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
自從趙澤勇把仿製新式飛機的任務交給了陶經緯後,陶經緯就有些瘋魔了。  仿製飛機並不難,有趙澤勇帶過來那家原型教練機,一比一測繪就能製造出原機。

  可是陶經緯並不想這麽乾,自從跟奧托一起設計了新式廠房的生產線後,他的腦子中就有一股靈光在閃現,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時而仿佛就在眼前,時而又覺得遠在千裡之外。總是抓不住那靈光,可是陶經緯覺得那很重要,是工業設計中從來沒出現過的,他要突破這些。

  新式廠房的結構是趙澤勇帶來的全套圖紙,是大眾汽車總部的結構圖,自然是十分的先進的,可以說這個廠房結構本就是為了生產汽車而設計的。所以陶經緯在設計汽車生產線的時候,總是覺得有股子渾然天成的感覺。他們兩人精心設計出一套設備,然後就能在廠房中找出最適合安裝的建築結構,這種渾然一體的感覺對一個對工業組織癡迷的人來說,簡直太美妙了。

  可是這是為什麽?

  當然陶經緯不可能知道,這廠房根本就是為了製造汽車建造的,而他們設計出來生產線不過是給廠房裝上設備,就好像是曲子填詞一樣。

  所以陶經緯苦思不透。但是總覺得自己仿佛領悟了什麽東西,於是想把這些感悟用到給航母設計新式飛機上來,為此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其中包括西方最新的各種相關的科學刊物。有關於工業設計的,有關於飛機制造的,而且也有最新的工業組織方式的。

  可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今天難得出來放松了一下,因為一個朋友過生日,可沒想到卻有意外的收獲。

  這個朋友是個軍官,跟陶經緯一樣,是當初鬧事那批學生。

  在生日宴會上,陶經緯本來是無精打采的,腦子裡一直在尋找那靈感。突然一個詞匯讓他腦子裡一顫,“總體戰”,原來是一群軍官在討論德國人教授的總體戰思想。那種全民族配合,如同一個個零件一樣,那種各個部門相互適應,相互磨合最後達到統一無礙的至高思想,讓陶經緯非常震撼。一理通百理,這個總體戰思想,怎麽聽著都像是工業中的組裝,可有不一樣。本來大工業生產,和總體戰思想都是工業化體系中的產物,其中肯定有共通的東西。

  陶經緯非常受觸動,覺得兩者可以結合起來,於是在仔細的聽取了軍官們的討論後,他找朋友接來了全套的總體戰理論書籍,開始自己研究。

  總體,個體,統一,配合。

  一個個概念在腦子中衝撞,終於在一個徹夜不休後,陶經緯大喝一聲,他終於悟了,但是接著他暈倒在地。

  當陶經緯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身邊除了親人之外,還有趙澤勇。

  “我說經緯啊,不用這麽拚命!我又沒給你限制時間不是。”

  趙澤勇口氣頗為責備,為了仿製一架飛機折損了自己一個人才,那就太不值得了。

  陶經緯剛剛清醒,腦子還脹痛,可是忍不住的興奮道:“趙督,不是你的原因,是我,是我,我想明白了!”

  趙澤勇疑道:“你想明白什麽了?”

  陶經緯驚道:“系統,系統的設計。每一個零件,每一個機器,每一套設備都不是單獨的,而是一個整體。”

  趙澤勇更奇道:“對啊,是這樣的啊。”

  陶經緯有些著急:“不是你想的那樣,是另一種,是從組裝,從流水線中反推出來的一種理念,你明白嗎。”

  明白才見鬼了。

  趙澤勇搖搖頭,有些惋惜的看了看同樣很關心兒子的陶老夫子。

  “是一種新的設計思路和模式,打個比方,設計汽車廠,我們從廠房到機器,都是統一的思想來設計,廠房結構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設備的外形,設備的型號,設備在進行組織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廠房的結構,就是一種統一的設計思路。”

  趙澤勇更迷糊了,不過也聽出點名堂,怕是這家夥真的想到了什麽東西了。

  陶經緯見自己說的沒人明白,頗為沮喪,很受打擊。

  趙澤勇安慰他好好休息,叮囑他的家人好好照顧他,然後才放心的離開。

  陶經緯哪裡有什麽心思好好休息,在被強製關了三天,他差點沒急瘋了後,總算被放了出來,一出來立刻趕往廣西欽州。

  伯克總算是個明白人,身為造船廠總工程師的他,到底是一個專業人士。一聽陶經緯的理論,立馬癡迷了,立刻投身到了陶經緯理論的研究中,兩人商討著,爭論著,最後決定拿船廠做實驗。

  此時船廠正在進行航母的製造,美國人很不地道,幾家船廠接了趙澤勇的單子後,倒是美國東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很快拿出了一個成熟的設計圖,並且把圖紙送到了中國,也派出了技術人員。可是其他幾家西岸造船公司則完全滯後,最後趙澤勇這邊乾脆讓他們就製造紐波特設計的航母,這點上他們倒是沒問題,他們保證可以按時完工,但是卻沒能力幫助趙澤勇這邊同時建造。

  美國人的違約讓趙澤勇很生氣,險些就考慮要收回給他們的訂單了,最後還是考慮早點得到航母,早點可以形成戰鬥力,才勉強忍下了這口氣,但是發展自己的技術力量的夙願更強烈了。搞了半天,原本打算的五艘航母,最後真正能夠開工的就只有一艘,目前這艘航母正在紐波特的工程師幫助下,忙著加工預製材料,還沒進入龍骨安裝階段。

  陶經緯兩人就打算拿這艘自造航母來做實驗,要是趙澤勇知道他們在用自己的寶貝航母做實驗,怕是要氣瘋了。不過此時這兩人也跟瘋子差不多了。他們計算船台的規格,然後來重新設計航母的規格,又以航母的規格來決定將來設計的飛機的規格。

  簡單來說,就是讓可變的來適應不可變的,船台尺寸已經不能改變了,但是船隻的尺寸是可變的,於是就盡可能的利用船台來製造最優的船舶,而船舶的船艙尤其是機庫等,相對於飛機卻是相對不可變的,就需要飛機來適應船隻。

  接著兩人還是覺得不妥,飛機尺寸可以適應機庫,但是能飛起來嗎。於是又拉上了飛機廠的工程師一塊乾,飛機制造工程師早看過那架教練機了,驚歎其工藝的精細,布局的合理的同時,對這架飛機的評價並不高。原因很簡單,這是一架單翼機,現在流行的是雙翼機,雙翼機安全,操作性高,是最適合的空戰武器,這是一個普遍的認知。

  但是趙澤勇就是要造單翼機,這讓飛機廠工程師對此十分沒興趣,此時聽到陶經緯和伯克的理論後,才終於有了點興趣。立刻就組織人手對教練機進行改裝設計,先後設計出六種規格的飛機,機翼長度、機身長度各不相同,有戰鬥機也有轟炸機,還有運輸機。

  試生產進行試飛後,選出了性能最優的三種。

  然後以這三種飛機為藍本,來進行航母的設計,重新制定機庫的規格,航母的規格,飛行甲板的規格,還有升降機的位置等等。最後弄出來的航母,跟美國人提供的圖紙已經面目全非了。美國人看著直搖頭,嚴重懷疑這樣的航母能否有戰鬥力。

  可是陶經緯幾人此時對於航母能不能用,已經完全沒了興趣,他們有興趣的是實驗。結果他們根本就沒跟趙澤勇打招呼,就開始製造這艘新式航母了。

  其實他們不經意間竟然真的把工業設計向前推進了一小步,繼標準化、流水線之後又一個重大的突破,距離工業設計終極的模塊化設計,就只差一步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