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173章 穩賺的買賣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早年的電梯乘坐體驗只能說是真心一般,但絕對也是這個時代非常先進的產物。

  普利策大樓的地下是普利策麾下《世界報》的印刷廠,二樓到十樓是高檔寫字樓,十樓以上則為《世界報》辦公使用。

  普利策還在十樓專門興建了臥房,專門給無法回家的編輯使用,這時候《世界報》的待遇那是真沒得說。

  至於普利策的辦公室嘛,當然是在頂樓,甚至還有鍍金的圓形屋頂。

  如今《世界報》的銷售已經突破三十萬份,在100多年前是個真心非常恐怖的數字。

  現在的普利策基本退居幕後,因為他的雙眼視力已經非常差,不過他也算是實現了財務自由,每天做點管理工作就可以。

  所以就有了許多時間能夠會見社會各界人士。

  作為報業大王,普利策自然知道李諭,所以李諭他們並沒有等太久,就來到了頂樓辦公室。

  “普利策先生,見到您很榮幸。”李諭首先問好道。

  普利策戴著厚厚的眼鏡,起身道:“我也非常榮幸!原來你就是那位歐洲盛傳的大科學家!但我想問的是,你為什麽沒有辮子?當初我去中國時,見到所有人都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

  李諭笑道:“時代馬上就要變了。”

  十年前,普利策的視力開始嚴重下滑後,就與妻子周遊世界,曾經到訪過印度、中國、日本等。

  “難道你要脫離國籍?”普利策訝道。

  李諭說:“當然不是。只能說,文化終究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後的中國會與西洋諸國沒有什麽不同。”

  普利策說:“我喜歡中國的諺語,總能在精簡地概括出重要的思想。”

  只是普利策活不到大清滅亡的那天。

  不過一些早期來到美國淘金的中國人,已經在美國待了很多年,早就剪去大辮子,恢復了本貌。

  Sierra拿出那本手稿:“普利策先生,今天來我們是想在《世界杯》上登廣告,為以後的《星球大戰》做鋪墊。”

  Sierra的思想還挺超前,前期宣發確實是廣告業中非常好的手段。

  現在普利策的《世界報》影響太廣了,報面廣告效果極好。

  《世界報》版面已經到了每天12-14版,周日還會增加到36-44版,但售價依舊只有2美分,市場佔有率相當高。

  “《星球大戰》?”普利策問道,“那是什麽?”

  “是李諭先生寫的一篇科幻小說。”Sierra說。

  普利策同樣非常驚訝,“你也會寫科幻小說!”

  李諭笑道:“是的,就當科學推廣。”

  “有點意思,”普利策想了想,“現在優秀的科幻小說都是英法等國在發行,我也早就看出它的潛力。當初讀過威爾斯先生的《時間機器》以及凡爾納先生的《八十天環遊地球》等作品,簡直就是奇妙的冒險小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確實可以當做一種冒險小說,畢竟是新世界。”李諭說。

  “很好!非常契合當下的讀者需求,”普利策說,“小說何時發行?”

  Sierra說:“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正在校稿、刊發,估計還要一周左右。

”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普利策是職業報人,說道:“時間還很多,李諭先生可以先為《世界報》寫幾篇稿件預熱,到時我們也會相應減少廣告費用。”

  這倒是個合理的雙贏買賣,李諭當然同意:“我會盡快寫好。”

  普利策說:“可惜我的眼睛已經不好,不然真想讓你教教我如何看到那個遙遠的冥王星。”

  看來李諭這些成果裡,目前在美國最出名的還得是發現冥王星。

  “另外,”普利策說,“刊印出來後,早點拿給我一本看看,我非常好奇一位頂級的科學家會寫出怎樣的科幻作品。”

  李諭說:“當然可以。”

  離開普利策大樓後,Sierra要先返回一趟波士頓,李諭則繼續留在了紐約。

  李諭打聽到了心理學家卡特爾的住處,他是美國科學院的第一位心理學院士,不過李諭並不懂心理學,來找他當然不是要探討心理學。

  這是一棟典型的美國獨立住宅,房子兩層高,前面還有院子。

  李諭報明身份後,卡特爾立刻邀請他進入了房間。

  寒暄過後,卡特爾問道:“尊敬的李諭先生,來找我是要做心理測試嗎?”

  李諭笑道:“我感覺我的心理還是沒有問題的。”

  卡特爾又說:“那麽是壓力測試?”

  好嘛,果然是搞心理學的,句句不離心理學范疇。

  李諭隻好表明來意:“我聽說先生手中有一本叫做《Sce》的雜志。”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卡特爾說,“確實有。八九年前,我從昆蟲學家斯卡德先生手中買了過來,不過這本雜志運營並不好。”

  李諭問:“先生當初用了多少資金買下它?”

  卡特爾說:“當初用了500美元。我對這個價格也很詫異,太便宜了,畢竟愛迪生先生早年為它投資了1萬美元。但20年前便因為經營不善停刊,後來是斯卡德先生買下它,費了不少心力,依然難以擺脫財政危機,所以便賣給了我。”

  李諭一聽,尼瑪,500美元,簡直就像白送好不好。

  李諭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不可以買下它,價格您說了算。”

  “這似乎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卡特爾說,“這種雜志不會賺多少錢。”

  李諭說:“錢不錢的,也不是為了那個,我是為了科學。”

  不過卡特爾似乎還有了感情:“這本雜志雖然發行不好,但實話說,我是真的舍不得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李諭也看出來卡特爾的想法,隻得轉而說:“那麽不如我也入股這本雜志,我可以想辦法讓它發行量已經影響力變得高起來。”

  研究心理學的腦子都不差,卡特爾感覺如果借用李諭的名氣確實有可為,李諭現在絕對是科學界的“流量明星”。

  卡特爾問道:“你想入股多少錢?”

  李諭伸出五個手指頭。

  卡特爾說:“也是五百美元,我們一人一半的股權?”

  李諭搖了搖頭,說:“五千美元。”

  卡特爾笑道:“這不就是相當於你買了去。”

  李諭說:“並不是。入股五千美元後,我佔51%的股權,您佔49%,而且後續如果需要費用也有我出,如何?”

  美國股市早已很發達,尤其是在紐約,幾乎人人都懂點股票、股權之類的概念,卡特爾感覺李諭完全是在虧本賺吆喝,訝道:“你就這麽喜歡這本雜志?”

  李諭說:“誰叫它名字起得好,如果想再辦,就用不了這個名字。”

  美國對專利還是很看重的,李諭這套說辭完全可以說動卡特爾。

  卡特爾確實相信了,即便不是創始人,畢竟他也是現今《科學》雜志的所有者,這麽多年經營下來也不是白白付出。

  李諭又補充道:“我可以為它投幾篇高質量稿件,迅速提升其地位。”

  卡特爾這下就被完全說動了:“你做得也太多了!”

  如此一來,李諭不僅僅是資金入股,還是技術入股,隻佔51%股權確實不多,甚至卡特爾都覺得自己手裡的股權多得有點燙手。

  “而且,日常經營權也會在你手上。”李諭說。

  卡特爾問道:“也就是說,你就像幕後的董事長以及投資者一樣?”

  李諭笑道:“我還要當下面的撰稿人哪。”

  卡特爾還是頭一次見這樣運營雜志的,不過《科學》雜志現在確實運行得太差了,李諭如果進來,的確是極大的振奮。

  卡特爾沒想多久就同意了:“我接受你的提議!”

  現在歐美都是搞契約的,只要是涉及到財產、金錢,肯定要訂個合同。只不過卡特爾這裡肯定沒有合同模板,二人隻好手寫了下來,反正也有效。

  卡特爾問道:“雜志現在的發行量很糟糕,以你的身份,真的要在它上面發論文嗎?”

  李諭說:“不著急,為了讓它能夠更優秀,還有一些事情要提前做。”

  卡特爾笑道:“感覺你也像個運營者了。”

  李諭說:“我現在也不能常駐美國,後續的運營還是要靠你。”

  “那你要做什麽?”卡特爾問。

  李諭說:“我想去一趟美國科學院。”

  “科學院嘛……”卡特爾說,“我三年前倒是已經去過科學促進會,與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科學》雜志成為他們的期刊之一,發表他們的文章。但我確實更想與美國科學院的領導談一談,刊載他們的成果。”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美國科學促進會與美國科學院是後世美國的兩大科學組織,但科學院在科學方面的地位顯然更高。

  而且目前很多實實在在的科學家都是在科學院裡,科學促進會更像一個組織性質的機構。

  李諭說:“對啊,我們畢竟是科學的雜志,當然還是要有更多科學家的投稿。”

  卡特爾苦笑道:“只不過科學院的人現在都是把文章直接投到英國或者德國,就連我這個科學院的心理學院士,也是更願意投到英國。”

  李諭也有點愕然,現在歐洲在科學界的地位還是高啊。

  看來自己還是想簡單了,不過現在美國科學院還沒有搞出自己的院刊,所以後續還是可以爭取的。

  “這麽說,我暫時也沒有必要去了,不若直接找科學促進會增加資金提高刊印數量了。”

  以後有了知名度,直接事實勝過雄辯。

  卡特爾點點頭:“如果稿件質量高,科學促進會肯定願意這麽做。正好我與科學促進會的秘書霍華德先生見過面,我們可以去找他。”

  美國科學促進會其實也是真的想把手底下的雜志辦起來,畢竟歐洲那些科學雜志太強了,完全不給自己這邊活路,雖然科學促進會想了不少辦法,但是影響力不上去,就是不會有厲害的科學家來投稿。

  英法德等國科學太強了,美國雖然工業已經上來,但科學方面還是沒法和他們比。

  再加上瑞典科學院大手筆搞出了一個諾貝爾獎,完全把科學中心固定在了歐洲。就算是科學促進會能夠拉來讚助設立一個金額不低於諾貝爾獎的科學獎項,也不會競爭過歐洲。

  李諭與卡特爾來到霍華德的辦公室,卡特爾為他介紹了李諭,一番讚美不再多提,霍華德對李諭目的也感到十分驚訝:“你的意思是,能夠把我們的期刊辦起來?”

  《科學》雜志現在按照協議已經成了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這個“我們”也沒有什麽不妥。

  其實科學促進會還在不少雜志上押寶,對於哪個能夠崛起,自己也拿不準。

  但李諭既然已經欽點了《科學》,科學促進會當然可以重點著力於此。

  李諭說:“想把它振作起來,不僅僅需要資金。”

  對此霍華德深表同意:“當年愛迪生先生拿出了一萬美元也沒有什麽用,後來貝爾先生也提供了很多資金,但隻進不出,導致他們早早撤資。”

  李諭說:“對的, 所以要把內容做上去才可以,而且是那種全世界影響力的內容。”

  霍華德面露難色:“這個道理我當然懂,但是現在大部分稿件都投到了大洋彼岸的歐洲,我們有什麽辦法?”

  後世堂堂三大頂級期刊NSce》,早年竟然是這種境遇,也是令人想不到。

  李諭說:“稿件我可以提供,正好手裡有點不錯的成果。”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新的成果?”霍華德問道。

  “當然,”李諭說,“要不還能有什麽效果。”

  “太好了!”霍華德高興道,“以你的地位,發表出來肯定能夠吸引到人。”

  李諭說:“自然不能只是看誰的文章,還是之前說的,要靠內容。”

  “對對對!內容!”霍華德迅速提起了精神,“先生能夠放下身段投給我們這種小雜志,真是太感動了。”

  李諭笑了笑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後不會是小雜志的。”

  “河東?河西?”霍華德愣了愣。

  雖然李諭是用英文說的,不過在他們面前說中國諺語確實好像有點難以理解,隻得又補充道:“我是說,早晚都會不亞於歐洲的頂級期刊。”

  卡特爾同樣興奮道:“我也希望看到這一天,有先生的資金投資以及稿件,希望太大了!”

  確實希望大得沒邊,只能說李諭這個投資絕對是太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