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36章 腐朽的時代
  小刀劉也算是個“手藝人”,家大業大,光用作淨身的院子就有兩進。當然,他自己並不住在裡面,要不天天鬼哭狼嚎的誰也受不了。

  他們這一行都是祖傳手藝,只在本家裡傳。

  進了門,小刀劉的兒子正在水盤前洗手,手上還有血跡。他看到兩人後,起身擦著手說:“爹,屋裡的不成了,二茬切得不好。”

  所謂“二茬”,就是第一刀切得不徹底,又長出來肉芽,內務府核驗不通過,打回來還得挨一刀。不過看樣子這一位很不幸,傷口感染嚴重,人都要不行了。

  小刀劉說:“給他家裡說,人帶回去。要是保不住,館裡貼給15兩銀子。”

  “知道了。”他看到小刀劉身後的李諭,隨口道,“這一位年齡不合適了吧。”

  小刀劉一腳踹在他身上,“滾一邊去!這位是李爺,來給咱們提點提點的。”

  小刀劉的兒子連忙哈腰道歉:“館裡平時外人來得少,實在對不住!您裡面請。”

  李諭和小刀劉走進房,側面的櫃子上擺著許多小盒子小瓶子,也沒敢仔細瞧。

  “李爺,實話說,最近這種事遇見好幾起了,賠銀子不說,就擔心大家夥怕了,都去畢五那。”

  李諭眉頭緊皺,屋子裡面的衛生條件哪怕作為門診手術室來說都差到沒邊。

  桌子上擺著的刀具也是頗為簡陋,旁邊放著一塊磨刀石,還有一個較大的火爐子。

  小刀劉見李諭沒說話,繼續道:“李爺您看如何改進,過幾天有個孩子要送過來上架子,是德公公親自選的人,我可不敢有差錯。”

  李諭隻想盡快離開這,於是說:“要改的東西太多了,首先所有的床單用了馬上洗,怎麽還能帶血!環境也要多用酒精消毒,不對,你這裡至少要上次氯酸鈉或者苯酚。還有手術刀具,太落後了,也要換,同樣的手術怎麽能一個人搞兩次!”

  小刀劉用心聽著,然後說:“您說的綠納,是幹什麽的?刀具我確實聽說洋人有更好的,畢五就不知道從哪搞來了一套,鋒利異常。”

  “洋人的醫院裡很常見,你可以去找他們要。”

  小刀劉說:“我去過洋人的醫館,人家一聽我是乾這個的,直接把我趕出來了。”

  李諭想起現在京城裡兩家西醫醫院都是教會建立,一座在安定門內大街,是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建的,主要做婦幼專科,後來取名道濟醫院,就是今天的北京市第六醫院。

  另一座在東交民巷,美國基督新教衛理公會所建,叫做同仁醫院,今天同樣健在。

  兩座醫院算得上是京城裡最早的西醫醫院,協和醫院還要十多年後。

  醫院再怎麽說都是救人的,強行壞人身體,他們肯定不乾。

  李諭歎了口氣,不管也不行,他沒有能力立刻阻止太監制度,於是說:“好吧,我去幫你問問。”

  小刀劉高興道:“多謝李爺,聽說您和洋人很熟,以後一定厚禮相送。”

  “不必了,我有事,先走了!”

  這裡面李諭是一刻不想多呆,打完招呼,出門就溜。

  他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向路人打聽有沒有見過一個帶著瘦男孩的窮老漢。

  按著路人的說法,李諭一路來到了安定門附近,在一家藥鋪前看到了老漢爺倆兒。

  男孩蹲在路邊抱著半罐子糖,手裡還拿著個乾癟的饅頭。或許是沒吃過這麽甜的東西,不住往嘴裡塞糖。

  老漢則在一旁哀求藥鋪老板:“林老爺,好歹是一個村的,鄉裡鄉親,您就照顧照顧!”

  藥鋪老板不太樂意:“老王頭,不是我不幫你,我的藥鋪今年也是剛緩過來,哪有閑銀子。”

  老漢帶著哭腔繼續道:“你不收孩子當徒弟就罷了,我都被逼到這份上了,說什麽您也該搭把手!十三年前你落水的時候,是我救了你啊。”

  藥鋪老板不滿道:“少拿這事壓我!前段時間我可給了你們不少飯,沒有我,你們早餓死了!我給的夠多了,以後別來找我!”

  藥鋪老板絕然地返回屋裡,老漢還想上前求情,卻被一個壯漢推倒在了地上。

  男孩顧不上吃糖,立刻撲過去扶老漢。

  李諭也搶過來幫著扶起他,老漢看到李諭,想起來剛才在小刀劉館前見過,拉住他的手:“您給劉老爺說,我肯定能找到保人。”

  “我不是劉老爺的人,老伯,您再大的難處,也不該讓孩子受這罪。”

  老漢歎著氣:“我也不想,我就這麽一個孩子,誰想斷子絕孫!但實在沒辦法,活著總比死了強。”

  李諭摸了摸身上,有十來兩銀子,都塞到老漢懷裡:“這錢你拿著,至少今年可以撐過去。”

  老漢一愣:“您這是?”

  “留著用, 別餓著孩子,也不要再想淨身這事。”

  “您真是活菩薩!”老漢拉著孩子一起跪在李諭身前,“快給活菩薩磕頭。”

  李諭一把扶起他兩人,“不必如此,我叫李諭,以後如果有什麽困難,去東廠胡同找我就行。”

  老漢擦著眼淚,一天之內大起大落,激動壞了:“東……東廠胡同?”

  兩百多年過去,沒想到東廠胡同竟然余威仍在,李諭立刻說:“我不是刀子匠,而且,東廠是前朝的事了。”

  老漢說:“我知道!東廠胡同住的都是大富大貴之人,老爺您也是大富大貴!”

  李諭聊了幾句就讓他們回家去了,老漢家住安定門外,晚清時候這裡很荒涼,住的都是窮人家。

  老北京的城門都有說法,九門走九車,安定門走的是軍隊,但是尋常裡更多走的則是糞車。

  有句老話,“安定門,三道坎,糞廠、窯坑、亂墳崗”,可想而知當年這裡的荒涼程度。

  從後來保留下的地名也能看出,比如泔水橋,就在安定門外大街。

  就連現在的青年湖公園當年也是個窯坑。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安定門外存在著許多的糞場子,許多運送醃臢之物的都會集中倒這邊,只不過畢竟聽著走兵車更提氣吧。

  老漢千恩萬謝後,才帶著男孩走出安定門。

  此時正好從李諭身邊過去一輛宮中的糞車,慢悠悠朝著門外走去。李諭站著一動沒動,那股漸漸遠去的惡臭味道像極了這個腐朽的時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