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大變樣的羊舍卜力,劉璋打趣道:
“兩年不見,你這是發財了啊。”
“多虧將軍給小人的一包鹽,小人回到大宛後,把這鹽送給國王,國王很高興,賞賜了我很多錢財,還把公主嫁給了我。”
據他所說,他回去將這一袋鹽獻給他們大宛國王后,得到了國王的賞識。
但這鹽就只有一小包,沒多久就吃沒了。
這人又在國王面前說和劉璋是非常好的朋友,這樣的鹽還有許多。
在他的描繪中,不止是鹽,還有瓷器、絲綢、茶葉等物品都能換回來。
他在國王面前誇下海口保證能過來和劉璋進行交易,換取各種物品。
國王聽他這麽一說,把公主都嫁給他,讓他帶著大宛的特產,前來找劉璋交易。
因為路途遙遠,走了近半年才趕來。
“你這嘴皮子的功夫倒是厲害,你就不怕白跑一趟,回去被憤怒的國王殺了。”
聽了羊舍卜力的故事,劉璋也有些佩服他。
能抓住機遇,因為劉璋的一句話就敢忽悠國王,不遠萬裡來到益州。
“小人見到將軍那一刻,就知道將軍英明神武,與眾不同,小人這才願意將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將軍身上。”他雖然是大宛人,可漢語說的比漢人都熟練。
“你們大宛在什麽地方。”對於大宛,劉璋有些好奇的,只知道
大宛國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但實際地方他去不知道。
“大宛離漢朝大約一萬裡,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全國人口有幾十萬,不如將軍治下之民多。”
聽到距離這麽遠,劉璋熄滅了要去看看的想法,“你們是怎麽來的,路上沒遇到匈奴和西羌的大部隊嗎。”
“我們走羌人的底盤,我們人少,走的小路,差點被大部隊發現。”
羊舍卜力很聰明,走的是西羌的地界,選擇的路線都是山路崎嶇的地方,遇見的都是羌人的小部落。
遇到人少的小部落,他們也臨時充當了強盜,掠奪了那些小部落的人當奴隸。
整個商隊一共一千五百人,帶了許多的大宛特產,有葡萄酒、玉石、馬匹等。
每樣都看過後,劉璋最感興趣的是大宛馬。
“你們帶了多少匹馬過來。”
“有六百匹,有的在山道上摔死了,有的跑壞了馬蹄,現在就剩五百匹了。”
出發時六百匹,到地方後,剩了五百匹,都是純種大宛馬。
大宛馬第一次在漢朝出現,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回來的,告訴了漢武帝。
漢武帝聽聞後非常感興趣,派遣使者去大宛去換,結果當時的國王將使者殺了,拒絕交換。
這可把漢武帝惹毛了,派大將李廣利去進攻大宛國。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當時的國王被殺,大宛又另選國王,送了三千匹大宛馬給漢武帝求得原諒。
大宛馬還有一個別名,叫汗血寶馬。
這馬在快速奔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紅色的汗水,像鮮血一樣,固得名汗血寶馬。
“來人,將這些寶馬牽下去好生照料。”
得到了五百匹汗血寶馬後,劉璋更加開心,這馬神駿無比,耐力驚人,適合披甲衝鋒,可以當成重騎兵使用。
雖然用了不少鹽和糖換取這些汗血寶馬,劉璋也覺得很值。
這羊舍卜力見到劉璋只是換取了寶馬,對其他的東西不屑一顧,
他急了。 把裝著葡萄釀的琉璃瓶子拿到劉璋身前,
“大人請看,這琉璃是我們西域的特產,其中葡萄釀滋味美味無比,是上等的好酒。”
不就是葡萄酒嗎,劉璋又不是沒喝過,前世作為企業小領導,沒少招待客戶應酬。
紅酒更是品嘗了不少,這個時期是葡萄酒說白了就是葡萄汁,經過自然發酵產生的酒精,沒什麽好喝的,不如自己釀的燒酒,不過這葡萄釀進貢給皇帝也不錯。
看他這麽賣力的介紹,劉璋叫人把自己釀造的酒拿來幾壇,
“這是我自己釀造的酒,你品嘗一下,以此物互換如何。”
接過這燒酒後,羊舍卜力將信將疑,還有什麽酒能比普通釀還好喝。
倒了一杯喝下去後,眼睛一亮,脫口而出,
“世上竟有如此美酒,勝過葡萄釀十倍。”
一旁的劉璋笑而不語。
話說出口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失態了,他有些懊悔,這東西雖然好,但是他可是來交易的。
情不自禁的說出了誇讚的話,接下來還怎麽進行交易。
在他懊悔的時候,劉璋開口了,
“此物與你那葡萄釀一比一交換如何。”
交易講究的是長久,劉璋也不屑於佔他的便宜。
“好,一換一。”
他聽完這個交易結果,臉上自然是露出喜色,點頭答應。
交易完成後,劉璋指著大宛馬說道:“你們國中這大宛馬還有多少?”
“回大人,國中還有五千多匹純血大宛馬,一般的戰馬有五萬匹。”
聽到還有這麽多馬,劉璋來了興趣,要想辦法把他們的馬都換過來。
“你這次回去以後繼續帶戰馬來交換,好處少不了你的。”
見到羊舍卜力剛才酒喝的意猶未盡,劉璋示意鄭度安排他喝酒。
鄭度領會了他的意思,拉著羊舍卜力吃喝玩樂了幾天。
“將軍,小人要離開了,下次再來不知道什麽時候了,小人舍不得將軍。”
幾天后,羊舍卜力完成了任務,準備啟程回大宛,臨走前依依不舍。
走之前,劉璋又送給了他幾本書。
“沒什麽送給你的,這是我的珍藏,送給你吧,希望這書能對你有所幫助。”
書裡面的內容是鄭度抄寫的四書五經。
“這書如此珍貴,將軍贈予小人,小人一定會報答將軍的。”
看著輕薄的紙張,上面寫著清晰的字跡,羊舍卜力更是震驚無比。
他們大宛寫字一般都是在布上,像這樣的書,他是頭一次見,以前連聽都沒聽過。
其實不止羊舍卜力震驚,抄書的鄭度第一次見時也很震驚。
筆墨在書寫時不會化開,字跡清晰可見,攜帶輕便,可隨時閱讀。
這書自然是劉璋的功勞了,在原來造紙術都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造紙術早在漢代時期就已被蔡倫發明出來了。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 品種主要是苧麻和大麻。
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松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隻用於包裝。
劉璋把技術改進,經過多次實踐後,已經能達到明代造紙術的水準。
能造出不同種類的紙張。
目前這紙張還僅限他自己手下內部流通,還沒有普及。
這個書本用好了,可是能夠改變國家讀書人的命運的。
漢代的察舉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把持,底層讀書人無出頭之路,百姓多是不識字的人。
改變這樣的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劉璋將計劃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讓百姓吃飽飯,活著是一切的基礎。
第二個是建立基礎設施,包括建立醫院培養醫生,建立私塾培養老師等措施。
第三個就是消除世家豪強對地方的影響力。
跟漢武帝的推恩令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赤裸裸的陽謀,你不按著劉璋的要求來,你就站到了百姓和劉璋對立面。
要是按著劉璋的做,時間一長,世家雖然能保持響應的地位,但那只是身份的象征,沒有權利了。
這個計策是劉璋深思熟慮後想出來的,誰都沒告訴,只有劉璋父子倆知道。
聽到這個三步走計劃後,劉焉大為震驚,這已經不是有才就能表達的了。
這是站在了統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此時此刻,劉焉已經決定,無論發生什麽事,自己都會無條件的信任他這個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