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132章 抗爭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大公報》現在的銷量節節攀升,先是通過李諭供的洋騙子事件以及開平煤礦事件的稿件提振市場,緊接著又是一位大才女橫空出世,令天津民眾每日爭相購買報紙。

  “賣報!賣報!《大公報》!”一名報童高聲喊著。

  “羅刹庵主發表女學文章,引起激烈反響!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羅刹庵主”是呂碧城目前用的眾多筆名中的一個。

  不知道為什麽,現在的文人都喜歡取很多筆名,換來換去就好像換馬甲一樣。就比如魯迅用過的筆名據統計也有一百八十多個。

  李諭叫住報童:“給我一份報紙。”

  “好的,一份7文錢。”

  清末報紙一開始比較昂貴,一份要30文錢,後來《申報》殺入市場,才開始打起價格戰,把報紙價格一下子打到了個位數。

  不過雖然價格已經降低,依然並不便宜。7文錢已經夠窮人吃頓飯的。

  只是現在買報紙的都是讀書識字的人,家庭條件多少好一點。

  李諭展開報紙,開篇就是題為《論提倡女學之宗旨》的文章,雖然署名沒有用呂碧城的名字,不過李諭當然知道就是她。

  李諭問小報童:“你識字嗎?”

  “識字啊,但是不多。”小報童說。

  李諭問:“那你覺得女娃娃也該識字嗎?”

  此時天寒地凍,小報童臉蛋凍得通紅,他擦了擦鼻涕說:“有啥不行?我見租界裡那些洋人老爺的夫人們都識字,人家還懂洋文哪。”

  李諭笑道:“他們本來就是洋人,當然懂洋文,如果懂中文還差不多。”

  小報童撓撓頭:“忘了這茬。”

  李諭直接給了他一個當十文錢的銅元,“不用找了。”

  小報童感激道:“謝老爺!老爺多福多壽!”

  此後的一段時間,呂碧城又接連發表了《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貴有堅忍之志》、《教育為立國之本》在內的一系列文章。

  這些文章都是關於提倡新式女子教育的,足見她提倡女權並不是空談,知道提出方法,也明白興辦新式女子教育的重要。

  她的觀點受到了英斂之、傅增湘等人的大力支持,不過守舊派的人更多。

  呂碧城身在塘沽的舅父嚴鳳笙看到自己的外甥女不僅違抗他的命令逃婚離家,甚至現在又開始在報上登了這麽多“大逆不道”的文章,氣得大胡子亂吹:“不守婦道!不守婦道!一個黃花大閨女,整天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呂碧城的母親嚴氏勸道:“別生氣,快過年了,我寫封信勸勸,讓她回來。”

  嚴鳳笙感覺拉不下這個臉:“不許她回我家門!她不是要自立嘛?就讓她自立!早晚她會求著我去接她,否則現在回來也不會守規矩。”

  嚴氏無可奈何,隻好自己偷偷給女兒寫信讓她認個錯回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呂碧城一看,認錯?認錯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

  呂碧城直接回信道:“請母親放心,女兒在天津一切安好,已經成為《大公報》編輯,大家待我很好,定會讓舅父看到什麽才是真正的女性。”

  嚴鳳笙看到回信更生氣了:“大公報?好你個英斂之,

竟然收女人當編輯,審核文人稿件!如果我還是鹽運使,一定會讓他好看!”  嚴氏沒辦法,隻好再寫信囑咐呂碧城在外一定小心,要是遇到事就趕緊回家。

  雖然呂碧城回信時自信滿滿,不過一想到人生中第一次不能回家過年,心中還是非常失落。

  李諭遇見呂碧城時看她神情不悅,問道:“怎麽了?”

  呂碧城無奈道:“舉目無親,無家可歸。”

  “你不回家過元旦?”李諭訝道。

  現在的“元旦”指的就是後世的春節,一直到民國時開始使用公歷,元旦才改為公歷一月一日。

  呂碧城歎道:“不回去了!不是一聲孤雁,秋聲哪到人間。”

  “好詩啊!你寫的?”李諭想岔開話題。

  呂碧城點點頭:“閑來偶得。只是沒想到一出來就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李諭見她還是無法釋懷,於是說:“有什麽大不了的,我也回不了京城。”

  “你不一樣,你是男人。”呂碧城說。

  李諭就知道她會這麽說,果然上套,立刻說道:“你在報上登的文章可是句句都在講男女平等,怎麽這次我是男的就不一樣了?”

  呂碧城張了張嘴:“好像是這麽個道理……”旋即說道,“是我錯了。可我實在有點想不通,為什麽之前我寫了如此多詞作都沒有人議論,但如今一談到解放女性,竟然連家都回不去。”

  李諭說:“因為之前你寫了這麽多詞作文章,大家僅僅是覺得難得遇見一個才女,感覺罕見,也是茶余飯後的談資。不過如今你一談解放全中國女性,那些守舊派當然看不下去,因為性質變了。”

  “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麽性質上的不同,我是女性,和全天下所有的女性都是一樣的。”呂碧城說。

  “話是這麽說,不過想要轉變大家的思想,就不簡單了。”李諭道。

  “那你覺得我做的對嗎?”呂碧城問。

  “當然對!”李諭說,“上千年來,女性在各類場所中的都是處於失聲或‘在場缺席’的地位。甚至她們在過去都不能稱之為完整的人,往往獨立於男性法律之外,人身自由、財產繼承甚至於對自身權利的處置權都沒有。”

  呂碧城早年家中就遇到了沒有男丁而被同族搶奪家產的事情,對此深有感觸:“是啊,縱觀史書以及傳統的教育,全都是男性形象眾多且豐滿有力,而女性形象少得可憐同時模湖單一。雖然幾年前曾有過改良運動,我也讀到了當年維新人士的論調,他們看到了女性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將女性問題看作是解決積貧積弱的手段。不過我卻發現即便是他們都對男女平等的追求朦朦朧朧,方向不明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李諭說:“他們確實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是沒跳出傳統的性別分工,堅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

  梁啟超曾在《倡設女學堂啟》中對新女性形象進行了定義,仍然是將相夫教子和宜家善種兩點作為賢妻良母的新標準。女性主要功能是為丈夫提供生活上的照顧,擔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同時從事一定的經濟活動為家庭建設做貢獻。雖說對女性走出家門工作有了支持,但主要是為了緩解當時的社會壓力,仍未能凸顯女性的自身權利。

  而且維新派的觀點是認為女性的不平等來源於強權政治,只有實行君主立憲女性才能解放,——最終還是回歸到了他們的政治訴求上。

  不過維新派相比之前的觀點,多少還是進步的,他們做了比較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禁止纏足。

  呂碧城說:“所以終究解放女性還是要我們女性親自來做,只有我們懂我們自己的權利。”

  “好樣的!”李諭伸出大拇指,“不過這可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我知道不容易,不過如果只是因為不容易就不做,那我呂碧城不如現在就回家研究三從四德。不對,就算是進紡織廠做個女工,我也不要那種生活!”

  如今外商已經開始在華開設紡織廠、火柴廠、茶葉烘焙廠,他們大量雇傭女工,這些女性堪稱中國近代社會最早走上社會的女性群體,是最早的職業女性。

  外商們當然不會顧及太多。

  工業革命始於紡織業,最早的機械改良就是應用於紡織工廠,現在歐洲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紡織女工。

  況且女工的工資也要比男工低,工廠當然更喜歡廉價勞動力。

  李諭笑道:“還是好好當個編輯吧,資本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時至臘月二十,晚清官員們的“過年假期”也開始了,除了重要的部門,大部分衙署這天都開始封印,也就是停止辦公,一直到開春的正月二十日開印,恢復辦公。

  具體的時間可能會偏差一兩天,因為現在的人們都講究個黃道吉日,需要欽天監來選擇日期。

  和明朝的制度一樣,官員們的年假為一個月,想想也是蠻長了。

  總歸算起來,明清的官員們每年的假期五十來天,差不多是宋朝假期的一半。

  只不過這是官員們的假期,民間並不會完全照此進行。

  北洋武備速成學堂更不會遵守,本來就叫“速成”,肯定是因為時間寶貴,哪那麽多假期可以玩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