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兵道唐末,開局執掌軍閥世家》第8章 3兵建設,趕河朔,超長安
  這一戰後,沈奕威望大增,得到了家族上下的擁戴。

  自兵道崛起後,大唐普遍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

  安史之亂導致軍閥遍地,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一方。

  在北方河朔四鎮,節度使更是直接世襲,對朝廷命令聽調不聽宣,隱隱有叛亂勢頭。

  此時的唐帝國和沈奕前世基本一致,唯一不同就是李唐皇的室合法性急速衰落。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風氣下,盡管皇室依舊掌握最強兵力,但不足以吊打天下,充其量不過強一點的軍閥。

  如果有更強的軍閥出現,權力變動順理成章。

  在前世,這種共識在五代十國時期才出現,此時李唐王室依舊帶有神性,但這一世兵道崛起,極端武力崇拜被大大提前。

  皇室如此,世家內部更是如此。

  沈奕繼承族長位置,並非因為他是前族長兒子,而是因為他有兩千兵力,是沈家兵力最多的軍頭。

  沈家兵主堅信,只有足夠強的族長帶領,他們才能搶到更多資源,強大自身。

  沈奕要坐穩族長位置,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兵多,二是打勝仗。

  前者代表戰力,後者代表謀略,戰力鎮壓叛亂,謀略做大蛋糕,兩者缺一不可,構成沈奕權力的合法性。

  兵力保證沈奕成為族長,霸佔最多資源,但只有擊退聯軍獲得大勝,沈奕才能按照他的想法,進行內部改革。

  如果在沒有軍事勝利的前提下改革,那麽沈奕將阻力頻頻,勢必要殺一大批人,損耗家族力量。

  所以,沈奕班師回朝後,趁著大勝余威,第一時間召開家族大會,召集沈家所有兵主,凡人執事齊聚議事堂。

  環視一圈,看著一雙雙狂熱的眼神,沈奕清了清嗓子,說道:

  “諸位,此次我們雖然勝了,但卻有極大的僥幸成分,如果沒有我訓練府兵,沒有我一箭將武家族長射死,之後的反擊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離開了我,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兩千兵力上台,都無法渡過這場危機!”

  台下眾人臉色一變,明明打了勝仗,沈奕卻說如此沉重的話題,極大挫傷了士氣。

  但沈奕不在乎,此刻他的權力格外穩固,哪怕他把功勞全攬自己身上,否定其他所有人的努力,依舊無人敢質疑。

  沈奕繼續道:“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沈家還不夠強!兵力不夠多,兵器不夠利,甲胄不夠硬!”

  “所以沈家要進行‘三兵建設’,兵力要多,兵器要利,兵甲要硬!我知道這是廢話,但就是這個理,只有如此,沈家才能複興!”

  議事堂內,聽眾們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在沈奕父親時代,雖然也有“三兵建設”,但並不連貫,目的在於短時間內積蓄決戰力量,往往一戰之後就回到解放前。

  聽沈奕的意思,是打算把“三兵建設”作為長期國策,優先級更高,甚至高於乘勝追擊,殲滅武家和血斧。

  沈奕繼續道:“經此一役,武家數年內恢復不了元氣,血斧沒了老大,更是內戰進行時,月門島艦隊巡防古月江,我們一時打不過去!”

  “所以未來幾年將不會有大戰,在我的領導下,沈家將集中資源,完成三兵建設!你們有什麽要問的嗎?”

  下邊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把目光投向最前方四人,他們是除沈奕外,沈家最強的四個軍頭。

  分別是沈奕的大伯夫婦和二伯夫婦,兵力分別是500、400;700、400,皆為丙等資質。

  大伯稍作思考,便問道:“道理我們懂,三兵建設確實要,可困難同樣不少,族長有更詳細的方略嗎?”

  大伯母點頭道:“沒錯,另外我們要到怎樣程度,才算完成建設?”

  沈奕淡淡道:“大伯和大伯母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問題,完成三兵建設,核心在於發展技術。”

  “技術?”眾人沉思,不斷咀嚼著這個詞。

  沈奕沒有解釋,而是問道:“諸位的傀儡抵達沈鐵堡了嗎?”

  大伯負責鎮守沈鐵堡,他點頭道:“已經到了,在塢堡廣場上等候。”

  沈奕點頭:“帶它們前往冶煉區,見識一下技術的威力!”

  議事大廳內有兵主數十個,囊括了沈家所有兵主,此時它們都派出一到兩個傀儡前往沈鐵堡。

  沈鐵堡分為兩部分,一是采礦區,二是冶煉區,前者開采鐵礦,後者和沈煤堡的煤炭一起,將鐵礦冶煉成鋼鐵。

  眾兵主傀儡在大伯傀儡的帶領下,進入冶煉區,迎面見到一個兩人高的大高爐,正源源不斷地產生鐵水。

  鐵水彤紅,流入一旁的容器攪拌,祛除碳和雜質,進入鍛造區,鍛造成武器。

  眾兵主看得目瞪口呆,先不說鐵水質量如何,單就這產量,就足以吊打現在的炒鋼法和灌鋼法。

  更別說這還只是一座高爐,如果弄多幾座,沈家的鋼鐵產量將吊打全大唐!

  鋼鐵就是力量,冷兵器時代更是如此,沈奕把建國後的土法煉鋼拿出來,讓沈家兵主知道技術的重要性。

  沈家兵主年齡最小都有15歲,知道鋼鐵的重要性,尤其在軍閥混戰時期,鋼鐵決定了部隊的披甲率。

  一個有鐵甲的士兵,能夠吊打五個沒有鐵甲的士兵。

  在眾兵主震驚之時,沈奕高聲道:“諸位,這就是技術的力量,能夠讓我們與北方大軍閥,長安朝廷的競爭中彎道超車!

  通過改進煉鐵方式,我們的煉鐵效率大唐第一,只要多建高爐,長安朝廷也比不過我們!”

  這時,一把鋼劍鍛造完畢,沈奕接過劍,和另一位兵主的佩劍對砍,兵主佩劍應聲而斷,沈奕自豪道:

  “三兵建設的目標,就是趕河朔,超長安,成為天下第一軍閥,通過技術,我們要有更強的兵力、武器、盔甲!”

  趕河朔,超長安。

  一眾兵主目瞪口呆,既為鋼鐵質量,也為沈奕描繪的藍圖。

  鋼鐵質量更強,就能讓刀劍更鋒利,盔甲更堅硬,極大強化傀儡戰力,為逐鹿爭霸提供可能。

  這時沈奕再提出趕河朔,超長安的口號,立刻點燃眾人的熱情。

  如果沒有現實例子支撐,下邊只會認為是自大狂的囈語,但有了沈奕的示范,眾人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副圖景。

  韜光養晦發展技術,積蓄實力,待中原河朔有變,伺機北上,逐鹿中原。

  對於尚武的兵主來說,這是何等暢快的一件事啊!

  見情緒被調動,沈奕右拳高舉道:“技術即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只要手中刀足夠鋒利,世界都將為我們顫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