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烽火》第27章 群情鼎沸,難以壓製
  “什麽?”王承恩一聽駱養性說派人殺張必武,他有些平靜,因為不出他所料駱養性果然會如此大膽!駱養性和王德化、高起潛走在一起,加上他又愛錢,只要給錢他,他是什麽事都能做出來的。

  吳三桂顯得很鎮定,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他見到王承恩氣定神閑的樣子,他也是一笑。吳三桂與王承恩二人已達成了協議,不然的話,禤建豪又怎麽能容易地救出張必武來呢?現在吳、王二人都在等張必武的到來以阻止一觸即發的張吳二軍的血拚。

  吳三桂改變主意的原因就是因為情況有變,多爾袞的清軍已向寧遠開拔!

  他不會讓自己的人馬與張必武的人馬相抗衡,張必武敢被他捉起來,就不怕吳三桂會吞並。主要骨乾都在軍中,吳三桂要是想吞並,恐怕也不是件容易事,到頭來吞並不成,反損實力。要是多爾袞不來,給吳三桂時間,吳三桂還是能辦到,消化,收納張必武的軍隊為己所有,可現在清軍到來,寧遠危急!

  加上吳三桂見到王承恩來了,王承恩對張必武是多有照顧的,王承恩來就證明崇禎並沒有下定決心非殺張必武不可。何況王承恩還秘密地對吳三桂說過要保護好張必武,不能讓張必武死,吳三桂當然是不會違王承恩的命令,王承恩代表著崇禎,他的命令就是崇禎的意思。

  張必武死了,以後駱養性他們大可以把責任全推到他吳三桂的身上,他吳三桂可沒這麽傻去做人的替罪羊!

  正是形勢的改變,令得吳三桂不再想吞並張必武的人馬,隻想著平安地度過這一劫,並且讓寧遠城外的清軍不能奪取他的寧遠。

  駱養性見吳三桂不動於衷,他便說:“吳將軍,不能再拖了!我們立即行動吧!”

  吳三桂說:“再等等吧!現在出去的話,我軍沒有勝算!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吳三桂在看著,忽然見到不少的將士都群情鼎沸,他們向著吳三桂請戰呢!因為他們奉了吳三桂的命令不向張必武軍發起攻擊,可是沒有想到從張必武的軍中有箭射了出來,把他們中的三個人給射死了。

  他們很是憤慨,憑什麽我們都對你手下留情了,你不領情也就算了,還對我進行攻擊?殺我弟兄!士可忍孰不可忍!吳軍將士紛紛地向吳三桂表示,他們想要出擊,想要狠狠地打擊張必武軍。

  吳三桂頓時覺得軍心難以掌控了,就算是他和張必武的謀士禤建豪達成協議,不再互鬥,可是軍心一變,這很難控制得了,到時就怕最不想發生的事會發生。況且現在張必武軍中有罵聲是一聲聲地傳來了,這無疑是火上澆油,令得吳軍的將士更想與張必武軍將士一較高下,畢竟兩軍在同屯守寧遠時積怨太深了!

  韓潤昌和林翔鳳一聽說本軍率先有人發箭了還箭無虛發地把吳軍的三個禆將給射殺了,這可不好了!不能讓本軍與吳三桂的軍中起爭鬥啊!禤建豪在走的時候,交代一定要忍住,可現在是本軍先忍不住了,不止殺了對方,還在大罵對方呢!

  這一下林翔鳳和韓潤昌不得不去彈壓了,不要先讓本軍出來與吳軍交戰。

  他們一到軍中,這些軍兵很是熱鬧,他們圍著林翔鳳和韓潤昌,不斷地說著,不能讓吳軍率先攻進來,他們一定要反擊,而且殺到寧遠大獄去解救他們的主將,絕不能讓吳軍看不起他們!

  這個情況下,韓潤昌和林翔鳳想要找出先放箭的人就難了,不說什麽,要是現在強行查的話,說不定會令得士兵們全部嘩變呢,那時反而不好。

  這一下,韓潤昌只能和林翔鳳只能是安撫著兵心,可是他們也知道只有等張必武到來才行,要是遲的話,這軍心就穩不住,就不知會發生什麽事了。

  寧遠城十裡遠的地方,隱藏於樹林中的清軍。清軍傳令兵迅速來報:“王爺,全軍已做好準備了!”多爾袞擺擺手示意下去了。

  多爾袞自語:“寧遠城應該打起來了吧?”從他的臉上現出了疑慮之色。

  多鐸拔出了佩刀,高興地說:“我真的是盼望著我第一個登上寧遠城的城頭,把我們大清的龍旗插到城頭之上,砍掉明國的旗!哈哈!”

  多爾袞沒有多說話,他隻一句:“但願吧!”當然在最前邊的則有費揚果,費揚果現在已是一員小卒了,他什麽話也沒說,也是望著寧遠。

  在費揚果身邊的每一個八旗子弟都是躍躍欲試,恨不得現在立即衝進寧遠城,他們都在等著多爾袞的命令。

  同樣的,清兵的座騎都在用馬蹄刨著地,極其地興奮,都巴不得立即衝進寧遠城。

  相較之下,寧遠還是劍拔弩張的,有同室操戈之險,卻絲毫也沒有察覺到外敵已近!

  一個專門負責寧遠監獄處的偏將快速地而來,他就知道張必武要來了!果然駱養性的一百錦衣衛還是沒有能乾掉張必武呢!

  吳三桂在等!並沒有讓他等久,張必武就出現了,駱養性一見,不由是傻了,心中罵道:“一百人真是無能啊!居然連張必武也殺不了!”

  吳三桂的人本來就不想打仗,而張必武的軍隊一見主將出現了,他們當然也不會作戰的,只是乖乖地等候主將的命令。

  不過軍中有兩個人不開心了,因為其中一人是剛才放箭射殺三個吳軍禆將的人,而另一人是頭盔遮得實實的,讓人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那人對著射殺禆將的人說:“張必武回來了,你應該知道怎麽辦?”射殺禆將的人隨之明白了,他把頭一點。

  吳三桂早就有令,他特意放張必武回到軍中,王承恩聽聞張必武從獄中出來,他得親自跟到張必武到他的軍中,可不能讓同室操戈的悲劇發生啊。

  當王承恩見到張必武身邊跟著的兩個女人的時候,他不由一愣,這正是坤興公主和靜儀!這是怎麽回事啊?坤興公主和靜儀不是死了嗎?緊接著是一陣陣的狂喜!只要坤興公主和靜儀還活著,這就是最大的喜事!

  王承恩急忙大叫:“都停下來!全部停下來!”吳三桂下令了,張必武同樣也下令了,一場本來以為要大戰的現在平息了。

  可是吳三桂的軍兵並不服,許多的將領都來到了吳三桂的跟前,他們紛紛地請戰,他們可受不了剛才的辱戰。

  張必武軍在駐軍寧遠的時候就與吳三桂的軍隊多產生了摩擦,幾乎可以說是勢成水火。現在一丁點的不滿都能將其燃成衝天巨火呢!

  吳三桂也知道要是他的三個禆將白白被射死了,那麽他就極沒面子,以後帶軍就難帶了,而且張必武的六千人還在寧遠,這寧遠以後是聽誰的?聽他吳三桂的,還是張必武的?張必武的聲望必高於他,他就矮了一截,所以這氣是絕對不能咽下的。

  何況還有一個駱養性呢,駱養性對著吳軍的將士大叫:“對!各位,皇上派我來就是要為各位做主的!這寧遠是吳將軍說了算!可不能讓張必武欺負了大家!況且張必武可是被定了死罪啊!”

  “就是!就是!我們絕對不退!不退!”吳軍的將士很是激動,他們一副要與張軍新仇舊恨一起結算的樣子。

  似此情況下,吳三桂不能說不三個禆將的死就此算了,而他又害怕已經偷偷地到達寧遠外的清軍,並不想與張必武軍打起來,可以說吳三桂是兩面為難,只是他並不把這一切顯示出來罷了。

  左思右想之下, 吳三桂派他的一個小將快速地去到張必武那裡,問張必武怎麽辦,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給張必武,要是遲的話,吳三桂表示他無法約束得了他的軍兵,一場大戰就難以阻止了。

  張必武一到軍中,他就是要讓士兵們平息下來,不再亂動,一切都服從命令為主。

  就算有王承恩之命,讓吳三桂把軍隊給撤出,可吳三桂的軍隊還是沒有撤退還是圍著,張必武的軍兵也不肯各自退去,還是做好戰鬥的準備,雙方是勢不相讓的。

  張必武想知道怎麽回事,韓潤昌告訴他,不知是誰暗放冷箭,這才射殺了三個吳軍禆將。韓潤昌已經是讓人徹查了,查出來是誰,可是那一將卻自殺身亡了,而且在他的身邊還留有遺書。

  遺書中寫的是:“我知必死,為了主將我情願一死。可是吳軍實在太可惡了!不能讓吳軍欺負弟兄們啊,應該與吳軍決一死戰。各位弟兄,士可殺不可辱啊!要吳軍付出代價來啊!”這份遺書是極具煽動性,要讓將士看見了,他們會更加想與吳軍一決生死呢!

  張必武看著這一份遺書,他不由是把遺書給捏成了團。就在這時,有不少的人都來請命,他們想與吳軍作戰,因為他們都看到了遺書,正是因為這一份遺書引起了群情激憤!原本已控制的局勢進一步惡化了。

  這份遺書未免出現得太及時了吧?而且怎麽會這麽快速度就讓許多的將士傳閱,從而引起群情激憤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