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廠公請就位》第36章 東城8廠
  談得皆大歡喜。

  不過以宋歌的豐富職場鬥爭經驗,當然明白怎麽回事。

  大明黨爭勾心鬥角十分殘酷,怎麽奇怪怎麽玩,經歷的風浪多了去,這個只能算毛毛雨。

  能夠繼續工作當然值得高興,不過也明白冷不丁一連串的合作挺反常。

  但凡有點洞察力,都看得出這是籠絡人的小招數。

  大胡子可不是宋歌的張伯伯,沒道理問都不問一聲就張羅這麽多。

  一年過去了,宋歌已經基本融入了現代生活,當然明白自身能力的價值。

  那麽大胡子心思也就不難揣摩,無非是不想馬上重用新人,但又擔心跳槽被他人所用。

  這倒是也能夠理解,宋歌以前重用某人之前,也得觀察段時間。

  但僅僅是觀察的話,前面兩個工作應該可以落實,後面的則難說。

  晚上阿朱照例在宋歌房間裡看書打發時間,得知消息後首先是挺詫異:“《倚天屠龍記》是神雕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突然提到《神雕俠侶》前面拍?”

  港台隨便拍無所謂,大胡子一元錢拿到了金庸全系列授權,搞的是品牌,三部曲故事有一定連續性,打亂並不是好操作。

  於敏導演一直與大胡子合作拍攝金庸戲,拍完《射雕英雄傳》後籌備開拍《天龍八部》,用了一年半時間。

  而且還是在周小文總導演下,四個導演合作,一大夥編劇籌備。

  《天龍八部》明年初結束拍攝,和計劃中已經打算後年開拍的《神雕俠侶》,也是間隔一年半時間。

  影視製作需要周期,於敏哪來的時間中間再插上《倚天屠龍記》?

  除非《射雕俠侶》往後跳票。

  宋歌笑著微微搖頭:“我慕容複的戲十二月初就結束了,於導演會帶著劉濤直接去橫店開拍《永樂英雄兒女》,兩個月就能拍完。

  我下午和於導、劉濤都聊過了,這是部輕松搞笑的戲。

  於導說是動作執導的工作量並不大,主要還是配合補拍射雕。”

  說《永樂英雄兒女》是詼諧喜劇都抬舉了,其實這就是一部很不嚴肅的鬧劇,十分無聊。

  而且是與台島合作的,服道化有股說不清的風格,相當粗糙,一股七八十年代風格。

  宋歌話鋒一轉:“阿朱,你之前和我說過,如果有了錢打算搞個工作室?”

  兩人熟絡之初,阿朱解釋不願意加盟其他化妝團隊時曾經順嘴說過,打算以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她笑起來:“哥,你看我像是願意養一個工作室和一幫工作人員的人嗎?”

  阿朱散漫慣了,不會真的給自己加責任。

  宋歌沉吟了片刻:“我這段時間研究了一下,華語影視的幾個武打巨星,都不拍電視劇。”

  這個算是業內常識,不過沒人告訴他,還真是自己研究出來的。

  阿朱讚同:“這倒是,成龍、李連傑等人基本隻拍電影,壓根不接電視劇。”

  “電視劇製作相對簡單,很難精心打造,我的最大優勢是武功,如果繼續在電視圈發展,恐怕很難有前途。”

  阿朱想了想:“那要看哥哥想要的是什麽樣的前途。

  如果為名利雙收,電影是正途,不過武打電影在沒落。

  如果僅僅為了賺很多錢,看趨勢以後可能電視更容易,門檻也相對更低。”

  宋歌早就有了規劃,現在正式和阿朱商量:“我想往電影方向發展,

電視劇沒多大意思,淺嘗輒止,已經夠了。”  “哦?有人和哥哥談電影方面的合作了?”

  “沒有,這幾個月我都在《天龍》劇組,沒有接觸外面的人。”

  宋歌直接把打算說了:“忙完了《永樂英雄兒女》,我想成立我們自己的工作室。”

  阿朱眼睛轉了轉:“什麽樣的工作室?”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那種工作室,我參考了一下別人的工作室,反正把影視行業的經營項目都羅列上就是,要的是范。”

  阿朱笑了:“從影視製作到藝人經紀,有什麽做什麽的那種萬金油?”

  “差不多吧,有了工作室,咱們再做什麽都師出有名,像那麽回事。”

  “那倒也是,我聽說劉濤成立的是公司,再接工作就明顯有儀式感了。”

  公司對公司談業務,當然比公司對個人看著更加對等、正式。

  哪怕只是心理上的,但有用。

  “你也認為該成立?”

  “哥哥喜歡做的,我都支持。”

  阿朱的支持,對宋歌無疑是動力:“好,等我們忙完了這一波工作,就回京辦這事。”

  期待感是很容易被調動的,阿朱也熱乎起來:“哥,想好工作室叫什麽名稱了嗎?”

  宋歌貌似想了想:“咱們之前寄住的戚少保故宅在東城, 門牌號是八號。”

  “就叫‘東城八廠’吧。”

  “東城八廠?工廠的廠?”

  “沒錯,業內經常形容某部電影是大廠出品,咱們不大不小,第八廠。”

  阿朱笑起來:“以後如果出了名,大家可能會簡稱東廠的。”

  “那也好,好記。”

  這也算是情懷,宋歌偷梁換柱重建東廠,自己過過癮。

  阿朱看著宋歌,眼神中似乎有某種特殊的理解:“我也覺得這名稱不錯,過目難忘。”

  規劃不僅僅如此,宋歌安排得明明白白。

  工作都有價碼,大胡子找他談的不都是意向,作為《射雕》和《永樂》的製片人,把接下去宋歌的工作也都定了價。

  兩份工合起來七萬,比在《天龍》賺的錢還多一萬,也算是芝麻開花。

  所以扣除這幾個月有限的開銷,到時候宋歌手上能剩下十一萬。

  “我查了一下,京城目前房價從一千多到一萬不等,工作室得有個固定地方,接下去咱們也不能一直居無定所,所以量力而行買套小房子吧。”

  本以為阿朱對這個不感興趣,沒想到她也大力支持:“既然要坐商了,那就弄個鋪面,我這裡也有兩萬多,買個三五十平房的應該可以。”

  人生需要目標,兩人越聊越來勁,開始謀劃買房、成立工作室的各種細節。

  最後阿朱說:“《天龍》殺青時,你在《永樂》那邊的工作也過半了,我可以先回京找合適的地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