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
郭厚急的不停搓著雙手,在廳堂內來回走動。
他的舉止很快就感染了傳信的下人,也是瑟瑟發抖的退了出去,順道將這噩耗傳達給整個太守府。
按郭厚原本預想,壺口關再怎麽說也能憑借地理優勢撐個十幾天,就算沒十幾天三五天總該可以吧?
只要有這時間,到時自己可以從容號召庸州百姓共同禦敵,還能前往渝州稟報余階請他派兵馳援。
但結果卻是壺口關比他預計最壞的結果還要差,隻一天不到功夫就淪陷了,根本沒有讓自己做出反應的機會。
楚國法鞅的行事風格郭厚也有耳聞,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敵人,自己根本不是人家對手,不!甚至可以說,連對手都算不上。
“冷靜,我要冷靜!”
郭厚回到自己位置上,端起茶杯顫顫巍巍喝了口茶水,努力平複自己緊張的情緒,開始思索對策。
“憑借我庸州城地利之便,即便壺口關失陷,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何況城中糧草充足,足夠數十萬軍民大半年之用,應該可以撐到余刺史派兵馳援。”
郭厚分析了下庸州城地理優勢後,心中不安也稍減數分,而後繼續考慮城內兵力。
“兩萬守軍,駐守城池足夠了,只是這些都是新兵,根本沒見過血,真的能擋住如狼似虎的楚軍麽?”
想到這裡郭厚又擔憂起來,其實這也怪不得郭厚,是余階將蜀地精銳部隊,調往高原山腳下的邊防要塞去抵禦勃紇人了。
余階認為,勃紇人對蜀地的威脅遠勝楚軍,畢竟以往幾十年時間,蜀地所遭受的巨大損失全部來自勃紇人,不得不讓余階將蜀地防禦戰略中心向勃紇所處高原地帶靠攏,相對而言忽略了蜀地內部的防范。
其實兩萬人,哪怕是新兵,憑借庸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抵擋十萬楚軍應該是綽綽有余。
可惜,蜀軍還是以前朝舊製為主,缺少掃盲教育,沒有中央漢軍那種家國情懷的戰鬥思想,更沒有什麽榮譽感可言,當兵吃糧,純粹就是混日子而已。
“老爺,妾身聽說壺口關失陷,可有此事?”
就在這時,郭厚妻子,吳氏帶著自己一雙兒女,一臉焦急地步入大廳。
郭厚眉頭一蹙:“你們來幹什麽?婦道人家懂什麽,趕緊回去!”
吳氏道:“妾身是不懂,但卻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幾十萬楚軍正在壺口關集結,不日就將向庸州襲來,
妾身得為這個家,得給自己女兒、兒子考慮,必須來問老爺你,這庸州可否能夠無虞?”
郭厚剛想發火,卻見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郭楷和十六歲女兒郭顏正滿臉驚恐的看著自己,不由歎息一聲。
“賊軍勢大,庸州怕是難以撐到余刺史的援軍……”
吳氏聞言,忙勸道:“那老爺你還猶豫什麽?趁楚軍還未殺到,立刻出城去投奔我父親吧。”
“你讓我棄城與不顧?”郭厚起身驚道,“我可是庸州太守,一旦擅離職守,事後余刺史追查起來,豈會輕饒?”
吳氏道:“那就眼睜睜看著楚軍攻破城池,把我們一家都貶為賤民不成?”
她頓了頓,輕撫自己郭楷和郭顏的頭,一臉擔憂地說道:“妾身已年過四十,死不足惜,但我們的兒女還年輕,
妾身也早已聽聞楚國境內對待士族和讀書人的手段,你難道願意看著我們的兒子被淪為奴隸,
我們的女兒被楚軍糟蹋麽?” 說著,吳氏忍不住流下淚來。
“娘~~”
郭楷和郭顏也是嚇的緊緊依偎在吳氏懷中嚎啕大哭起來,瞬間母子三人抱作一團痛哭流涕。
郭厚心煩意亂之下,將手中茶盞重重甩在桌上,大喝一聲:“好了,你們能不能讓我省點心!哭哭啼啼能解決什麽實質問題?”
吳氏聞言,擦乾眼淚說道:“老爺,為了咱一家人安危,還是趕緊收拾細軟,連夜離城吧。”
郭厚道:“我若走了,其他不說,余刺史若知道了,那也是死罪啊,大漢律法明文規定,凡有鎮守官員對敵不戰而潰者,斬無赦!你們能不能替老爺脖子上的腦袋著想?”
吳氏反駁道:“那老爺留在城中就不會死了?楚軍殺到,同樣得死,何況事出有因,他余刺史難道就沒有半點責任?
要不是他將蜀地各郡精兵調走,我們安能懼怕楚軍?老爺,凡事都有例外,眼下這情形就是一個意外,
我們非是不願意守城與敵鏖戰,實在是寡眾懸殊,余刺史又豈能這麽隨意開罪與你?”
郭厚聞言,陷入沉思之中,顯然已經動心,只是還沒有最後下定決心。
吳氏見此, 繼續蠱惑道:“何況,家父與蜀中各地官吏都有往來,他一定會替你多方走動走動,
大不了就官降一級,最差索性不做這官,但你的命卻是肯定能保住的,還在猶豫什麽啊老爺。”
郭厚終於被說動了,無奈地歎息一聲,對吳氏說道:“我離開可以,只是這城中百姓該怎麽辦?”
吳氏:“這都是命,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老爺若有雄心壯志,大可將來回兵奪回城池,拯救黎民與水火。”
“罷了,就依夫人之言,即刻收拾細軟,連夜準備出城。”郭厚最終選擇了逃跑,即便良心上讓他不允許如此,可也是“身不由己”,畢竟他同樣怕死。
……
當夜,郭厚帶上數百家丁和五百親兵,裝著四車家當,從庸州西門而出,向吳氏老家武都行去。
直至第二天早上,楚軍出現在庸州城下之際,守城的官兵才發現太守府早已人去樓空。
失去了指揮的蜀軍,頓時亂做一團,還未開戰先自亂陣腳,很快就將這種恐懼彌漫到城中,登時讓城內百姓亂做一團,擁擠在街道上,想要逃離這座城市。
“唉!”
寧遂看了眼城外的楚軍緩緩逼近,長歎一聲後,緊了緊身上包裹,走下城頭,也加入了逃跑大軍。
而寧遂這一跑,讓本就沒有鬥志的庸州守軍更加不知所措,各處守軍將官見大勢已去,聚在一起合計片刻,最終選擇了向敵軍投降。
僅隔一日時間,庸州城這座蜀地南方門戶便在不傷一兵一卒情況下,淪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