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烽火》第34章 李定國敗孫可望
張必武想的這一點,他知道很難實現,要是他再寫一封信去勸孫可望的話,以後就真有他不忠於永歷,他打著明朝,恢復明朝旗號就站不住腳了,號召力也大減了!不會像今天他得到這麽多幫助了。.

 這些情況綜合起來,真是讓張必武為難啊!出兵救永歷難,不救也難!唉!

 張必武無奈說:“李定國一定會從廣東撤離而西返貴州安龍府的!我就不能去了!我只能是派一支人馬前往!我到底派誰呢?”

 盧象升出聲了:“還是由我去吧!我怎麽說以前也是大明的大臣,要是我去的話,是說得過去的!這裡的兵馬一個也不能動!我去見忠清他們,讓他們撥出練勇一萬多讓我帶走。我想就算我怎麽急行軍,當我到達湖廣或者是廣西之時,李定國就已到了安龍府了,真不希望李定國與孫可望打起來啊!要是能勸解就好了!不過,難啊……”

 張必武看著盧象升,一點頭,說:“好吧!那我就派你去吧!”盧象升再一眯眼,說:“侯爺啊,要是你把公子也派去的話……”

 張必武一聽,他明白了,所謂的派獨子逍遙去的原因,那就是表明自己絕對忠於大明皇帝,把唯一的兒子都派去參與平叛了。

 然後自己不能走,就能大倒苦水,如今面對著敵酋多爾袞的大兵壓境,身為封疆大吏就得以為國家保衛國土為要務,既要保住國土也當急君父之憂。當先破清軍,再另行以主力大舉南下討逆。

 這個戲演好了,張必武還得再派人送一封信給李定國,希望李定國不至於會與孫可望大戰,大家各自退讓。

 想法是好的,現實就未必會如意了,很簡單的一件事,孫可望一旦非要致李定國於死地不可,李定國不反抗,等著讓孫可望殺死不成?

 張必武是派探子以繼續探聽孫可望與李定國的情況,同時,他接到了李岩和藺養成已經是率軍回來,就快到達軍中的消息。

 張必武不想讓李岩與藺養成等三萬人馬到他這裡,下令讓他們轉而北上到達大同一帶以提防著蒙古的入侵,修築防禦措施,不可能是以片來防守,畢竟兵力不足,能做到的就是以點來提防。重點區域一定嚴密地防守,以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

 想必多爾袞也不會主動地挑釁,是要把李定國離去之後空虛的廣東廣西給收取,從而與吳三桂聯成一氣。

 沒錯!如張必武所料,洪承疇一聽說李定國撤軍回返貴州安龍府,他就迅速地出兵以奪取這些地盤了。同時,吳三桂也會積極地與洪承疇等靠攏,似此,還是把所有的抗清勢力給隔離開來,不能讓他們混淆一氣。

 李定國向貴州進軍的消息一傳來,孫可望就積極備戰了,他把所有的本錢都給押上去,要與李定國決一死戰呢!

 在這個時候,孫可望還得先把永歷帝的十八個大臣給乾掉,從而永絕後患呢!怎麽說,也是這十八個人所謂的急君父之難,給了血詔李定國,讓李定國起兵來攻,而且還召張必武等前來。

 萬一孫可望在與李定國等大戰的時候,[***]臣做內應那就不好了!當然得先行除掉[***]臣才行。

 文安侯馬吉翔為討好孫可望,將[***]臣密謀要害孫可望的事向孫可望具告,至此,事情敗露了,孫可望派心腹鄭國招大學士吳貞毓等十八人,十八位大臣為保全永歷帝,承擔了密謀責任。

 孫可望以“盜寶矯詔、欺群害良”擬罪,賜吳貞毓自縊,實為絞刑,內監張福祿、全為國和刑科給事中張鐫三人凌遲處死,其余全部處死。

 臨刑前,大臣們大義凜然,向北跪拜永歷帝行宮完畢,寫下了絕命詩,從容就義。孫可望派人將遺骸叢葬於北關馬場,這就是十八人之獄。

 這十八個大臣是大學士吳貞毓、兵科給事張鐫、翰林院檢討蔣圪昌、李開元、吏部都給事徐大人、大理寺少卿楊鍾、太仆寺少卿趙賡禹、光祿寺少卿蔡績、武安侯鄭允元、江西道禦史周允吉、禦史李頎、朱議泵、福建道禦史胡士瑞、武選郎中朱東旦、中書任鬥墟、易士佳、司禮太監張福祿、全為國。

 既然已除掉了內殲,孫可望就能全副身心地去對付李定國了,卻不知道他殺了這些有名望的大臣,反而為他埋下了失敗的苦果。

 孫可望出動了十萬人馬啊!一並拉來要對抗才三萬人的李定國。孫可望可謂是穩**勝券了,畢竟兵力相差這麽多,可是他錯了!

 在開始戰鬥的時候,劉文秀就曾寫信給孫可望,希望他以大局為重,不要與李定國互攻,怎麽說大家都是張獻忠的義子,親如兄弟,不能在張獻忠死後就兵戎相見啊!應該是互相體諒才是啊!

 可是孫可望又怎麽會聽呢?他還是立即率軍猛攻李定國,李定國只須堅持下去,孫可望部就會瓦解。

 怎麽說,這些人馬中大多都是大西軍的將士,大西軍的將士才不想自相殘殺呢!

 而你孫可望明明已奉明朝為主,可是卻又想要篡位,對永歷帝的逼迫實在太過了!又誅殺了十八個極有聲望的大臣,人心又怎麽不失呢?

 十四萬將士一致唾棄孫可望,人人不為所用,孫可望自然是要敗於李定國的手上了。

 孫可望的部將有不少人都倒戈向了李定國,似此,孫可望又怎麽會不敗呢?

 比如說同是張獻忠義子,號為四王之一的白文選首先倒向了李定國,孫部左軍主將馬唯興率部陣前倒戈,與白文選聯兵直抄孫可望陣後,連破數營,許多士兵脫掉號衣,跪地高喊:“歡迎晉王!”“歸順晉王!”

 自此,軍心全變了,孫可望已無勝算,他只能是帶著親信的五十騎跟著他逃跑。十萬人馬最後只剩下了五十騎,敗慘了!

 在孫可望的軍中有一員偏將——嶽志成!是的!就是以前那個在張獻忠被射死時,跟在張獻忠身邊的嶽志成。

 嶽志成一直遵守著張獻忠的遺言,要把他的寶藏給最適合的人選。這個人選會是誰呢?

 當然首先選擇的就是大西,可惜啊,大西余部,哪怕是張獻忠指定繼承人孫可望,也不可靠,不能把錢財給他。

 而李定國本來是以為可以的,可是現在看看,他與孫可望都不能協調,對於清軍似乎也跟不上張必武。

 尤其是不識大局,居然聽從了永歷的詔書,回師來與孫可望相戰,而且李定國就不殺孫可望,李定國應該想到要殺他,要是不殺他還讓他逃的話,孫可望深知雲貴內幕,要是投降了滿清對於雲貴二省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相反,張必武還真是雄才偉略,他的大局感非常好,也只有他才能把韃子給驅遂出去。

 何況為張獻忠報仇的人不正是張必武嗎?他敗了豪格,害豪格回去之後,被多爾袞加罪,從而處死了!至於射殺張獻忠的雅布蘭也是張必武所擊殺,從而把雅布蘭的人頭送來,以祭奠了張獻忠在天之靈啊!大西軍的將士對張必武這麽做是深懷感激的。

 張必武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嶽志成想到這個之後,他決定了,他要離開這裡,要到河南去。

 故在此大難之時,嶽志成的到來將會給張必武帶來極大的幫助,張獻忠的寶藏會讓張必武獲得更大的幫助。

 本來李定國還不想對孫可望趕盡殺絕的,只要他誠心悔過,還是能大家再一起聯合抗清的。可是沒有想到孫可望太小肚雞腸了,他咽不下這口氣,他非要報仇不可,於是他便跑去投降洪承疇,要請洪承疇借兵給他復仇。

 似此,孫可望是真正地身敗名裂了。李定國把永歷帝迎到了昆明,表示以後會保護好永歷帝。

 只是李定國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一下子就全丟了, www.uukanshu.net要不是孫可望這一件事的話,他本可以聯系著張必武大乾一場的,一切都成了畫餅。

 如今的結局,李定國知道只有是先保住貴州和雲南之地,以伺機再次出兵了,畢竟有洪承疇和吳三桂的大軍聯合而來了,他出兵是難以取得勝利的。

 孫可望把雲貴的虛實全部對洪承疇說了,似此,洪承疇覺得應該乘這個機會,進攻雲貴二省,消滅李定國和永歷。現在滿清的眼裡,李定國已經成了張必武之下,最具威脅的人物,消滅他,那張必武就會孤掌難鳴了。

 偏偏李定國卻做好了要死守雲貴的準備,這樣會葬送雲貴的,要是他以攻為守,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張必武一直都在探著李定國那邊的情況,他知道李定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至於鄭成功和史可法等也是被看得死死的,他們動彈不得,那就無人能救了。

 而張必武呢?多爾袞則是死死地盯著,根本就不給張必武離開的機會,蒙古這一邊的鐵騎也南下了,李岩正帶著人馬來抵抗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