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歡歌》第50章 朝堂爭鋒
  大漢太康三十年八月初五日,北京城,大漢皇宮皇極殿。

  不知道為什麽,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大漢朝每日早間的禦門聽政的慣例,悄悄地改變了。

  在京的公卿大臣們,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雞叫三遍就起床,在家仆的服侍下穿上繁瑣而又威嚴的朝服,匆匆忙忙地趕到皇宮的乾清門,在那裡傻傻地站在寒風中,向皇帝稟報早已決定好的政務。

  這天,公卿大臣們還是像往常一樣,早上乾完了活,就在衙門簡單地對付了一餐,就等著太康皇帝在皇極殿舉行午朝了。

  九聲鞭向過後,公卿大臣分品級和文武類別站好後,隊伍整齊地向著皇極殿的方向行來。

  越過皇城外的金水橋,午門、神武門,兩刻鍾後,文武大臣們就來到了,高大、威嚴、富麗堂皇的皇極殿裡。

  只見,他們偷偷抬眼,瞧了瞧面前的禦座,見上面並沒有皇帝的蹤影,於是,各位文武大臣或是相互,或是各自在整理,剛才因排隊行進而混亂了的儀容和朝服。

  這時,突然一聲尖細的嗓音傳來:“陛下駕到!”

  皇極殿裡的文武大臣,聽了此聲,尤如鬼神附身一般,怔住了,而後就是一連串他們熟悉無比的三拜九叩,一套動作下來,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跪地口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康皇帝一年老態龍鍾的模樣,在他身邊的夏守忠的攙扶小,緩緩地坐在了龍椅上,等太康皇帝安坐好後,他才向剛才服侍他的夏守忠點了點頭。

  得了太監皇帝的指示,夏守忠連忙對太康皇帝躬身一禮,而後轉過身來,上前一步,右手瀟灑的一甩手中的拂塵,尖細著嗓子,高聲道:

  “陛下有旨,中卿家免禮平身!”

  又是一陣環佩輕響過後,眾文武大臣紛紛整理好了儀容。就聽見夏守忠繼續尖著嗓子,高聲道:“諸位卿家,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夏守忠話音剛落後,只見禮部右侍郎夏建仁出列道:

  “啟奏陛下,臣禮部右侍郎夏建仁有本奏!”

  太康皇帝輕輕揮了揮右手,這時夏守忠會意,立馬高聲道:

  “準!”

  得了太康皇帝的準許後,禮部右侍郎夏建仁掏出腰間的白玉笏板,看了看,道:

  “啟奏陛下,如今我大漢朝國泰民安,但東宮儲君之位空懸,請陛下斟酌早定儲君,固國本,以安天下臣民之心,穩固我大漢朝江山社稷!”

  等禮部右侍郎夏建仁說完後,許許多多的文武大臣都出列道:

  “臣等附議,請陛下早定國本,以安社稷!”

  這時,太康皇帝睜開他已經渾濁的老眼,看似隨意的掃了眼,跪在大殿的文武大臣,數數人頭,大殿裡十之八九的公卿大臣都已經跪了下來,只有大皇子忠順親王陳煉,四皇子忠義親王陳炯,三皇子陳爍,和孝義郡王陳坤,還有少數開國勳貴等人沒有跪下,附和禮部右侍郎夏建仁的奏議。

  太康皇帝見此,微微一笑,滿是溝壑的老臉,尤如菊花一樣綻放,很是豔麗,只見他滿是威嚴地道:

  “諸位愛卿,平身吧!”

  等公卿大臣們都站好後,只聽太康皇帝又道:

  “夏卿家所奏之事,頗為有道理,諸位臣躬就都議一議吧!”

  等太康皇帝話音剛落後,太仆寺左少卿葉志豪就迫不及待地出列道:

  “陛下,臣認為四皇子忠義親王殿下德才兼備,

可當東宮儲君大位!”  等太仆寺左少卿一說完,支持四皇子忠義親王陳炯的戶部左侍郎黃永紅,工部左侍郎孫文梁等人紛紛出列,附議太仆寺左少卿葉志豪的奏議,恭請太康皇帝立四皇子忠義親王陳炯為東宮儲君!

  一旁的禮部右侍郎夏建仁見忠義親王陳炯的人搶了先,心裡很是不舒服,當下出列道:

  “啟奏陛下,老臣認為大皇子忠順親王殿下,更為合適!”

  “陛下,國賴長君啊!”

  “立嫡以長,大漢社稷才能安穩,天下臣民才會心服啊!”

  然後,又是一大群支持忠順親王陳煉的朝臣,以尚寶寺寺卿張曉波和光祿寺右少卿吳建鵬為首的文武大臣們,紛紛出來跪伏在地,附議禮部右侍郎夏建仁的奏議。

  請求太康皇帝立,大皇子忠順親王陳煉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在太康皇帝剛要張嘴說話的時候,突然一個蒼老而又有力量的聲音打斷了他,太康皇帝心裡很是不高興地,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隨意地瞟了眼,見是鴻臚寺寺卿李稟宗。

  太康皇帝很是詫異:怎麽這平時以‘無為’,聞名朝野內外的李稟宗,摻和起朝堂奪嫡之爭起來了?

  太康皇帝心裡雖很是疑惑,但也沒有要阻止李稟宗,表達他自己主張的意思。

  只見,鴻臚寺寺卿李稟宗看了一眼,他身前的孝義郡王陳坤後,快步地來到到大殿中央,虔誠地行過大禮後,鏗鏘有力地道:

  ”陛下,孝義郡王乃是前太子僅存於世的子嗣,按照我大漢朝的宗法和祖製,理應當擔東宮儲君之位!況且太子殿下泉下有知,定會感激陛下,天下臣民也會安心!”

  這鴻臚寺寺卿李稟宗說完後,大殿裡頓時雅雀無聲,人人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李稟宗,好似在說:

  李稟宗,你是不是傻啊,誰不知道太子勾結白蓮教匪徒,謀反失敗後自盡了。

  太康皇帝就算再傻,也不會立一個造反失敗的皇太子的兒子,坐東宮儲君之位啊,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面嗎?

  再說了,太康皇帝仁慈,沒有株連前太子僅存的庶子,還給他封了郡王,已是格外開恩了!

  太康皇帝瞅了瞅,大殿裡或是站著,或是跪著的公卿大臣一眼,見已經沒什麽朝臣,發表其他不同的意見了。於是,他滿是威嚴地道: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麽不同意見?”

  “若是沒有的話,朕·······”

  見大殿裡還是雅雀無聲一片,太康皇帝輕笑著,點了點頭道:

  “諸位大臣,免禮平身吧!”

  “忠順王,你覺得立誰為太子,合適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