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316章 量產計劃
,最快更新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最新章節!

 第四更爆發求訂閱

 ——

 工業部的袁高峰帶著一群人,對二年式步槍進行了詳細的生產論證,對各個零部件的工序進行拆分,然後制定出來了一整套的生產線計劃。

 袁高峰拿著一本厚厚的計劃書對羅志學道:“整個二年式步槍裡,其中的槍管,槍托以及槍刺等部件基本上和原來的火繩槍工序一樣,所以我們打算繼續沿用原來的生產線!”

 “但是槍機部分,零部件和原來的火繩槍槍機完全不一樣,所有零部件都需要重新制定生產工序,並製備專門的模具,同時還需要增添一部分專門的設備!”

 “所需的模具以及專門的機械設備,臣已經下發給漢天機械廠進行設備並生產!”

 “對各工序的工人培訓,臣也已經讓漢天兵工廠提前籌備!”

 “整個生產線的建設以及工匠的培訓,預計在十月份能夠初步完成!”

 羅志學聽罷微微點頭:“十月份,三個月,不錯!”

 打造一條新的步槍生產線,哪怕只是其中的槍機部分,但是也需要重頭開始,光是打造專門的模具以及設備都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更別說設備造出來後也不是第一時間就能用,還得進行反覆的調試以及修改。

 哪怕現在是戰爭時期,哪怕這些設備都非常的原始,但是最快估計也得兩個月的時間。

 設備生產調試後,兵工廠那邊還需要根據生產設備完工工序,比如一個零部件該怎麽打造,需要多少人,怎麽樣效率才最快,怎麽樣才能保證質量。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

 除了設備外,工匠的培訓也不容易。

 以前的火繩槍製造起來,除了槍管外,其他部位對工匠的要求其實也不是很高,而後來大楚帝國的兵工廠在槍管的製造上,開始廣泛使用機械設備,尤其是水力設備。

 通過水力鍛造機,代替人力反覆敲打鐵料,效率更高,同時鍛打部位受力更加均勻,打造出來的槍管質量還更好。

 通過水力鑽孔機,對已經通過卷皮法鍛打成型的空性鐵管進行擴徑打磨,效率更高,打磨的更加光滑,同時打造出來的火槍口徑也比較一致,雖然談不上每一支槍管的內徑都完全一致,但是誤差也遠比人工打造的更小。

 大規模使用機械設備,尤其是水力設備,這是大楚帝國火繩槍產量這麽大的重要原因,當然了,因為水力設備而受益的武器裝備還有刀劍長矛盔甲甚至火炮。

 尤其是盔甲這玩意更是如此。

 傳統手工匠人打造盔甲可是非常麻煩的,需要反覆鍛打把鐵片鍛打成型,鐵片打出來後還不能直接用,還需要進行磨邊,鑽孔。

 其中的鑽孔就是一項非常耗費工時的工序,手工鑽孔非常難,效率非常低。

 但是現在大楚帝國的兵工廠對盔甲所用的鐵片進行鑽孔的時候就簡單了,直接機械設備鑽孔,並采用了高硬度的精鋼打造的鑽頭,很簡單就能夠鑽出來一個孔,就是費鑽頭。

 整體而言,大楚帝國的火繩槍生產,基本上已經進入了流水線式生產,並大規模采用和水力機械為主的各類機械設備,所以產量極大,工業部那邊才敢喊出一年造十萬支火繩槍的口號。

 但是換到燧發槍的時候,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哪怕二年式步槍已經考慮到了大規模生產,核心機構槍機的零部件已經是盡可能的降低要求,但是整體工藝的要求還是比火繩槍的槍機高得多。

 很多零部件的打造,以目前的機械設備根本無法完成,只能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

 對於部分核心高要求的零部件的初加工用機械設備來,精加工則是用熟練工匠手工進行。

 比如說燧發槍裡采用的彈簧,這玩意就是采取機械設備進行初加工,再用資深工匠進行精加工。

 而這種加工方式,必須就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哪怕是采用這種模式,依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流水線式生產,只有在核心的槍機部分,需要依托資深工匠進行最後的磨合。

 這主要是大楚帝國在零部件的公差控制上水平還比較渣,打出來的零部件哪怕已經盡可能控制公差了,但是現在的燧發槍的槍機在精度上要求比較高,因此直接用流水性零部件進行裝配的話,很多時候他沒辦法裝配進去。

 因此最後的組裝工序上,還需要資深的工匠們,對幾種高精度的核心零部件進行最後的加工,然後組裝。

 這也以為著,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火槍,很難做到核心零部件的互換,頂多互換一些非核心零部件。

 這不可避免會導致後續的維修會出現麻煩。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想要保持性能,又想要保持產能,還想要保證零部件互換,這對目前大楚帝國的工業水平來說就太超前了。

 而這種半機械半人工的生產方式,對熟練工匠的數量要求就非常大了。

 漢天兵工廠那邊,需要為投產新步槍,提前培養一大批的工匠,不是普通的熟練工人,而是可以在最後工序裡進行精加工並完成裝配的資深工匠。

 為此,工業部已經打算從各廠裡抽調五百名數量工匠補充給漢天廠。

 值得一提的是,這五百名熟練工匠裡,長沙兵工廠就提供了兩百多人!

 這是因為之前楊嗣昌籌辦長沙槍炮作坊的時候,從幾乎整個楚南地區搜刮熟練工匠,等楚軍接受了這個槍炮作坊後,自然也就接受了好幾百人的熟練工匠呢。

 如今工業部要抽調熟練工匠生產遂發火槍,乾脆就直接從這裡抽調人手了。

 袁高峰報完了生產線籌備情況後,才對羅志學道:“預計十一月份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小規模的試生產,等到十二月份嘗試大規模生產,等到明年一月份,預計達到設計產能。而設計產能年產五萬支!”

 “而正式投產後,因為大批設備和工匠被新步槍生產線所擠佔,所以今年十一月份開始,我們就會陸續減產元年式火繩槍的生產,等到明年一月份,如果新步槍生產不出什麽意外的話,那麽就會全面停產元年式火繩槍。”

 “二年式火槍的價格,經過我們的反覆計算後,以軍方的第一批五萬支訂單為準,這一批訂單漢天廠可以做到十四兩銀子。”

 “只有達到這個價格,才能夠讓漢天兵工廠那邊支撐起來新步槍生產線的建設並運營,要不然的話,就只能對該廠進行額外的注資了!”

 羅志學道:“十四兩,這個價格可以了,至於額外注資沒必要,既然已經財務獨立了,那麽就自負盈虧!”

 羅志學一直都在推動工業部下屬各工廠的財務獨立,自負盈虧上,以避免各工廠的管理層產生吃大鍋飯,得過且過的想法。

 “回頭你好好囑咐下頭,這二年式步槍的生產,乃今後火槍生產的第一要務,務必做好新步槍的生產籌備以及後續投產事宜。”

 “不過,雖然明年不出意外就會停產火繩槍,但是在這之前,火繩槍的生產不能落下,非但不能落下,還需要加快生產步伐,在這半年內生產出更多的火繩槍來。”

 “如今東進在即,第七師和第八師還不滿員呢,四個混成團也都還缺槍,後續作戰也會有不小的損耗,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元年式火繩槍進行補充的。”

 羅志學很清楚,別看現在弄出來了燧發槍,但是想要讓燧發槍徹底取代現在的火繩槍和長矛,成為陸軍主力武器,還需要一段時間。

 二年式步槍的生產線建成都要十月份去了,磨合試生產估計又得一兩個月,這真正大規模投產估計都明年去了。

 在這之前,楚軍依舊需要依靠火繩槍進行作戰,如此給第七師、第八師、四個混成團等部隊繼續補充火繩槍就非常有必要了。

 同時羅志學也考慮到了,那麽燧發槍全面量產了,但是想要形成戰鬥力也需要一段的時間。

 這可不是直接給現有的部隊進行換裝火槍就行的, 換裝火槍的同時,還需要進行編制和戰術上的變化。

 這個過程裡,大批的長矛手要進行換裝並重新進行訓練為火槍手。

 這整個換裝的過程,雖然比直接組建新部隊容易一些,但也沒容易到那裡去,沒幾個月訓練磨合,根本形成不了戰鬥力。

 有這時間,都夠羅志學直接采用新兵組建一支純燧發槍的新部隊了。

 同時前期的燧發槍產能有限,現在的預計生產線一年才五萬支燧發槍,撐死了裝備五個師,連給現有的主力部隊進行換裝都不夠。

 更別說現在楚軍依舊處於高速擴軍當中。

 所以前期,羅志學更傾向於讓現有的部隊繼續裝備火繩槍,而後續新生產的燧發槍則是直接用於裝備新組建的主力部隊。

 連第一批裝備燧發槍的主力部隊番號羅志學都想好了:第二近衛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