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烽火》第12章 背信棄義的英國人
張必武在離開了威德爾旗艦的時候不由是長松了一口氣,他料定威德爾要殺他是投鼠忌器的,現在他總算是搏成功了,也能顯示出明軍之中有膽有識的人多,似此也可以威懾一下西洋各國不要以為中華好欺。  當他一出現在岸上的時候,黃起、林翔鳳、袁玉佩、黃又光、蔡九儀、林立昌他們等著他不足為奇。

  因為還有兩個人!居然是費揚果和額阿山!二人怎麽到了?見到兄弟,張必武自然是很高興了。

  “兄長!”費揚果快速而來,他直奔到張必武的跟前,見到張必武的雙頰有傷,便擔心地問:“兄長,你沒事吧?”細細地打量著張必武,見張必武沒什麽大礙,不由安心了。

  張必武笑了,回答:“沒事!我沒事!兄弟,你怎麽來了”費揚果便據實回答,因為他聽說榆林鎮要查張必武與義軍私通之事,張必武有危險,他就來了,想救張必武。後來聽說張必武到了廣東東莞,他也一路而來了。

  張必武很奇怪,他與義軍私通之事?不過他轉念一想,就算是真捅出來了,神通廣大的師父也能擺平的,所以張必武也就不放在心上了。當然這時,張必武還不知道費揚果的真實身份呢!

  【注一】費揚果的生母是漢人,正是他的生母是漢人,故他的生母沒有記載,他被繼妃富察氏兗代撫養。他也在滿清皇室之中備受輕視。

  【注一】:費揚果的生母不詳。有種說法說費揚果是**哈赤的繼妃富察氏,名字兗代的兒子。也有說不是。而在我的小說中就姑且臆想為費揚果的母親是漢人,他是由繼妃撫養長大的,只是從小受到冷眼。

  ……………………

  在前年哈達公主莽古濟之仆冷僧機出首告發富察氏與**哈赤的兒子莽古爾泰生前曾與弟弟德格類、妹妹哈達公主圖謀不軌、私造金印。

  哈達公主被處死,哈達公主大女兒被豪格殺死。莽古爾泰和德格類家族一律削除宗籍,淪為平民。因費揚果不是富察氏親生兒子,又與莽古爾泰和德格類關系不睦,與多爾袞、多鐸關系好,所以才沒受牽連。

  費揚果有著漢人的特征,加上他從小受母親影響,他的漢語學得非常好,他也能偽裝成漢人,別人是難以看得出他是一個滿人的。故他多次遊覽大明,都沒有人發現他是滿人。

  其實費揚果來並不全是擔心張必武的安危,他還想到了張必武要是在明軍中受到排擠,他就想辦法把張必武拉到滿清這一邊陣容裡。

  為了此事,在臨出發之前,他到了多鐸的病榻前,還問了多鐸,要是把多鐸的仇人招到滿清之中,會對滿清有用,多鐸會怎麽樣。

  多鐸就回答,只要是對大清有利的,他個人榮辱不算什麽。其實多鐸聽到費揚果說這一番話,反而懷疑費揚果是受了皇太極的命令前來試探他的。所以他自然表現得隻為大清利益不顧個人了。

  費揚果就沒有多想,認為十五阿哥說的話是真的,只是他的仆人額阿山認為不顧念兄弟之情的多鐸的話是不可信的。

  可是單純的費揚果是說不通的,更何況額阿山只是個仆人更難說服費揚果啊!現在他決定要到大明國境內,一來可以救張必武,二來以後不用再擔心分隔兩個陣營,從而好兄弟各為其主兵戎相見了,三來,他也可以去看他的心上人。

  張必武和費揚果久別重逢自是高興,理當把酒言歡。他二人自是去喝酒了,而威德爾送還的三十五門大炮,

早有等候著的明兵把其給運走,重新安裝回虎門炮台上。  不止如此,威德爾還讓兩個商人同諾雷蒂一起到廣州去,帶西班牙銀幣22000裡爾,以及2小箱日本銀幣,作為購貨之用。當然還給了諾雷蒂不少的金錢,希望諾雷蒂要好生照顧這兩個商人。

  諾雷蒂雖是滿口的承諾,不過他也看出威德爾要咽下這口氣是很難的!他心中也是巴不得英國人與明軍開戰,當然最好連荷蘭也加入其中。他就是坐等著看戲,同樣也看著機會,葡萄牙能不能也撈好處。

  他自然不會提醒廣東當局的,反而想要廣東當局放松警惕,相信威德爾不會再生事了。

  為此,廣東當局就放松了警惕,他們認為既然威德爾已經是道歉賠禮了,而且還派了兩個商人來結好進行貿易,那就不用有什麽好擔憂的啦。

  可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威德爾使的是計!正如他對特裡所說的,這是他讓廣東當局放松警惕,從而方便他長驅進入到廣州內河,直接威脅到廣州。不僅僅有他英軍的艦隊還有海盜也一同協作了,威德爾和一幫中國的敗類海盜結成了聯盟,從而與他們共進退,共謀利益。

  只是威德爾沒有想到的是廣州這邊居然有數千駐軍, 不然他就可以一舉襲破廣州了。他也只能是在內河上相威脅,虛張聲勢,從而想迫使廣東當局打開貿易之門。

  當然廣東這一邊並不知道有海盜的出現,他們也隻認為是6艘英船,一千多個英國人。張鏡心在商討著該怎麽樣對付這一支英國船隊。

  普遍的看法是,兵臨城下,不得不將其給擊退,這種欺騙手段完全惹怒了每一個人,士可忍豈不可忍!必須派兵狠狠地教訓他們!免得他國認為中華好欺!

  在此情況之下,作為武狀元,錦衣衛副千戶,還對兩廣海防作出傑出貢獻,消滅海賊的朱可貞必然是身擔重任。可是要派出多少人馬以攻擊猖狂的英船呢?還要有多少船只出動呢?

  其實他們都在感歎要是還有鄭和的寶船,明初那樣優秀的堅固的船隻就可以將英國人毫不費力地給擊退了。那時的一艘船能容納一千二百人,堪稱海上的巨無霸。

  可惜海防的衰弱,衛所逃兵的增多,還有船隻都沒有研製,航海、造船術等等不但沒有前進,反而是倒退,衰弱,像鄭和時的寶船等優秀的戰艦沒有了。

  一面要派出人馬攻擊廣州內河中的敵人,一面又要小心提防英國人會攻到廣州。張鏡心本想出聲,給個起碼六、七艘大的戰艦,如可容納三百人的三桅炮船,要是有六、七艘的三桅炮船出戰,那就是有兩千人了,消滅英國人是十拿九穩的。

  就在這時,交通總兵陳謙出場阻止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