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烽火》第105章 血詔
崇禎點頭,帶著悔恨的語氣說:“對!朕一直後悔對文官集團太軟弱了!對他們太遷就了,要是能強硬就好了!像以前我拿國戚來開刀時能堅持下去就好了!唉!可是現在後悔還有用嗎?”

 張必武也同樣在不斷地歎氣:“是啊!皇上,要是當初你有鐵血手段又怎會有今天的結果啊?唉!”

 崇禎在苦笑著搖頭,後悔有用嗎?

 張必武帶著無奈地語氣說:“皇上太要面子了!世間的事往往就是這樣,你越要面子就會越沒面子!要面子就得先學會怎麽去不要面子!像劉邦一個流氓,他做的事是無賴的,很不要臉的,可是他卻建立了漢朝,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高的!劉備一次不要臉,奪了同室劉璋的蜀地,建立了蜀漢,割據了幾十年!”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卻難免身後罵名滾滾來!如果說你以霸王的手段去做,以不要臉,不顧後世的評價去做,說不定贏來的卻是讚譽,成為一代明君,還能中興大明!”

 “一件事不管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在背後罵你!做大事者就要有不懼別人責罵的氣慨與豪氣!誰人背後無人說?就算這一件事做得再好也會被人說的!總是在乎別人的說法,那就不是你自己了!總在乎別人說法,那辦什麽事也辦不成的!”

 “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名?今生所為無愧於心,可矣!有一件事是可以利於大眾的,許多人的,可是卻不可避免地要損害少數人的利益,而你自己也將背上萬世罵名,臭名揚於史籍,可那又如何?做!對!勇敢地去做!”

 崇禎看著張必武,萬萬沒有想到張必武會有這樣的想法,還真是小瞧了張必武!這些是崇禎最為害怕的,他就是太在意名譽了!

 張必武說:“皇上,自古成大事的蓋世大英雄都有勇於做千古罪人的氣慨!看透千古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此願足矣!”

 崇禎仰對天,他苦笑了,說:“國雄啊,其實朕一直在想,當初闖賊還沒有到燕京城下的時候,有勸朕南遷,就連皇后也破了內容不能乾政的條例勸朕南遷。朕也想過南遷,可是朕太在意聲譽了,想要讓文官們同意,文官不同意,便作罷。後來要逃出燕京時,朕也可以下決心,可是卻又在乎後世的評論又不成!”

 “與東虜議和,爭取時間從而消滅流賊,然後休養生息,就像是漢初對匈奴的忍讓政策一樣是正確的!可是朕就怕後世的罵名,就怕世人的說法,朕又一次地讓正確的意見付諸東流了!唉!朕就是太要面子了!”

 崇禎看著張必武便問:“你說得對!要是朕不這麽想要臉面的話,說不定真成了!大明就真的中興了!周武帝廢佛,罵聲滾滾,可後世稱讚他是名君。李世民殺兄殺弟逼父退位,也是千古名君!唉!朕錯了!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就越得不到!你越要臉,那麽最後反而是越丟臉!哈哈!”

 崇禎仰天苦笑起來了,說:“國雄啊,你說得太對了!要是早對朕說,該多好啊?朕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錢?對啊!要是朕當初讓百官和皇親國戚捐餉,朕繼續鐵血暴力的手腕,那麽朕就能從這些貪婪的皇親國戚以及百官中得到許多的軍餉,有了錢,朕的明軍就不會不堪一擊!朕能組建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外定韃子,內平亂賊!”

 張必武便說:“皇上,其實有很多人想對你說的,可是你不給他們說話!包括九老不也是嗎?他最終得逼得寧願一死也好過會被緹騎逮入獄而斬於市!皇上說得對!要是你不怕別人怎麽看待,硬是逼百官和皇親國戚把餉捐出來,你會為此感到驚訝的!”

 “因為李自成將會對百官和皇親國戚逼餉,他們得到的錢將是國庫的好多倍!一個大的皇親國戚的身家都能得到一年的稅收!皇上的身邊其實就有了很多的財源,你根本就不用為沒錢養兵而煩惱!可惜啊,皇上你看不到了李自成派劉宗敏逼百官所得的巨款了!”

 崇禎苦笑了,在亡國之即,他的表哥劉文炳和妹夫鞏永固進宮來看他,也曾經說想要力勸崇禎南遷,可是他們怕啊!而且又懼與明朝定下的規矩不符!所以才沒有來勸朕!況且朝中的老臣也是害怕,他們才不敢向朕進言。

 崇禎在悔恨不聽人言時,又聽到張必武所說的,百官和皇親國戚有這麽多錢,他真是想不到啊!而且崇禎以前在向皇親國戚以及百官要餉的時候,他們都在他對抗,他氣憤,國家對他們這麽好,可是國家在難的時候,他們卻棄國家於不顧!連一丁點的錢都舍不得捐出來,不知道有國才有他們的榮華富貴啊!真是可惱!

 現在想想悔不當初啊!你們如此乾,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是啊!多殺幾個又如何啊?唉!真是太仁慈了,沒有用到霸王手段,鐵血手腕啊!一個君主除了仁慈,還得有霸王手段,鐵血手腕!這一方面,崇禎認輸了,覺得不算是一個明君。

 張必武又繼續說:“作為一個皇上你至高無上,擁有著無限的權力,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你卻將中興之臣,治國平天下之臣,逼得死得死,敗得敗,降得降,殺的殺,罷的罷!難道沒有責任嗎?”

 盧象升也忍不住出聲了,說:“皇上,你一心隻想著勝利,而且在宮中不理解戰場的情況就妄加地指揮,不能給將領充分的指揮權,他們又怎麽能獲勝呢?你太急於求成了,你心一急,步伐就會亂。”

 “君主作為百臣之首,是心!心一亂,手和足自然也就無所適從,也跟著亂!君臣不一,步伐不一,往往是要手往東,手卻往了西,上下不一致的話,沒有團結一致的朝廷又怎麽能破強敵呢?你一直地催戰,令得洪承疇本想以守為主卻招致了松錦大敗,孫傳庭本想守河南以困死闖賊卻兵敗河南丟卻關中……”

 崇禎示意盧象升不要再說下去了,他見到王承恩是焦急地望著,而且城中有火在冒起。

 崇禎知道是他的表哥全家自殺了,還有李姓老臣,他們都是忠於自己的,他們說過要全家[***]以殉國,現在他們都做到了。

 王承恩聽到一聲聲地喊殺聲傳來了,而且非常清晰了,他想向崇禎進言。可崇禎向他示意,王承恩便不說了。

 崇禎便說:“張必武,我時間快不多了!我隻想問你,你認為李自成能坐穩江山嗎?”

 張必武搖頭,說:“李自成坐不穩江山,江山會讓韃子給搶去的!”

 崇禎大驚:“什麽?韃子搶去江山?”崇禎不敢相信,他說:“不,不會的?朕寧願是李自成坐江山,也不要是韃子坐江山!”崇禎顯得非常地激動呢!

 張必武應道:“是的!沒有錯!韃子狼子野心,他們會辦到的!他們知道燕京城破後,會舉傾國之兵來犯,佔據燕京,便會迅速地遷都,從而征服全國!這是自努爾哈赤時就制定的夢想,包括皇太極也在延續著這一夢想!最少他們都要達到金朝時佔據華北半個中國的局面!”

 崇禎看張必武,他知道張必武不是說笑的,說的全是真的,崇禎又想了想,出了一身冷汗,張必武說的非常有可能啊!

 不能等閑視之!他便先撕下身上的衣裳,然後是咬破了手指,他便寫下血詔。

 “凡驅除韃虜者,保我漢家江山者,可代我大明為天下之主!崇禎絕筆!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曰。”崇禎寫下的是血詔!崇禎把血詔給了張必武。

 張必武接過血詔,不敢置信地看著崇禎, 崇禎厲聲地說:“國雄,接住!這是男兒之間的信任!我把整個江山都交給你了!我相信你,你會讓我們漢家江山依舊的!”

 崇禎沒有明寫讓張必武得到明朝的江山,這樣做的原因,第一是天下人會不信是崇禎的血詔,那樣對張必武就不好了。而且萬一張必武不能完成驅除韃虜,複我漢家江山的話,他讓江山給張必武就會是一個笑話了。因此,崇禎的血詔這麽寫,沒問題。

 “啊!”盧象升和王承恩都是睜大著眼睛看著崇禎和張必武!現在崇禎要把江山全付給張必武!難道這就是禪讓嗎?

 張必武便接過了血詔,就算是有崇禎臨終的血詔,可天下人能相信他嗎?崇禎在世時,他的聖旨很多時候都被人陽奉陰違,現在人都死了,也難以讓人心悅誠服地服從,不過作用還是很大的,可不能小瞧啊。

 崇禎轉向了盧象升說:“盧愛卿啊,你就做個證吧!”盧象升便點頭同意了。

 崇禎又歎氣了,說:“可惜了!朕的玉璽不在,要是在的話,就加蓋玉璽了!天下人就知道了,就不會有人懷疑其真實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