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烽火》第12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
劍拔弩張的氣氛快讓人窒息了,真是打起來的話,刀劍無眼,那麽張必武和大順的將士就結仇了。.

 張必武叫道:“李過!還有大順軍的各位,我張必武並不是要與你們為敵!我只是為你們好!你們不能攻襄陽!現在只能是先退兵,以為後圖!不然,我們都得被多爾袞給收拾掉的!你們大順沒了,我張必武也難以久存!”

 李過冷笑一聲,對諸將說:“不要管我!你們奉高皇后為主,繼續抗清!攻!攻破襄京!我死就死了!”

 眾人都是面面相覷的,他們還真不知該怎麽去做才好。李過對著大將李友叫道:“李友,你還愣什麽!還不快去向全軍嚴令務必執行我的命令!”

 李友還真是怕,他不想李過死。李過又大吼:“愣什麽!堂堂大順軍的將領怎麽能受人威脅呢?快去!”

 張必武一轉劍,大叫:“李過!你不要以為我不敢殺你!”李過再冷笑一聲,說:“殺吧!我說過我們大順的將領豈能讓人威脅!”

 宋獻策在事情的突變之時,他就派人去請高桂英。高桂英也來了?是的!雖然李過並不想高桂英來前線,留高桂英在長安,可是高桂英又怎麽能閑著呢?高桂英隨後趕在後面,所以宋獻策就能讓人去報告高桂英,似此能平息一場浩劫。

 宋獻策要等到高桂英前來,那麽他就得先拖延時間,出聲來讓大家都冷靜下來。

 宋獻策便說:“各位,冷靜!如今我們與國雄將軍是朋友,我們都有同一個目的——消滅韃子,為闖王報仇!所以我們不能自相殘殺!大家都冷靜下來!”

 “哼!”李過冷笑一聲,說:“宋軍師,你說張必武是我們的朋友?你看看,有朋友用劍架在朋友的脖子上威脅的嗎?你說啊!”

 大順軍的將士個個激動了:“就是!就是!看看張必武所為算什麽朋友!”

 宋獻策帶著哀求的語氣說:“國雄將軍,放下劍吧!”袁宗第也說:“是啊!放下劍吧!”

 張必武看著現在的形勢,難以如他所想的,挾持李過以製止出兵攻城,現在是辦不到了。

 放下劍吧!再與宋獻策等好好地想想,怎麽樣才能度過此難關。張必武便是把劍給放低了,說:“好!宋軍師,我相信你!”

 “攻城!”李過一擺脫束縛,他還是那句話!“不行!”宋獻策同樣也大吼出聲:“不能攻城!”李過瞪著宋獻策,一字一字地厲聲說:“你不是三軍統帥,你只是一個軍師!”

 這一句話就說得宋獻策是啞口無言!這不是說他宋獻策沒有發言權嗎?

 張必武一見也傻了,難道無法阻止嗎?還真要攻?這不是白白把大順軍的戰力全部搭上嗎?張必武一抖劍,此時,李友害怕李過受傷,已和李來亨一同護在了李過的跟前,用劍直指著張必武。

 李過瞪著張必武,大聲地說:“張必武,你是軟骨頭,我可不是軟骨頭!要是你怕的話,大可立即滾出這裡!這裡並不歡迎你這種貪生怕死,沒有骨氣的軟腳蝦!”

 張必武同樣也是大聲地說:“我不走!要是你們執意攻打襄陽,要把大順軍全部葬送在這裡,沒人為大順皇帝報仇的話,我是絕不答應的!我知道大順皇帝一定是不希望你們再打的!”

 “哼!”李過冷笑一聲,說:“你能向你的主子報喜了!清軍從漢中出發偷襲了襄京,害得我們湖廣被隔斷,如今南明已奪取了襄陽以南的地方!你該高興了!還不快滾!”

 張必武臉皮在跳內陸在想著該用什麽法子以勸止李過啊!唉!真是難啊!一旦人被仇恨所佔據的話,你想勸止他,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宋獻策大叫起來了:“大家給我靜靜!主人不在了,主母在的話,聽誰的?聽主母的!”

 這一話振聾發聵引起了大家的一致同意,都認可了宋獻策的話。袁宗第出聲了:“對!我們應該聽皇后娘娘的!”

 劉芳亮也說:“是啊!皇后娘娘的話,我們全都聽從你的話!”有袁宗第和劉芳亮做榜樣了,其他人自然也是跟著一起表態了:“對!我們都聽皇后娘娘的話!”

 宋獻策放心了,他剛才先對袁宗第和劉芳亮使個眼色的原因就是如此了!

 於是宋獻策便說:“好了!我要向大家說明的是皇后娘娘已經在趕來這裡的途中了!”

 “什麽?皇后來這裡了?”李過還有些不相信。宋獻策點頭,說:“是的!此事事關我們大順的生死存亡,你讓皇后娘娘又怎麽能呆得了呢?”

 “哼!”李過冷笑一聲,說:“口說無憑!”宋獻策就懂李過會這麽一說,他便把高桂英的永昌元年時所鑄的皇后璽。

 在永昌元年,高桂英鑄了幾道玉璽,而她的玉璽是自己帶的,從不給人攜帶的。現在讓宋獻策帶來了,自然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有高桂英的玉璽亮出來了,誰還不聽命啊?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劉體純等全都跪下來。李友只是看了看李過,見李過已經是認可了,他也不敢再說了。

 不過李過知道將士們是一心想要攻打襄陽,以把李自成的屍體給搶回來的,不管你高桂英再怎麽反對,也是無濟於事的。

 像李友和郝搖旗本來還想讓張必武償還剛才劫持李過的罪行,可是宋獻策和袁宗第、劉芳亮都在攔著,有他們的表現,自然是沒有打起來。

 張必武看著他們,很無奈,大順軍的生死決乎一線之間啊!可惜他們之中沒有一個能聽得進勸告的。

 高桂英在第二天就趕來了,高桂英一來,自然大家都聚在一起,以聽取大家的意見。

 各位將領都是一致的意見,他們想要出兵以攻打襄陽,從而為李自成報仇,這呼聲是此起彼伏的,一波又一波,從不間斷呢!

 高桂英則是緊皺了眉頭,她可不想讓大家出兵啊,就算是她想壓製,也難以壓製得了大夥的。

 就算如此,高桂英還是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我們現在不能去襄京,我們得先離開,整頓人馬,等到合適的時候,才來與敵作戰!”

 李過和諸將是面面相覷的,高桂英提出的意見,他們也不好反對,怎麽說是主母啊!只是將士們沒有一個服啊!

 高桂英見到眾將的樣子,她歎氣了,知道難以壓製住啊!唉!正在她歎氣的時候,郝搖旗是最先忍不住,出聲的:“皇后,我認為就算是你讓我們撤退,離開這裡!可是將士們必然不服啊!要如何才能說服將士們呢?”

 此話一出,很多人都讚成了,他們接連說是啊是啊!他們都說將士們早就憋足了一股氣,想要為皇上報仇,要是不出兵,就撤退的話,軍心難穩啊!

 有一斥侯快速地進來了,大叫:“急報!急報啊!”眾人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就看他報告些什麽。

 斥侯一臉地驚慌之色,說:“不好了!趙侯和襄南侯被綁到了襄京城頭上了!”

 “什麽!”眾人一聽,他們都是大驚失色的,在以前趙侯和襄南侯隨李自成從陝西撤退之時,到湖廣之地被追上來的清軍所擒,本來還以為早就被殺了,沒有想到現在沒有死,反而是被綁了起來,還在襄陽的城頭呢!

 趙侯和襄南侯是李自成的叔父,現在被擒,要是連他們都救不了的話,那不是更對不起李自成了?李過心中更急,這些都是叔公啊!

 李自成的哥哥李自盛也緊張了,說:“必須要把皇上的屍體給救回來啊!還有兩位叔叔也得救啊!不救不行啊!”李友同時也激動了:“是啊!不救怎麽行!”

 諸將也跟著一起叫道:“是啊!我們就算是戰死沙場,只要能搶回皇上的屍首,死也值得!我們寧願光榮戰死也不要恥辱地活著!”

 諸將都變得是極其激動起來了,他們人人都想著能完成這一件事。

 不止如此,就在外面將士們也激動起來了,他們聽到了諸人都在商議著是不是要攻襄陽,士兵們都受不了這恥辱,紛紛地請求讓他們出兵,以搶回李闖王的屍體。

 這不,“闖王!闖王!回我闖王!”“想我闖王與我同桌吃飯,開心我的生活,待我如子如弟!有王之尊,卻沒王的架子!關愛我,體貼我,讓我為之感動!我又怎麽能不為王報仇呢!”“報仇!為闖王報仇!”

 外面的呼聲很大,更有士兵是整齊劃一地念了起來:

 【注】亡吾闖王襄京城,血海深仇恨不消。滅絕滿清韃子賊,豈能還吾闖王魂?

 天大地大不留人,何處去尋吾王回?順軍將士寸腸斷,跪泣狂呼吾王歸!

 【注】:永昌二年漢白玉碑刻1塊,這塊碑刻發現於江西武寧縣與湖北陽新縣交界的大洞牛金星後裔所在地。碑石長m,寬m,厚m,正面篆書“山高水長”;背面8句詩文,落款為“永昌二年”,共60字,詩文如下:

 亡吾闖王九宮山,血海深仇恨不消。滅絕通城縣賊人,豈能還吾闖王魂?

 天大地大不留人,何處去尋吾王回?順軍將士寸腸斷,跪泣狂呼吾王歸!

 永昌二年

 在我的小說中,自然是對這一碑的內容在引用時有所改變了。如九宮山改成了襄京城,畢竟在我的小說中,李自成是死於襄陽城。李自成殉難通城九宮山,大順軍的記載與《明史》和清初的大多數可信史料的記載完全相符。

 ……………………

 從將士們聲聲地呼喚闖王回的這一呼聲中,可以看出將士們多眷戀李自成啊!多想李自成的回歸啊!李自成是大順軍的靈魂,一旦靈魂失去,一切都完了。

 李過對著高桂英說:“皇后娘娘,你聽到了嗎?聽到將士們的呼聲了嗎?將士們對於闖王的死是多麽地義憤填膺啊!他們人人都想為闖王報仇啊!難道在人心可用的時候還要拂眾人的心嗎?請皇后讓我帶兵去攻打襄京,為皇上報仇!”

 李過的話一出,很多人也跟著一同出聲了:“是啊!皇后,我們要一起去打韃子!”

 郝搖旗更是激動得不得了:“就讓我們出兵吧!嫂子啊!眾心可用,不能違啊!不然人心都散了!”

 高桂英見到大家的情緒都是異常地激動,她想控制局面真的難!宋獻策和張必武也是搖頭,他們真難辦到!打仗可不是隻憑士氣就一定能奪取勝利的。

 高桂英便讓一個親兵出來了,大家都知道他,他是李自成的禁衛軍。他身上的傷還沒有好呢!

 這個親兵說:“皇上在突圍的時候,曾經把一份遺詔交給了昭侯,只是後來清軍追擊得太猛太急了,我們與昭侯失去了聯系。要是能找到昭侯, www.uukanshu.net 得到他身上所帶著的遺詔,我們就能知曉皇上到底是要說些什麽了!”

 “皇上有遺詔給李延?”眾人都是一愣。高桂英隨之說:“是的!所以我現在就想先找到李延,以弄清皇上的意思。把為他報仇按一按!說不定皇上會有什麽更好的吩咐呢!皇上的遺詔就將是曰後我們大順軍的行動準則啊!”

 高桂英就是想憑這一點來壓製大家,從而不讓大家去攻打襄陽。

 高桂英的話真讓人認可,劉體純、劉芳亮、袁宗第是表示讚成的,只是郝搖旗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找到皇上的遺詔是必須的!可是有一點,找到皇上的遺詔要多久啊?現在不是多派出人去找皇上的遺詔了嗎?為什麽還沒有能找到呢?”

 郝搖旗說得在理,高桂英確實是派出快騎四散去尋找李延,卻沒有能找到李延,一點蹤影也沒有能見到。

 而且這些派出的快騎還四處散播著尋李延的啟示,有關於畫李延的相貌的布告遍布了湖廣的北部,以求讓人知曉,或者是李延本人看到,然後回來。可惜啊,關於李延的消息是一點也沒有探到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