低平射擊的威力,就是重型坦克也扛不住。

 可是王潔修依舊將炮兵陣地放在了後方,原因很簡單,日本人的圓形碉堡頂端擁有很好的防彈效果,角度如果不夠,很容易就能彈走。哪怕裝備了穿甲彈,可是不能夠命中目標也沒什麽用處。所以王潔修經過測量,選定了五公裡的距離,讓炮彈可以擁有一個大的角度,幾乎從空中直接垂直砸向日本人的碉堡。

 看到日本人的碉堡瞬間就淹沒在了煙塵之中,李宗仁心道,完了,這場戰鬥就這樣了。

 前幾道陣地就是這樣突破的,日軍毫無反抗之力。矛與盾總是在這樣發展之中,冷兵器時代。中國人修了長城,西方人修了城堡,火藥武器的到來,讓老舊的城牆和城堡失去了防禦力,可是隨即興起了棱堡,當現代武器出現後,棱堡也不在安全了,可是鋼筋混凝土式的半掩埋在地下的地堡又出現了。然後人類有發明了穿甲彈,地堡也就被攻克了。

 一進一退人類種族也許還將持續在這個循環中前進。伴隨的是最野蠻的廝殺,誰能笑道最後,除了要考慮一個民族的忍耐力,民族的凝聚力。還有民族的組織力外,還要看誰更能子這種進退中首先佔有領先的地位。

 葡萄牙人最早邁向了海洋小小國家可以統治比整個歐洲還要大的土地,西班牙人後起之,跟葡萄牙人瓜分世界。海上馬車夫荷蘭人將海洋的利益發展到最大,將葡西兩國掠奪的財富都聚集到自己手裡。英國人率先工業革命,開啟了新的時代篇章。打敗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不但佔有海洋,還成為世界霸主。德國人、美國人接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東風,趁勢而起短短時間就成為世界列強,並且可以跟英國人掰掰腕子。

 在東方,過去日本人抓住了機會,先後打敗了中國和俄國,成為東方霸主。現在仿佛換成了聯省,趙澤勇始終能夠抓住最新的機遇,用機槍大炮打敗軍閥的小米加步槍,用飛機戰勝英國人的軍艦,用航母摧毀日本的港口。

 李宗仁不知道這只是巧合,還是命運輪轉的使然,他更希望是後者。至於抓住了這個機會的趙澤勇會成為什麽樣子,他並不關心,哪怕趙澤勇要當皇帝,只要他能讓中國成為世界一極,成為世界列強,讓中國民族成為世界強族,他就擁護,真心擁護。

 轟隆一聲爆響。

 在經過了十多分鍾的覆蓋性打擊後,李宗仁聽到了巨大的聲響。根據今天一天的作戰經驗,他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的碉堡被打爆了。果然望遠鏡中煙塵撲騰的縫隙中,一座塌垮的廢墟隱隱若現。李宗仁甚至能想象的到,當一枚枚重炮反覆落在碉堡上,終於有一枚鑽入了碉堡中,在狹小的空間裡爆炸,發出巨大的聲響。李宗仁想象不到裡面的日軍士兵會是什麽感受,那樣猛烈的爆炸,也許就算是炸不死他們,恐怕聲音都能震死他們吧,真是殘酷的死法。但是那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在爆炸中不可能有人幸存,他們死的不能再死了,連屍骨都無法找到,全部變成了泥跟鋼筋混凝土攪在一起,仿佛被磨磨過一般。

 碉堡被炸掉了,但是炮擊並沒有結束,地堡下面相通的地道中還有日本人的士兵,那種暗道還連接著暗堡,暗堡只露出地面非常小的一塊,然後有一個機槍口從中伸出,如果不打掉這些,攻擊仍然會帶來極大的損傷。

 炮擊未必能夠完全摧毀這種暗堡,但是假如他們跟主碉堡相通,炮擊有可能因為抽乾氧氣而讓裡面的士兵窒息,至少能讓他們喪失戰鬥力。如果暗堡是相對獨立的,或者通風效果好的話,則能夠保持戰鬥力。即便這樣,李宗仁也不想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去填,因為他手裡還有坦克部隊。

 不算劉國棟的新裝甲部隊,就是自己手裡的老式坦克車,就足夠了。那些坦克車對付不了日本人的大炮,但是對日本人的機槍還是沒有問題的,正面十幾毫米厚的裝甲足夠抵擋日本人的輕重機槍了。

 所以李宗仁對劉國棟帶來的新式坦克興趣不大,這讓劉國棟很受傷,這次他是主動請纓的,他對自己的坦克信心十足,相信即便是對上日本人的炮兵部隊也不怕,因為他的坦克威力十足,在二戰中這種坦克編號為t34。

 用二戰中威名赫赫的坦克對二戰前的日本機槍,可以說聯省的武器裝備是溢出的,這場戰鬥也就沒有懸念了。日本人最後一道陣地被消滅,除了之前看到情形不妙早早就逃到船上的步兵外,全部陣亡。

 而王潔修的炮兵,根本就不怕日本人的艦炮,對射了幾輪之後,日本人大勢已去,離開了青島港,遠遠駛離中國海域。也許沒有國內的失敗,日本海軍根本不可能怎麽輕易就走的,他們不在港口鬧個天翻地覆是不會罷休的,陸軍失敗了,正是顯示海軍威力的時候。可是國內傳來的戰況讓海軍也不敢戀戰,誰知道中國的海軍是不是正在向青島趕來。國內的失敗讓日本官軍一致生出一種悲觀的心情,無心戀戰。

 廣島海戰和青島的戰況傳出後,沒有任何意外的,全國一致對聯省充滿了褒揚。褒揚的程度幾乎達到了瘋狂,群情洶湧,遊行的群眾已經開始打出了趙澤勇萬歲的旗號,民族精神膨脹到了極點。鴉片戰爭後將近一百年了,或者說自從滿清入關神州陸沉後,已經幾百年了,民族情緒沒有這麽高昂過了。

 報紙上都是激進的言論,什麽滅絕日本論,什麽揚威世界論,什麽雄霸亞洲論,什麽話都敢說,什麽夢都敢做,這才是一個大國應該擁有的氣象。只是這種氣象也許有假象的成分在內,實話實說中國還沒有強大到揚威世界,滅絕日本的程度,更遑論雄霸亞洲了。在本國還有大量殖民地,還有十幾國駐軍的時候,在國家還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的時候,什麽都談不上呢。

 除了這些瘋狂的論調外,也有冷靜的論調,一報紙評論分析,此次勝利能夠給中國帶來什麽利益,取消日本特權不用說了,收回日本租界也沒有難度,關鍵是收復失地,旅順大連不用說是必須收回來的,那麽台灣呢,是不是能從日本人手裡收回滿清手裡丟失的台灣失地。另外能不能借此雪恥,能不能將日本曾經加在中國身上的恥辱一律奉還,甲午大賠款,庚子大賠款能不能加倍還回來。

 不得不說這篇社論很嚴密,很有建設性,作者是一個匿名人士。趙澤勇看到這篇社論都驚歎, 感歎是一隻了不起的筆杆子。

 而這篇社論很快就被各大報紙轉載,一時間刊登這篇社論的叫做紐青年的雜志紅遍全國。接著該雜志連續刊登數篇社論。一篇比一篇深入,一篇比一篇更激勵人心。並且不再打著中國的大旗了,開始直白的宣揚聯省,連續發文,連續發問。

 聯省軍何時登陸旅大?

 聯省軍何時登陸台灣?

 聯省軍何時登陸日本?

 趙澤勇看的很高興,覺得很有意思。這人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旅大必須出兵收復,而台灣則大可不必,可以通過出兵日本本土脅迫日本人和平交出台灣來,就如同當年日本人佔領遼東威逼北京,然後迫使清政府割讓台灣一樣。

 但是在雲南昆明附近一個小村子裡,一個老夫子卻憂慮重重,感慨:登高必跌重!

 ps: 壓力很大,今天差點就不想寫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