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卿對鍾鼎秘冊上的內容爛熟於心。
她聽到‘毒影鍾’的名字,根本不用去瀏覽秘冊。
她直接給方獨樹介紹:“百年前隆州有一座宗門伏毒教,毀於戰火,遺留了這座毒影鍾,被吾派弟子尋獲,收藏在了鎮文大殿。”
方獨樹心想原來是伏毒教遺鍾。
他曾經從散修侯懷義手上奪到一柄毒幡,鑲嵌了七枚真文,被他煉製成青魔手套,這七文同樣出自伏毒教。
事實上,昔年伏毒教覆滅後,破碎了很多鍾鼎,導致一大批零零星星的真文,散落在隆州各地。
這些零散的伏毒真文,隆州世家修士最喜歡尋訪,並祭煉成許多類似青魔手套一樣的寶物。
但凡鑲嵌了伏毒真文的法器,往往會以‘伏毒’命名。
當初在橫炎谷時,韓壽千與石驍兄弟展開大戰,期間石驍曾言,他家一位叔父奉命追蹤盜取畫龍鼎的韓歲千,追到黎水河畔,這位叔父使用伏毒箭射中韓歲千後心,這支箭就是伏毒法器。
此刻方獨樹正關注的‘毒影鍾’,這是一座完整鍾鼎,而且也是一部箭法。
秘冊上記載有‘毒影鍾’的神通描述,鍾力一旦釋放,會顯化成一支毒影箭。
方獨樹奇道:“既然是一部箭法!那它有沒有配套的弓術?”
“確實有!”
傅玉卿是從聽梁勝茵那裡聽來的弓術情況。
她道:“當年的伏毒教修士,主要是以弓箭之法聞名一時,他們創出的弓術,往往會搭配箭法,吾派有不少前輩,曾經與伏毒教修士打過交道,全都稱讚‘悲弓毒影’是不可多得的攻擊神通。”
“照你所說,配套弓術應該是悲弓鼎吧?”
“就是悲弓鼎!但此鼎已經失傳,並不在鎮文派裡!”
“失傳多久了?”
“伏毒教覆滅後,悲弓鼎就徹底遺失,再也沒有現世過,只剩下毒影鍾形單影隻,它已經孤獨將近一百年,弓箭再無法合璧。”
方獨樹心裡對這一套‘悲弓毒影’非常滿意。
他的春蠶鼎與夏蛾鍾主要是神行遁法,逃跑無往不利。
畫龍鼎呢,這是一部隱身之法,兼之迷惑敵人,主要是輔助型真法。
他目前所欠缺的神通就是攻擊類。
他希望接下來可以研修一部,能夠一錘定音的絕殺之術。
悲弓毒影就相當合適。
可惜是一個瘸腿,鎮文派裡僅僅收藏了毒影鍾,卻沒有收藏悲弓鼎。
這對方獨樹來說,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
傅玉卿也不建議他選擇毒影鍾。
“方賢兄,師姐答應送你一座鍾鼎!按照鎮文派門規,任何一位新入門的弟子,都有資格前往鎮文大殿,挑選一座入門鍾鼎!”
傅玉卿給他出謀劃策:“如果你拜入吾派,肯定也是這樣的待遇,你不妨挑選成套的鍾鼎,這樣一來,你可以合璧使用,威力會遠勝單獨的毒影鍾。”
梁勝茵先送一座,入門後鎮文派再獎勵一座,正好成雙成對。
方獨樹笑起來:“就這麽辦!”
他拎起秘冊,朝傅玉卿晃了晃:“這本冊子裡記載不少成套鍾鼎,反正梁前輩要出外收取貢品,數日後才會回歸,我先慢慢瞧著。”
“那你要是遇上不了解的情況,隨時來問我。”
“我會的。”
兩人聊了好一陣子。
直到傅繼公等人把宮殿布置妥當,傅玉卿才起身告辭。
等把她送出門。
返回來時,客廳裡只剩下傅繼公四位熟人。
方獨樹以前沒有見過傅曇婆,見她與傅挽君待在一起,先詢問身份。
“方兄,這是我姑婆。”
傅挽君以前與方獨樹交談,總是率性而發,想到什麽講什麽,今晚礙於方獨樹突然被族中優待的身份,她生怕說錯話,就忍著不敢多嘴。
傅曇婆接道:“今後我與挽君都要搬到山上來,與小方你毗鄰而居,不管你以後有什麽事情要處理,都可以交待我與挽君去做,這也是族裡的意思。”
方獨樹卻是笑道:“姑婆是吧,我這裡沒有要交待的地方,如果以後遇上什麽事,咱們商量著辦。”
傅曇婆露出讚許,朝傅繼公誇獎一聲:“小方不止資質非凡,做事也有分寸,咱們兩家能與小方做鄰裡,今後肯定事事通達,這是福分。”
傅繼公家與方獨樹交情特殊。
他並沒有客套。
他剛才受到族裡委托,要探一探方獨樹的身世口風。
他就抬手環指宮殿:“小方,這座宮殿相當大,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住著冷清,不妨考慮接幾個親人過來。”
“親人?”
方獨樹搖了搖頭:“我家出了一些事故,我已經與親人失散, 不知道到什麽地方去尋他們。”
“人多好辦事,如果你有親人失散在黎國,我家可以幫忙尋找。”
傅繼公試著相詢:“我年輕時候也出外遊歷過,跑遍黎國八州,對地形熟悉,如果小方你同意,我願意親自出外尋人,打聽那些從涼國來的方姓修士下落,如果找到,到時小方你去認一認,你看如何?”
他這樣說話,可以避免讓方獨樹為難,不致於迫使方獨樹非要把家世底細全部倒出來。
他只找方姓修士,至於這些修士到底來自涼國什麽地界,他不會刨根問底。
方獨樹原本沒有指望過傅家幫忙,畢竟他在傅家隻認識傅繼公一家人。
今晚他幫助傅玉卿築基,在傅家處境已經不同,如果找到方家人,並帶來五緣城,也是可以安置的。
他就順口答應:“那就勞煩繼公你走一趟了,我家親人不喜歡熱鬧,可能已經隱姓埋名,就算找不到也沒有關系,讓他們像凡人一樣平平靜靜生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方家族人沒有參加西陵戰事,假如他們執意歸隱一方,那也不必要去打擾。
傅繼公已知他的意思:“我明白,我這就收拾東西,明天就出發。”
傅曇婆見狀,也表態:“老身願意陪繼公一起去找人,沿途也好有個照應。”
方獨樹問:“明早傅姑娘要開壇講經,你們都不聽法了嗎?”
兩人都說:“我們資質愚鈍,年紀又長,已經到了修為上限,聽再多法,修為也很難精進,讓士卿與挽君就去聽法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