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烽火》第63章 多爾袞狼狽而逃
多爾袞怎麽也料不到順治會親自向他放箭,這一箭正中他的右肩。

 “皇父攝政王!”身邊的親將都是來看多爾袞了。多爾袞傻了,他征戰多年,受過傷無數,這一點小傷是不足掛齒的,可卻從來沒有這麽疼過,因為是心疼,心已碎成了一片片了。

 蘇克薩哈大叫:“擒拿多爾袞啊!”蘇克薩哈叛變了!他露出了忠於順治的一面,不!確切地說,應該是他為了權勢,為了利益才背叛了多爾袞。

 多爾袞就是提防蘇克薩哈,蘇克薩哈雖是自己的侍衛,可多爾袞認為他的忠心不夠,現在護衛在他的身邊的是廊步俊、屯齊、錫翰三人,三人的護衛之下,蘇克薩哈也難以攻得破他們的防禦。

 鼇拜見狀不由大罵一聲:“飯桶!蠢材!難為還是多爾袞帳下的近臣!卻不能取到一點的作用!”

 蘇克薩哈不由是回頭瞪了一眼鼇拜,他與鼇拜的關系可就出現了裂隙。當然他倆在分屬多爾袞和反多爾袞陣營時,就多有摩擦了,這不過是增添新仇舊恨罷了。

 濟度則是大叫:“上啊!殺了多爾袞!”他這是想要為其父濟爾哈朗報仇呢!所以鑲藍旗的將士是先衝了過來。

 鑲藍旗人馬先衝起了連鎖反應,兩黃旗的士兵也跟著一同衝殺過來了,他們有著一致的目標——想要擒獲多爾袞。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彼此都絞殺在一起了。多爾袞的兩白旗人馬人數雖少,可是十分地精銳。

 且又從街道的許多個地方又有好幾支人馬殺來了,他們就是要助多爾袞脫困,畢竟京城有不少多爾袞的爪牙,盤根錯節,人數是極多的。

 雙方是兩下裡各出死力,拚死相搏,殺得天昏地暗,鬼哭神號,地上砂礫,經人馬踐踏,陡深二尺。親皇軍雖是死傷無數,不過還是佔據著極大的優勢,就算你多爾袞的兩白旗再英勇,怎奈親皇兵是死一個,添一個,兩白旗兵是死一個少一個。

 順治見到這一形勢急了,他知道是難以擊滅多爾袞的,要是多爾袞詐傳命令給大軍那就糟糕了。

 索尼急說:“蘇克薩哈、譚泰,你們等下迅速地出去,以見多爾袞帶回來的大軍,宣傳多爾袞謀反,並且多爾袞害死先帝之事!遏必隆已是先馳往軍中了,只要與他會合,共見其軍,不讓其軍助多爾袞,以後就能擒拿多爾袞了!”

 蘇克薩哈自然是明白了,他立即和譚泰就去了,二人的速度很快呢。

 兩白旗兵可不在乎死傷,他們則是一心護著多爾袞殺出重圍,還讓人想不到的是居然連紅夷大炮都給搬出來了,這是從皇父攝政王王府搬出來的,有人一接到命令就立即是出來以衝向王府,把包圍王府的親皇軍給殺散了。

 這不,攝政王府中的人都能殺出來,還把紅夷大炮給拉了出來,這個利器一出,還有誰能攔截得了多爾袞呢?

 在北門也有多爾袞的爪牙開始控制城門了,在此展開了廝殺。

 多爾袞根本就不急,他心裡那個氣憤啊!自己養大的親兒子居然是想弑父!真是可恨啊!

 費揚古和剛林也是率一軍來了,多爾袞看著剛林,剛林是自己所器重的,可惜啊,他還是忠於皇帝,如今他們也來了。

 多爾袞搖頭了,他如今真是遭受到不幸了,他背上了弑君的罵名,以後還想大清統一,以與張必武抗衡?那就難了!大清要統一天下是難了。

 多爾袞又看見老代善親自上馬了,哪怕老代善在馬上還咳個不停,可他還是驅使著他的兩紅旗人馬攻向多爾袞。

 廊步俊大叫:“快走啊!皇父攝政王快走啊!只要你活著,一切都可以回來!你才是能讓我大清繁榮昌盛的人!”

 多爾袞就是在屯齊、錫翰等人的帶領之下,衝出了重圍,一路迤邐地到向著北城門而去。

 此時,多爾袞抬頭一望,他見到了紫禁城裡有四堆火冒出呢!他不由是一驚,大叫:“大玉兒!一定是大玉兒出事了!不行,我要趕回大玉兒那兒才行!”

 錫翰急忙勸道:“皇父攝政王,不可以!要是回去的話,我們都得死啊!不能自投羅網!”

 而屯齊也這樣說:“是啊!絕對不能回去!我們就近北門,只要出了北門,我們就安全了!回到軍中,無人能奈何皇父攝政王您了!”

 “不!我要去找大玉兒,我不能讓大玉兒受到一絲的傷害!哪怕是死,我也要死在大玉兒那裡!”多爾袞還真是個情癡呢!

 錫翰倒是看出了端倪,說:“皇父攝政王,不用擔心!你看這是四道煙上升,證明是四堆火!而且是整齊劃一的樣子,就是有人特意為之!不是焚燒宮殿裡所造成的失火狀況啊!”

 多爾袞經錫翰這麽一提醒,他一望,可不是嗎?如錫翰所說的。

 多爾袞放心了,他也明白,這一定是大玉兒想要通知他,危險不能進紫禁城。可惜啊,她的通知晚了,這一場父子相殘還是開始了。

 多爾袞的心裡是一陣暖烘烘的,他知道大玉兒的心裡還是有他的,還在為他擔心。有大玉兒的這一份心,那就足夠了。

 錫翰見到多爾袞的樣子,就知該怎麽勸多爾袞了,便說:“皇父攝政王,快走吧!不要讓太后的心意落空啊!”

 多爾袞也算是想明白了,他便是肯定地把頭一點,說:“好的!我們就殺出去!”

 此時的北城,也是在互相地廝殺著,北城門的歸屬權經常易手呢。

 而城外的一支人馬聽聞了喊殺聲,同時也開始攻城了,似此,又怎麽能不打開城門以放多爾袞出去呢?

 多爾袞雖然心裡是挺難受的,他是在眾人的簇擁之下逃出了城了。城外的軍隊立即是接應了多爾袞回來。

 多爾袞望著京城,他歎了口氣,說:“唉!京師啊京師!”城門緊急地閉上了,而且城內是人喊馬嘶的。

 多爾袞便是撥轉馬,他立即回軍中。多尼上前來了,說:“皇父攝政王!我奉父命在此等候!”

 多爾袞是看著他,微笑著點頭,說:“好樣的!多尼,我知道你好樣的!”

 多尼便是勸:“皇父攝政王,父親讓我向你提出請求,請你無論如何都要答應啊!等大軍一來,就向大軍說明,京師內有人作亂,危及皇上和太后,立即攻打京師,只要攻破,所有反對皇父攝政王的人一律處死!兵權在手,誰也不敢說些什麽!天下還會是你的!就當了這個皇帝那又如何!本來大清就應該是皇父攝政王您的!”

 多爾袞是看著多尼,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包括多鐸考慮問題也是太過於激進,不夠周到啊!既然順治敢殺他多爾袞,而且還能做到把五城兵馬司何洛會給殺掉,那就證明他多少是做了準備的,京城的防守也做好了。

 攝政王和皇上、太后一起爭執,就會令得所有的反清勢力蠢蠢欲動呢!而且萬一久攻不下的話,張必武會乘機來到燕京城下,來撿便宜的,那時誰也不好。

 整個天下的形勢又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那時說不定滿清還會退出關內,再回到遼東老家了。就怕最終連遼東老家也保不住,那可不行啊!

 多爾袞一想到這,他看了看燕京城,他看著紅夷大炮都是準備了,城上迅速地在站立了兵卒,他們在嚴陣以待呢!

 而且鼇拜等一定會在城內進行肅清行動,那樣可就不好了。還有一點,在多爾袞讓軍兵進攻的時候,要是順治親自站到城頭上來宣示軍兵,到時軍心就會動搖,軍兵也會散去不少。

 況且屯於昌平的兩黃旗那時還會不會聽我的?他們可是對我有很大的怨言,都覺得待遇跟不上兩白旗啊!

 加上就算是奪得了皇位,自己無子,現在又是拖著病軀,以後這帝位要傳給誰啊?還不得傳給順治嗎?這麽折騰有什麽意義?

 多爾袞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他並沒有同意多尼的意見,他要回到軍中,以告訴全軍將士,他多爾袞受到了殲臣的排擠,他不得不離開,率軍到另一邊屯扎,他還是大清的親王,永遠忠於大清,忠於順治皇帝。

 此時的燕京城,順治非常擔心,走脫了多爾袞,不能殺他,那麽就有可能是他的死期了。。

 吳良輔則說出了一人能保安全,那就是皇太后。順治要向額娘請罪。

 要把責任給推得一乾二淨,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張太監帶領一大群人看住了大玉兒宮中的所有人等,如今就可以是把他們給全部殺掉,就推說是多爾袞所派來的,順治是來救母后的。

 可惜了張太監和一群人等都做了冤死鬼,一縷冤魂到枉死城報到去了。

 順治來到了大玉兒的跟前,大玉兒看著他,怎麽會不知道他是闖了大禍,殺不死多爾袞,生怕多爾袞會揮師來攻,思來想去,毫無辦法之下,如今隻好來求救大玉兒呢?

 大玉兒看著順治,見到他驚慌失措的樣子,大玉兒的心又軟了,說:“福臨啊,你要聽我的話,不要違背我,好不好?”

 順治如今只能是求大玉兒了,怎麽能不表示會不聽從母后的話呢?

 大玉兒是急忙修書一封,她讓蘇茉爾親自送去,這樣更能說服多爾袞。

 多爾袞一看到大玉兒的信中內容,所說的正是他所擔心的那幾點,尤其是會讓反清勢力複燃,他不能起兵以攻京城。

 況且大玉兒還聲明了她將和她的兒子順治一起同生死,要是城破了,她就只能和兒子一起殉國。畢竟當多爾袞揮師攻打京城的時候,他就表明了要與順治決裂,不可能再是攝政王,只能是自己來當皇帝了。

 多爾袞為皇帝,對於廢帝與廢太后來說,就絕對不能留。多爾袞想留他們,多爾袞的手下將士也絕不答應,形勢可想而知。

 要是沒有了大玉兒,多爾袞認為自己活在這個世上還有什麽意思?寧願自己死,他也不會讓大玉兒死的。

 多爾袞一看完信中內容,他最為擔憂的莫過於大玉兒會和順治一起自盡。

 多爾袞是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他能做的就是退出,只要大清還需要他,他還會再度挺身而出的。

 多爾袞去到軍中時,他已知曉了遏必隆和蘇克薩哈、鄂碩、譚泰等已到軍中了,此時的軍心動搖。

 更有消息,昌平的兩黃旗行動了,他們是想要來效忠於順治的。

 多爾袞看著他的人馬,便說:“你們自己做決定吧!是跟著我往山海關一帶退卻,還是留在這裡效忠皇上!不管你們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我都尊重你們!”

 多爾袞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知道他所帶來的二十多萬人馬,能和他一條心離開的, 不會很多。要有也是兩白旗的人,其它各旗的人不攻擊他,單單舍他而去,已算是很好的一件事了。

 至於從蔚州撤退回來的另一支人馬,就不受多爾袞節製了,順治早就派人馳往軍中,一並奪卻兵權。其實多爾袞想反的話,他是完全也能節製住這一支軍的,他只是為了不造成內部的相爭,他情願自己受委屈。

 多鐸和阿濟格很是不滿,可卻又沒有辦法,也隻好是聽從多爾袞了。

 多爾袞做出往山海關退卻,是出於萬一形勢糜爛,他還能率軍立即進擊以幫助順治皇帝,幫助清朝的形勢逆轉。

 同時,多爾袞還向順治上了一封奏章,以表明,他是忠於順治的,他是一心為大清著想的,他現在雖退往山海關一帶,也是為了保住實力,為了以後能為大清效力。讓順治不要聽殲臣所言,誤了他們的君臣情誼。

 想順治認為能把多爾袞給遂走,現在跟隨多爾袞的只有八萬人馬,多爾袞也起不了多大的浪了,他是心滿意足了,他認為以自己的實力是能消滅張必武的,多爾袞在,反而是讓張必武實力大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