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烽火》第8章 先鋒軍出關
楊廷麟的話說完,萬元吉也是點頭表示讚成楊廷麟的意見。 m

 萬元吉以前是嗣昌的參議,還參與過要害張必武呢,後來張必武席卷了江南,知道萬元吉是個人才,沒有顧念以前的恩怨,把他提拔出來了,加以委任呢。

 萬元吉同樣也站出來了,他表示讚成楊廷麟的意見,希望張必武能采納。張必武當然會采納的。

 張必武一指楊廷麟,說:“聽聽!大家聽聽!說得句句入我的心啊!”

 黃得功等都紛紛地表示,他們不會爭功的,大家都是同一個軍隊的,都是戰友,自然會共進退,以奪取勝利為要務。

 張必武聽到這自然是很滿意的,他要的就是這樣的答案。在他的心中已做好了腹稿,想要誰出戰,都策劃好了。

 如今張必武看了糧倉,他還得到武器庫裡,看看武器如何,最後要到軍隊之中,看看將士們是不是的鬥志如何,是不是可以一用了。

 張必武來到了武器庫,他手中時不時地拿起長戟或長矛,要不然就是火器,還拿著三眼銃試著開火,看看效果怎麽樣。

 還別說效果挺好的,槍的性能挺不錯。再一看武器堆積如山的武器,為了積累這些武器,可不少花功夫啊!

 張必武便拿起了刀來,向身邊的人示意,黃得功立即出來了,說:“來吧!”

 張必武便是揮舞著大刀砍過去,“鏗”的一聲,十分堅固。這很好!如此就放心了!

 逍遙也是拿起了武器。他在比劃著。張必武的眉頭皺得很緊呢。在這段時間。兒子一直纏著他,想要上戰場,可是張必武說什麽也不讓他去。

 畢竟戰場太危險了!不想讓自己的兒子陷入於了危險之中,這是每個做父母的心。

 逍遙最終還是忍不住了,說:“父王,這一次不管怎麽樣,你一定要讓我跟著你一起出兵!我長大了,不能總呆在外面。要是這一仗打完了,以後就沒有仗打了!請讓我也隨你一起出發吧!”

 張必武還是沒有出聲,逍遙大叫:“父親!求求你了!一定要讓我去吧!讓我去啊!在我這個年齡,霍去病就立下了大功!我偏不信,我比不上霍去病!”

 他是一臉的倔強,不管怎麽樣,都不可能讓他打消念頭的。一隻雄鷹要想飛翔於天空,不可能總躲在父母的懷中,適當地得把他給放出去才行。

 張必武想明白了,便說:“好吧!你就跟在我的身邊吧!我帶你一起出征!”這一下。逍遙就高興極了!他將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出征!

 張必武在看將士的比武,一個兩個精神煥發的。他們在校場上互相來往,拳來腳往的,打得個好不熱乎。

 而一排排,一列列的人則是持槍、戟、矛在呐喊著,刺、搠、捅、擋、格,呐喊聲一聲聲地傳來,讓人震耳欲聾。

 張必武看著滿意,他又要看看自己的騎兵。這些騎兵是馬上都插有旌旗的,他們奔騰,縱橫,騎射同樣表現得非常出色。一股股的鐵流像是萬流匯及的,一起融合到了一起。

 萬馬奔騰,蹄聲如雷,且呐喊聲又令得山塌地裂。

 “好!好極了!”張必武在鼓掌,他興奮啊!在入京之時,他才有六萬騎兵,現在他已擁有了十二萬騎兵了,兩年時間增長了一倍!

 只是他清楚,這些騎兵和八旗兵比起來還是差了,要真在草原上作戰是很難的。

 布爾尼、鄂爾多斯部都表示了,他們願跟隨張必武,只要張必武一出兵,他們的蒙古騎兵也會跟著一起出動,想必他們多少也能湊夠五、六萬騎兵吧!

 騎兵或許還少點,可是以火器還有步兵為主,在兵力上完全可以重壓,還有一點戰爭是比國力的,以中國的土廣人稠,資源眾多,和滿清的遼東之地,要是打起消耗戰是不怕他們的。

 張必武信心更足了,本來他還想看看,要是實力不行的話,再積累多一年,用三年的積蓄來與滿清打上一仗!哪怕是與滿清的戰爭拖個三年五載,甚至十年都不怕!耗得起!

 可看看現在的情形是不用了!兩年的時間足夠一戰了!而且比拚耗,對方更拚不起!

 張必武便大聲地說:“諸位將士,你們想不想建功立業啊!”上萬將士是整齊劃一,振聾發聵地回答聲:“想!我們想!”

 張必武一點頭,說:“好!遼東本是我大明領土,自努爾哈赤霸佔幾十年了,我們現在要把此地給收復!永絕後患!”

 這一下,將士們全都興奮了,怎麽說,他們是早就想出戰了,等了兩年,現在是熬出頭了!他們個個歡欣鼓舞的。

 張必武淒然指天而誓:“諸將士聽著,我們將患難與共,安樂亦與共,若日久相負,天誅地滅!今請大家奮起武勇消滅韃子,以讓天下長享太平!”

 張必武與諸將士設誓就是想要激勵士氣,告訴他們,張必武將與他們一同共患難,同享樂!將士們又怎麽會不激動?不樂意效命呢?於是將士們爭相約誓,歡聲達數裡。

 “滅韃子!天下長享太平!天下享太平!”這呼聲一直激蕩著……

 張必武望著在自己旁邊迎風招展著的“張”字大旗,張必武不由是看了看自己的張字大旗,這面大旗能不能順利地插在沈陽的城頭?把滿清給全部消滅掉呢?

 由於先前就已經是商量好了,由李過和李定國以及黃得功等各分出一支人馬來,組成先鋒軍。

 三方的主將分別是馬元利、曾英、郝搖旗,他們三人指天蒙誓,將會共進退,團結一致,一切都以勝利為主。

 張必武便是很滿意地點頭,對他們說:“你們可要記住今天所說的話啊!好了!你們各自準備吧!由山海關出發!同時,我也會讓黃起帶兵從蒙古草原而進,這是要向蒙古各部表示,我是與滿清相作戰,只要他們不亂我們的事,那麽就沒事!就如同以前一樣!要是他們多事,他們就免不了滅族之禍了!”

 張必武是特意多次給蒙古各部帶去信息的,而這一次,他準備了幾十萬人馬兵發遼東,不是隨隨便便的,要是他們敢幫助滿清的話,順便就把他們給滅了,只要不出兵助滿清,自然是大家平安無事。

 張必武出征遼東的大軍詐稱為百萬大軍,先要從聲勢上威懾敵方。實際上他的總人馬才五十萬人,雖說後備征發的人還會陸續地增加,可一下子讓他從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且百廢待舉之中抽調出這麽多人馬,還真是一件吃力的事。

 張必武出兵這一件事,早就是傳遍了天下,傳得沸沸揚揚的,不可能不知道。

 同時,張必武還一再地提醒他們一定要提防,要小心呢!就怕多爾袞會有什麽計策,對於多爾袞,張必武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可怕的敵人,馬虎不得。

 歡喜嶺,這是山海關外的一個嶺,既叫做“淒惶嶺”又喚為“歡喜嶺”。

 淒惶嶺的起名是因為滿清崛起,明廷對此用兵,明軍將士一個又一個的從淒惶嶺而過,他們知道這裡離家越遠的地方,所以一經此地,都是痛哭流涕的,淒淒涼涼,悲惶,故名淒惶嶺。悲傷和痛哭是充斥於此嶺的。

 當然在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不少的名士都被遷移到了沈陽,他們攜小扶老的過此,全是痛苦地望著東去之路。

 而歡喜嶺的名字則是過了此處就近家了,回返的人或是出征的將士們走過了千裡無人煙,且死屍縱橫的地方,他們是喜出望外的,朝南而望,他們就要到家了,他們死裡逃生了!怎麽能不喜?不快樂呢?故取名為歡喜嶺。歡聲笑語是充斥於此嶺的。

 以前多爾袞接吳三桂的求救之時,他就是駐兵於歡喜嶺,當然是稱呼為歡喜嶺並不叫為淒惶嶺,以取個吉兆。多爾袞在歡喜嶺看著吳三桂與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戰,他以逸待勞,等到吳三桂與李自成精疲力竭之時,他就令八旗兵一擁而出,方立下了入鼎北京的大功。

 自然是從歡喜嶺進兵了, 這是必經之路,只是不準讓人叫做淒惶嶺,只能喊做歡喜嶺。

 大量的軍兵已雲集於山海關處,這裡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每個士兵的衣盔都擦得鋥亮的,每人都精神煥發。

 此次誰先出關,郝搖旗、曾英等是采取了抽簽的方法,最終幸運是落在了郝搖旗的頭上,當然,這是不是真的幸運啊?

 只見天地蒼茫,山海之間雉堞如虯龍而臥,關門如針孔,關牆雄偉險峻屹立。而另一邊則是海了,奔騰的大海,顯示出了其磅礴洶湧的氣勢。

 郝搖旗顯得是志得意滿的,他認為此次出征,自己抽到了好簽能先出關,他一定能獲得勝利的!

 軍隊一路向東而去,迤邐而行,像是一條長蛇呢!這一帶山林倒是挺多的。

 而郝搖旗站在這裡,他望著,還能見到殘留著一些當年多爾袞入關駐軍於此的痕跡,他冷笑一聲,說:“韃子!又能有什麽了不起呢?現在就等大爺我消滅你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