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烽火》第103章 崇禎倒苦水
坤興公主之事已了,張必武最後是遠望煤山,接下來他就要趕到煤山去見崇禎和王承恩最後一面了。.盧象升應該已在煤山了,畢竟張必武和盧象升接頭時,張必武就和盧象升說好了,大家在煤山見面。

 閑話少提,盧象升已在煤山等候了,見到張必武便與張必武一同上煤山。在他們之前,崇禎早已上了煤山。

 煤山是明朝時燕京城最高的地方。它是金世祖完顏雍在中都城東北部營建太寧宮,曾把一部分泥土堆積於此,形成一座土丘。元代又將景山圍入皇城,成為皇宮的一部分。

 明代,燕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稱“煤山”。在擴建燕京城時,還把拆下來的城牆等建築物垃圾全都運來堆在煤山,又把煤山給堆高了。

 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所以風水術士稱它為“鎮山”。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

 現在崇禎就在正對著壽皇殿的一個小亭子不遠處的一棵樹下休息著。這是一棵歪了脖子的槐樹,要是以前的話絕對不會讓皇帝在槐樹下坐的。因為槐樹就是鬼樹,很容易藏鬼,就怕會衝撞了聖駕,帶來不祥。

 崇禎只要一站起來伸手,他能夠得到樹丫的,因為這棵樹的年齡才是幾十年,據說是萬歷末年植下的一棵樹。

 而那個小亭子因為李自成的大炮打進皇宮恰好落到亭子,把亭子給炸毀了。而這個小亭子是以前崇禎和後妃們踏青是用來休息的,並不是很大,也沒有正式的名字,因為亭子的北面是壽皇殿,故人們又將其稱為壽皇亭。

 只是這亭子實在太小,太不起眼了,宮外的人並不知道,宮內的人知道的也很少呢!故人們都以為明代沒有壽皇亭,卻不知所說的壽皇亭是指煤山上對著壽皇殿的一個小亭子。

 “物是人非啊!”崇禎看著毀壞的亭子,他不由苦笑一聲,直到今晚他才知道,原來下令開炮打靠近燕京城的李自成,城上的人害怕一旦對義軍造成傷害的話,當燕京城破之時,他們會遭受到報復,人們對開炮的命令是很抵觸的,可卻又不得不服從命令,怎麽辦呢?

 於是,人們在命令的逼迫下,他們的對策是打出空炮,根本就不能傷害到義軍。而義軍倒也是明白城上人們的苦心,他們也是放了空炮,這一下守城的和攻城的都達成了共識,只是彼此心照不宣。

 被毀的壽皇亭卻是剛開始時義軍為威懾,打出的實炮所擊中而毀掉的。

 崇禎聽到王承恩說後,他在痛苦地搖頭,頹廢地坐著。

 崇禎剛才還想著張必武把他的兒子給救出去,可是想想自己這麽對待張必武,屢次要害他,他又怎麽會對你忠心呢?又會力保幼主復國呢?這是愚蠢至極的想法!而且真把太子和二王托付給張必武,以後張必武的實力強了,他就會成為董卓或者是王莽,要不就是曹**和宋太祖!說不定還會害得兒子丟了姓命呢!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就讓張必武不以臣下的身份去服侍自己的兒子,讓張必武可以施舍的方式或者是強者保護弱者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兒子!太子和二王就能活下去!

 崇禎想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必須這麽做!他可以一死殉國,可是他的兒子不必和他一樣得一死殉國。崇禎確實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此時,急促的腳步聲是越來越急了,是盧象升和張必武來了。

 崇禎見到了盧象升,不由是大吃了一驚!盧象升沒有死!以前就有傳聞盧象升沒有死,還是張必武給救下的,崇禎還不信呢!可現在親眼所見,你不信也得信呢!

 “皇上!”盧象升是飽含著熱淚地跪下向崇禎行禮了。

 崇禎看著盧象升一時不知該怎麽說好了,盧象升也是見到一頭白發的崇禎,他先是驚訝,崇禎正值壯年啊,怎麽就一頭華發?盧象升的心裡非常地難受,這哪像才三十四歲的人啊?簡直就是一個老頭子了嘛!

 崇禎笑了,說:“建鬥啊,你還活著,朕真高興啊!朕太高興了!”盧象升便叩頭:“皇上,臣無能!臣不能為皇上盡忠,也不能讓大明平安!”

 崇禎問:“建鬥啊,你在巨鹿賈莊既然沒死,為什麽不來見朕啊?朝中無能臣啊,要是你回來的話,朕一定重用你!有你在,大明也不會落到這般田地啊!”

 張必武出聲了:“皇上,要是盧象升真來見你的話,你說盧象升還能活著嗎?他的人頭早就分家了!你猜忌多疑,而且你不敢擔責任,一有失敗和罵名時,你總是找人來擔當!當此之時,你想到的是讓盧象升來擔罪責,且又有善於害人而攬功的楊嗣昌深愛你的寵愛,你又怎麽會放過盧象升呢?”

 崇禎聽了沒有出聲,看著張必武,要是以前張必武這麽指責他的話,他早就讓人把張必武凌遲處死了,可是現在他是一個亡國之君,沒有這等能力了,相反還要求張必武以保住他的兒子呢!就算他聽了,心裡很不好受,他還是得忍下。

 張必武有話非得說出來不可:“皇上,我對你又沒有什麽,我一直已來都是隻專心對抗滿清的,可是你卻屢次三番地要殺死我,試問又有誰還能為你效忠呢?而且每個大臣都是因為害怕你的多疑所以他們才不敢盡力地去幫助你!”

 “哈哈!多疑?你知道嗎?”崇禎看著張必武,說:“我最先經歷的是一個什麽時代?是一個宦官為禍的年代,在魏忠賢時我必須小心謹慎,稍有差池,我就人頭不保!別人看我當信王很好,卻不知道我如履薄冰,直到我登上皇位,我的處境也不好!也是一樣!總覺得有無數的刀在刺向我!坐在龍椅上,我的**就覺得被火燒,在火坑上烤著一樣,我真的好難好難啊!”

 “我每用一個人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可是在魏忠賢當政的時候,哪個人身上沒有屎啊?沒有屎的人早已被魏忠賢給收拾掉了!我便是小心翼翼地開始挑選,可每次都是讓我失望透頂!”

 崇禎是越說越激動了:“你知道我所處的時代是什麽時代嗎?是一個連惡貫滿盈的壞人都滿口仁義道德的虛偽時代,一面是卑劣行徑讓人作嘔,一面卻是聖人言辭的滔滔不絕。”

 “官場的腐爛氣息十分可憎,我卻又感到窒息無力、虛弱和發狂,那些可惡的文官口口聲聲為君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可是到頭來呢?他們全背叛了朕,全都是為自己!我能有什麽樣的胸懷來相信人?”

 崇禎對著張必武,厲聲地問道:“張必武!你說啊!朕能相信誰!相信誰啊!換你來當這個皇帝,你也會和朕一樣的!”

 張必武見到崇禎激動的樣子,並不想和他爭辯,何況他對崇禎的境遇也是深表同情的。

 張必武沒出聲,就看著崇禎激動地大吼:“文官個個可殺!”這就是崇禎心中的恨啊!這些年來要是沒有文官集團的製約,又怎麽會走到這一步?

 崇禎張開雙臂對著上天大叫:“文官個個可殺啊!朕的朝政大多是被這些文官所害的!文官誤國!朕非亡國之君,而事事皆亡國之象!臣皆亡國之臣啊!朕的每一個舉動,都被他們曲解,政策根本就不能得到貫徹執行!”

 “每次朕撥款賑民,可是他們大多中飽私囊,造成了更多的亂民!對於亂民,賊寇不管是撫是剿,他們都曲解朕,不能很好地實施,致使天下大勢糜爛至此!文官陽奉陰違, 口口聲聲忠心,實際包藏禍心!全是為自己著想,置國家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武將呢?倨傲不馴,無法調遣!朕是孤家寡人一個!”

 崇禎哭了,說:“其實我好羨慕哥哥啊,雖然他隻當了七年的皇帝,可是他最起碼還有魏忠賢、客氏、張皇后能信任,而我還能有什麽可以信任的?我只能是在煩躁、憂慮、疑惑、徬徨之中痛煎熬地做了十七年皇帝,過了十七年痛苦的曰子,明明江山風雨飄搖,難以支撐,卻又不得不支撐下去!”

 崇禎大叫起來:“你知道嗎?這幾天朕一直做著一個夢,夢見一個皇帝披頭散發,一腳著鞋,一腳不著鞋掛死在樹上!後來我又夢見太祖爺對我哭,不斷地哭!在不斷地歎著氣。卻沒有一點怪我的意思!太祖爺也知道我的亡國並不是我的錯!這都是天意!”

 崇禎說到這,備感安慰,雖然他的祖先朱元璋的英靈能諒解他,可是他卻感到無臉到地下去見明朝的二祖列宗。

 崇禎繼續說:“當我把永樂大帝留下來,一直深鎖著的箱子給打開。因為永樂爺說過,只有等到極其危急的時候才能把箱子打開,只要打開箱子看見裡面的東西就什麽都知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