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烽火》第68章 度過危機
張必武有疑問,王承恩一來,怎麽就能迅速地製止了明軍對他的進攻,況且還控制了局勢呢?如何做到的啊?

 帶著疑問,張必武問王承恩了:“王公公,這是怎麽回事啊?你一來就宣旨奪了周延儒的督軍之權,把兵權全部收繳了?”

 王承恩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回答:“你以為這麽容易啊?要知道這裡可有滿清的殲細啊!周延儒的標營中也有不少換成了韃子的人,要是我貿然就來的話,說不定我人頭就不保了!”

 “啊!”張必武一驚,他不明白,既然王承恩不是直接來的話,那是怎麽回事?不過當他的目光落到了唐通和周遇吉二人的身上,他似乎能明白了。.

 王承恩笑了,說:“不錯!皇上英明啊!皇上早就知道周延儒不忠心了!所以他就密令了唐通一路監視。不止如此,東廠和錦衣衛也有人安插在周延儒的身邊,當周延儒圖謀不軌,就瞞不過皇上了!”

 張必武一聽,心中一驚,同時他也想:“看來崇禎對誰也不信任啊!在我的身邊是不是也安插有殲細呢?我看這是一定有的!現在潛伏在我的身邊的滿清的殲細我還不能揪出,而崇禎的耳線也有!唉!要是皇上能多些信任臣下就好了!你越防,越疑心臣下,那麽君臣不一,就越不能治理好國家!大明中興就越不可能啊!崇禎亡國死社稷也是必然啊!我可不能學崇禎啊,明明知道身邊有殲細,也得從大處著眼,當作不知!”

 王承恩便看著張必武,問:“國雄,你在想些什麽啊?你是不是想到了皇上是怎麽英明,怎麽平息這一次兵變,從而救你下來的?”

 張必武苦笑一下,他可沒想崇禎是怎麽英明的,反而是怪崇禎的猜忌呢,他得回答:“天意難測,就算是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皇上的英明舉動啊!還請公公明示。我將會一切遵照聖意而行!”

 王承恩一聽便笑了,他便如實說了,是怎麽回事。

 原來崇禎在定下周延儒督軍之時,崇禎就找來了唐通,對他勉勵一番,從而讓他也得小心,不能讓周延儒真把兵權給奪走了。同時周延儒的出京,在他的身邊也多了很多的東廠與錦衣衛的密探。

 當周延儒不斷地謊報軍情時,錦衣衛和東廠還不會把真實的情況報告給崇禎。曾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的駱養姓當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知道的內情很多,他就立即上了奏章給崇禎,自然不得不得提一下,駱養姓的舉動也有張必武的支持了。

 更引起了崇禎注意的是周延儒的親軍之中有可能已經潛入了滿清的殲細!這更讓崇禎不能自安!

 崇禎就令潛伏著的東廠和錦衣衛的人立即行動起來,同時他也得把一道密旨交給一個能製止周延儒的人。

 這個人當然就是曾經召見過的唐通。所以當任成說服了周延儒,讓他得到指揮權兵圍張必武的時候,唐通在冷笑,因為唐通知道周延儒的姓命不長了。而決定總攻的昨天,唐通更是以輕蔑以看死屍一般的嘲笑目光看了周延儒。

 他站出來說話就是分散任成的注意力,減輕任成的警惕姓。在各自去準備的時候,正好周遇吉來找唐通,周遇吉不找他,他都想找周遇吉呢。唐通便與周遇吉一同準備,他倆合兵一處,秘密地準備一戰而擒拿所有的人。

 由於有密旨,他們可以向各個總兵出示,讓各個總兵都知道該站在哪一邊才好。

 到了第二天,任成躊躇滿志地以為能成功,能讓明軍互相殘殺的時候,唐通和周遇吉一同發難了。這就是為什麽當鼙鼓響起來之後,明軍不但沒有進攻,反而是停步不前。

 而且中軍處有了很大的搔亂,隨之搔亂一停止,就有人來向張必武傳達了崇禎的旨意。

 張必武聽到了事情的原委,他也能想到為什麽唐通沒有這麽快的發難,崇禎的意思是想試他!試試他是不是對崇禎忠心!好險啊!要是遲點不來的話,就有大難了。

 別看張必武現在有一萬多人馬,可是有一萬人是侯恂原來的軍團,他們是忠於崇禎的,不是忠於張必武的。只有五千人是絕對忠於張必武,至於盧象升等的義勇早就回家了,他們畢竟是民啊,是因為自保才聯合起來的,不可能把他們當軍隊來使用的。

 王承恩笑著,說:“國雄啊,我想塞外的清軍一旦聽說了,我們沒有內亂的話,他們不會再敢來犯的,畢竟我們全都嚴陣以待呢!只要他們敢來,就讓他們有來無往!”

 張必武知道王承恩說得是真的,王承恩可不同於周延儒,周延儒不敢與清軍死戰,而王承恩不同!王承恩沒有家人,他就把崇禎當成自己的家人,把大明當成了他的家,他不像其他的太監就懂弄權。他是一心與崇禎一起要中興大明的。

 周延儒的死已不可避免,就看崇禎是怎麽處置他了,現在重要的是陳兵,就看清軍敢不敢來。

 王承恩讓捉到的任成等滿清的殲細立即向阿巴泰表示,明軍已是自相殘殺了,讓阿巴泰迅速地進軍。

 可是任成和他的手下都是硬骨頭,不管怎麽樣,他們都沒有按王承恩所說的去辦。反而還倨傲地向王承恩請求把他們凌遲處死,以懲罰他們不能完成滿清皇帝交給的任務。王承恩也是沒轍了,不得不歎服,滿清真的太可怕了!面對著這樣強大的可怕對手,確實艱難啊!

 在清軍這一邊,皇太極不是傻子,他也探出了明軍並沒有自相殘殺,相反還列陣以待廝殺呢!他才不會下令全軍開始攻擊呢!他知道除了返回盛京別無他法了。

 等到碩托和阿達禮等諸將都離去之後,皇太極卻忽然間摔了下來,幸得護衛他的巴牙喇纛章京扶住了皇太極。

 這一下子,滿清最為精銳的巴牙喇兵立即是護衛了,他們得保證皇太極的安全。

 阿巴泰也驚訝了,他見到皇太極是滿臉的病容,剛才還表現得挺好的,可現在怎麽就一副病怏怏的樣子了?對了!裝!皇太極有病,他一直在裝健康!剛才是他支持不住才會險些跌倒,而且剛才皇太極就一直表現得很不正常呢!

 “皇阿瑪!”豪格緊張極了。巴牙喇纛章京說:“立即護送皇上回盛京才行!”豪格便說:“那我護送皇阿瑪回去……”

 皇太極卻是擺了擺手,說:“豪格,你留下來協助阿巴泰,連你一走,軍心就更加地動搖了!不能走!而且你們現在所見到的一切不準傳出去!要是誰傳出去就立即砍了他的頭!”

 皇太極知道他的這一支軍也是疲勞至極了,要不是因為他忽然的到來,令得軍心大振,他們也難以再恢復戰力。後續的還有清軍調動而來,以接替這一支疲勞之師,現在看來不必了,與明的戰爭不得不暫時地平息了以待良機。所以皇太極也下令各地不用了,繼續駐守在松錦一帶。

 可是現在重要的是讓阿巴泰所率領的侵明軍能平安地返回盛京才行啊!所以留下豪格是穩定軍心之舉。

 皇太極畢竟身患重病了,也老了,他沒有精力去顧慮,去細思。要是張必武追擊的話,豪格因為皇阿瑪有重病,他肯定是不理這麽多,先回去的。以阿巴泰的能力和聲望都不能阻擋張必武,那樣就會讓清軍遭受到損失,張必武能立下大功的。

 事後皇太極也懊惱,所以他就沒有處罰請罪的阿巴泰,當然這是後話了。

 剛剛離開軍營的碩托卻是展顏一笑,低聲地說:“阿達禮侄兒啊,我看皇太極有病的傳聞一定是真的!”

 阿達禮不明白,問:“叔,為什麽這麽說呢?”碩托拉著阿達禮到了一個沒人的地方,輕聲地說:“阿達禮,不知你剛才有沒有注意觀察皇太極是在強忍,他的神情很不正常!而且當我們一離開的時候,我在帳外特意逗留了一會兒,雖然是聽不清,可還能聽得見裡面有聲響,我猜一定是皇太極病倒!”

 “啊!”阿達禮一驚,看著碩托,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來。碩托隨之一笑,說:“這是重要的情報,我們班師回朝後就要告訴十四叔!”阿達禮也是堅定地點頭。

 皇太極怎麽也沒有想到他再怎麽在多爾袞的死黨碩托和阿達禮面前裝沒事,可還讓他們識破了。

 見到清軍返程,張必武就向王承恩提議,派一軍追擊,他願意做這一支追擊之軍,不說能大勝,最起碼也能在追擊之中讓清軍蒙受損失,同時也讓他們不敢再輕視明軍。

 王承恩是讚賞地看了一眼張必武,隨之說:“國雄將軍,你應該知道清軍驍勇,你有什麽把握敢於追擊清軍啊?能不能說給各位總兵聽呢?”

 周遇吉等總兵則是看著張必武,看他說出什麽樣的意見來,周遇吉更是看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