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逐北鹿》第23章 暗裡交鋒
  眾人循聲望去。

  公然反對者乃是懷荒軍府戶曹從事褚行。

  戶曹一職在民政事務中可謂舉足輕重,管民戶、祠祀、農桑又帶雜徭、道路、田宅之責。

  在人事缺乏的懷荒,戶曹從事褚行就是實際的民政事務二把手,僅屈居於軍政一把抓的張寧。

  對於如此人物張寧自是早有關注。

  他尤其記得昨晚也恰是這位浸染著幾分儒雅的老者率先與自己搭話。

  當時其隱隱為眾吏之首。

  可後來挑起重任處理民政善後的卻是吳之甫,其中含義不言自明。

  “哦,不知褚戶曹有何見教。”

  想到這兒張寧微微一笑,不見絲毫怒色,反倒是顯出幾分廣納善言的意味來。

  這也令周遭緊張的眾人打心底裡松了口氣。

  “稟鎮將大人,據我大魏律令凡邊鎮軍主及以上官職任用皆當由朝堂欽定,即便……”

  褚行的身子更躬了些,言語中再添幾分誠懇:“即便大人您考慮到事從緊急,需破格提拔也應當嚴按停年格之製方為妥帖。”

  不知為何他的嗓音比起昨夜多了幾分沙啞,像是有痰咳不出的感覺,令張寧頗為難受。

  此話一出包括吳之甫在內的一眾吏員,以及遠遠跟隨在後的鎮中大戶李蘭、劉臧令盡皆色變。

  而王彬更是勃然大怒,若非見到自家將主仍是笑呵呵的,他怕是已經按捺不住胸中邪火揮拳打向這不知好歹的老東西。

  就連一向不露聲色的鄒炎也忍不住多瞧了褚行兩眼。

  自開國以來元魏的官吏銓選制度就在不斷完善,從最初的招納、中正銓選到後來的征辟、察舉、官學培養,方式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做到了從各方面吸納人才。

  然而到了元魏後期,由於政變頻發,常有奸臣當道朝令夕改的緣故,銓選官員的權利逐漸集中於吏部之手。

  同時文武官員間也可以相互轉任,那些本為武職的羽林、虎賁也能為文職官員。

  如此情形下本就是官少爵多的朝堂自然是出了大問題,各方矛盾衝突不斷。

  孝明帝神龜二年,即四年前,征西大將軍張彝的長子、尚書郎張仲瑀為解決這一問題上書孝明帝,建議:“銓別選格,排抑武人,不使預在清品”。

  消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數千名羽林、虎賁衝到張彝府第舉火焚屋,活活打死張彝後,還將其次子張始均拋人火中燒死,僅張仲瑀一人逾牆逃走。

  事件發生後本應下詔嚴處此事的皇室卻因為懼怕激起武人反叛,僅將為首八人斬首,其余一律赦免不問。

  可想而知這自然使得矛盾進一步升級,也完全暴露了皇室已經對朝堂和武人失去了大部分控制力。

  在這種形勢下,清河崔氏子弟崔亮被任命為吏部尚書,針對官少人多的現狀,他制定了“停年格”這種選官制度。

  簡言之,是將選官標準由才乾改成資歷,若有官職空缺誰資格老誰先上。

  停年格實行後,沉滯者皆稱其能。

  侯官者一律以資歷人選,輪到誰用誰,武人也無話可說,雖然令許多有才之士不得其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暫時掩蓋了問題。

  此時戶曹從事褚行搬出停年格無異於在當場反駁張寧任命整軍的同時,將其至於違背朝廷律令的大義之下。

  倘若張寧仍要一意孤行,難免攬有罪名,可要是真依照停年格而行又是意味方才他對於整軍掌軍的謀劃將全數落空。

  一時間眾人目光再度聚焦於張寧。

  這位年輕鎮將的確頗有手腕,憑借擊退柔然人的威望,恩威並施地收回了自己先前旁落的部分權力,現在他又會怎麽做呢?

  而張寧所思所想則更深幾分。

  他自問並非才智超絕之輩。

  能從受洪烈所製的被動局面走到此刻逐步拿回屬於鎮將的權力,所依仗的無非是本身不俗的背景地位、對歷史脈絡的了解以及一股子勇氣。

  因而不敢小瞧任何人。

  更何況眼前的可不是一群泥腿子,而是一眾官吏!

  他們的心思能少?

  能是蠢貨?

  卜蘇牧雲於亂軍中將自己當做誘餌的舉動更證實了張寧的想法。

  此刻張寧望著神情沒有任何異樣的戶曹從事褚行,心中反覆質問自己:他憑什麽?

  自己是鎮將,是這一方天地的土皇帝。

  自己的權力來自於元魏這個龐大帝國,哪怕近來朝堂紛爭不斷,屢有政變發生,可除了張寧這般從後世來的人外,恐怕沒人會想到它已行將崩潰。

  這也是張寧敢於放手施為的重要原因!

  沒人敢於輕易觸怒大魏的威嚴!

  他就是要趕在叛亂席卷北地,元魏顯露出不可挽回之勢前,以雷厲風行之勢整合軍政為自己所用。

  卜蘇牧雲是鮮卑武人,是實權軍主,深陷困局中鋌而走險張寧想得通。

  可褚行呢?他憑什麽?

  區區戶曹從事竟當眾質疑一鎮之將……

  權力……

  難道是他能篤定我手中的權力不會持續太久?

  張寧瞳孔猛地一縮,可當他強壓下心中震驚再度望向褚行時, 卻又只能瞧見其隱藏在陰影中的晦暗不明的面龐。

  “褚從事所言極是。”思索片刻,張寧方才斟酌著道:“然則邊鎮軍危不同於它地,所需的皆是知兵將兵之才……

  否則輕有兵敗軍覆之危,重有失地丟城之險!

  兵危凶險,萬不可輕視。

  因而本將令王、鄒二人暫代軍主,以衛懷荒,並遣飛騎直報京師。

  如此安排褚從事可還有異議?”

  褚行聞言再拜,臉上不見絲毫佔得上風的喜悅。

  的確,他也並沒達到目的。

  張寧的強硬超出了這位老吏的預料。

  他難道不知道自己這單方面的,完全不合體制的任命一定不會通過麽?

  不,張寧當然知道!

  可那又何如呢?

  何時派人前往洛陽全由自己決定,只要拖上一段時日,等到反駁任命的旨意下來,北地早就變天了!

  眾人卻不知張寧心頭所想,隻當他這是退了一步,直接任命改為了暫代。

  不過任誰都能瞧出這位鎮將大人的不滿,僅是稱呼也從“戶曹”變為了“從事”。

  正各暗自計較時,只聽張寧又道:“現民務雜亂,理應由一人居中統籌以安民利民。

  本將觀記室從事吳之甫勤乾愛民,不懼兵危,為官十余載兢兢業業。

  遂任其為懷荒從事史,統籌鎮中民務。

  之甫,你可願意?”

  話音落下方才起身的褚行頓時渾身一僵,可還不待他再說什麽,吳之甫已是出列拜道:“吳之甫聽憑將主吩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