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611章 彭3宇的戰爭
,最快更新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最新章節!

 楚軍來勢洶洶,而且又跟個刺蝟一樣集中在一起行動,這讓哈密方向的主持大局的卓特巴巴圖爾頗為無奈。

 想要伏擊打一波的預想落空了,而死守哈密的話又不太靠譜。

 只能是一邊派人向尹寧求援。

 不過就和楚軍無法在嘉峪關一線,乃至整個河西地區都無法部署太多兵力一樣,準格爾人同樣也沒有辦法在哈密地區部署太多的兵力。

 還是那句話,人要吃飯,騾馬也要草料供應!

 哈密那地方的綠洲就這麽大點,供應幾萬人馬就已經很吃力了,再多的話,那就需要從其他方向調集糧草過來了。

 而對於準格爾而言,調集糧草也同樣麻煩,他們可沒有大楚帝國這樣擁有完善的後勤供應體系。

 對於他們而言,行軍打仗的後勤供應,就是趕著牛羊一起行軍,後勤補給線……人家就沒那玩意。

 這也是遊牧民族在戰爭中的一大優點,那就是沒有必守之地,也沒有後勤線需要維護,他們都是趕著牛羊,拖家帶口一邊放牧一邊打仗。

 哪怕準格爾部通過南征北戰,實際控制了大部分區域,也算是建立起來了比較初步的封建統治體系,但是骨子裡,其實還是遊牧民族的那一套。

 如此情況下,你讓準格爾人在哈密部署大軍,那不現實……

 卓特巴巴圖爾也沒指望後方能有多少援軍,但是總得求援,把情況通報回去,而且還得提前給後頭的老頭子打個預防針:楚蠻子來勢凶猛,說不準我要擋不住跑路……

 留在哈密和楚蠻子死磕?

 開什麽國際玩笑,他卓特巴巴圖爾從來沒這種想法。

 能乾就乾,乾不過就跑路,這沒啥好丟人的,他們遊牧民族一向來都這麽乾,只要手底下的部眾在,天大地大去那裡不能混啊。

 說到底,卓特巴巴圖爾他就不是單純的軍事將領,而是一個準格爾部內部一個分支部落的首領。

 部落首領考慮事情的出發點和尋常將領是不一樣的,和對面楚軍的廖洪坡陸軍中將的思維模式,那更是牛馬不相及。

 廖洪坡中將為了避免被伏擊,避免分兵出現意外,從瓜州開始就集中了兵力前進。

 但是雖然兵力集中了,但是第四騎兵軍的行軍速度卻是並不慢,保持著每天三十多公裡的前進速度。

 畢竟出征哈密的楚軍裡騾馬數量眾多,即便是作為步兵師的第二步兵師,也是配屬了大量的騾馬,士兵們行軍的時候,完全可以把武器等個人隨身輜重放在馬車上,士兵可以無負重輕裝徒步。

 這種情況下,步兵的行軍速度,尤其是中長距離的行軍速度將會比單騎單馬的騎兵還快……

 因為這些騎兵們,都還得自己背負武器輜重徒步行軍呢……至於戰馬,那是大爺,行軍的時候,騎兵將領恨不得讓手底下的騎兵背著戰馬行軍!

 當然了,那些單騎雙馬,甚至單騎三馬的騎兵不在此列,他們的奔襲速度可要快得多。

 尤其是第二十三騎兵團這種單騎三馬的精銳騎兵部隊,騎兵的負重都是由役用馬馱著走,還有一匹普通的乘騎用馬可以讓騎兵們走累了的時候,偶爾騎著走,如此情況下還能夠讓主戰馬始終保持無負重,以保持戰馬的體能。

 不過這種單騎三馬的騎兵部隊,花費也遠遠超過單騎單馬的騎兵。

 因為單騎三馬耗費昂貴,因此哪怕是第六騎兵師這種戰備甲等師,也不是說所有騎兵部隊都是單騎三馬,只有第二十三輕騎兵團以及第二十一胸甲騎兵團才是單騎三馬,另外兩個輕騎兵團則是單騎雙馬。

 第十三騎兵師以及第十四騎兵師,則是只有各自的胸甲騎兵團才單騎三馬,余下的輕騎兵團都是單騎雙馬。

 所以別看西征的楚軍一共也就四個師,總人數才三萬人出頭,但是整個第四騎兵軍擁有的騾馬達到了四萬多匹。

 這騾馬比人還多!

 這麽多騾馬,耗費自然也是非常龐大的!

 其耗費要是放在普通的步兵部隊裡,能夠供養十幾萬大軍了。

 但是你不帶這麽多騾馬又不行,畢竟楚軍面對的也不是尋常的農耕民族,而是遊牧民族,人家騾馬成群,從小就長在馬背上,機動力爆表。

 你機動能力要是跟不上,傻乎乎跑到塞外和他們打仗,這基本是自尋死路。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北伐打遊牧民族,並且能夠獲得勝利的時候,基本都是中原王朝實力強悍,擁有龐大的戰馬來源,能夠組建起來強悍騎兵的時候。

 騎兵弱勢的時候,別說深入草原和遊牧民族乾架了,連北方省份都保不住。

 明王朝的兩百多年和遊牧民族的戰爭就是最佳證明,明初的時候,明軍的騎兵那可是強悍的很,擁有大量的戰馬又有槍炮,把北元乾的死去活來。

 朱元章以及朱棣,他們手底下的明軍主力可不是什麽步兵,而是騎兵!

 這一時期的明軍騎兵挺牛逼的,騎射玩的比蒙古騎兵還溜。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明軍因為各種內部問題,內部馬政也逐步完蛋紙湖,騎兵就拉稀了,於是乎就反過來被遊牧民族吊打,只能依托長城自保。

 中間一度依靠戚繼光的輕型火炮加車陣的戰術挽回了一些顏面,但是騎兵拉跨注定了就只能被動防守,談不上深入草原打擊韃靼腹地。

 等到明末時候,那就更沒救了,他們連長城都保不住了,東擄利用漠南蒙古騎兵多次殺入北直隸甚至山東劫掠,明軍只能光看著,連追上去都沒那膽子!

 如今大楚帝國和準格爾這種遊牧民族乾架,騎兵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主力,哪怕是步兵那也是配屬大量騾馬,以加強其機動能力。

 而炮兵部隊,則是親一色按照騎炮兵的標準進行陪陪,拉火炮以及彈藥的挽馬要比尋常炮兵部隊更多,這些多出來的馬匹都是備用馬匹。

 這種騎炮兵,為了保證行軍速度能夠跟得上騎兵以及快速機動的步兵,挽馬會超額配配屬,比如第二步兵師炮兵團裡的十二年式115毫米野戰炮。

 這玩意雖然也有一噸多,這玩意方在普通的步兵部隊裡,拉炮的挽馬只有六匹,特殊情況下,比如不附加彈藥箱,道路平直等情況下,其實四匹馬也能勉強拉著走。

 但是第二步兵師的115毫米野戰炮,是用八匹馬,此外,行軍途中還會更換挽馬,以保證速度。

 這樣一來,一個四門製的115毫米野戰炮的炮兵哨,為了保持機動能力,需要上百匹馬。

 作為對比,在一些地形良好,機動性要求也不高的部隊裡,同樣四門製的115毫米炮兵哨,可能配屬的騾馬只有五十六十匹。

 因為作戰區域、任務屬性的不一樣,哪怕是同樣的火炮,其配屬的騾馬數量也會差距極大。

 為了保證機動能力哦,第四騎兵軍大量配屬騾馬,這樣也就導致了糧草的消耗極為龐大。

 因此廖洪坡中將一路率軍西進的時候,其實更主要的工作還是放在了建立後勤線,並維持後勤線運轉上。

 他可沒有興趣帶著兵力孤零零殺過去,然後因為後勤跟不上而餓肚子。

 廖洪坡中將又是集中兵力,又是穩扎穩打不冒進,搞的哈密的準格爾看了都無語……要不要這麽小心,當真是半點機會都不給啊?

 伏擊楚軍主力是沒機會的了,但是準格爾也不甘願就這麽讓楚軍一路跑到哈密來,不管打不打得過,總得先做了再說不是,真讓楚蠻子殺到哈密來,準格爾是真沒信心守城!

 於是乎,一隊大約千人規模的準格爾騎兵,就開始了在戈壁灘上穿行!

 他們繞過了在商道上持續行軍的楚軍主力,而是餐風露宿直接從戈壁灘上穿行,一口氣殺到了楚軍主力的後方!

 他們想要伏擊楚軍的後勤補給線!

 楚軍攻打哈密,從嘉峪關一路出發要跨越足足五六百公裡的距離,這說的還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如果是實際走路,彎彎繞繞之下還要更長。

 如此漫長的距離上,隨便找一找,都能找到數不清適合伏擊輜重運輸部隊的地點。

 在這一場戰爭裡,距離……才是楚軍最大的敵人,距離同樣也是準格爾人最好的盟友。

 卓特巴巴圖爾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派出丹巴率軍前往襲擊楚軍的後勤線。

 丹巴也是他手底下的老資格將領了,南征北戰多年,戰爭經驗極為豐富,前年的時候更是在哈薩克汗國裡創造了百騎深入敵國腹地,成功襲殺哈薩克汗國一支足足兩千余人押送的龐大運輸隊。

 後續又多次領軍襲擊哈薩克斯坦軍的大後方,有著豐富的奔襲、深入敵軍腹地、襲擊後勤線的經驗。

 而丹巴自己,對此行也是充滿了信心乃至期待!

 如果能夠截殺若乾楚軍的後勤運輸隊,那麽前頭的那些楚蠻子主力就得啃沙子,相應的他丹巴的功勞也將會得到最大化。

 丹巴,也想要爬上準格爾的高層,成為那些大人物之一。

 哪怕,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牧民之子!

 而現在,勝利已經在前方在想他招手,光明的未來也已經向他敞開了……就在一個時辰前,丹巴派出去的偵騎緊急報告,東邊來了一支楚蠻子的龐大車隊。

 偵騎沒敢靠的太近,只是遠遠,利用一座小山頭的高度觀察了楚蠻子的運輸隊,目測至少有三百輛馬車,而且這些馬車清一色都是大馬車。

 車隊裡的人數約莫一千多人。

 不過因為距離太遠,這支車隊裡具體多少人,這些人多少是押運的士兵,多少是普通的車夫青壯,武備情況則是不得而知。

 丹巴一聽就知道,這來的肯定是楚蠻子裡的一個主力運輸隊了,按照之前他們搜集到的楚蠻子的軍事編制情報,這來的應該是一個輜重營。

 一個楚蠻子的輜重營,車夫加護送的士兵人數也差不多千人左右。

 對付這樣的輜重兵力,丹巴覺得自己能夠吃得下,就算吃不下也能把他們給拖住。

 丹巴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切斷楚蠻子的後勤線。

 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是說非要把遇上的楚軍的運輸車隊都一股腦殺了……只要把他們拖住讓他們無法繼續前進,同樣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

 就算吃不下……也拖不住,大不了就撤退吧。

 封鎖後勤線,這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一次錯過了,再找機會就是了。

 於是乎,丹巴一招呼,就帶著麾下千騎殺了過去,也用不著什麽伏擊,附近的地形也沒辦法伏擊,就這麽光明正大的殺過去。

 簡單,方便!

 ————

 彭三宇坐在輜重車的邊緣,嘴巴裡還叼著一根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草根!

 “這鬼地方,比瓜州還要荒涼的多,除了石頭就是沙子,什麽都沒有!”

 看著周邊荒涼的戈壁灘,彭三宇又想家了。

 他家在楚北,那裡有著有青翠的樹木花草,村口還有一條小河流淌而過,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春天的時候,萬物生長的季節他最喜歡了。

 不過自從從軍,被分配到西北邊疆裡的第二師服役後,他就沒有見過真正意義上的春天了……在西北邊疆哪怕是到了春天,也感受不到多少的春天氣息。

 西北邊塞,在當代對於遊牧民族而言興許還行,但是對於華夏這種典型的農民民族而言,算不上多麽的友好,甚至會感覺不習慣。

 彭三宇,就是不習慣的人之一,哪怕他已經在西北邊疆服役六年了,但是他依舊不習慣這裡的荒涼,並且越來越想家。

 尤其是最近半年,他經常夢到家,夢見自己的爹娘還有小妹……他有時候甚至還夢見了自己回到了老家,然後娶親生子,組建了一個美滿的家庭。

 這,其實也不是單純的夢,而是他最近考慮並想要去做的事情。

 自己已經在邊疆服役六年了,也從昔日十八歲的壯小夥變成了二十四歲的大齡單身狗!

 而且他也混到下士的軍銜,並且還在軍中考到高等小學的學歷證書,安排轉業的話應該能撈一個巡警的差事。

 但是他也有些猶豫,雖然在邊疆服役也挺苦的,但是再怎麽苦也比那些一年到頭辛苦勞作吃不飽飯的人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