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烽火》第3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
第三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斥侯便把所探知的據實稟報:  明軍將士聽聞他們面對的是驍勇的多爾袞,加上多年來養成的畏滿如虎,欠軍餉已久,將士們是氣力不繼,鬥志低落。仗沒有打,士兵們就散去了大半。

  吳阿衡只有他的總督直屬護衛標營以及總兵魯宗文的一部軍兵還跟在他的身邊願意與他一同死戰報國,就算如此,他的兵力和滿清比起來還是要差得太多太多了!盡管如此,他還是率領孤軍勇鬥強敵。

  清軍將吳阿衡和魯宗文圍了一匝又一匝的,接連激戰了五天,魯宗文戰死。

  牆子嶺頓時是屍積如山,血流如河。此時就算是身邊將士盡皆戰死,糧草早已斷絕,而吳阿衡卻沒有一絲突圍的意思,他還是血戰。他說的就是一句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最後吳阿衡力竭被擒,清軍迫降,可是他大義凜然,不降,慷慨激昂地直剖心胸:“我生為大明將領,死為天國英靈,決不屈膝!”

  聽到不屈膝的話,令得清軍惱羞成怒,用刀直指著吳阿衡的膝蓋厲聲地威脅:“你跪是不跪?”不止如此,清軍還把一些捉住的明軍逃卒給押到了吳阿衡的跟前,然後刀一揮,“哇啊!”在逃卒的哀號聲之中,逃卒的雙膝被砍掉了。

  “降不降?跪不跪!”一把把的尖刀圍對著吳阿衡,想讓吳阿衡屈服!更有人指著魯宗文的屍體,說:“難不成你也想像他一樣?”

  吳阿衡面對著帶血的刺刀,對敵人是嗤之以鼻,隻淡淡地說了一句:“來吧!”甚至連看都不屑看一眼清兵。

  “哇呀呀!”清兵頓時像被氣瘋了,他們氣死了!凶殘的清兵不由分說,就把吳阿衡的雙膝給砍掉了。

  更有一個清兵一個箭步上前來,緊緊地抓住了吳阿衡的頭髮,用力地抓著他的頭往地上撞去。

  這一下撞得吳阿衡眼冒金星,可是他還是用自己的嘴來做鬥爭的武器,“哈哈!投降?天大的笑話!我不是說過嗎?我是明將怎麽會降?你們是不是黔驢技窮了?狗吠些什麽!不用白費力氣了!你們是無法讓我屈服的!”

  “扒開他的嘴!把他的牙齒全打落,把他的舌頭割下來!看他還能不能說!”清兵們已是氣極敗壞了!瘋狂地吼叫著。

  好幾個清兵上前來執住吳阿衡開始了暴行,吳阿衡齒被擊落,舌被拔掉。

  原本以為吳阿衡不能再怎麽樣了,可是滿嘴是血的吳阿衡雙目如劍,發出唔唔的聲音,可以看出,他似乎還在罵,而且他的手在動,他似乎是盯著掉在不遠處的一把劍,他要爬到那裡,拿起劍繼續戰鬥!

  哪怕是雙腳被砍掉,舌頭、牙齒都沒了,別人常說武裝到牙齒已是程度之高了,可是吳阿衡卻是血不流乾,死不休戰!有口氣在,就記得自己是明將,當戰鬥到底!

  清兵看到,他們害怕了,別看吳阿衡將死之人,可是清兵們卻怕他,他會再拉人來墊背。心中無限的恐懼驅使著清兵只有把吳阿衡給殺了,才能扼殺他們心中的恐懼感。

  ……………………

  斥侯把探聽的消息報告完了。“隆徽兄啊!”盧象升大叫出來了!吳阿衡字隆徽,是萬歷四十七年已未科進士,而盧象升是天啟二年的進士,晚三年於吳阿衡,有同朝為官之誼。

  盧象升聽聞吳阿衡慘死,他又怎麽能不傷心難過呢?他大哭起來了,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張必武是眼疾手快地過來扶住了盧象升,說:“製台大人請匆傷心難過了!我們現在所想的是要怎麽為吳製台大人報仇雪恨!”

  盧象升的家人顧顯也勸說:“是啊!主人,

你不要再哭了!請將養身子啊!為吳製台大人報仇,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傷了身子!”  顧顯是盧象升的家仆,打小就和盧象升在一起,兩人看似是主仆,實則為兄弟之情。

  盧象升也是聽明白了,他也認為張必武說得很對,隨之他轉向了斥侯問:“吳總督生前曾經有什麽話說嗎?”

  斥侯如實而報:“吳製台大人在領軍出發之前說過,‘皇上猜忌,他對臣下刻薄寡恩,臣下稍有過錯,非殺即獄,一點寬容也沒有!讓韃子從我的防地破關而入,我就是犯了死罪!與其被緹騎擒拿到京斬於市,不如光榮戰死於沙場之上,以全忠名!’”

  “啊!”這一句話對於盧象升的震動是很大的!盧象升也知道崇禎猜忌心太重了!對臣下沒有寬容,十分苛求,最為重要的是崇禎太想做堯舜明君,太想中興了,他的很多舉措因此是操之過急的。為此,他極好面子,令得臣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屍位素餐能得一天祿位算一天祿位了。

  要是崇禎皇帝對臣下多些恩情,有秦穆公對孟明視的寬容,那麽今天國勢也不會艱難如此!人材也不會緘口不敢言,屍位素餐的也不會這麽多。

  是啊!要同秦穆公的胸懷,真的難啊!孟明視屢戰屢敗,朝中眾臣也對他極有意見,秦穆公依舊給予支持。最後孟明視一戰勝晉軍,威震天下!秦國霸西戎。確實難做到如秦穆公一樣啊!

  盧象升對於吳阿衡之死,他是明白了,要是崇禎皇帝能給臣下多些寬容的話,吳阿衡是不會選擇戰死以全忠名,他一定會留有用之身來為國效力,從而讓國家強大起來。

  想到這裡,盧象升就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他不由接連地唉聲歎氣起來。

  張必武看到盧象升的表現,又聽到了斥侯所說的吳阿衡死的原因,他明白了,盧象升是不是也有吳阿衡的想法?萬一與敵戰不利的話,盧象升是不是也要走吳阿衡的路呢?

  對!歷史上的盧象升就是因為害怕受到崇禎的猜忌,緹騎逮京斬首於市。所以他寧願光榮陣亡沙場,以一死報國。

  “製台大人……”張必武想要勸盧象升打消這個念頭,不過就連張必武也沒有信心能不能說服盧象升。

  “唉!”盧象升在歎氣,忽然間見到了斥候還沒有走,便問:“怎麽了?還有什麽事嗎?”

  斥侯便回答:“殺死薊遼總督的清將嶽托還指名要與我們宣大軍開戰!他說,要是我們宣大軍有本事的就和他決一死戰!他更點名了張千總大人,說千總大人還欠他的債!”

  張必武想到了以前他踢了嶽托一腳,嶽托不能殺死他,還讓張必武逃了,想必氣盛的嶽托一定是心中極其不平的,指名道姓要找張必武也就不出奇了。

  盧象升笑了,說:“必武啊,看來在清軍的眼中,他們更想要你的人頭啊!誰叫你和皇太極有了這一過節啊!”

  張必武立即抱拳,說:“我才不怕呢!在製台大人的率領下,我們必能克敵製勝的!”

  盧象升苦笑了一下,說:“我們看來是低估了多爾袞和皇太極了!本來我以為讓倆人不和,他們就鬧起來,可是他們在外敵面前卻團結一致,或許只有大敵過後,他們才會窩裡鬥吧!”

  張必武沉默了,他想到了一點,說:“我想皇太極知道多爾袞是個將才不得不任用,可是他又不能讓多爾袞戰功再多,他也會扶助其他的將才以製約多爾袞的。比如說現在立功殺死吳阿衡的嶽托!我認為我們只要殺死嶽托的話,再假借是多爾袞助我們的,必定能挑動皇太極和多爾袞的關系進一步惡化!”

  盧象升微笑著點頭,他知道張必武說得不錯,這一計可以一用。不過他也知道多爾袞和皇太極在大敵當前,能以國事為重放棄私嫌,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難以動搖的。

  就在這時,一聲呐喊:“皇上聖旨到!”崇禎的聖旨?對!這是搬救兵的!

  清軍的入侵, 塘報是一波緊接著一波的傳進紫禁城,崇禎帝是很慌急的,他能想到的就是寵愛的盧象升,他總督宣大兩鎮,讓他火速地來援,這是當務之急。

  所以崇禎帝就立即派人來下聖旨了,讓盧象升火速帶兵來援。

  盧象升不由歎氣了,要是以前不是崇禎帝曾聽信宦官下了一道旨令,責怪他為什麽要積極備戰,從而松懈了下來。不然的話,他就可以一聲令下,全軍火速來救了!

  可現在糧草輜重等等都沒有備好,軍兵也沒有集結完畢,他又怎麽能火速來呢?所以現在盧象升能做的就是快點完備做好奔援。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盧象升的父親去世,他還是以戴孝之身,丁憂之期未過,他想去也得準備一下喪期要做的東西才能去。畢竟大明是以孝治國的,父喪丁憂期可是極其被看重的。

  盧象升吩咐說:“必武,你速去整頓人馬,做好準備馳援北京!一切都交給你去統籌了!”

  “是!製台大人!”張必武施禮完之後,他離開了。他不會辜負盧象升的信任。

  就在張必武剛回到家中,衛兵立即來報:“千總大人,有一封信到!送信的人說寫信的人是和你在科爾沁同生死的好朋友!”

  “哦!”張必武一聽,想到的是他!他怎麽會寄信來呢?信中內容是什麽!便把信給拿了過來,急忙拆開要看信中寫些什麽。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