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閥》第79節 欽州港通車
年過的匆匆,跟汪銘簡單的給長輩拜年後,拒絕了很多朋友的見面邀請,其中還有一個奇怪的邀請,當時在軍事函授班的時候,那個跟自己一樣唯一認真聽課的家夥,竟然問自己要不要年後去學飛機駕駛。  沒有立刻答應,趙澤勇就匆匆的回到了民國,因為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連接到欽州港的鐵路勉強的通車了。

  為什麽說勉強呢,因為鐵路並沒有真正修通,其中有十幾個重要的山口需要開鑿高難度的隧道,還有十幾處需要修築橋梁,真正完工怕是還需要兩三年的樣子,但是大多數地段已經通車,在關鍵部位采取了規避,暫時修建建議的山路來倒運,這樣一來,從欽州就可以把貨物安全的運輸到雲南去了。

  之所以采取這種非常規的方式,跟法國人有很大的原因,這兩年,法國人對雲南的態度越來越強硬了。早在幾年前趙澤勇開始修建雲南鐵路網的時候,法國人就提出了抗議,他們的依據是滿清時期的中法條約。

  1885年中法戰爭以法軍在鎮南關、諒山大敗而告終。但令所有人驚奇的是,李鴻章卻代表清政府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法和約》。其主要內容為:清政府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法國退出中國台灣、澎湖;在中越邊界指定兩處商埠,法國得在此設立領事館;以後中國在廣西、雲南修造鐵路,應向法人商辦。其招募人工,法國無不盡力襄助。唯彼此言明,不得視此條系為法國一國獨受之利益。

  根據這個條約,法國人其實還是佔理的,因為條約已經規定了他們擁有了在雲南修建鐵路的權力,如果中國人要自辦鐵路,也必須經過法國人,法國人將提供技術、人工等支持。所以雲南有了滇越鐵路,而英國人計劃修建的滇緬鐵路卻放棄了。

  趙澤勇修建鐵路網的時候,並沒有經過法國人,而是請了瑞士工程師斯特姆,這讓法國人本來就不滿意了,但是誰讓他們開價太高呢,趙澤勇只能選擇斯特姆這個實在人。這還算好的,反正雲南只能在自己境內修鐵路,出境還必須依靠法國人的滇越鐵路,所以這段時間法國人只是采取了一些限制,提高運價等方式遏製趙澤勇。但是後來趙澤勇竟然試圖修建一條通往欽州的鐵路,這樣雲南豈不是將擁有一條自己控制的出海通道了嗎,法國人這才無法容忍,外交抗議,禁運等等。

  其實法國人的限制才是趙澤勇修建欽州鐵路的動機,法國人之後的舉動,只會讓趙澤勇更加堅定信心,而不會選擇放棄。反正滇越鐵路不僅僅只有雲南受益,最大的受益方是法國,果然法國的禁運沒能持續多久,不過大幅度的增加了運費。

  被法國每年敲詐去大量的利潤,這是趙澤勇無法忍受的,於是責令斯特姆一定要想盡辦法,讓欽州鐵路早日通車,鐵路、陸路聯運,這就是斯特姆想到的辦法。條件好的地帶,優先修建鐵路,而地質惡劣的地方,則先選擇規避,通過崎嶇的山路來轉運。而工程繼續攻關,這種聯運的權宜之計將在所有的關卡完全解決後,徹底的完成使命。

  通車典禮上,趙澤勇邀請了法國領事,從他那非常不好看的臉色上,趙澤勇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丫的,老子告訴你,中國人是不懼怕封鎖的。

  盡管這條欽州鐵路目前的運費還要高於法國人,但是有跟沒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趙澤勇掌握了這條鐵路後,法國人再也無法以禁運相威脅了,反而轉到協商。法國人希望雲南方面保證滇越鐵路未來的運量,滇越鐵路大量的礦石運輸,尤其是錫礦運輸不會受到雲南政府的乾預。趙澤勇滿口答應下來,但是要求法國人將目前的運費降低到五年前的水平,法國人也被迫答應了。

  等欽州鐵路徹底修通後,趙澤勇就有信心徹底的打敗法國人的鐵路了,因為這條欽州鐵路可是采用的戰後最新技術,而法國人的鐵路已經運營了三十年,在當時就是落後的窄軌技術,現在更是落後了。所以到時候自己完全可以在運費上跟法國人大打價格戰,至於運輸量上法國人更是拍馬都趕不上。

  通車儀式結束後,趙澤勇接著參加了船廠的開工儀式,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並且是通過欽州鐵路將鋼廠的原材料運送到船廠後,欽州船廠第一艘船舶終於開工建造了。這是一艘一千兩百噸的商船,通過廣州商會找到了買主,為了勾引船主采購,趙澤勇選擇了按揭的方式,船主只需要提供百分之十的價格,就能拿到這艘船,剩余的貨款將在十年內分年清償。

  這樣的方式很有吸引力,有不少商人感興趣,來詢問過。但是趙澤勇反而拒絕了,這第一艘船是為了檢驗船廠,鍛煉生產能力,而且新手太多,可以保證的是,這艘船的質量怕是要受影響,或者是速度要受影響。所以趙澤勇才會給這麽大的優惠,等日後船廠成熟了,那是要生產軍艦的,趙澤勇才不會管什麽商船呢。

  至於軍艦,奧哈默確實是個精明的商人,早了解到了中國的人情,只要你能跟中國人搞好個人關系,然後這人情會給你帶來龐大的利益。奧哈默先是看重了口紅等女星用品,於是想要獲得獨家代理,但是若蘭並不鳥他,因為若蘭早就跟幾十家更大的洋行達成了協議。但是奧哈默明白,若蘭只不過是一個經理人,而真正的老板,真正說了算的是趙澤勇。他相信只要拿下趙澤勇就夠了。

  但是怎麽說動趙澤勇呢。

  他經過打聽,尤其是趙澤勇奇怪的選擇建造一座造船廠的事情,聯想到中國軍閥的現象。他是個聰明人,福爾貝克能看出來趙澤勇建造造船廠意在軍事,他也猜得到,趙澤勇想要軍艦。經過仔細的打聽,奧哈默還從船廠哪裡得到,他們短時間內無法造軍艦,這讓趙澤勇頗為失望的情況。

  中國人造不了,不代表美國人造不了啊。於是在國內開始尋找這樣的商機,還真給他碰到了一個好機會,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美日英法意大利等國達成了一些協議,規定了各自國家海軍艦船的比例和噸位限制, 在這個協議下,美日英三國都需要拆除一些正在建造的軍艦。而美國有兩艘兩萬噸級別的即將完工的巡洋艦已經準備要拆除了,美國人也有意出售這兩艘巡洋艦,托人向南美洲國家推銷,可是不管是巴西還是阿根廷都無異於擴張海軍,因此拒絕了美國人的兜售。

  這在奧哈默看來是絕好的商機啊,一個不在乎價格的要采購,為此甚至投入巨資建造船廠,一個要賣,不惜賤價處理,如果能拿下這個生意,這可不僅僅是討好趙澤勇的問題了,還能獲得不菲的利潤。

  於是立刻奧哈默就通知了美國軍方,表示自己有意兩艘軍艦,以極低的價格簽訂了意向後,馬不停蹄的找到趙澤勇推銷。當然奧哈默的表達拿捏的極好,既讓美軍覺得自己幫了他們,又讓趙澤勇覺得他奧哈默很夠意思,能急人之所急。

  但是趙澤勇提出的自己想要的是航母,這讓奧哈默有點難辦了,他從美軍哪裡弄到的是巡洋艦啊,不是什麽航母。跟美國海軍打聽了下,有沒有航母出售,結果正在著急的船廠方,一聽,立馬表示,可以幫忙把兩艘巡洋艦,改裝成航母,只需要三個月就能交工。只需要增加一點改裝費而已,而且這費用絕對不高。船廠是很著急的,因為船隻每在船台上停一天,對他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而且還耽誤建造其他的船隻,這損失可是雙向的。

  奧哈默穩了,自信的來到中國,給趙澤勇報價。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