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烽火》第94章 李自成建都立國
高一功見到靈寶等都有防備了,料想攻擊也攻不破,不如到潼關以助李自成先滅了孫傳庭再做計較。.

 於是高一功便命令他的人馬撤退,很快就有人把消息報告給張必武了。眾人一聽,不由是面面相覷,他們不由捏了把汗,要是他們沒有備戰,他們就死定了。看來李自成也不能信任啊!

 張必武沒有出聲,他只是在探聽著明軍的情況,雖然知道陝西會被李自成給奪去,卻仍在探聽著消息。

 最新的消息是:明軍退到潼關的人馬不到一半,雖然還有四萬人,全是驚弓之鳥,加上將士們的家人都在潼關之內,他們爭相入關以保護妻兒離開。

 如此就讓義軍也跟著衝進潼關了。義軍之中的猛將羅虎更是首先不顧危險衝入了潼關,控制潼關的關門,為此義軍得已攻佔潼關。孫傳庭死於敵軍之中。

 義軍攻佔了潼關之後,接下來又繼續攻打西安,西安守將王根子打開城門投降,秦王朱存樞被活捉,陝西巡撫馮師孔等人自殺身亡。

 自此,李自成分兵兩路以追剿明軍的殘逃人馬,要全速地佔領陝西,並且他改西安回過去的名字——長安,還令明年糧每石征一兩三錢,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輸長安。各縣遣騾三百,征粟千石,大其鬥,榜掠巨室助餉。

 張必武一聽,他歎氣了,因為以前李自成在起事的時候,說過只要他佔領地方,會免征錢稅的,可現在他一佔領陝西就開始征錢征糧了,這不是與明朝一樣嗎?他不是想著該去恢復生產,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是開始征錢征糧以供應打仗。

 毫無疑問,孫傳庭的潰敗將是給崇禎致命的一擊,從此崇禎是再也喘不過氣來了。故有此說法,孫傳庭死,明朝亡。

 張必武同時也得小心才行,生怕李自成的大軍出關消滅他,他對李自成所吩咐的不敢不聽,只要能保存自己,一時的屈辱不算什麽!自古成大事者無不能屈能伸。

 由於張必武的聽話,李自成也就暫時放松了,況且李自成認為全佔秦地,建國立都是重中之重,好向天下宣布他李自成將是取代明朝的新皇帝!

 在新的一年剛一開始,李自成便稱帝,雖然稱帝,他並沒有登基,李自成以李繼遷為太祖,國號“大順”,以崇禎十七年為永昌元年,改西安為長安,定都長安。

 在李自成的內部在爭吵不休以後大順國的基本方針是什麽,那就是要不要鞏固已經奪取的地盤,先大力地花兩三年的時間,讓百姓安居樂業,恢復生產。從而是鞏固大順的國基,廣施恩義以讓百姓感受到大順朝的恩德。提出這一條意見的大臣是以李岩、宋獻策、田見秀為代表的。

 而絕大多數的文官、武將,尤其是明朝的降臣都大力地向李自成建議,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地打到燕京城下,奪取大明江山,建立一個輝煌大一統江山!

 李自成在一片的德比堯舜,功邁湯武的奉承聲中,他完全地迷失了自己。這幾年來,他不斷地在打勝仗,一個又接著一個的勝仗到來,讓他認為明軍已不堪一擊了,只要他再加一把勁,這大明江山是很容易就打敗的。

 當張必武收到了李岩的信,讓他也上書給李自成,讓李自成保守,鞏固所奪取的地盤,等到國力強大,再進取。

 現在的明朝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就像是多養它幾年也無濟於事,不如先鞏固實力。關外的東虜才是最可怕的!李岩想到這一條確實是難得可貴,滿朝文武就他一人想到了。

 李自成見到了張必武上的奏折,腔調和李岩仿佛是一個樣子刻出來的,他不由是冷笑一聲,說:“哼!丞相啊!你說張必武效忠於李岩,還真沒有說錯!你看看,奏折上的腔調簡直是和李岩一個模樣啊!”

 此時,牛金星已是天佑閣大學士,任大順**左輔,相當於丞相,李自成定他為文官之首,在文武百官之中,地位隻低於劉宗敏一人。

 牛金星歎息說:“唉!可惜啊!張必武不是忠於皇上啊!要是忠於皇上就好了!”

 李自成問:“丞相啊,那你認為孤該怎麽辦呢?是該聽誰的?是休養生息,還是迅速地滅亡明朝奪取天下?”由於李自成雖然是稱帝了,可是他還沒有登基,故他沒有自稱朕,還像他稱為大順王時一樣,自稱為孤,等到登基之後,他就自稱為朕了。

 牛金星成天都在揣摩著李自成的心思,他自然知道李自成對李岩有了疑心之後,他就不想聽李岩的話了,加上這麽多的文武都在勸他打到燕京城下,奪取明朝的江山,他的心就想著創造比李唐還要輝煌的成就!其實李自成的主意已經定了,只是裝模作樣來征求意見罷了。

 牛金星雖然知道他要順皇帝的心,可是他也不能得罪田見秀和李岩,他作為一個丞相就得各方平衡啊!他要左右逢源,現在的牛金星一心想著,怎麽做好他的丞相,怎麽搞好他的形像。

 故牛金星說:“林泉的意見十分穩當,他勸陛下緩圖進取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文武百官的意見也不錯,他們要奪取明朝江山這正是陛下十幾年浴血奮戰的目標啊!”

 李自成笑了,說:“好了!丞相,你就給孤托個底吧!是林泉的意見好呢?還是百官的好?”

 牛金星便實說:“百官的意見應該聽從!要是再不乘明朝沒有還手之力時,把他給打敗,消滅,等到他喘過氣來的話,我們要收拾明朝就難了!而且只是勞煩百姓一年多的時間,擊敗明朝,就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了!這不是比還要花更長的時間來打仗更好嗎?放著一個宿敵不管卻去安居樂業又怎麽能安居樂業呢?”

 “哈哈!”李自成大笑出聲,說:“好的!丞相啊,你說的正是我心裡所想的!孤已經決定了!殺進燕京,在燕京奪取明朝的江山!向天下宣布我們大順將取代明朝,成為天下之主!所以朕要準備一支大軍分兩路攻進燕京!”

 “是!皇上聖明!”牛金星立即是抱拳施禮。他心中那個得意啊:“林泉啊,你是不會從陛下的手中奪走對我的寵愛的!哈!現在是打仗,自然以劉宗敏為主,可等到天下平定了,百官之首就必定是我牛金星了!你李岩搶不走我的位置!我絕不允許任何人搶走!”

 李自成並沒有發覺,等到他的臣下都想著爭名奪利,他的國家就埋下了滅亡的伏筆,危險至極啊!

 李自成同時也說:“丞相啊,你再看看,張必武認為我們走晉這一條路,最為難對付的是周遇吉。張必武說他想親自對付周遇吉,想勸降周遇吉。”

 牛金星不由一愣,說:“周遇吉會是我們東進的最大障礙啊?寧武啊?周遇吉雖是一員勇將也不能阻擋我們的吧!”

 李自成笑了,說:“對!丞相!我也和你一樣的想法!世上沒有一人能抵擋得了百戰百勝的大順軍!東進不管是誰,擋的殺無赦!”

 “是!我軍必勝!陛下威武!”牛金星立即應道。李自成便是準備他的東進大計了。

 同時,張必武之所以聽李岩的話上一份奏折給李自成,是想要勸住李自成,要是李自成不盡快地東去攻打燕京,歷史就能改寫,最終還是沒有能勸住。

 他不僅僅是做這一點,他還要做的就是秘密地寫封信給王承恩,讓王承恩力勸崇禎,聽從大臣之議。南遷南京,要不然的話,就讓太子在南京監國,這樣就能改寫歷史了。

 只要不有弘光等好幾個朱家的王爺來稱王稱帝,那麽南方不會**,說不定能團結一致呢!北方的百姓也會因為崇禎還在南方,他們也會聽從響應,到時清軍就算擊敗李自成, 佔領燕京也難以久居了。

 張必武想雖然是這樣想,可是張必武不敢肯定崇禎會聽他的,要是歷史無法改變,張必武準備到燕京城去,他要救坤興公主一命!當然最為重要的是救下周遇吉!

 歷史的車輪還是無法阻擋,它按著它既定的軌跡在前進著。

 崇禎本來是考慮到想要南遷的,可是大臣都在阻止他,因為大臣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勸止崇禎,並沒有為國家考慮。

 周皇后這一次不顧皇宮不準乾政的鐵律,她求起了崇禎,讓崇禎到他們的另一個家——南京南狩。當天子蒙塵的時候,也有南狩的事。

 可是崇禎太要名譽,太要面子了!他也認為李自成不會這麽快地就攻到燕京城下,以前八旗兵這麽多次攻到燕京城下,他不是都守住了燕京嗎?這一次一定也會守得住的!崇禎在這念頭的驅使下,將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來。

 朝廷又在討論等於召不召吳三桂進京護駕的事,在朝中也是爭論不休,把一切都耽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