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
對於俘虜的使用,聯省內部一直都不統一,李修身急著要更多的部隊,顯然這些有經驗的,打過仗的俘虜很合適,他希望能夠直接送進部隊。

 但是胡萬呢,則希望先送到新兵營訓練一段事件,理由是,這些俘虜,一個個都是老兵油子,打起仗來沒有鬥志,隻想著保命逃跑,如果送入聯省軍,別說增強兵力了,弄不好會在戰爭中帶頭逃跑,最後造成一場不可控制的整體潰敗。

 雙方爭論不休,李修身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有聯省嚴格執行的軍法,沒人敢臨陣脫逃。胡萬則表示,軍隊也是人的組織,只要是人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加入這些沒有任何聯省風格的俘虜,是會帶壞聯省軍的風氣的,好容易形成的軍事傳統可能一朝散去。

 盡管各有理由,但是其實核心都是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理念。李修身要盡快得到自己需要的兵力,好盡快安排周密的部署,胡萬不想讓好容易出現的現代軍隊傳統被衝散,為此寧可在眼前的戰鬥中承擔更大的風險。

 時間可不允許他們這麽爭論下去,趙澤勇拍板,把俘虜篩選一下送入部隊,抽大煙的不要,體弱多病的不要,年老的不要,當然也不會直接塞進部隊,而是讓胡萬挑選合格的訓練營軍官直接前往前線對他們進行短期的訓練。

 讓正規訓練營的教官直接在俘虜營中訓練俘虜兵,主要訓練內容並不是軍事訓練,因為這些已經是當過不少年頭兵的老兵了,雖然軍事素養也不高,可大戰在即顧不得了,主要進行的是思想和軍規方面的教育,要讓他們在精神面貌上多少沾染上一些聯省軍隊的風氣。

 趙澤勇的決定也讓李修身和胡萬都能接受,在胡萬來看。到底還是進行了新兵訓練,算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比較放心,在李修身看來,在前線進行訓練,必要時刻,隨時都能拉上前線,不會耽誤作戰,他可以直接就按照足夠兵力來進行軍事部署。

 有新兵,有俘虜。聯省軍隊至少最後將擴張到八十萬兵力,在這樣的兵力下,英國人還會在失利之後,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嗎,如果真的會,他們會派出多少軍隊,也是八十萬,或者更多一百萬,從不遠萬裡的地方。運送一百萬軍隊帶異地去打仗,這可能嗎,反正在二戰美軍參戰前軍事史上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英國人有這樣的魄力嗎,如果他們真有。那麽趙澤勇就該調整計劃了,該考慮抱英國人的大腿了,因為有這種魄力,說明帝國之心還未死。大英帝國依然將是大英帝國,依然將是日不落帝國,沒人能取代他們。美帝也不行。

 趙澤勇不相信英國人有這種魄力,李修身等人則根本不相信英國人有這樣的能力,將百萬人送來中國打一場一戰後的全面戰爭,不說英國人有沒有這個決心呢,反正他們的運輸和保障能力,根本就沒有。

 不管如何,聯省上下都不相信英國人會跟中國進行全面的戰爭,所以都認定英國人最多派遣十萬人規模的部隊來中國,如果只派十萬人,連緬甸人都能頂得住,中國人沒理由頂不住,不但要頂得住,而且要消滅掉這隻部隊,用英國人的屍體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從此,是一個,軍事強國了。

 可還沒有等到英國陸軍的影子呢,戰鬥就爆發了。

 英國在武漢租界的守衛部隊開槍射殺了一名u行慶祝的平民。

 漢口英租界,在聯省北伐軍逼近武漢的時候,英國人緊急調來了一個營英軍防衛這裡。當聯省包圍武漢的時候,租界的日子相當不好過,城外的物資運不進來,而租界裡的人口卻越來越多,都是逃亡來的有錢人,物價一日三漲。當武漢被聯省攻克後,租界裡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武漢群眾十分高興,經常在這裡u行,搞的英軍緊張兮兮的,生怕不受控制的人群衝入租界搞破壞。

 但真正困難的日子還在後面,當三艘英**艦被聯省軍擊沉後,武漢中國百姓的民族自豪感更是大增,u行更加浩浩蕩蕩了。而且由於此後引起的一系列中英之間的衝突升級,武漢百姓自發的開始抵製英國人。英國士兵們發現,他們沒法從中國人那裡買到任何物品,無法找到幫他們理頭髮的理發師,無法找到幫他們倒垃圾的清潔工。本來就因為自己國家軍艦被聯省擊沉的怨恨,一下子就轉移到了每個中國人身上。

 終於在一次武漢百姓在租借外大肆巡遊的時候,緊張守衛在沙包後面的英國兵忍不住開槍了,造成了一人死亡的事件。

 結果引起了武漢群眾更大規模的抗議威運動。不但抗議英國人的暴行,同時還抗議政府的軟弱。這很奇葩,因為幾天前,他們還在慶祝聯省政府獵殺英**艦的爺們行為,可轉眼就抗議**了,因為政府沒有響應群眾立刻進攻英租界為遇害同胞報仇的要求。

 激情點燃的普通人是沒有道理好講的,這時候你順著他就是好政府,逆著他就是反動政府,完全不考慮理性,不考慮實際情況。此時唐生智打著湖北督軍,跟自己的親信湖北省長周斕正在小心謹慎的一步步控制湖北的實權,在不觸動聯省利益的情況下如履薄冰一般的小心前進。兩人都不希望此時發生跟英國人的衝突,對群情激奮的武漢百姓非常頭痛。

 但是趙澤勇卻覺得這個事件值得好好利用一下。一直就沒有動過英國在漢口的租界,不是因為怕英國人,而是擔心列強心有戚戚焉,覺得能收回英租界也就能收回日租借,收回法租界,從而抱團出面干涉。

 但是這次突然出現的事件就不一樣了,引起了這麽大規模的威,讓趙澤勇覺得是時候對英國人的特權動手了。趙澤勇記得,歷史上就是因為北伐後,武漢群眾u行,被英國人打死數人,結果引起了四十萬人的u行,最後英國人承受不住壓力,將漢口租界交換中國。

 不過原本的歷史上,這次事件爆發在1927年的1月3日,史稱“一三事件”,而這個時空,則提前到了1926年8月末,比原本的歷史提前了半年,原因也從慶祝廣州革命政府遷到武漢變成了慶祝聯省獵殺英**艦。

 原因變了,時間變了,可結果沒變,那就是因為中國人民族感情的上升,大u行導致了血案從而引起了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趙澤勇認為,如果此時也像歷史上那樣收回英租界,在數十萬百姓聲援下,在各國都對英國人不太支持的時候,有很大幾率不會引起列強的集體干涉。

 所以在事件發生第二天,趙澤勇立刻命令武漢聯省軍立刻包圍英租界,要求英國人交出租界主權, 否則聯省將采取軍事行動。

 好漢不吃眼前虧,英國人也不吃眼前虧,在面對絕對的劣勢的情況下,英國領事做出了交出租界的決定,但是他得到了聯省保證租界內英軍和英國僑民可以安全撤離的保證。

 趙澤勇和平的收回漢口英租界後,立刻小心謹慎的觀察著列強的反應,數天后仍然沒有一個列強國對此發出過正式態度,都保持了沉默似乎事不關己一般。當然了,各國的報紙上都有不利的評論,比如論斷中國人將從英國開始,一個個的將列強趕出中國去。索性他們的政府並沒有做出行動,顯然他們在觀察。

 只要列強不動手,在猶豫,在觀望就好。

 這就是聯省要的,借著跟英國人的衝突一步步加劇,在衝突升級的掩飾下,一步一步的先收回英國人的特權。顯然局勢正是按照聯省的預想在發展,目前一切都在控制下。如果局勢繼續這樣發展,中國和英國的衝突不斷的升級,而中國將在衝突升級的掩飾下不斷的收回英國特權。最後將完全把英國勢力從中國趕出去。

 一切就先從收回英租界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