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3節 事情鬧大了
日本浪人果然很快被他們的領事帶走了,而那個漢子也接受了五塊大洋的罰款,但是這事情被人捅出去了。  趙澤勇是經過簡單的裝扮才上街的,但是他忽視了他現在的名聲,在外地或許沒人關注,但是在雲南,早就聞名大街小巷了,認識他的人多了去了,甚至有一些小作坊以印刷販賣趙澤勇的版畫為業。

  當時人群中就有一個學生認出了趙澤勇,並且事後很快就把此事宣揚了出去,當然他是善意的甚至有些崇拜趙澤勇的態度說出去的,說督軍大人名槍製止日本人行凶。接著有報社找到了他,經過深挖後進行了報道。

  趙澤勇大街上明搶製止毆鬥的消息就這樣被當作新聞傳播開來,一開始報紙都是抱著絕對的支持態度。但是這件事出名之後,更多的報紙跟進,對此事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時間對治外法權的爭吵之聲從報紙一下子擴散到大街小巷,當然更多的是批判,甚至開始出現了要求廢除治外法權的呼聲。

  日本人此時做了一件火燒澆油的事情,他們顯然打算庇護自己人,給雲南司法部門的通告是,對浪人進行了警告後放人了。這連罰款都沒有的判決,一經報紙報道,立刻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誰也沒想到一起簡單的治安事件會發展成這樣。

  趙澤勇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張澈更是積極介入,因為這種牽扯到民族感情的事情,一個處理不好會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政府威信造成重大影響。經過商量,讓司法部門向日本領事提出了抗議,要求他們重新審理此案,雲南司法將全程介入監督。

  日本人開始很橫,但是在趙澤勇再次指示警察抓捕了那兩個浪人後,日本領事抗議了一陣後,只能同意再次審理此案。

  這次案件自然是引起了更大范圍的關注,甚至有北上廣的報紙都派記著前來采訪,顯然這已經是一起全國性的事件了。

  審理還沒有開始,但是各種深挖報道相繼出來。

  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清楚了,衝突的漢子確實是練家子,過去是鏢局的鏢頭,但是雲南交通和治安的發展,道路通暢了,土匪消滅了,沒了鏢局和馬幫之類武行的飯碗了,漢子就去了一家富商家做了保鏢。

  很意外的在大街上,自己保護的主母受到了日本浪人的調戲,這才大打出手。

  事情還沒完,又有報紙挖掘到了兩個日本浪人的身份,他們是一家日本商會的打手。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這個日本商行跟富商家的產業是有嚴重競爭的。富商主要經營毛皮毛織物,借著這幾年雲南經濟的東風,富商家生意做的是風生水起,通過鐵路公路和自己常年經營出的商業網,他從各個犄角旮旯裡收集毛皮,和各種毛料。又將羊毛、犛牛毛等牧產品交由一些小型紡織廠製作成工業品,接著自己的商鋪繼續販賣這些毛布料。這商人顯然是經濟史上的那種包買商,從農村中收集原料交給手工作坊加工,收購產品出售。最後這類商人侵入工業成為工業資本,或者退入商業成為純粹的商業資本。這是一種中間過渡形體的資本形式,在歐洲16、7世紀很普遍。

  而此時這種形態顯然是適宜雲南剛剛起步的產業發展的,大量的小工業沒有資本,需要這些商人提供訂單和預付款,而農村需要商人的網絡,因此富商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跟外資有競爭之力。

  日本浪人供職的洋行正是一家經營毛料產業的洋行,因此富商跟日本洋行是有競爭關系的,而兩家的衝突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是不是日本人故意找茬,報紙繼續深挖,還真發現了貓膩,這家日本洋行還真的很不乾淨,之前已經通過不合法的各種方式,打擊收購了不少雲南商鋪了,因此不用講求真憑實據的報紙,很快就給這次事件定性為惡意的商業競爭,是日本人的陰謀了。

  這樣以來,日本人重新審理此案之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關注。

  司法部門不得不進行重新調查,以定性此案是不是牽扯到惡意競爭,案件審理反而推後了。

  張澈頭很大,這事件原本不算什麽大事,雲南百姓跟洋人的衝突每年都有十幾起,嚴重的也不算多,可是沒想到這次小事件引發了連鎖的反映,張澈能怪誰,怪報紙嗎,這是他一直堅持的言論自由,怪趙澤勇嗎,碰到那種事件顯然趙澤勇的處理方式也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治外法權,還是滿清留下的爛攤子啊。滿清官府可以靠著壓迫百姓平息事件,可是張澈可是立志於建立一個民主現代政府的,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民眾跟自己的政府站在對立面, 政府是為民眾服務的觀點是他一個根本的認知。

  “這件事交給我吧。”

  趙澤勇對這種事沒有處理的方法,他傾向於對列強強硬,宣布廢除治外法權,趙澤勇認為這種事情不通過強硬是辦不到的。張徹則傾向於談判收回治外法權,張徹認為通過談判商議來處理國際事物才是現代文明外交的方式方法。但是顯然兩人的方法,此時都行不通,趙澤勇那種必須等自己實力強大到了足夠威懾列強的時候才可能實現,而張徹的方法則費時費力也未必有結果。

  這時候王崇陽站出來了。

  “交給我,我處理最合適。”

  王崇陽再次說道。

  趙澤勇不知道王崇陽會怎麽處理,不過這家夥點子倒是不少,作為接受過他父親中國傳統文化和學校西方文化教育的他,有時候做事是中西兼顧,傳統的方法能用,西式的方法也懂,他處理此時或許真的合適,既能夠顧及到百姓的情緒,又能夠合乎西方觀點。

  但是張澈卻有點不太放心:“你打算怎麽處理?”

  王崇陽搖搖頭笑道:“你們還是不知道為好,這件事你們根本就不知道,明白嗎。”

  趙澤勇笑道:“沒問題,我什麽都不知道。”

  趙澤勇已經明白,王崇陽要采取非常規手段了。

  張澈歎道:“你可別胡來。”

  但是張澈的口氣不是那麽堅定,顯然他也做好了不好的準備。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