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閥》第210節 軍閥戰爭
唐生智是一個永不安於現狀的人,放在後世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業者,可是在民國他就是一個不自量力的軍閥。

 他在湖南當師長的時候挑釁省長趙恆錫,當了省長後挑釁大軍閥吳佩孚,北伐後挑釁蔣價石,跟馮玉祥鬧矛盾,跟汪精衛勾結,這是一個很不識相,很能鬧騰的人。

 北伐時期,大局為重,蔣價石還能容忍唐生智。可是北伐勝利了,蔣價石就絕不容忍了。他需要舀人開刀樹立威信了,而此時唐生智再次跳了出來,反對蔣價石的裁軍政策。蔣價石很快就發表了對唐生智的處理意見,先是撤銷了唐生智親信周斕的湖北省省長職位。

 這個職位本來就是空的,湖北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被聯省軍控制了,武漢也駐扎這聯省大軍,一個空頭省長能有什麽用處,可是唐生智就是不願意放棄這個省長,過去利用汪精衛穩定周斕的位置,汪精衛走了後,還是讓周斕賴在這裡。或許唐生智期待有一天自己能打回湖北呢,這點上他倒是跟趙澤勇很像,沒吃到不說還能忍,一旦吃到嘴裡,就不願意吐出來。

 蔣價石撤銷周斕的職務讓唐生智大為不滿,公然截留了本該上繳中央的財稅。現在整個中國,除了三個地方不用向中央遞解稅收,一個是東北,一個是聯省,還有一個就是山西,其他地區,甚至包括西北軍控制下的山東河南都需要將部分稅務交送中央。唐生智此舉毫無疑問是挑釁了。

 蔣價石直接以此為由宣布解除唐生智安徽省長的職位,撤銷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一職。

 唐生智乾脆狗急跳牆。宣布蔣價石偽命,名為中華民國主席。實為獨裁為國賊,宣布討逆奉正,尊奉汪精衛重新回國執政。

 蔣唐戰爭立刻就打響了,而且是唐生智先發製人,率先發起了攻擊。這是找死還嫌不夠快。結果是唐生智的部隊根本就沒有展開呢,就被蔣價石閃電戰了。

 蔣價石的部隊,從蘇北分三路攻入了安徽,而唐生智的部隊部署太亂。在安徽有一部分,在河南還駐扎著一部分。結果蔣價石中央軍一進入安徽,連打了幾個勝仗後,其他軍閥立刻就坐不住了,像聞到血腥的餓狼一樣撲了上來。

 馮玉祥向唐生智在河南的部隊發動進攻,將豫東南地區收回自己控制,此時加上趙澤勇放棄的豫西南地區。馮玉祥算是佔領了整個河南地盤,將自己的西北地盤跟河南、河北和山東連成了一體,成為中國最大的勢力。

 蔣價石發動對唐生智的吞並,趙澤勇是沒有參加。因為他的注意力放在對日上。但是卻讓趙澤勇很煩,歷史還在按照軌跡進行啊,蔣價石是要一個個收拾掉軍閥們。歷史上第一個就是唐生智。聯合桂系打敗了唐生智,接著又扶持唐生智滅掉了桂系,在然後是西北軍,最後是閻錫山,經過一場中原大戰徹底奠定了中央軍的優勢地位。

 現在收拾掉了唐生智。按照軌跡接下來就該是桂系了,但是這時代的桂系被趙澤勇的聯省勢力取代了。蔣價石會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聯省身上嗎,趙澤勇不敢賭運氣。因此他立刻開始了輿論攻勢,不是害怕蔣價石打自己,而是擔心蔣價石破壞自己攻擊日本的行動。在報紙上,聯省大肆抨擊蔣價石窮兵黷武,國家剛剛和平就發動內戰雲雲。

 現在聯省可是中國的明星勢力,一舉一動都受到各地的關注,聯省的態度很快就全國廣播,蔣價石立刻針鋒相對。歷數聯省不服從中央的各種事跡,先是不願意遞交稅收給中央,接著以聯省這個名義割據數個省,根本就是軍閥作風。

 蔣價石的發言竟然還獲得了許多民主人士的支持,在他們看來聯省的所作所為確實是阻礙了國家的統一,但是卻沒有受到馮玉祥等人的支持,很簡單,罵聯省的東西放到他們身上同樣適用,聯省割據,馮玉祥閻錫山就沒有割據了,讓他們支持蔣價石的這樣的言論,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蔣價石不但打嘴仗,他還真的敢動手,不過都是小規模的。或許蔣價石認定,自己代表中央,只要不大規模的發動戰爭,其他軍閥也不敢把事態擴大,不然一個叛逆中央的大帽子一扣,誰都受不了。

 於是蔣價石先是在安慶試探性的發動了一些小規模的摩擦,結果被安慶守軍一擊千裡,將附近十幾個縣城的中央軍守軍全部擊敗俘虜。顯然蔣價石打錯了主意,他如果對其他軍閥小規模的試探,絕對不會出什麽大事。但是趙澤勇可不是個一般的軍閥,在政治權謀上趙澤勇的水準還差點,但是在實力上卻相當強悍了。而且絕對不是一個善茬,被人打了左臉還把右臉貼上去的主,而你打我左臉老子就砍你的頭的脾氣,絕對不肯吃虧。英國人、意大利人的毛病趙澤勇都不慣,更何況你一個老蔣了。

 所以趙澤勇直接就給前線下令,敢有挑釁的大膽還擊,不怕把事情惹大。而此時在安慶的部隊,恰恰是蒙自師等部隊,在前幾次戰爭中他們幾乎沒有撈到什麽值得一提的戰鬥,打意大利人他們隔岸觀火成了看客,打英國人更是沒份,就連北伐這樣的雞肋戰爭,都沒撈到,怨氣大著呢,結果蔣價石打來了,不揍你丫個滿面桃花開才怪。

 碰了一鼻子灰的蔣價石只能表示譴責,譴責聯省軍肆意攻擊中央軍形同叛逆,宣布開除趙澤勇黨籍。不過這邊剛剛宣布開除趙澤勇黨籍,那邊立刻就有其他組織上門,太祖繼續表示願意做趙澤勇的介紹人。趙澤勇繼續婉拒了。

 無黨一身輕啊。

 當年加入國黨就是為了北伐中能跟各路軍隊一條心,少一些摩擦猜疑。可是發現根本就沒有效果,當時入黨也是為了獲得一個國黨身份為保護。省的別人都打自己,發現也沒什麽效果,根本就是利益為上,實力為尊,在觸犯了別人利益的情況下,什麽保護都不好使,在自己實力不濟的時候,誰都敢打你。

 開除了趙澤勇之後。蔣價石開始繼續對聯省軍試探或者說是報復,但他發現安徽的聯省軍確實有兩把刷子,自己的部隊打不過,那麽九江的部隊呢,讓朱培德帶人攻擊九江,蔣價石可不相信聯省軍每隻部隊的戰鬥力都那麽強悍。

 可是朱培德的部隊一下子就嘩變了,朱培德的部隊主力原為滇軍。又經過了一場南昌起義實力大損。讓他們進攻強大的聯省軍,根本就沒人肯打。

 而朱培德部隊主力中的主力,顧品珍(金漢鼎實際指揮)和范石生(楊蓁實際指揮)倆個師索性直接投誠了,跟趙澤勇商量過後,他們帶兵進入了九江,接著開始裁撤。

 顧品珍他們帶領的老滇軍實在是太累了。離開雲南好多年,軍隊老化嚴重,很多士兵都三十好幾了,可還沒有結婚,思想親切。尤其是知道這些年雲南發展非常好,家裡有地的不用說。沒地的人家竟然也能吃飽飯了,人人思動都想回家。在加上剛剛一場起義,顧品珍他們的部隊也受到了影響,部隊一分為二,又授命鎮壓,跟自己過去的弟兄打了一場仗後,顧品珍更是心灰意冷,想要卸甲歸田了。

 這次再次接到蔣價石的命令,讓他們打聯省軍,自認為是一家人的顧品珍索性撂挑子不幹了。將自己的部隊交給聯省軍裁撤複原,帶著軍官回雲南接受趙澤勇安排算了。而自己的地盤嗎,讓聯省軍接受去好了。

 江西的滇軍眾多,除了顧品珍和范石生的部隊,還有楊希閔、胡若愚等人率領的雜牌軍,這些部隊曾經都被趙澤勇揍過,他們知道打不過如日中天的聯省軍,紛紛投誠。聯省乾脆直接接受了辦個江西,並且開始行動起來,逼近南昌,要求朱培德投降。朱培德一看這仗打不下去了,自己的部隊一跟聯省軍解除,不是被擊潰,就是投降。索性向蔣價石請辭,然後跑到南京接受處置去了。

 聯省軍幾乎沒費什麽勁就飛快的舀下了整個江西。讓蔣價石大驚失色的同時,開始積極應對。邀請馮玉祥和閻錫山組成反趙聯盟。而趙澤勇這時候也失去耐心了,想著要不要在打日本人之前,武力解決了蔣價石呢。

 左右考慮,趙澤勇覺得此時還不是跟蔣價石撕破臉的時候,因為一旦聯省表現出強勢,連中央都敢打的話,其他軍閥必定人人自危,很容易馮玉祥和閻錫山就會跟蔣價石聯合起來,他們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還是比北洋軍閥強一些的,而且數量實在太多了,加起來一百多萬,打起來還是很費事的。簡直就是中原大戰的預演,不過主角從蔣價石變成老子趙澤勇,就是不知道將來張學友還會不會入關,入關後會不會還幫蔣價石。

 在對日作戰之前,實在不應該在打一場戰鬥,趙澤勇決定跟蔣價石談判。

 並且召集其他軍閥和各個民主黨派人士,召開民主大會,會議地點選定在武漢。

 會上趙澤勇提出不少建議,各個軍事集團暫時穩定在各自區域,不得隨意攻擊他人,一切都應該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問題,直至最後完成國家實際的統一。此舉得到了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同意,對他們而言,佔有現在這些地盤確實已經很滿意了,也需要穩固消化。馮玉祥佔有西北的甘肅、陝西、河南河北和山東,地盤廣大兵力眾多,擴張已經無力,覺得應該收成。而閻錫山呢,則佔有綏遠、山西、熱河、察哈爾以及北京和天津這兩個重要地方,也是打算收成,別人不打自己就好。

 對於這兩人來講,不管是蔣價石還是趙澤勇,其實都是他們的威脅。

 但是這次會議,蔣價石根本就不認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派人來參加。如果蔣價石參加,趙澤勇都打算將江西還給他呢,可是這家夥太不識相了,不給自己面子的人,自己也不會給他面子。

 蔣價石還抨擊趙澤勇召開這樣的會議是別有用心,是連接地方勢力企圖對抗中央。趙澤勇毛了,蔣價石這打著中央

 的名頭確實很牛啊,到處罵別人,不聽自己的就是對抗中央,我靠,這中央的大旗算是被蔣價石打爛了。

 趙澤勇索性宣布,蔣價石不適合領導中國,要求蔣價石下野。要求重新召開議會並舉行全民普選,在選出新的中央,選出新的主席人選之前,聯省不承認所謂的南京中央,不承認蔣價石的主席合法性。

 同時表態,聯省是熱愛和平的政權,從來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可是以蔣價石為首的軍事集團,打著中央的名義,對聯省百般刁難,不思建設國家,不思收回國權,就知道勾心鬥角,今天算計這個明天算計那個,卻對列強一步步妥協,披著三民主義的外衣,實際上是孫中山主義的叛徒。

 聯省的發言算是一個重大新聞了,這意味著趙澤勇跟蔣價石站在了對立面。聯省跟國民政府徹底決裂,中國要再次分裂了嗎?

 此時支持蔣價石的人竟然多了起來,人總是習慣性的同情弱者,有人認為是聯省不滿意目前的地位了,是趙澤勇不滿意目前地位了,聯省想要取代終於,而趙澤勇想要當國家元首,無論如何趙澤勇試圖取代蔣價石就是以下犯上的行為,跟中國人的傳統不符合,除非有朝一日趙澤勇成功打敗蔣價石取而代之,開辟新王朝那是另一說了,成王敗寇那時候文人自然跪舔你,可現在嗎,大家還是會擁護蔣價石的。

 當然支持聯省的也不少,首先聯省統治區自然是非常支持聯省的,尤其是雲南,幾乎從來都是無條件支持趙澤勇的。其他地區,也有一大批的青年擁護聯省,因為他們對蔣價石的國民政府太過失望了,而聯省對列強的強硬態度則很能獲得青年的擁護。

 雙方在民意支持上基本是打平的。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支持上,聯省還是略微佔優的。首先就是各個民主黨派,他們認可聯省的聯合政府構想,也不想看到國黨一黨獨大,施行獨裁統治。趙澤勇這些年一直表現的相當開明,開議會,支持言論自由,結社自由,信仰自由,尤其是政治自由,很多黨派在聯省都有政治活動。因此他們是絕對希望聯省的行為能推廣到全國的,起碼他們的活動空間就大了很多。

 盡管政治鬥爭中,相互潑髒水很厲害,但是真正的戰鬥卻沒有在繼續了。趙澤勇沒有進攻蔣價石,蔣價石也不敢進攻趙澤勇, 而中國其他軍閥則看著這兩個最大的軍閥鬥法呢,不敢隨意行動,甚至連輕易站隊都不敢,害怕一個部隊會導致自己覆滅。

 話又說回來了,也就是趙澤勇的聯省軍敢跟中央軍這麽叫板,換做其他軍閥任何一個都不敢這麽來的。他們既不敢主動挑釁中央軍,也不敢這麽強悍的還擊,一點都不考慮收場問題。還是取決於實力,英國人有句話說的很好,你可以決定什麽時候發動戰爭,可是決定什麽時候結束戰爭的只能是我。這話說的多有底氣,霸主的底氣。

 不過趙澤勇的反擊也讓其他軍閥人人自危,除非聯省跟中央分出勝負,否則其他軍閥都不會在輕舉妄動,而蔣價石的中央軍也是不敢在對其他軍閥動手的。也可以說聯省對中央的堅決反擊,在一定程度上,消滅了軍閥戰爭。

 ps:有人能看出來這章改過了嗎,鬱悶啊,被警告了。咱可是良民,千萬別來快遞。

 ww.qmshu.

最新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