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200章 科技才是王道
羅志學還在繼續道:“優等升學者還可再晉升品級,學有所成後優先安排到各部、各衙門任職。”

 “該學堂的學子,以其品級安排薪餉、食宿等待遇,規格照比各部!”

 “各縣衙門有舉薦學子入讀該學堂之責,並納入教化考評,舉薦入學多者,以教化功優先晉升。”

 聽到羅志學一連串的話,郭全書等幾個人都是呆住了。

 這是招學生?

 怎麽覺得比招募官員規格還高啊!

 讀書有錢拿不奇怪,秀才裡成績比較好的廩生就能從官府手裡領取錢糧以補貼生活。

 但是讀書就給品級?

 更關鍵的是,還是給一群小屁孩頭銜?而且還是正七品起步?

 怎麽聽怎麽扯淡!

 如今的保鄉軍可不是草台班子了,而是一個文武以及相關人員十幾萬人的軍政集團。

 這個龐大集團裡,其實大部分還是低級的士兵或科員。

 而普通的科員,一般也就從九品、正九品而已。

 正七品在保鄉軍體系裡,那是一鎮之長知鎮的品級了,放在縣衙裡也是各科科長的頭銜。

 這品級在保鄉軍體系裡,已經算是中層官員了。

 相對比品級,薪資待遇就不算什麽了。

 說實話,郭全書完全無法理解羅志學為什麽要給這麽高的待遇。

 難道大將軍是想要通過待遇來收買那些傳統讀書人,尤其是有功名的童生,秀才?

 帶著疑惑的郭全書問道:“如此的話,這入讀學子需要功名嗎?”

 羅志學看了他一眼,就知道郭全書想歪了,不過他還沒有詳細說呢,郭全書想歪也正常。

 當即多解釋了兩句:“此理工學堂的學子專學算學、幾何、機械等格物學科,學有所成後為我保鄉軍造機械、造槍炮、造彈藥所用。”

 “軍械乃我保鄉軍霸業根基所在,必須高度重視。”

 這話一出,郭全書他們也就放下了疑惑,原來是為了軍械事。

 但是吧,他們還是覺得怪怪的,搞軍械嘛,不就是一群工匠嗎,給工錢就行了,犯不著還給品級吧?

 而且待遇還這麽高。

 羅志學也不沒閑心去猜測手下們的想法,而是繼續道:“但是,入讀學子必須是真正的聰明伶俐之輩。”

 “嗯,此外不能太大,但是也不能太小,必須要有生活自理能力。”

 末了,羅志學還加了句:“到時候我會親自對他們進行教學!”

 羅志學的這一番操作,說白了就是想要培養一批技術人才。

 想要在這個時代裡獲得科技人才,直接招攬是不太可能的,保鄉軍那麽多人裡,也就一個袁高峰讀過比較多的理科書籍,而且即便是袁高峰,其實也一知半解,很多東西他也不懂。

 想要科技人才,只能是自己培養。

 而且必須是羅志學親自教學,其他人無法勝任。

 但是羅志學覺得哪怕是直接親自講學,想要獲得效果也很難,因為哪怕是羅志學自己的知識儲備,也只是後世普通人的水準。

 大部分東西他也只知道一個大概,但是你讓他詳細說個所以然來,其實他也說不出來。

 現代學科分類太多,不是從事該專業的人其實所知道的都非常有限。

 更何況羅志學時間也有限,說是親自教學呢,但實際上也不可能真的天天待在學堂裡給一群小屁孩上課,更多時候還是需要這些學生們自學。

 如此情況下,對學生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為什麽要給出正七品的待遇,就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擴大挑選的范圍,進而選出來一批真正的聰明人。

 羅志學要的是一群少年天才,而不是普通人。

 而給天才們一個正七品的待遇不算高,完全可以接受。

 隨後,羅志學又和郭全書他們商討了一番該學堂的事務後,就讓他們出去了。

 這一次回到襄陽城,羅志學趁著有空閑時間,是打算一口氣把軍、政、科這三大領域裡的教育事務全部敲定,免的後續率軍南下後又拖延下來。

 畢竟懂得新式戰法的軍官、大量合格的施政人才、能夠研發新式武器的技術人才。

 這三個領域裡的人才都是目前保鄉軍體系裡非常緊缺的,而最為科技體系最缺。

 將領和軍官都還能勉強用現在的人湊合,但是科技人才沒辦法湊合……

 ————

 另外一邊,從大將軍府裡出來後的郭全書也是琢磨著。

 看大將軍府的態度,明顯進重視理工學堂啊,自己是不是要讓自家的大侄子去報考這個理工學堂呢?

 自己的大侄子今年十二歲,自幼聰明伶俐,悟性極佳,如果是時代沒啥變化的話,過兩三年就要下場參加縣試了。

 但是隨著他郭全書投賊後,整個郭家也被綁上了保鄉軍這條賊船。

 他郭全書當著吏務部部長,他大哥也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加入保鄉軍,如今擔任唐縣縣丞。

 而郭家的下一輩,自然也不可能去參加什麽明廷的科舉了。

 今天大將軍說起這個理工學堂,郭全書從這話裡話外都能感受到羅志學對這個理工學堂的高度重視。

 甚至比政務學堂還要更加重視。

 要不然,哪能給入學的學子正七品待遇啊。

 嗯,回頭就給大哥去信,讓大侄子來襄陽一趟報考這個理工學堂,如果真能考進去,說不準不用幾年,品級就能超過他爹……

 郭全書都有這個想法了,而其他得知消息的人也陸續起了心思,尤其是家中有適齡子弟的人更是琢磨著是不是讓自家子弟去試一試。

 好歹是個正七品呢。

 而家中沒有適齡子弟的人,也琢磨著認識的周圍人有沒有適合的人選,尤其是各縣縣令們知道這消息後,就開始打聽自己治下有什麽天才之類的。

 因為舉薦學子入讀理工學堂,已經變成了政治任務,成功舉薦治下學子入讀該學堂,就可以作為教化之功。

 相反,如果沒有成功舉薦治下學子入學,雖然明面上沒有任何懲罰之類的,但是恐怕大將軍會不高興……

 大將軍不高興了,你還指望升官?

 一時間,保鄉軍控制區裡就逐漸興起了一片尋找天才的浪潮,並且還是以官府為主導。

 不過這些後續的事務羅志學就沒有再進行參與了,反正收集天才也需要時間,羅志學估計著能夠在兩三個月內湊集幾十名學子就不錯了。

 在這一段時間裡,羅志學還能把自己親自編寫的教材繼續完善。

 從伏牛山時期開始,羅志學其實就已經陸續把自己還能記起來的各項知識記下了。

 這是生怕時間久了就真想不起來了。

 而且很多知識點專門去想,一時半會的可能還記起來,但是有時候它自己就從腦子裡冒出來了。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

 因此羅志學平時也是想起來什麽東西就會及時記錄下來。

 而記錄下來的這些知識也是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的什麽都有。

 有數學、有幾何、有物理、有化學,甚至連估計幾百年都用不上的計算機之類理論都有。

 甭管用不用得上,羅志學都會先記下來。

 到現在,累計的各類記錄草稿都已經裝了幾個大箱子了。

 只是這些知識都不成體系,裡面缺失的內容非常多。

 畢竟羅志學不是百科全書,不可能把所有學科的知識都牢牢記住,他所能記住的,更多的還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然而即便是這樣,羅志學把自己記錄下來的這些東西拋出去,也足以推動這個世界的科學技術飛躍式發展。

 羅志學特地把這些記錄下來,就是為了發展科學技術,進而為爭霸服務。

 以前的時候保鄉軍規模太小,也沒實力來支持保鄉軍搞什麽培養人才,搞科研之類的。

 因此羅志學只是小打小鬧,直接指點工業部的工匠們改進軍械為主。

 但是現在,保鄉軍已經走上正軌,有底蘊來支持羅志學培養科學人才,研發先進科技了。

 所以最近一個月羅志學也陸續開始陸續整理自己的手稿,一方面是按門別類,從簡單到高深整理成各學科的教材,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著整理手稿的時候,會不會再想起來一些東西。

 等羅志學把基本的教材搞定,那麽就是理工學堂開學之時。

 只是這樣也讓羅志學更忙了!

 這平時本來事情就非常多,每天早上的軍務會議、政務會議是雷打不通的。

 然後每天還要批閱眾多繁雜的文件,還要召開各類型的專門工作會議,還要接見各種官員。

 而視察這種非常規性的活動還沒算上去呢。

 除了這些日常事務外,羅志學還要整理科學技術的手稿,這一天到晚就沒個停歇的時候。

 有時候哪怕是到了晚上,羅志學也會挑燈夜戰。

 如此在襄陽忙了半個月後,羅志學也終於接到了來自於第九混成旅旅長黃光茂中校的捷報。

 黃光茂在捷報中稱, 他已經率軍攻克鄖陽城,後續將會繼續進軍鄖陽府內其他各縣,如白河縣、上津縣、房縣、竹溪縣等,以求徹底控制鄖陽府。

 羅志學得知消息後,召集了參謀部等將領開會討論了西線局勢後,羅志學最終決定設立西路軍司令部,暫轄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擬由鄖陽府、均州當地降兵整編而成的第十四混成旅。

 由黃光茂擔任西路軍司令,晉升為上校,調參謀部戰略司司長翁宏遠少校為西路軍參謀長,並晉升為中校。

 而西路軍的職責,是控衛西線的戰略安全,確保保鄉軍主力南下後,西線無憂。

 同時羅志學也準許黃光茂根據形勢,在有利時機時,在確保西線防線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的發動部分攻勢,嘗試奪取陝西之洵陽、金州等漢中府區域;四川之奉節等夔州府區域。

 但是不管是否繼續向西擴張,一切都應以西線安全為上,絕對不得浪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