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198節 大力支持
根據趙澤勇對岩英這個撣人軍閥的作為分析,他認為這人還是理智的,是能夠控制的。可是沒想過,一隻沒有軍紀的部隊,是他們的軍官都控制不住的,聯省確實能控制住岩英,可是岩英都控制不住自己殺紅眼的部下,聯省憑什麽控制他們呢。

 沒想到打緬甸牌想要英國人妥協,卻沒想到這張牌打狠了,讓英國人下不來台了。要是連自己的士兵和平民被屠殺了數千人,英國人都可以忍了,他們也就不是英國人了。此時的英國人社會民族情緒已經高過了一切,高過了利益算計,高過了政治鬥爭,再次向緬甸派出大軍,開始一次更加慘烈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國際外交確實是**裸的利益博弈,可是任何遊戲的玩家都是人,而人一旦情緒失控,那是什麽都不會顧及的,什麽利益之類的就只能暫時放在一邊了。英國人在談判桌上,幾乎是什麽條件都答應了王崇陽,這順利的讓王崇陽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同時讓王崇陽認識到,英國人對緬甸的決心是如何的大。

 尤其是英國人談判的重點就是要要回他們被俘的數萬軍隊,可想而知這些俘虜一旦被聯省釋放,那麽他們毫無疑問會立刻再次被武裝起來,然後送到緬甸參加戰鬥。

 軍事戰鬥法則有一條,凡是敵人所想的,一定不能滿足他。這條在外交戰鬥中,同樣適用。經過深思熟慮,王崇陽給趙澤勇發了一封長電,希望暫時拖延跟英國人的談判,盡量推遲達成協議的時間。

 經過電波互相溝通,趙澤勇覺得很有必要,拖延英國人進軍緬甸,也是間接幫助緬甸人。幫了緬甸人就打擊了英國人,這是一個連鎖反應,而都是對聯省有利,對中國有利的,現在聯省佔據了主動,可以不著急。

 至於如何拖延,王崇陽表示自己會想辦法,趙澤勇則直接就給王崇陽出了主意,讓他向英國人提出賠償損失的問題。

 但是這可能嗎,英國人可能答應戰爭賠償嗎。有多少年了。英國人沒有向別人支付過戰爭賠償了,好像自從過了貴族時代之後,就再也沒有過了吧,不但沒有過,根本就沒人敢跟英國人提過。英國人連這次跟聯省的戰爭都不承認,隻認為那是一場衝突,那還怎麽指望他們給賠償,給了賠償不意味著承認了戰爭失敗嗎,戰爭失敗是能夠承認的嗎。如果能,他們也就不會去緬甸了。不去緬甸,無法平息國人的憤怒情緒,政府要垮台。承認了在中國的失敗,則更會讓國人憤怒,政府還是要垮台。

 當然了,賠償聯省也不會要太多。但是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當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俄國後,日本人也向俄國人索要賠償。最後未果,反倒是日本民眾對政府十分不滿,就是這個原因。盡管當時所有人都明白,日本人勝利了,俄國人失敗了,可是俄國人不承認,不給賠償,就可以宣稱這是一場不分勝負的戰爭。

 同理英國人盡管派兵到中國遭遇了失敗,所有人多明白英國人失敗了。可是英國人不這麽看,也可以不這麽看,因為他們的軍隊並沒有全軍覆沒,好歹在上海還有一個師,而且他們的政府可以宣稱他們消滅的敵人更多,並沒有打敗。之所以跟中國人談判,是因為緬甸問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在中國損失更多,不是他們打不過中國。可是一旦賠償了中國的戰爭損失,一切的假面具就給撕破了。

 所以英國人絕對不會答應賠償,哪怕只是一個英鎊。但是王崇陽卻擊掌稱讚,他跟趙澤勇這一主一臣簡直就是最佳的陰損搭檔,非要把英國人陰死不可啊。

 英國人已經答應了,放棄在聯省區域的治外法權,默許了聯省自己掌管海關,幾乎是答應了一切條件,本來聯省就打算以這些條件來作為釋放英國戰俘的籌碼的,可現在英國人全部答應了,聯省卻要加碼了,非要爭一個戰爭賠償。

 “這不可能,你們毫無誠意,我警告你們,如果談判破裂,你們要承擔所有的責任。”

 聽到王崇陽提到的要求後,英國外交代表怒不可遏。

 王崇陽笑道:“怎麽不可能,你們英國製造了萬縣慘案,製造了屈原鎮慘案,難道不應該就這些慘案向中國民眾道歉,向受害家屬賠償嗎。你們點起的戰火,讓長江沿岸百姓付出了家園被毀的慘重代價,難道不該道歉,不該賠償嗎。”

 趙澤勇只是給王崇陽出了一個索賠的主意,因為英國人出於國家尊嚴問題,是不會答應的,王崇陽則自己發揮了一下,既然你們出於國家尊嚴不會賠償,那就更不會道歉了,道歉可比賠償的力度更大。

 英國代表道:“這一切衝突可不僅僅是我們的責任,既然是衝突那麽衝突雙方都有責任。放棄治外法權,並且默許你們海關自主,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讓步,和付出的最大誠意了。”

 王崇陽哼道:“我提醒貴國代表,請不要混淆視聽,這場衝突我們聯省完全沒有任何責任,難道聯省的軍隊是到你們的泰晤士河去打仗的嗎,是你們,是你們的海軍,是你們的陸軍,跑來了中國殺人放火。如此你們不道歉,不賠償,那我就無法向聯省的千千萬萬百姓交代,就無法向中華民族的列祖列宗交代。”

 見到王崇陽毫不讓步,英國人很生氣,但是也知道談判暫時是沒有什麽結果了。

 於是建議休會,一天的談判就過去了。

 另一邊,在緬甸,李家英緊急會見岩英,向他通報了英國人的態度,以自己的名義告訴岩英,英國人很可能會集中力量,向撣邦發動一場空前規模的報復行動。希望岩英早做準備。

 岩英何嘗不明白英國人會進行報復呢,可是手下沒忍住做出了屠城的行為,他又能如何。做了這幾年軍閥後,他深深懂得。軍隊才是他權力的基礎,在打天下的時候,軍心更勝過民心,更何況是外國的民心了。他不可能因為一些平民,尤其還是英國平民的命,就懲罰自己手下的軍隊。但是他卻不得不接受接下來英國人的報復。

 交流了一番後,李家英說道:“岩司令恕我直言,你的士兵都是好兵,但是卻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他們戰鬥力強悍。不懼死亡,但是卻沒有紀律。靠這樣的部隊你可以打下一個大大的國土,卻無法經營好一個國家。”

 岩英點點頭,他也知道自己的部下沒有紀律,可是本來就是山民,是自己把他們從他們的部族,從他們的山寨裡帶出來的,有的是自己的親信,更多的是自己征服的部落裡抽調的。這些人在他們的部族。在他們的山寨,過去可能就是勇士,有崇高的威望,一個個桀驁不馴。盡管他們的部族臣服了自己。可是自己要是懲罰他們,用紀律約束他們,甚至僅僅是批評他們,恐怕就會讓這些勇士認為是喪失了尊嚴。輕則自殺,重則反叛啊。

 岩英歎道:“可是我們的現狀就是這樣,我們的戰士絕大多數都是山民。一貫不服管教。”

 李家英搖搖頭歎道:“在下有一個建議,不知道岩司令想不想聽。”

 岩英點點頭,他對這些中**官還是很滿意的,夠專業,夠職業,更難得的是,懂得克制。從來都不試圖控制自己的軍隊,在此之前這可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往往就是有建議,也是非常客氣的說出來,最後做決定的還是緬甸的軍官。

 “李團長請講。”

 “如果您想要真正打敗英國人,就必須有軍紀嚴明的正規部隊。而要組建正規部隊就少不了職業軍官。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派人去雲南學習軍事,我願意推薦您的部下去雲南的正規軍事學校學習。”

 岩英眉頭稍皺:“這可行嗎?”他心中難免有懷疑,這會不會是中國人想要干涉自己的軍隊,要往自己軍隊中摻沙子嗎。

 李家英看出了岩英的顧慮道:“岩司令您是多慮了,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跟聯省沒有任何關系。我來之前,我們督軍就說過,盡一切能力幫助撣人,撣人是我們的兄弟民族。也不要干涉撣人的內部事務,一面誤會,兄弟間誤會了容易解不開。而且幫助撣邦培訓軍官的問題,我想您大可不必有太多擔憂。實不相瞞,我們聯省軍中的軍官,絕大多數中高級將領都是德國教官培訓出來的。而我們最精銳的士兵,其實是美國教官幫忙訓練的。可是我們聯省軍作戰的時候,我想不管是美國人還是德國人站在面前,也絕度會毫不猶豫的開槍。”

 岩英舒了一口氣道:“其實我也不是懷疑,我知道趙督軍對撣人的情義,這點我會永遠銘記於心的。這次你們拖延跟英國人的談判,不就是想要幫助撣人嗎,這是在舍己為人了,我對你們這樣的兄弟國家還有什麽可擔心的。我是擔心,大戰在即,此時抽調軍官去中國受訓,會不會影響戰鬥力啊。”

 李家英點點頭,也有這個因素,如果軍官都在中國,突然英國人打來了,倉促回到軍隊中的軍官,能不能立刻接管軍隊都是兩說呢,更別提提升戰鬥力了。

 “我給國內打電報問問吧,也許有什麽好的解決方法呢,畢竟對陸軍來說,我並不擅長。”

 岩英表示謝過。

 李家英果然給國內匯報了情況。趙澤勇把問題拋給胡萬。胡萬表示這是小事一樁。

 他讓李家英回復岩英,軍官可以到中國,士兵都可以到中國。軍官跟士兵一起受訓,撣人的軍官文化素質不高,根本就沒法去陸軍大學聽講,乾脆就跟士兵一起在蒙自訓練營中訓練好了,聯省會派出合適的教官,給他們的各級軍官授課。同時可以在蒙自訓練營中直接幫他們組建新的部隊,教授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標準作戰方式方法。撣人送部隊來中國,進了訓練營,在出了訓練營,保證給撣人送回一隻足以媲美英軍的軍隊。

 李家英跟岩英一說明,岩英十分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有些興奮的期待了。

 想了一夜,他終於下定決心。送軍隊去中國的任務,就讓自己的好兄弟,擺過把子的好兄弟岩龍負責,而部隊則從軍中挑選最精銳的士兵,和最韓勇的軍官前去,而且這些士兵和軍官無一例外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忠誠。軍官不用說了,都是出自岩英的寨子,跟他一起打過來的老弟兄,而士兵也是他的寨子方圓百裡內,沒打仗前就有各種交集的山寨部落裡的精壯漢子。

 不過岩英還是很謹慎的, 他這次挑選的人忠誠不說,而且人數也不多。軍官只有一百人左右,這已經是跟他打天下的寨子裡全部的漢子了,而士兵人數也限定在了一千人,基本就是一個旅的建制。

 這群人全部空手入滇,然後很快就被送到了聯省最好的訓練營,蒙自訓練營。接著迎接他們的軍官,也讓他們感到熟悉,因為是來自孟連籍貫的幾個軍官,跟他們一樣的民族,一樣的文化,一樣的語言。

 當岩龍得知,這些撣人籍的軍官,是聯省從各支部隊中,緊急抽調的,全部的撣人軍官了,而且都是受過專業的軍事教育,並且絕大多數都是上過戰場的優秀軍官,這讓岩龍感到中國人的真誠,和一種家人互助的感覺。

 不得不說聯省對岩英這個自己認可的撣人軍閥,可謂是不惜血本的大力支持了。

 但是來的撣人軍官士兵們卻並不太買帳,他們聽說了他們的鄰居聯省的軍隊打敗了英軍,可是他們仍然不在乎,跟英國人打仗,他們打了多少年,聯省才打了多少年,要說經驗是他們更豐富,應該他們教聯省的士兵打仗才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