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一大早爬上了石像島上最高的山峰,在這裡有空軍一群士兵在玩電子遊戲。 這些戰士都是通過了三個月的空軍訓練,因為某些條件不達標,沒有分到戰機小隊。其實這些人的素質已經相當不錯,但是戰機還未到貨,而且也只有十二架,用不到那麽多飛行員。但是這些人究竟是經過了幾個月的空軍訓練課程,對於飛機相對熟悉。李廣把這些戰士組織起來開始轟炸訓練。
這個訓練過程和玩電子遊戲非常類似,其實創意本身就是李廣根據射擊遊戲搞的。望遠鏡就是電腦屏幕,電鈕就是鍵盤。
在石像島這座最高的山峰上,搭起了一個架子,戰士們在架子上往懸崖下丟炸彈。遊戲的通關與否,就看炸彈能否投中山下的紅圈。
經過摸索,轟炸小組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設備。訓練中也完善了不少設施,已經很有點成果了。
炸彈是李廣的炮彈廠自製的,由於技術的不成熟,沒有使用預破片工藝,乾脆就是一個灰鐵鑄造的鐵疙瘩。內裝炸藥,前端為觸發引信,而尾部專門製造了一個由無線電信號控制的電磁鐵裝置控制炸彈尾翼的動作。
投擲炸彈時,操作人員一手控制大口徑望遠鏡,調節焦距,追蹤迅速降落的炸彈,另一手控制無線電按鈕,用來控制炸彈尾翼的動作,使得炸彈能改變滑行方向,保證炸彈能夠準確落點。
要說控制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個動作單元,分別控制炸彈的兩對尾翼。這要比二十一世紀小孩子玩的遙控玩具簡單的多。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非常困難。
首先無線電信號必須有足夠大的功率,使得炸彈上接收線圈能夠獲得足夠的電能,然後這些電能通過控制微型繼電器,然後一級一級擴大,最終控制電磁鐵。
經過試驗,目前的技術能力竟然需要一千瓦的電台發射信號才能在十公裡內,控制這簡單的動作。而這年頭一千瓦的電台已經是個大家夥了,加上電源竟然重量達到三百公斤。而作為電子遊戲屏幕的大口徑望遠鏡,由於必須能前後左右的靈活運動,便於追蹤炸彈軌跡,一套結構下來重量也達到一百多公斤。
而且這種大口徑望遠鏡還沒有什麽成熟產品,純粹是從美國買來合適的鏡片,以及零配件自己拚裝的。不過鏡頭足夠大,即使距離十公裡也能很清晰的看到炸彈。不過操作卻不是那麽簡單,望遠鏡稍微操作不穩定,就會丟失目標。而平時的訓練中還是在穩定的山頂,如果在顛簸的運輸機上難度將大大提高。
為了使得這款靈巧炸彈能夠實用,戰士們在訓練過程中也有不少創新,有一項創新很簡單,但是非常有效。戰士們為這款炸彈的尾部裝上了一個紅色射燈,一下子就大大的提高了望遠鏡的捕捉能力。
如果在二十一世紀,練習左手望遠鏡,右手按鈕的操作簡直是簡單的要命,電腦很容易模擬,但是在這個時代從飛機上練習耗費太大,李廣花不起這個錢。
現在戰士們每天抬著炸彈上山,訓練強度非常大。而即使如此使用的也不過是不到二十公斤的木質炸彈,要不僅僅把炸彈弄到山上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近三百米的陡峭山峰可不是那麽容易攀登的。
李廣的最終目的是控制兩百五十公斤,或者五百公斤,甚至一噸的炸彈。根據船舶設計所的幾個工程師估計,兩百五十公斤炸彈炸中驅逐艦,一枚就能使得其報廢。而五百公斤的炸彈對付巡洋艦沒有問題,一噸的炸彈應該有對付戰列艦的能力。要知道這種炸彈裝藥量和魚雷不是一個概念,幾乎達到全重的一半,威力極大。
對於工程師們的這個結論,李廣很興奮,這可是真正的大殺器。訓練中戰士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僅僅依靠尾翼的動作,炸彈糾偏效果不很好,如果投擲距離目標過遠,糾正很困難。
李廣當然知道,但是加上動力的話,那就是導彈,一時半會兒石像島上的工程人員還做不到。當務之急是先完善這款靈巧炸彈,爭取早一天能投入使用。
技術人員在不斷改進,電玩高手們也在勤奮訓練,但是想使得這種武器能夠實戰,還需要時間。
運輸機的另一件武器是集束炸彈。技術人員采取了最為簡單的方式,把六零迫擊炮炮彈尾部加了個微型降落傘,然後裝到一個大箱子中。作戰時箱子地板一抽,就是兩百顆炸彈一起投射。迫擊炮炮彈是鑄鐵的,造價可比航空炸彈低的太多了,對於石像島來說,能製造就是進步,至於能量不如航空炸彈,暫時不在李廣的考慮范圍。
鑒於C47的運輸能力,只有兩噸多,一次只能裝兩廂,實在是有點不過癮。
不過在采用了模擬彈實驗一次之後,所有人對這種簡單的投放方式興奮不已。用到實戰中,兩廂炸彈就能覆蓋四萬平方米。也就是大約兩百米乘兩百米的一個區域,由於炸彈幾乎是同時爆炸,這個區域簡直不可能有活人。(前提是沒有地下工事)
而這款土集束炸彈,最適合的就是支援陸軍作戰。但是缺點是投放很難精確,最適合大規模投放。如果有個三五十架運輸機一次性投放,簡直能把一座小型城市摧毀。
海抗軍武器系統最近的另一項改進非常成功。其實也與迫擊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下午的時候,李廣在海上視察了霸下炮艦和睚眥魚雷艇的演習。最近睚眥一號艦長列種出了大風頭,列種本來在貔貅一號上當過副魚雷長,對潛艇作戰相當熟悉,睚眥魚雷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對付潛艇。列種受到了迫擊炮的啟發,給李廣提了個建議,用迫擊炮發射深水炸彈,而且是集群發射。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采納,無論是驅逐艦還是魚雷艇,對付潛艇的武器只有深水炸彈。但是深水炸彈雖然威力無窮,投擲方式卻是以一個斜架子,把深水炸彈滾落到海中,由於投放過程中戰艦是行駛的,只能是線性轟炸。
一旦采用了列種這種集群投放方式,那麽就能覆蓋相當大一個區域,無疑對潛艇的殺傷力更大。
這款深水炸彈拋射器,研製過程簡單的很,僅僅十多天就造出了樣品。拋射器很像迫擊炮,但是要求很低,由於射程要求很小,發射藥極少。僅僅是普通的三英寸無縫鋼管作為炮筒。而深水炸彈則是大變樣,采用了最簡單的迫擊炮炮彈式樣,不過個頭很大,後面帶一根鐵管子插入炮管中。起到控制方向的作用。
對於深水炸彈的威力,海抗軍不少人都有經歷。不過技術人員設計的相當合理,沒有像目前各國使用的深水炸彈那麽大。而是選擇了裝藥十公斤這個級別。
拋射器的二十四根發射管,角度經過精準計算,可以做到把二十四枚深水炸彈以五十米間隔平均布置,輕松覆蓋三百米寬,四百米長的海面。如果在一艘軍艦上裝備三具這種發射器,采取不同定深設置,潛艇只要被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對於海抗軍來說,水面發現的潛艇沒有什麽高招,靠的是觀察和聲呐。水下潛艇,由於聲呐很難準確確定潛艇位置,無法精確打擊,這種全覆蓋立體打擊就成了最為理想的模式。
李廣經常會疑惑,軍隊難道還兼職科研?但是事實上,這三種武器都是戰士們提出的創意,而技術人員只是加以完善。應該說,只有上戰場的人,只有拿生命去拚的人才會更清楚什麽樣的武器最適合,最有效。這也正是軍事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