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後》第16章 地道
  朱頤垣和謝遷交代清楚,就匆匆告辭,返回青石集,卻沒有注意到,他剛走,謝遷就把朱老爹叫過去了。你這兒子總是鼓搗自己的東西,怎麽就不願意給我乾活?

  “朱大人,我可是真心實意對你們父子,等淄川城破,你可就要繼承魯王之位了,朱公子也就是魯王世子,我謝遷可是說話算數的。”

  朱老爹一怔,忙道:“請謝首領放心,我們父子萬萬不敢辜負頭領厚愛。”

  朱老爹心裡發苦,他也不知道能糊弄到什麽時候,萬一謝遷翻臉,可就危險了。

  朱頤垣同樣清楚,所以他才抓緊時間,壯大自己的力量,畢竟老爹還捏在謝遷的手裡。

  大約在攻佔淄川之後,事情就要見分曉了。

  朱頤垣壓力不小,剛剛返回青石集,就有人來迎他。

  “朱公子,你家來了客人。”

  朱頤垣一驚,客人?

  倒不是說朱家沒親戚了,而是在這麽個時候,誰還會沒事串門走親戚?

  到底是哪位,如此與眾不同?

  朱頤垣匆匆進了家門,到了客廳,裡面坐著三個人,一個是老娘,另外兩位都是僧人打扮。

  朱頤垣大愣,“這兩位大師是?”

  母親葉氏笑道:“什麽大師,這位是你舅舅。”

  說著,她拉起一個年輕的僧人,到了朱頤垣面前,這位看起來不到三十,溫文爾雅,眉眼之間,和朱頤垣還真有幾分相似,一看就是親舅舅,他叫葉廷蘭。

  “行啊,聽大姐說,你拉起來好幾百人的隊伍,不簡單。”

  朱頤垣努力思忖,似乎也只是在小時候,見過兩面,最近十年,都沒有見過。

  “既然舅舅來了,我去準備點酒菜,接風洗塵。”朱頤垣就想溜了,哪知道老娘一把拉住了他。

  “張羅飯菜是我的事,跟你舅舅聊聊,他有正事找你。”

  說著,老娘把朱頤垣按在了椅子上,她轉身下去了。

  這回朱頤垣想跑也跑不了了,只能坐好。

  葉廷蘭打量他片刻,忍不住笑道:“大外甥,你拉起隊伍,有什麽打算?是想抗清,還是?”

  朱頤垣知道,這是老娘和他說了,也沒有瞞著,乾脆道:“我現在想的還是自保,至於抗清,還有些力有未逮,尚且需要壯大隊伍。高築牆,廣積糧。”

  葉廷蘭笑道:“這確實是太祖皇帝奪取天下的不二法門……只是我想問問大外甥,你知道山東的情況嗎?知道各地有多少義軍嗎?”

  朱頤垣大驚,他當然想知道了,不過這才幾天的功夫,根本來不及打聽。

  “我只知道各地義軍數量不少,但具體情形,卻是不清楚的。”

  葉廷蘭點頭,“那好,我就跟你念叨念叨。”

  說著,葉廷蘭就跟朱頤垣講述起來,首先就是在去年起兵的濟王。

  這位濟王也是朱明宗室,身份和朱頤垣差不多,他自稱濟王,在德州舉事,一度攻佔了四十多個縣。

  最後不幸失敗,但濟王舊部尚存,還在和清廷纏鬥。

  此外還有濰縣人張廣,萊州的明朝副總兵楊威,闖王舊部趙應元……他們都前後舉兵,有人失敗了,有人還在輾轉戰鬥,不肯投降。

  尤其值得一提,就在曹縣,尚有數十萬榆園義軍,他們都是難得的忠臣義士,人多勢眾,很是難得。

  朱頤垣默默聽著舅舅的介紹,說真的,他並不怎麽清楚明末清初的山東義軍。謝遷之所以出名,

還是因為殺了大漢奸孫之獬,才名留後世。  可聽舅舅這麽一說,山東大地的義軍,還真是不少,朱頤垣的精神為之一振。

  而葉廷蘭接下來的介紹,更讓朱頤垣目瞪口呆。

  這個榆園義軍,從明朝就存在了,由於萬歷年間,災荒不斷,許多曹縣的百姓外逃,家鄉變成一片赤地。

  結果數年之後,等鄉親們返回,卻發現在家鄉,生命力頑強的榆樹開枝散葉,榆錢兒落地生根,長出一大片茂密的榆林。

  幾十年下來,這一片榆林綿延百裡,貫穿曹縣。

  因此就有百姓借著榆樹掩護,藏身其中,把榆樹林當成了世外桃源。

  漸漸的,人數多達幾十萬,形成了一股強悍的勢力。

  “這些義民百姓,他們佔據榆園,只是為了求生,並非要反抗大明。滿清韃子南下之後,他們更是願意捐棄前嫌,同朝廷一起,驅逐胡虜,只可惜應天諸公,忙於內鬥,史閣部不肯發兵徐州,要不然,又怎麽會有揚州之屠!”

  朱頤垣大驚,“舅舅,你沒有騙我吧?”

  葉廷蘭微微一笑,他扭頭看了看另外一個大和尚,這位一直沒有說話,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巨大的耳朵,又白又大,還真有點佛爺的意思。

  “大外甥,這位閻爾梅先生,曾經率領七千兵馬,前往揚州,面見史閣部,像他建言獻策。”

  朱頤垣更加驚訝,“您見過史閣部?”

  閻爾梅點了點頭,“去年的時候,我散盡家財,招募七千鄉親,前往揚州助戰。我曾經向史閣部建議,主動攻取徐州,只要佔領徐州,就能和榆園義軍聯絡,然後一同謀取山東,足以抵禦清廷,光複中原。奈何史閣部不聽,我也是無力回天。”

  朱頤垣稍微思忖,如果真的按照閻爾梅的設想,至少弘光朝廷還能多一道防線,那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朱頤垣微微搖頭,“史閣部縱然是良臣,多方掣肘,也是有心無力。”

  聽朱頤垣這麽說,閻爾梅打起了精神,“我追隨史閣部時間雖然不久,但南方諸公沉溺內鬥,不分輕重,不識大局,皆是亡國之臣。我羞於和他們為伍,決定返回沛縣老家,招募豪傑,和清廷周旋,所幸有潤山兄指點,讓我來山東看看。”

  潤山?

  葉廷蘭忙解釋,“這位潤山先生,名叫葉廷秀,算是我的堂兄。見到了閻先生,我就準備為了抗清大業出力。我們本想聯絡各地義軍,摸清楚狀況。前幾日聽聞有人殺了張至發的子侄滿門,因此過來查看,走到半路,想起大姐,所以我過來瞧瞧,真是沒有想到,能打進張家,就有大外甥的功勞。”

  朱頤垣這才明白了前因後果,沒想到自己的親舅舅,也投身抗清了,他帶來的這位閻先生,更是見過史可法。

  朱頤垣頓時有種找到了組織的感覺,他眉頭微皺,“方才說到榆園義軍,他們又是怎麽和清軍周旋?難道只是靠著榆林遮蔽嗎?”朱頤垣第一時間,打聽經驗。

  閻爾梅感歎道:“榆園義軍弟兄,確實了得。他們在榆園地下挖掘地道,長達幾百裡。韃子兵來,藏身其中,而後出其不意,攻擊韃子弱點。榆園有百裡榆樹林,韃子的騎兵施展不開,又有地道神出鬼沒,專門打韃子的弱點。倘若史閣部能夠北上徐州,和榆園義軍連成一氣,又何至於揚州遭難,數十萬軍民百姓,慘遭殺害!”

  朱頤垣聽到這裡,已經驚得張大嘴巴,說不出話。

  腦袋裡只剩下三個字:地道戰!

  就在山東曹縣,有百裡榆樹林,在榆林下面,還有綿延百裡的地道。

  又有近百萬軍民活躍其中,利用地利,抗衡清軍!

  倘若是真的,真是可以羞死應天諸公了。

  閻爾梅自然沒有撒謊,這一支榆園義軍一直堅持到了順治八年,比弘光和隆武加起來還長得多。

  而且清軍一度奈何不了榆園義軍,還多虧了那位大才子侯方域,他給清廷總督出主意,掘開河堤,放水淹了榆園義軍的地道,這才徹底剿滅這一支頑強的抗清力量。

  朱頤垣在仔細詢問,確定實情之後,整個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說誰清軍入關,中原百姓就投降了?

  光是齊魯大地,有名的義軍,就有幾十支之多。有宗室子弟,有大明的舊將,有李自成的部下,有生員,有普通百姓, 甚至是山賊草寇。

  在這個生死危亡的關頭,挺身而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們不光有勇氣,還有智慧。

  你敢相信,在明清之際,他們居然開發出了地道戰的打法。

  這個消息對朱頤垣來說,絕對是顛覆性的。

  他終於打消了最後一絲疑慮,堅定了念頭。

  他想過,要不要先發展點人馬,然後向南逃跑,投靠南明。

  奈何南明的這幫蟲豸,無藥可救,一句話,完顏構跟他們比起來,都算是英明神武了。

  自己去了,多半死路一條,運氣好點,也就是逃到海外,苟延殘喘。

  朱頤垣真實想法,是留在山東敵後,聚攏民心,跟清廷周旋。畢竟他上輩子在軍營服役好幾年,前輩的遊擊戰術耳熟能詳。

  但是朱頤垣還有個最大的疑慮,那就是明末的老百姓,當真能組織起來嗎?

  他憂心忡忡,始終不敢和鄉親們挑明。

  可是當聽到榆園義軍的消息,朱頤垣再也沒有猶豫。

  因為他意識到了,或許榆園義軍最後敗給了清軍,但是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三百年後,中原百姓,再度拾起榆園義軍的法子,並且發揚光大,去對付更加凶惡的敵人,

  那一次,他們真的贏了!

  這就是祖先留給後人的財富,此刻的抗爭,並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舅舅,還有閻先生,能不能煩勞你們,給青石集的鄉親們說說,就說說榆園義軍的辦法,我們太需要這些寶貴的經驗了。”朱頤垣懇求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