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1043章 世紀工程-2大運河
最新網址: 羅志學在半島省的視察,先前往巡撫駐地巴士拉西邊的科威特州,這裡在多年前被楚國人找到石油資源後,就迅速掀起了石油勘測,開采狂潮。

 因為石油開采,也帶動了當地的相關行業的發展,如道路,鐵路,碼頭這些交通基礎建設。

 同時還有眾多企業還在當地設立一些煉油廠,就地提煉煤油後供應西亞,非洲以及歐洲市場。

 當然了,這些土著地方的煤油市場容量是非常小的……遠遠無法和帝國東亞本土的龐大市場相提並論,甚至也遠遠不及只有幾千萬人口的美洲市場。

 主要是這些地方的楚國人並不多,而各地的藩屬國,保護國以及楚國人尚未涉及的部分非洲內陸原始部落的人口,他們除了極少數權貴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窮光蛋……可不能和楚國人一樣把煤油當成日常照明用油。

 哪怕煤油的價格對比十年前已經有了巨大的降幅!

 十年前大楚帝國剛開始搞石油工業的時候,煤油雖然也比鯨魚油便宜,但是價格依舊不算低,大概承順三十七年的時候,鯨魚油在松江府這個沿海地區裡的售價,大概是在八九十錢每升,而在內陸地區因為更加高昂的運費,那麽價格還要更貴一些,能夠達到一百多分。

 同時期煤油因為成本更低,價格能夠做到更低,大概在六十分左右

 可即便是這樣的價格也談不上便宜,甚至可以說是昂貴。

 畢竟這個‘分’,可不是後世人所熟悉的分,而是從前明時期的‘文’演變來的貨幣單位。

 參考當時楚國的普通工人月薪不過六七楚元,如果用收入作為對比,那麽可以簡單的類比為後世的‘元’……當然,如果用糧食價格,食物消費幣等價格體系作為對比的話,那麽可能就隻相當於後世的角了!

 也就是說,後世裡哪怕是普通人的生活質量,換算到大楚帝國這邊是需要七八十甚至上百楚元月薪的高收入群體才能夠夠得著……這還沒算上時代科技因素導致的不同生活,隻計算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這是生產力所導致的變化!

 因此其實很難準確的去對比不同時期,不同生產力下的貨幣價值。

 不能簡單的說古代某個時期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多少錢!因為采用不同的錨定物會有不同的結果。

 簡單用糧食價格為錨定物的話,明末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後世三四百塊,具體多少很難說,因為明末不同年份不同地方的糧食價格波動太大……很難找到一個統一,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標準,所以也沒法具體算。

 而楚國的元是直接從早期的‘兩’延伸而來的,省略中間諸多複雜的換算過程,大概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一楚元就是一兩銀子,一楚元大概也相當於後世幾百塊——

 其實把楚元和十九世紀後期的各國金本位貨幣進行對比才是比較準確的,因為都是金本位,並都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力相當,全球黃金的總量也相當,人們收入以及物價其實都差不多。

 從這個角度去看,楚元是很值錢的。

 一楚元等於一千分……這個兌換比例是從之前的一兩面值的法定銀幣兌換一千枚法定一文面值的法定銅幣上沿用而來的。

 現代楚國社會裡,處於中間的‘角‘這個貨幣單位,其實日常生活裡楚國人用的還是比較少……基本都是直接說多少元多少分,會略過中間的角。

 六十分每升的煤油,這可不便宜了,煤油剛推向市場的頭兩年,其實也是屬於中產階層才能用得起的生活物資,窮苦人家能用,但是得非常節省的用。

 但是到了現在……大楚帝國裡的煤油價格隨著石油陸續被發現並開采,各地的煉油廠陸續建成,煤油產量持續暴漲,加上那些石油相互進行競爭,都在追求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市場,搶佔先機。

 這也導致了如今的煤油價格早已經不複當年,如今松江府裡的煤油,每升大概只需要十二分錢……

 如此價格的煤油,對於楚國人而言,哪怕是普通的低收入家庭也能用得起了!

 但是……這個價格對於西亞,歐洲,印度等地區的當地土著而言,還是太貴太貴了……

 人家楚國人,哪怕是最普通的工廠工人,一個月也能夠賺個六七塊楚元……這十二分錢一升的煤油自然不算什麽。

 但是當代的各國土著的收入可遠遠沒有這麽高!

 其他更低收入的就不說了,隻說在土著群體裡收入算是比較好的,屬於當地中等收入階層,為楚國人工作的當地土著。

 楚國人在西班牙雇傭一個當地的普通勞動力,每個月只需要給八百分錢……當然也有一些福利,那就是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獲得楚國人提供的土豆,玉米等廉價食物。

 就這種工作,當地土著打破頭的搶。

 而這些收入,他們大部分都需要用維持基本的生活,用煤油……哪怕是十二分錢左右一升的煤油,對於他們而言也是比較昂貴的……不是真用不起,而是舍不得或者說沒必要。

 至於那些更低收入的普通勞動者,或者是當地地主的佃戶甚至農奴之類的,那就更不用說了,收入低的連吃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夜裡點燈了。

 如此情況下,楚國人的很多商品,哪怕是已經進入工業化之後的產量極大,成本極低,做到售價比較低,但是對於各國土著而言,楚國人的工業產品依舊還是比較貴的。

 煤油這種大宗生活物資,只是其中一種比較典型的代表。

 所以各國土著看似總人口很多,加起來能有好幾個億,但所有的土著市場加在一起,其實也不如一個只有三千多萬人口的美洲市場。

 因此大楚帝國的石油工業的主要產品,也就是煤油,主要針對的還是楚國人自己的市場,出口量看似挺大的,但是比例很小,也就那麽五六個百分點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這幾個百分點的煤油銷量,也足以讓那些石油公司在靠近土著市場的地方,同時又是石油產地的半島省巴士拉建設一些中小型的煉油廠了。

 這些煉油廠又帶動了其他工業的發展,所以以科威特地區的石油開采為引子,在巴士拉當地也算是發展出來了一定的工業。

 當地總人口不多,但是工業產值還是挺大的,人均收入也高。

 這一點,羅志學在當地視察的時候就能夠很清楚的看出來,別看半島省遠離東亞腹地萬裡之遙,但是當地的城市建築現代化並不算低。

 巴士拉裡的建築雖然都不算高大,但是該有的現代化設施都有,在東亞本土都還算是比較時髦的電力設備,在這裡也能看見,一些商業建築裡普遍都有電梯,電燈。

 巴士拉這邊的一些主要城市道路,甚至都還是瀝青鋪設的……當地就有煉油廠,有著煉油之後的廢渣也就是瀝青,剛好可以用來鋪路,成本比從遙遠的東亞地區運來水泥鋪路還便宜。

 同時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比較高。

 羅志學先是看了當地的一些主要的經濟數據,比如當地民眾的收入水平以及物價,還實地走訪了當地的一個農貿市場。

 發現這裡的糧食以及果蔬雖然價格貴一些,但是肉類相對來說比較便宜。

 而當地的民眾收入普遍偏高,當地煉油廠的普通工人,月薪能夠達到十五楚元,哪怕是服務行業裡的普通工作人員,月薪也能夠夠做到十楚元左右。

 這個薪資水平,已經不低於松江府那邊的薪資水平了。

 松江府那邊的薪資水平,在過去十年裡隨著當地經濟持續發展,同時大環境的經濟持續上漲,因此最低薪資水平已經能夠做到八楚元,普遍來說長期穩定的工人,收入基本都在十楚元以上,一些臨時工,服務類低收入工種的話大概在八楚元到十楚元之間。

 這個水平,在東亞地區裡已經是屬於第一梯隊了。

 而海外的半島省巴士拉地區,其薪資水平竟然能夠做到強於松江府……這一點還是很難得的。

 別看海外地廣人稀,土地眾多,可以隨便種……似乎就很美好,但實際上海外地區的民眾平均收入,還是不如東亞本土地區的。

 這海外土地是很多,但是人力耕種是有局限的,你也不可能無限制的種田……至於說用馬耕乃至用機器,這馬匹和機器也都是需要成本的,最後都還需要算到糧食生產成本裡。

 然後海外地區的糧食價格……基本都很低……比如北美那邊,農戶出售糧食的價格其實很低的……沒辦法,當地人口就這麽點,但是可耕地那麽多,而且還廣泛采用馬耕乃至機械耕種,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當地根本無法消化這麽多的糧食,這些糧食最後都會被糧食公司收購,然後集中運輸到沿海港口,再裝船運輸到本土銷售。

 如果說種田不賺錢,你不種田了想要找其他工作……不好意思,大部分海外領地,哪怕是直轄領地裡的工業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夠提供的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是很有限的。

 人多坑少,所以這些就業崗位給出來的薪資也不會太高。

 所以,對於絕大部分海外地區的民眾而言,吃是肯定能吃飽的,而且是隨便吃……

 但是能到手的現金不多,然後消費的各種工業商品也不便宜,因此整體生活水平和東亞本土比起來,算是各有優劣。

 海外領地的民眾吃的比本土的民眾好一些,但是在其他物質條件享受上就要差一些。

 而巴士拉這邊則是和其他海外領地不一樣,其經濟模式和東亞本土那邊倒是比較相似。

 當然,也僅僅是相似而已。

 很多時候,生活水平也不僅僅是吃吃喝喝,還有其他諸多方面,比如醫療,教育,娛樂等等。

 在這些方面,巴士拉距離東亞本土的城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羅志學在科威特看了石油開采,又在巴士拉看了煉油廠以及當地的其他一些小工業,還去附近郊外的農田看了看……巴士拉雖然看似位於西亞沙漠地帶,但是因為位於兩河流域下遊,當地也是有著一小片適合耕種的衝積平原,又有著河水澆灌,因此也是可以發展農業種植糧食的。

 只是水資源畢竟有限,能夠開辟的農田也有限,總糧食產量有局限而已。

 所以當地的農業只能說勉強,以維持當地楚國人所需。

 羅志學看完了巴士拉地區後,乘坐皇家公主號在視察艦隊裡的其他船隻的陪同下離開了波斯灣,隨後繞著半島省前往紅海。

 羅志學前往紅海是要去看一看正在建設當中的蘇伊士運河。

 自從當年大楚帝國從奧斯曼王國手中拿到了蘇伊士地區後,就開始了當地運河的勘測,並擬定了建設方案,後來專門成立了蘇伊士運河公司,負責建設以及後續的運營管理,這一條運河預估總投資達到三千萬楚元之巨。

 在完成了前期勘測以及諸多準備工作以及部分小工程的鋪墊建設後,蘇伊士運河在承順四十五開始進入大規模施工建設階段。

 大量的工程設備進入並施工,而施工的除了楚國工程師以及操控設備的技術工人,管理人員等數千名楚國人外,還有數量常年維持在十萬人以上的龐大土著工人群體。

 這些土著工人其實也不是運河公司雇傭的工人,而是分別來自奧斯曼王國宮廷,埃及總督以及多個歐洲國家所各自所屬的勞務公司的工人。

 運河公司和這些勞務公司簽署了工程合同,這些勞務公司招募人手進場施工……大楚帝國裡很常見的勞務派遣模式。

 這種模式對於楚國企業而言非常友好……楚國人甚至都不用管理這些土著工人……人家勞務公司自己負責管理工人,包括給工人們提供夥食,發放薪水。

 楚國企業只需要按照合同,付給這些勞務公司合同款就行了。

 如此情況下,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土著工人雖然多,但是並沒有給運河公司造成太大的管理麻煩以及資金上的壓力……

 不過為了避免麻煩和意外,楚軍還是在運河區裡常年駐扎了相當多一部分的兵力,不僅僅有大量外籍軍團,還有兩千多名楚國正規軍,用以保護運河工程不遭到破壞和阻撓之外,也是為了封鎖該地區,免的這些土著亂跑,穿過運河施工區進入半島省的其他地方。

 要知道半島省可是直轄領地,按照大楚帝國相關法律是不允許土著工人生活工作的,也就只有特殊情況下的勞務派遣能夠進入。

 但是這些勞務派遣公司所屬的勞工,必須在限定范圍內工作,不得前往其他地方,乾完活就得走人。

 但是這十幾萬土著工人呢,光靠楚國人一紙法律條文可管不住他們,雖然那些勞務派遣公司自己也有監工,但是楚國人可不放心他們,因此必要的軍事封鎖是不可或缺的。

 因為聖駕的到來,為了避免麻煩,運河軍事管理區這邊的土著工人,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停工,然後集中在營地裡被楚軍看押了起來……直接架設機槍的那種。

 誰敢在這幾天裡跑出營地,包括那些勞務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就是一些土著國家裡的高級官員甚至王室成員……只要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跑出來,看守士兵二話不說,直接就會扣動機槍的扳機,給他們來一梭子。

 所以,羅志學來到了蘇伊士運河區後,看見的並不是熱火朝天的龐大工地,而是沒幾個人,但是滿地都是各種工程器械設備的工地。

 這些工程設備一個個體型都很龐大,尤其是幾台蒸汽機動力的多鬥挖掘機,得有十幾米高,因為過於沉重,而搭載的蒸汽機動力也有限,為了機動,這玩意甚至都是做到了軌道式機動。

 也就是說,從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都還得給它們鋪設大型的鐵軌,然後用專門的火車頭拉著走,到了施工點後再進行固定施工。

 羅志學視察的時候,運河公司那邊還安排了操作員進行了一番作業演示,蒸汽機驅動下的,龐大的轉盤開始轉動,然後拉緊粗鋼纜,鋼纜再帶動大型的挖掘機臂前進,同時還有鋼纜帶動圓盤上的多個挖鬥,這些挖鬥緩緩轉動,然後挖動泥土,並帶出來,然後落入一旁的蒸汽機拖拉機牽引的貨車上。

 這玩意,饒是羅志學看了都很驚訝……這麽大個而且原始的挖掘機,在後世還真見不著……

 也就在這個年代,並且有著特殊需求上的運河這種超大工程,或者是一些大型的露天煤礦上才能看見這些龐大的蒸汽設備了。

 不過這東西看著很唬人,但是施工效率在羅志學看來卻是不會怎滴……遠不如後世的普通挖掘機。

 不過羅志學在施工現場裡,也看見了樣式上和後世挖掘機有些類似,但是依舊有很大區別的汽油挖掘機。

 可以半旋轉,同時整體更加緊湊,動力似乎也更強勁,可以依靠自身的動力在複雜的工地上前進。

 只不過帶動挖洞的動力傳輸方式,依舊不是後世所熟悉的液壓,而是依舊采用鋼纜。

 這東西的挖掘效率就比較高了。

 看樣子,國內工業界裡研發應用汽油機設備的進展,比自己預估的還要更快一些,這也沒幾年功夫,就已經能夠在運河工地上看到這些汽油機工程設備了。

 此時,運河公司的管理官員也說,他們正在逐步引入汽油機工程設備,用於加強運河工程的施工能力,爭取在五年後完成全部施工,做到運河通航。

 這個時間表已經很快了,大楚帝國修的蘇伊士運河,其標準可比原時空法國人修的蘇伊士運河標準要更高,整體的施工量也要更大……法國人修的運河,一開始通航水深只有七米,只能容納五千噸排水量的遠洋船隻通航。

 但是大楚帝國的蘇伊士運河,通航水深要求能夠做到十三米,畢竟當代大楚帝國的很多遠洋貨輪船隻,噸位都已經大幾千噸,乃至上萬噸了,吃水動不動就六七米……

 遠洋客輪更大,皇家公主號滿載三萬噸呢,吃水超過達到了九米……

 同時海軍裡主力次等戰列艦普遍也在八九千噸,下一代基本確定在萬噸左右,吃水預估在七米以上,而現役的頭牌戰列艦天津級,滿排一萬六千多噸,吃水九米。

 這說的還是現在,未來幾十年後,估計那些貨輪的噸位還得更大,吃水更深!

 因此楚國人不可能和原時空裡的法國人一樣,把運河的通航水深隻做到七米的,實際上蘇伊士運河的通航水深標準,是參考了皇家公主號以及海軍的天津級戰列艦的吃水深度,同時再留點余量,把主航道的通航水深標準制定為十三米。

 畢竟你不能說吃水九米,你就搞個九米水深的運河啊…為了確保安全,怎麽也得留個兩三米的余量啊。

 這個標準才能夠滿足未來數十年的需求,而不是過一二十年後發現運河水太淺了,河面窄了,船閘小了,以至於很多大型船隻,乃至主力軍艦都過不去……那就尷尬了不是。

 再加上當代楚國人的挖掘運河的技術水平,主要是施工設備水平遠遠超過原時空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法國人,所以楚國人乾脆一步到位,直接來個十三米的通航水深。

 而美洲中部地區正在建設的巴拿馬運河,也是個這個水深標準,主通道最低是十三米水深。

 這兩條運河,已經足以在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內滿足大楚帝國的海上運輸以及海軍調動的需求了。

 至於五十年後有了更多更大的船隻,現有的運河不夠用了,到時候再擴寬,甚至在旁邊新挖一條都是可以的。

 而這兩條運河的開工建設,也被大楚帝國國內很多人譽為兩大世紀工程……這兩玩意,的確是工程龐大且意義重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