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750章 搶功的騎兵
哈薩克汗國的抵抗,比大楚帝國前線諸多將領們預料的要弱的多。

 或者說,和他們開始一廂情願的預料的不一樣!

 這些前線將領們,不管有什麽樣的想法,但是很多人基本都有一個野望,那就是想要借著這一場戰爭立下軍功,更進一步。

 因此他們很多人是想要對面哈薩克人抵抗的……嗯,當然,也不能抵抗的太激烈。

 最好是對面抵抗,但是又抵抗力不怎地,乖乖給自己當軍功。

 然而,這只是前線一些具體帶兵將領們的想法,而實際上在第一集團軍高層乃至帝國軍方高層,甚至是大楚帝國的參務大臣們看來,如今的場景才是預料之內。

 大楚帝國為什麽會選擇在現在對哈薩克人發動攻勢啊?

 一方面是印度戰略初步完成,大楚帝國在海外不需要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沒有了大規模耗費,同時在西伯利亞方向也是全面壓製俄羅斯,牢牢控制著鄂畢河流域。

 也就是說,大楚帝國在進入承順二十八年後,就沒什麽大規模戰事了……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開辟新的戰線。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哈薩克汗國內部陷入了混亂分裂當中,自從他們的上一代汗死了後,為了爭奪汗位直接陷入了內亂,內亂數年後哈薩克汗國內部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大小十多個部落,這些部落的頭領們一個個都自稱為汗,誰也不服誰。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大楚帝國方面的挑動,第一個起兵反叛的部落,使用的可都是清一色的大楚帝國出口武器。

 沒有大楚帝國的挑撥,他們內部根本不可能亂的這麽快。

 當哈薩克汗國內部陷入了混亂之後,也給了大楚帝國方面更好的機會。

 跑到中亞去打一個擁有一百多萬人口,統一的遊牧民族,哪怕是對於目前的大楚帝國來說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畢竟遊牧民族都是奉行全民皆兵的策略,是個青壯都能騎馬,拿著弓箭和彎刀上戰場。

 如果是農耕民族的話,區區一百多萬人口,撐死了也就武裝一萬多人規模的常備軍,戰爭動員的話頂多能夠動員出來三五萬兵力。

 然而遊牧民族的話,一百多萬人口的哈薩克汗國,常備軍就有八九萬,戰爭進行動員的話,完全能夠拉出十五萬到二十萬規模的大軍來。

 這數量多到一定程度,那麽就會引起質變的。

 而楚軍在西域一線以及後方陝甘地區部署的主要兵力乃是第一集團軍,而第一集團軍雖然兵力不少,然而受限於吐魯番當地的糧草供應能力以及漫長補給線的緣故,在吐魯番省地區長期駐防的兵力也就十萬人不到,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的兵力還要駐防在吐魯番內部的諸多地方,比如吐魯番城、哈密、瓜州、沙洲、喀什等地。

 這些駐防兵力,一邊彈壓內部,同時南疆部分的兵力還負責防備南邊的土著,此外也在進行軍事屯墾。

 這些內部駐防的兵力其實很難大規模調動用於中亞方向的作戰,第一集團軍如果想要進攻中亞的話,滿打滿算也就只能調動六七萬人。

 而考慮到中亞的地形以及後勤補給等諸多問題,實際上真正能用來交戰的也就兩個騎兵軍,即第二騎兵軍、第四騎兵軍,至於步兵和炮兵部隊看似有用,但實際上都是用來打掃戰場以及駐防要地的。

 畢竟對面的哈薩克人可都是遊牧民族,其兵力以騎兵為主……打起來的話人家可不會跟楚軍玩什麽城市攻防戰,而是會在廣闊的草原,戈壁灘上玩騎兵為主的野戰。

 只靠四萬騎兵,想要收拾十幾二十萬的哈薩克騎兵,說實話有些難度,哪怕楚軍的騎兵部隊裝備好,戰鬥力強也有難度。

 所以大楚帝國方面過去多年裡,對哈薩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滲透乃至策反,最終才讓哈薩克內部動蕩了起來。

 這動蕩起來後的哈薩克汗國,那麽就好打了。

 這也是為什麽楚軍殺入哈薩克汗國境內後,當地土著抵抗這麽軟弱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分散了……根本無法統一起來對抗楚軍。

 而那些幾千人,頂多幾萬人的單獨某一個部落可不是楚軍的對手。

 更別說很多部落因為內部的仇恨和間隙,同樣也是為了自保等緣故,在戰爭一開始就主動投降,然後站在了楚軍這一邊,直接掉過頭來打其他的哈薩克部落。

 整體場景,和當年大楚帝國征服漠南蒙古非常的類似。

 如此也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大楚帝國陸軍第一集團軍的兩個騎兵軍殺入了哈薩克草原後,一路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甚至有不少哈薩克部落主動投靠了大楚帝國,成為了楚軍的新打手。

 承順二十八年五月,楚軍第二騎兵軍兩萬多騎以及一路上投奔過來的幾支哈薩克部落所派遣的一萬多騎兵兵臨突厥斯坦城下。

 城內的哈薩克人恐慌無比!

 五月十三日,楚軍針對此城發動了進攻,不過這一次的進攻都是第二騎兵軍在外圍獨佔以及提供火炮支援,進攻的主力還是那些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

 這不是楚軍偷懶故意送附庸軍去送死,而是楚軍用來攻城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第二步兵師以及一個獨立炮兵團都還在路上呢。

 而楚軍第二騎兵軍的將領們,可沒想過靠著自己隨軍攜帶的那點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和九十毫米野戰炮去強行攻城。

 沒那必要!

 等十天半個月步炮部隊抵達後再攻城也不遲,至於現在的進攻,只是試探性進攻而已,在步兵和炮兵抵達之前,先把城內的虛實給摸清楚,然後等步兵和炮兵抵達後,爭取一戰而下。

 但是出乎楚軍將領預料的是,不知道是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戰鬥力太凶猛,還是城內守軍戰鬥力太渣。

 這一攻城竟然還真是把突厥斯坦城給拿了下來。

 說實話,這讓楚軍的將領們很不習慣……因為在他們看來,攻城嘛,那必須是非常嚴肅的,己方少說也要拉上百來門火炮,其中至少還得有十幾二十門的大口徑火炮。

 這樣攻城的時候,才有充足的火力支援,打起來才像話!

 然而這些哈薩克人呢,只在己方提供了二十多門騎兵炮的火力支援下,竟然就拿下了城池!

 而且戰術戰法也是看起來古老的很……進攻一方的哈薩克人竟然還是用身披盔甲的步兵,扛著長梯發起衝鋒,後方還有一票人用弓箭提供支援,最終依靠肉搏戰殺上城頭,經過了一番血戰後才佔據了城頭。

 說實話,這種以重甲步兵為核心玩城頭近身廝殺的攻城方式,楚軍已經至少二十年都沒有玩過了,更不會想到都啥年代了,竟然還會有人這麽玩攻城,以至於很多楚軍將領觀戰的時候都看愣了……

 在預料之外,投誠的一萬多哈薩克人乾淨利索的拿下了突厥斯坦城……在後方帶著第二步兵師冒著風沙趕路的第二步兵師師長何景山陸軍少將聽聞這個消息後,氣的破口大罵,說前頭的第二騎兵軍不講武德,竟然敢跟他搶功勞!

 明明戰前都說好了……嗯,各種利益和戰功都分配好了,兩個騎兵軍負責野戰,攻城的事則是第二步兵師來。

 結果第二騎兵軍不講武德,直接攻城搶功勞,他何景山自然是很不爽的。

 氣急敗壞的何景山,還手書一封直接告狀到了集團軍司令部那邊,說第二集團軍那邊違背了作戰計劃,不聽從命令雲雲。

 人家第二騎兵軍的軍長杜茂師中將也是覺得冤枉……我哪有攻城……我就是輕輕的派人去試探了一番,是為了給你們第二步兵師做火力偵查的。

 甚至我都沒有讓第二騎兵軍的本部騎兵下馬步戰攻城,隻提供了區區二十來門騎兵炮,試探進攻的步戰都是投誠過來的一萬多哈薩克打的。

 但是鬼知道對面這麽不經打,一波試探進攻而已,對面就直接跪了。

 這能怪我?

 因為這事,騎兵和步兵乃至炮兵方面還起了不小的爭執,口水仗一直打到集團軍司令部,甚至都引起了金陵城內步兵將領和炮兵將領,聯手對騎兵將領進行了一番討伐。

 】

 陸軍內部的三大兵種的將領們,因為這事可是沒少吵架。

 但是這些後來的陸軍內部爭吵,卻沒有影響到哈薩克方向的戰爭進度。

 拿下了突厥斯坦城後,楚軍主力沿著錫爾河繼續西進,同時分兵一部分南下塔什乾。

 這一次第二步兵師方面,說什麽也不讓騎兵打頭陣了,而是自己幹了上去。

 塔什乾的哈薩克守軍雖然也有幾千人,但絕對不會是第二步兵師的對手,於是乎承順二十八年六月十三日,楚軍第二步兵師攻克了塔什乾,隨後迅速控制了周邊地區。

 六月二十七日,沿著錫爾河西進的第二騎兵軍擊潰哈薩克西部十幾個大小部落所組成的四萬騎兵聯軍,殲滅了哈薩克汗國裡最後的一直大規模的有組織抵抗力量。

 這一戰,也算是徹底粉碎了當地土著的抵抗,緊接著眾多的當地土著部落要麽向西逃亡,要麽就地投降歸順。

 七月,大楚帝國正式設立兩河省,巡撫駐地為土耳城(土耳克斯坦、突厥斯坦城);一同設立的還有鄂畢河省,巡撫駐地為托博城(後世秋明州一帶),原來的大片哈薩克汗國所統治的草原以及南部地區,北部加入了鄂畢河省。

 哈薩克的東部區域則是加入了吐魯番省,剩下的兩河流域以及南部塔什乾地區,還有部分西部區域,則是歸屬新設立的兩河省。

 隨著哈薩克草原被一分為三,哈薩克汗國作為一個政權,乃至歷史也會隨之徹底滅亡。

 緊接著大楚帝國迅速組織了大批移民從關內地區前往中亞地區屯墾,並給予各種優惠政策,其中包括免費授予大片的土地,這吸引了很多陝甘地區生活困苦的無地、少地民眾。

 從陝甘乃至中原前往中亞雖然距離遙遠,但是國內民政前往移民的興趣卻是要比海外還要大,也更積極。

 畢竟出海移民,哪怕只是去南洋移民的話,也會給人一種非常遙遠,甚至分隔兩地的距離感。

 而去中亞的話,哪怕陸地距離好幾千公裡,然而很多人還是覺得依舊同出一片藍天之下。

 當然還有很多人也知道,西北鐵路正在修建當……現在從陝甘、中原地區去中亞是要很久,路也不好走,但是等到鐵路開通後可就方便多了。

 按照火車的速度,等到西北鐵路開通後,往來中亞的突厥斯坦城和長安,其實也就十來天的事。

 所以相對於移民去海外,國內大部分人更願意去中亞移民。

 畢竟中亞雖然也是西域,但也就是距離遙遠而已,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氣候並不算太差,尤其是中亞中南部區域的兩河流域,還是很適合生存的。

 帝國官方一邊組織移民過去屯墾,一邊也動用前線的駐軍進行軍事屯墾,同時沿著大小河流開始修築各種堡壘城市。

 時不時還派出騎兵部隊對那些不肯臣服,不肯按照大楚帝國的命令進行定牧乃至屯墾的部落進行掃蕩。

 經過一番大戰後,哈薩克當地的土著部落不少死在了戰爭當中,其實楚軍並沒有在戰爭當中殺多少人,主要還是他們自己人殺的比較多,一些投誠楚軍的部落,和那些沒投誠的部落之間本身就是有著巨大的仇恨,這打起來心狠手辣的很。

 當初進攻土耳克斯坦城(突厥斯坦城)的時候,攻入城的哈薩克人可是沒有絲毫留手,把城內的殘余守軍,官僚貴族乃至平民們都殺了個精光…如果不是楚軍攔著,估計他們都要一把火把這城市給燒了。

 他們之間的內鬥,造成了當地大量人口的減少。

 還有不少部落則是遷移逃亡到西邊的俄羅斯控制區內,還有一些逃入南邊的希瓦汗國以及布哈拉汗國。

 這些都導致了哈薩克地區的土著人口數量,已經從之前的一百二三十萬左右迅速下降到了七八十萬人的規模。

 針對這些土著人口,大楚帝國方面的政策和當年對待漠北諸部以及準格爾殘部差不多。

 先是打亂部落體系,設立州府縣鎮等體制,然後把各部落進行拆分,融合。

 然後再把其中的一部分人口遷移到其他地方……總之不讓他們留在原來的土地上,反正大楚帝國的地方足夠大,很容易就能遷移安置幾十萬人口的。

 而這點人口被遷移到其他地方後,瞬間就會被淹沒在大楚帝國的龐大人口數量當中,最終被徹底融合。

 至於未來兩河省的主要人口構成,自然會由從陝甘乃至中原等地遷移過來的新移民構成!

 伴隨著交叉移民安置的, www.uukanshu.net 還有大量的移風改俗,通婚等融合教化政策。

 這個過程裡,也不是所有土著都願意聽從帝國的安排,總有人覺得自己很牛逼可以對抗帝國,甚至不惜武裝對抗,就和當年的西南以及青康地區的土司們一樣……

 而現在你再看看西南以及青康地區們……可沒有了土司的蹤影。

 在如今的兩河省等地區也一樣,對於這種新控制領地,大楚帝國的態度一向來都是非常的強硬的,老老實實聽從安排,接受融合,那麽以後就是自己人。

 不老實甚至武裝反抗那麽也不會有絲毫的留情。

 一邊軍事鎮壓,一邊交叉移民,一邊強製融合,不用幾年時間,大楚帝國就能完成這一地區的徹底掌控。

 再過上十幾二十年,哈薩克草原地區就是大楚帝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