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果仙》第四十四章:孔與鬥,皆私生也
  此時武堂之中已有十幾人正在早課,這些人都是李氏族人,又是武堂弟子,據說武堂弟子接近四、五十人,除了需要守護祖祠之外,還要保護集上的族產,也就是那些酒肆店鋪之類。

  至於李氏祖產中佔地最廣的果園,其實更在他們的保護范圍之內,可是由於人手不夠武力不足,為了避免衝突加劇引來滅族之禍,只能對寒山城中的那些紈絝子弟和他們的奴仆,采取避而不出的策略。

  這番話自然是出自武堂長老之口,而武堂長老便是李成暴斃後,李燦在他家中看到的那位臉色紅潤的胖老者,李佑東。

  武摘星等人進入武堂觀望了一下,便各自尋找常用的器械去了。

  而李燦則按照二師兄的指點,來到放置石靴和綁腿的區域,由於他腿腳無力是以只能從最低級的綁腿開始練起。

  藍妮兒尋找了一番,挑出一副最輕的綁腿給他纏上,這副綁腿每一隻大約能有後世的三斤重,外側插有三根兩指寬的條石,插好後再用綁腿外的繩索纏緊打結便可以了。

  而李燦也無需站起,只要坐在他的輪椅上不停的抬起雙腿,慢慢落下,如此反覆鍛煉即可,直到他精疲力竭才可休息。

  武摘星在一旁指點了一番後便徑直走向了放置‘鐵木丈二’的區域。

  因李敢長老在軍中曾是斥候,善使短匕長弓,所以在教導他們幾個時傳授的也大都是這方面的武學經驗。

  而李敢長老又在年初之時給武摘星等人分別打造了幾把青銅短匕,只有那綽號‘打不服’的蕭安邦用的是一支巴掌寬的青銅闊劍。

  此後便要求他們時常去武堂練習‘鐵木丈二’,以此訓練爆發力和螺旋勁,在他看來,使匕之人需謹記‘快、準、狠’三字要訣,熟能生巧融會貫通後,才可以在對敵中做到‘以巧破百拙’,再配以八步趕蟬的靈動步伐貼身刺殺如臂使指,將敵一擊斃命不留余患。

  若李燦能聽到長老的這番教導,必定會聯想到這便是刺客的行事風格了,只是與後世相比,在隱身、易容等方面還有所欠缺。

  日上三竿,李燦也訓練了近一個時辰,這期間他早已大汗淋漓面色痛苦,感覺雙腿幾乎已經斷掉似的。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咬牙堅持,每當精疲力竭便讓藍妮兒給他喝上幾口羊奶,恢復片刻便再次鍛煉起來。

  “嗵”。

  李燦的雙腿實在堅持不住砸在地上,腳掌接觸地面發出了“嗵”的一聲。

  “呼...呼...”李燦大口喘息著,豆大的汗水流淌而下,打濕前胸。

  這時,武堂門口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咦?這個殘廢是怎麽進武堂來的?有誰知道嗎?”

  李燦聞言看去,見對方是一個十七八的少年,身材修長,鼻高額寬眼睛細長,一臉倨傲的樣子。

  在其身後還跟著四五個人,皆是武堂弟子的打扮,隨著少年的問話此刻都將目光凝視在李燦身上。

  這時有武堂弟子放下石鎖快步而來,在其耳邊低聲說了些什麽,而武摘星等人也聽到了聲音轉頭看來。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佑東長老之子,武堂的二師兄李江啊,怎麽,這武堂我六師弟來不得?”武摘星一邊說著一邊往此處走來。

  身為二師兄自然有維護師弟師妹之責,此乃天經地義之事,更是李敢長老最在意和看重的事情。

  在武摘星的提示下,李燦立刻想到這個李江的來歷,其父竟然是那滿面紅潤的胖長老,

難怪此人在武堂如此囂張。  聽聞此人天資聰穎,五歲便開始練功,如今已有十幾年的功力在身。而且此人在槍法一道中頗下狠功,只是礙於沒有靈動的步伐戰力才沒能更進一步,於是幾年前曾要拜師李敢想要修煉那‘八步趕蟬功’。

  可李敢長老心性耿直剛正不阿,對這李江的過往甚是了解,此人對既是宗親又是同門的師兄弟非常霸道,稍有違逆便要出狠手教訓,所以李敢長老才滿眼的瞧不上他。

  再三婉拒後,這李江父子也知道此事沒了結果,這兩年早已不再提及此事。

  哪知就在幾日前,李敢長老竟突然決定收下一個身殘體弱的族人為徒,這個消息好似旋風刮過,李家集的族人知曉此事後,引得不少族中少年心思又活泛起來。

  而李江原本以為李敢長老義子眾多傳承有繼,此生是不打算再收徒的,哪知他寧肯收下一個殘廢也不願收下自己,所以這才怒火中燒心生嫉恨。

  聽聞今日那殘廢竟然出現在了武堂之中,於是便立即趕了過來想要教訓一番,想他已經數日不曾來此,否則哪會這般湊巧就在今天被他給遇上了?

  此時見武摘星出頭,李江只是橫眼一瞥而已,便俯下身來看向李燦道:“你一個殘廢而已,何德何能被李敢長老青睞有加?跟我說句實話,你是不是刷了什麽陰謀詭計?”

  不待李燦回答,他便繼續道:“哦,那一定使了錢財...不對,李敢長老剛正不阿怎會收受你的好處?難不成...你還是李敢長老的私生子不成?”

  此話一落,他身後眾人皆是哈哈大笑,而李燦則面色立變勃然大怒。

  眾看官可以為這個私生子話題可是對李敢長老極為不敬?

  非也,此乃戰國時代,若得女子愛慕寧肯不顧名節也要為其誕下子嗣,對男子而言,謂之有譽也。

  先舉一例,孔夫子,這個話題有些敏感,不喜勿噴。

  孔夫子的出身有兩種說法,其一,史記中這樣記載:

  孔夫子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其先祖宋人也,曰孔防叔。

  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夫子。

  孔夫子也曾對弟子們說:“吾少賤也”。

  孔夫子的父親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人品出眾,建立過兩次戰功,因曾單臂托住玄門讓衝進城池的部隊撤出而聞名。叔梁紇曾任陬邑大夫,先娶妻施氏,生九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名伯尼,因伯尼腳有毛病,依照當時的禮儀,不宜祭祀。於是又與年輕女子顏氏野合而生孔夫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祈求賜子,夢孕而生。據記載,孔夫子是黑帝之後,叔梁紇與顏氏在禱尼丘山, 感黑龍之精,以生孔夫子。

  各位看官自是有思之人,此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行分辨即可。

  再舉一例,鬥子文,又名鬥谷於菟,是楚成王時期著名的賢相良臣。

  鬥子文,春秋時期若敖族,生於楚國雲夢澤(今湖.北天.門),鬥氏,名谷於菟,字子文,是楚國有名的令尹。

  他的身世在《左傳·宣公四年》有詳細記載:

  若敖娶於?氏生了鬥伯比,若敖卒,鬥伯比和其母在於?放牧,後與於?子之女(表妹)野合生子文。?夫人得知後將子文棄之雲夢澤的北岸,虎乳之,後被收養。

  鬥子文曾有‘三仕三己’的典故,在楚國名望極高,曾將破敗的楚國從危途中挽救回來,留下許多佳話。

  而孔夫子對鬥子文也曾作了很高的評價,《論語·公治長》中記載:“子張問曰,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己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夫子曰:“忠矣。”

  ......

  如此來看,戰國時期對私生子的話題還算是寬容,也幾乎不會譴責男人,反而會覺得此人極有魅力或是頗有氣概,與後世的“美女愛英雄”頗為類同。

  這李江正是因此才覺得不會被李敢長老尋他麻煩,再說自家老子也同為長老,只需繞道躲著點即可,難道還會去他家裡把自己揪出來不成?

  李江是不信的。

  但如此一來,侮辱的可是李燦母親王氏的名節了,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李燦自然是勃然變色誓報此仇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