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329章 絕望的史可法
也不知道是自信,還是迷信,總之應天巡撫搞出來的應天新標軍,就是非常大膽而激進的采用了大量火繩槍手搭配少數長矛手的配置。

 福建那邊還有支幾百人的新標軍更奇葩,清一色的火槍手,一個長矛手都沒有……

 這些新標軍,並不是每一支都需要楚軍認真對待的,畢竟拋開裝備和士兵素質和編制這些東西。

 隻說兵力數量的話,大部分明廷裡的新標軍也是不頂用的,因為很多都是只有幾百人規模,影響不了大局。

 明廷的諸多新標軍裡,目前來說真正上了規模的,能湊出來差不多一個混成團規模,也就是大概兩千多人的新標軍並不多。數得上名號的有楊嗣昌編練的湖廣新標軍,這支湖廣新標軍在楚南戰役之前就編成了左右兩軍,總兵力約八千多人,配屬了二三十門兩斤半野戰炮以及少數五斤野戰炮。

 但是該部精銳,也就是湖廣新標軍左軍在楚南戰役裡被楚軍全殲,右軍在長沙戰役裡死傷慘重,只剩下千余人突圍南逃,最後一路逃亡到了廣東,一度恢復到三千多人。

 楊嗣昌被崇禎逮捕入獄後,這支湖廣新標軍被新任西南總督熊文燦接管,並持續恢復到四五千人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湖廣新標軍在楚南戰役裡, 雖然和楚軍打生打死了, 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和楚軍打過正兒八經的線列作戰,都是被動打防禦作戰。

 除了湖廣新標軍外, 還有兩廣新標軍,該新標軍乃熊文燦擔任兩廣總督的時候編練,楚南戰役之前不過只有數百人規模,楚南戰役後, 因為楚南淪陷, 兩廣壓力巨大,所以兩廣新標軍迅速擴張到了五千人的規模。

 湖廣新標軍、兩廣新標軍,各有一個混成旅規模的兵力,這兩支新標軍也是熊文燦坐鎮肇慶, 抵抗楚軍進一步南下兩廣的重要依仗。

 再過來則是東線史可法麾下的安廬新標軍, 這支新標軍也是比較早編練,因為早期九江一線還屬於楊嗣昌的防區去,楊嗣昌早早就下令讓九江方面編練新標軍。

 後來史可法上位後, 以九江方面的新標軍為基礎,擴大規模編練出來了安廬新標軍,有兵力約六千五百人。

 東線還有另外兩支主要的新標軍,其一是應天新標軍,這支新標軍比較特殊一些,純粹是江南的權貴士紳們,害怕楚賊打過來,進而支持應天巡撫搞出來的, 有兵力五千多人, 只是兵力配屬比較奇葩,火槍手比較多……

 其中的三千人已經被派往九江一線, 目前駐防在湖口。

 再有就是江北新標軍, 這個江北新標軍前身其實是陳必謙牽頭搞出來的河南新標軍,只不過河南新標軍時期兵力很少, 只有千把人規模而已。

 王家禎接替陳必謙成為東線總督後, 接管了河南新標軍, 然後又把鳳陽巡撫麾下的幾百新標軍給抽調了過來, 一起合並為江北新標軍。

 江北新標軍隨同王家禎南下後,一支在江北一帶募兵、訓練, 據傳兵力已經達到五千多人,並且還在繼續擴充當中。

 只不過這支新標軍雖然擴充的速度很快, 但是編練時間太短,裝備急缺,還算不上成軍。

 再過來就是北線的幾支新標軍,其中中原方向,主要是左良玉麾下的汝州新標軍,兵力約莫有三千多人。

 但是別看人家人數少,但實際上左良玉麾下的新標軍應該是整個明廷各部新標軍裡人員待遇最好,裝備最精良的。

 因為左良玉是親自被楚軍打過的,對槍炮之犀利感受更深, 而且他本人是武將,還是一個擁兵自重的武將, 最近大半年基本上都不把上頭的巡撫,總督放在眼裡了。

 而對於一個擁兵自重的武將而言,其他都可以放一放, 但是軍隊絕對是最優先項,所以人家左良玉搞新標軍,比楊嗣昌還重視。

 再加上左良玉撈錢的手段, 也不是那些文官所能相提並論的,這沒錢糧了他都是直接敢派兵去劫掠的人……大軍在手的他,也不怕別人彈劾。

 反正老子幾萬大軍在手,有本事你逮捕我啊?

 明廷呢,還真不敢,最近一年那都是各種安撫,各種升官,能給的,不能給的基本都不要錢一樣扔出去。

 北線除了左良玉麾下的三千汝州新標軍外,規模比較大的還有孫傳庭麾下的陝西新標軍。

 至於剩下的其他各部新標軍,大多人數太少,兵力數百或千把人,要麽是空有人數, 但實際上是隨便拉一群農夫來,也不給夥食, 不進行專業訓練, 也不給槍炮。

 純粹是掛著新標軍的名頭。

 哪怕是現在的京營裡, 也有新標軍呢,但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除了崇禎外,估計也沒第二個人會在意一這支京營新標軍了。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盡管很多明軍督撫,將領們沒有搞新標軍,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看不到槍炮之利。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洪承疇!

 他對純粹的新標軍不感興趣,認為就算是要搞槍炮,也用不著效仿楚賊啊……

 洪承疇是直接以原有的舊軍精銳為基礎,直接鑄造槍炮,尤其是火炮,如此能有效利用原來的精銳,節省成本。

 直接舍棄原來的舊軍精銳,然後拉著一群農夫,再花費龐大的代價再把他們訓練成為新標軍。

 這種事在洪承疇看來,純粹是腦子燒壞了。

 就目前的局勢,哪有這麽多時間,這麽多錢糧給你練出來十萬八萬的新標軍啊,而弄個幾千萬把人有屁用……

 還不如造更多的野戰炮出來,然後配合原有的精銳作戰。

 只要野戰炮足夠多,甭管是舊軍還是新標軍,還不是一樣打仗。

 從這個角度上去看,其實洪承疇比其他督撫更加強調,更加重視火炮的作用。

 洪承疇始終認為,楚賊之所以能夠連戰連捷,楚賊的步卒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楚賊的火炮。

 楚賊的野戰炮,實在太狠了!

 後來等洪承疇和其他人一樣,發現楚賊的所謂野戰炮,其實也就是采用不同炮架,炮管縮短一些的紅夷大炮後,洪承疇也是組織人手打造了一批可用於野戰的小型紅夷火炮。

 也不搞什麽新標軍,直接組建了一個炮隊,配合原有的精銳進行作戰。

 要說效果如何,這個恐怕還要讓東擄來驗證。

 因為洪承疇已經帶著麾下精銳抵達北直隸了,後頭如果能和東擄來一場大規模戰鬥,估計也就差不多能驗證出來這種模式到底有沒有效果了。

 就當洪承疇率軍抵達北直隸的時候,在江西九江,史可法卻已經是陷入了困境。

 八月七日,楚軍正式對九江發動進攻。

 八月八日,楚軍先後攻克西城門外的三號大型堡壘和九號大型堡壘,使得九江西城牆靠北位置的一帶,直接暴露在了楚軍的兵鋒之下。

 八月九日,楚軍開始對西城門一帶進行攻擊,不過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直接強攻城頭,而是繼續炮擊,同時填平護城河,並逐步肅清明軍在這一方向的其他殘留防禦工事。

 同時楚軍也在繼續在這一方向挖掘壕溝,試圖把更多的十八斤臼炮靠近部署,同時也爭取讓攻城用的精銳重甲步兵們,獲得更近的出發陣地。

 當楚軍對西城門一帶發動持續進攻的時候,史可法迫不得已開始抽調其他方向的明軍加強西城門的防守。

 但是,其他方向的楚軍也不是吃素的。

 負責南城牆戰事的第一師這個時候,也加大了攻擊力度。

 頭兩頭裡,因為南面城牆並不是主攻方向,所以第一師的進攻,更多的還是以牽製敵軍兵力,肅清一些小堡壘為主。

 而等第六師拿下了三號大型堡壘以及九號大型堡壘,開始直接進攻西城牆的時候,為了避免明軍抽調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牆,第一師也是及時的發動了猛攻。

 盡管因為火炮大多集中在西城門,南城門一帶缺乏火炮的緣故,導致第一師為了避免過大的傷亡,而沒強攻那些大型堡壘,但是依舊給明軍製造了極大的壓力,迫使明軍不敢抽調更多的兵力增援西城牆。

 等到八月十二日, 經過數天作戰後,楚軍初步填平了西城門外的護城河,並且還挖掘了地下通道埋設了火藥。

 當天上午時分,隨著一聲巨大而沉悶的爆炸聲,九江西城牆的一段城牆被炸坍塌的時候,楚軍針對九江城最後的總攻也開始了。

 大批突擊隊的重甲士兵們衝上去和明軍廝殺,最終依靠著盔甲優勢和火力優勢成功奪取了廢墟以及附近城牆。

 這個過程裡,手榴彈再一次發揮出來了重要的戰術作用,使得楚軍的攻城行動變的比較順利。

 當西城牆被楚軍攻陷的時候,九江城的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了,而且這個時間將會非常的短暫!

 面對西城牆的失守,史可法絕望之余,也只能是率領殘兵從東城門突圍,一路逃向湖口。

 然而楚軍雖然故意留出來了個東城門沒打,玩圍三厥一的路數,但是不代表遠離城門後沒有部署兵力進行埋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