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159節 總攻準備
可當唐宇縱見到萬保邦支援來的狙擊手部隊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了發飆的理由。

 狙擊手部隊損失慘重,派來了一百個狙擊手,此時還能作戰的不到一半,這可比普通步兵的傷亡率高多了,而且狙擊手主要都是陣亡,受傷的極少,這說明他們的戰鬥一點也不比其他部隊輕松,甚至要更慘烈。

 最後怒氣衝衝打算興師問罪去的唐宇縱反而是誠懇的慰問了狙擊手部隊。

 “謝謝唐師長的關心。很汗顏,跟英國狙擊手的戰鬥,我們算是完敗了,真是難以啟齒。”

 狙擊大隊,大隊長沮喪的回應唐宇縱。

 原來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閑著,其他部隊衝鋒的時候,他們也加入了戰鬥行列。敵軍的機槍手,軍官都是他們獵殺的目標,可是活躍的他們也成了敵人狙擊手的目標。結果一場獵殺和反獵殺的戰鬥暗中開始了,遠比其他戰鬥更加慘烈,也更加隱蔽,沒有激情飛揚的衝鋒陷陣,只有明爭暗鬥,鬥心鬥力的生死算計。

 結果英國人技高一籌。

 這不是聯省軍的槍法不行,他們沒一個人都是軍中千裡挑一的神槍手,在每次的軍中大比武中,都是佼佼者,狙擊手的選拔可比李宗仁部隊那些能穿防彈衣的山地旅壯漢更嚴格。只是英國人更加強大罷了,經歷過一戰塹壕戰洗禮的英軍,不管是經驗,還是心態都比只打過土匪的聯省軍要成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國人生產的狙擊槍更加先進。雖然聯省在很多方面有領先時代的武器,但是說起來在基礎工業上,有些地方還是沒有英國人的積累雄厚。

 這下好了,不但沒法責怪狙擊手,唐宇縱反而有些擔心要怎麽跟萬保邦交代了,盡管這是戰鬥中的傷亡,而且換來了輝煌的戰果。可是畢竟是友軍支援的部隊,給人打成這樣了,怎麽都不好意思。要知道萬保邦對自己的狙擊手部隊可是很看重的,就像李宗仁對自己的山地旅的感情一樣,要是知道了自己的部隊傷亡成這樣,不心疼死才怪。

 唐宇縱的電話很快就通過軍用電話線接通了萬保邦,抱著愧疚的心情說明了情況。

 萬保邦隻問了一句:勝了沒有。

 唐宇縱說勝了。

 萬保邦回答說。那就值了。

 在相互慰勉幾句後,唐宇縱掛掉了電話,接著就是要考慮接下來的戰鬥了。

 無論如何,也要進攻九江了,毫無疑問戰鬥將更慘烈,更困難。更艱苦。

 唐宇縱需要新的部隊,瑞昌兩萬軍隊,經過激戰,已經疲累了,富池現在已經聚集了五萬人了,該是往瑞昌調動的時候了。以前沒調動,第一是因為英國人只派出了一萬人。唐宇縱摸不準英國人的路數,根本就不相信英國人是真的來進攻自己的,第二呢,瑞昌還沒有條件容納下太多部隊。

 現在好了,英國人很慷慨,留下了大批的物資,其中可有很多糧食,牛肉罐頭。成噸的小麥粉,甚至連烤麵包機都齊備,英國人走的時候,根本就沒來得及破壞這些東西,現在都成了聯省軍的福利了。

 有了這批食物,唐宇縱打算緊急調動三萬人過來,同時由後方再向富池繼續增調部隊。到時候瑞昌將有五萬部隊,而富池也需要五萬部隊作為預備隊。十萬人,這已經是唐宇縱能調動的最大兵力了。

 長江沿線有二十萬部隊,名義上唐宇縱可以調動十二萬。李宗仁可以調動其他八萬。可是唐宇縱不會真的那麽不懂事,把十二萬軍隊都帶到瑞昌來,就像李宗仁也隻帶了五萬人,因為他們不可能不給趙澤勇所在的武漢留下一兵一卒。打英國人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視了趙澤勇的安全,可也很嚴重的哦。

 十萬,就是唐宇縱最終要勇於決戰的兵力。

 此時經過跟英國人正式的正面作戰,唐宇縱已經完全拋棄了對列強軍隊的神秘感覺,西方軍隊也沒什麽了不起的嗎,看來是個人,給一槍都得死,那麽還需要怕什麽,沒有了不可戰勝的神奇光環後,唐宇縱終於可以正視英軍了。

 以前的唐宇縱對自己的部隊有信心,但是始終覺得,跟西方軍隊一對一可能還是有些弱。他在日本留學過,日本人很狂妄,他們給世界各國的軍隊排過名次,可是也沒敢把他們排在第一,第一原本是德國陸軍,一戰後變成了法國陸軍,而英軍排名第二,日本軍隊把自己的陸軍排在了第三。

 而唐宇縱認為,聯省的軍隊比日本人還要差一點點,那麽比世界第二的陸軍英軍,不是要更差一些嗎。可是現在看來,聯省軍對上英國軍隊,完全可以做到一比一,那也就說明,聯省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日本,在不知不覺間,聯省軍竟然已經站在了亞洲的最高峰。

 唐宇縱對自己的部隊實力更清晰的認識了,英國人同樣也更清晰的認識了,漢密爾頓又迷惑了,他實在想不到,一隻中國軍隊竟然在正面作戰中打敗了他們。

 可是經過前線反饋回來的消息,還有那些討回來的驚惶的士兵,無不說明,中國人正面突破了他們的陣地,並且給予了他們的部隊以重擊,幾乎全殲了一個完整的英國師。

 但是漢密爾頓仍舊認為,英軍的戰鬥力還是在聯省軍之上的,至少此次戰鬥,聯省軍的兵力是英軍的兩倍。漢密爾頓不接受,換成這個時代任何一個英國人都不可能接受,一隻中國人的軍隊比英軍更有戰鬥力。即使在事實面前,漢密爾頓也隻肯接受,聯省軍作戰能力跟英軍相比最多是2比1,也就是兩個聯省士兵的戰鬥力相當於一個英軍。

 這已經是難得的提高聯省軍戰鬥力,要知道此前,他們認為五個聯省軍士兵相當於一個英國士兵的戰鬥力,當然了,當時的五比一,他們也認為是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聯省軍兵力了,就像現在的二比一一樣,都是保守估計。就是不知道將來英國人還會不會在修改他們的保守估計。

 作為一個老將,一次戰鬥的失利,還不足以讓漢密爾頓驚慌失措,他還是很淡定。

 不過漢密爾頓也不得不再次調兵遣將,下達命令,將在上海的剩余的五萬英軍,通通都調到九江來。中國人進攻在即。顯然他們想利用這次戰鬥勝利的余威,強攻九江了。

 此時九江還有四萬兵力,漢密爾頓可不擔心中國人可以攻下這裡,畢竟九江的防禦做的更好,可比不在新合鎮那裡的臨時工事。調動部隊來九江,可不是因為漢密爾頓擔心中國人接下來的進攻。相反,是他想要進攻。

 漢密爾頓絕對不接受,總被中國人攻擊,他要反擊。

 趙澤勇這邊聽到了唐宇縱的報告,欣喜異常,他等這個機會太久了。

 那邊壓抑著的李宗仁的攻擊欲望終於可以釋放了。

 李宗仁在安慶外圍已經待了好幾天,每天都會發來電報匯報具體情況。其實暗含的意思是自己已經做好了進攻的準備,希望可以發起進攻了。但是他清掃乾淨了安慶外圍的城鎮,牢牢包圍著安慶,每天忍受著英軍飛機的襲擊騷擾,卻總得不到允許進攻的命令。

 原因很簡單,安慶的戰略地位,這裡也是緊鄰長江。當年清軍在這裡設立大營,就能封鎖住太平軍向長江上遊發展。導致太平軍不得不圍繞安慶跟清軍反覆爭奪。如果此時聯省軍佔領了這裡,顯然也可以封鎖住英軍向下遊撤退。

 如果李宗仁打安慶打的早了,英軍勢必打草驚蛇,提前撤退或者圍繞安慶跟李宗仁的部隊爭奪,這可完全是不利局面,因為李宗仁的部隊顯然補給情況不如唐宇縱的部隊,如果把主戰場放在江北。聯省更吃虧。

 所以趙澤勇的決定是,等唐宇縱這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並且逼近九江,讓英軍不能夠從容撤退的時候。李宗仁在發動安慶作戰,到時候數萬英軍就會困在安慶到九江之間,成為甕中之鱉手到擒來。

 現在唐宇縱已經打垮了英軍正面進攻的一個師,接下來就要挺進九江了,按理說已經到了李宗仁攻擊的時機了,可是趙澤勇還是有顧慮,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

 那個顧慮正是在唐宇縱戰報中提到的狙擊手的問題,狙擊手趙澤勇向來給予重視,否則聯省的狙擊手編制怕不會有上百人之多,而且還在蒙自訓練營中增添了狙擊手訓練班,專門來訓練千挑萬選出來的神槍手。

 但是唐宇縱的戰報說明,聯省的狙擊手在跟英軍狙擊手的較量中敗下陣來,尤其提到英軍狙擊手的槍更先進。聯省的槍械過去是德國提供技術資料,又有德國技術人員,聯省自己加工製造的。但是在槍支本身精度,還有瞄準鏡的質量上,都較一戰時期差了一些,而英國人卻在一戰後又開發了一代狙擊槍,這是有代差的。

 而趙澤勇認識到,狙擊手的作用,他不止在堂堂陣仗上,尤其是在後期的城市爭奪戰中的巷戰中,會發揮到絕大的作用,有可能會是影響勝負關系的作用。二戰時期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是多大的戰役,數十萬人的絞殺,其中狙擊作戰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不用說聯省進攻九江,還有進攻安慶的作戰了,規模較小,更能體會出作用來。

 未免攻進城市後,英軍仗著城市建築來負隅頑抗,給聯省軍造成重大的損失,聯省必須裝配足夠數量的狙擊部隊。而李宗仁現在嚴重缺乏這種部隊,比唐宇縱的處境還要差,這意味著李宗仁可能會受到嚴重的損失。

 最嚴重的是,如果面對英國人的聚集作戰,李宗仁不能快速拿下安慶,結果九江這邊又擊敗了英軍主力,英軍潰逃的話, 聯省在安慶封鎖住英軍逃散路線的作戰意圖就將失敗。

 所以在收到唐宇縱的戰報後,趙澤勇在欣喜的同時不無憂慮。

 立刻命令,蒙自訓練營臨時組建一隻兩百人的狙擊部隊,分別送來九江和安慶戰場。要求胡萬在一天之內完成組建任務,兩天之內要在前線看到這些部隊。又給李宗仁打電話,要求他在堅持兩天,兩天后允許他發動攻擊。蒙自的胡萬傳來好消息,表示訓練營中的狙擊手都是按照標準訓練的,而且訓練時間已經很長了,他們的狙擊槍也都是早配齊的,訓練中根本使用的就是實彈,隨時都可以調上前線,根本不需要一天,一個小時就能上飛機。

 這是個好消息,可是還不保險,畢竟聯省的狙擊槍質量比不上英軍,可能在面對英軍的時候,聯省的狙擊手兩個才能殺掉一個英軍,這是極度不利。

 但是短期內要彌平武器上的差距,只有一個可能,除非趙澤勇選擇回一趟現代,而趙澤勇還真的打算這麽幹了,因為他對這次戰役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