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388章 1頭撞死在大殿上
簡單來說,羅志學目前做的是管人,而不是管事,現在的他很少親自管理某一項事了。

 你真讓他直接管事,那麽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裡海量的繁雜事務,能把他給直接淹沒了。

 但是管人就比較輕松了,只需要把大方向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中就行,如果方向出錯了,那麽就換個人上去修正方向。

 同時一些大事往往會在參務會議裡進行討論,羅志學也不會親自參與,而是等這些大臣們爭論玩了,再挑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結果定下調子,如果大臣們討論的多個結果他都不滿意,那麽就打回繼續讓大臣們討論……

 如果還不滿意……那麽就換人討論……

 總歸是能夠得出一個讓羅志學滿意的結論的。

 這也是羅志學為什麽看似直轄這麽多機構而沒有類似的緣故……實際上他根本不可能直接管理這麽多事情,他日常了更多的是管人,管那些重臣們。

 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用人。

 人用對了,那麽事情也就對了,人用錯了,那麽事情自然也就錯了。

 通過用人,來貫徹自己的各項政策,這才是目前羅志學的統治方式,而不是和以前那樣,屁大點事都自己親自上……

 但是這種管人不管事的方式,也很容易讓羅志學脫離基層,得到的都是臣子們編造過後的反饋。

 因此,羅志學也需要其他的消息來源渠道,比如說密折制度。

 也需要一定的威懾力,讓其他官員們警惕起來,甚至恐懼起來,比如說翰林院內務調查科。

 恩威並施,一邊大度管人放權,一邊派出無數的暗探搜集下屬官員的動向,防范任何的負面事件的出現。

 講究的就是一個平衡。

 通過兩三年的努力,羅志學在大楚帝國裡初步構建了一個多方派系共存的穩定構架,並通過工作分管的方式,隨時調整麾下各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的職權,平衡派系。

 如今的大楚帝國裡,是不同機構,不同的大臣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後被柔和在一起做事,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圍繞著羅志學這個皇權的實際代表。

 一旦離開了羅志學,那麽他們都是無根的浮萍。

 這就是要有平衡多派系政治構架的重要性,缺一不可,而任何一方想要壯大也會引起其他派系的對抗。

 而羅志學嘛,始終穩坐高台,看誰弱勢一些了就拉一把,看誰強勢了就壓一把,始終維持多方平衡。

 而參務制度,也是這種平衡體系的具體體現!

 同樣的也是羅志學為什麽把軍方將領裡的徐志賢和魏開福這兩個人,也列入參務大臣的緣故。

 這也是為了維持權力構架的平衡。

 軍方必須要在參務院裡這個帝國最頂級的政治平台上,擁有自己的聲音,維護軍方的權益。

 不過也隻局限於維持軍方自身的利益而已,羅志學可是另外一邊還在推行軍政分離呢。

 地方上的巡撫都沒指揮部隊的權力了,這京畿裡的文官們,哪怕是郭全書同樣也沒有對軍事行動指手畫腳的權力,反過來,軍方也不能對地方政務指手畫腳。

 因此大部分的禦前參務會議裡,羅志學一般都是不宣軍方的這兩個參務大臣的。

 參謀部部長徐志賢,軍政部部長魏開福這兩個人自然也明白為什麽,因此平日裡也不怎麽去參加參務會議,即便是參加了,只要討論事項不涉及到軍方,那麽他們也不會發言,純粹當一個工具人,而到了一些需要投票的環節林,他們往往也是直接棄權,讓五個文官體系的參務大臣們自己爭奪。

 但是當涉及到軍方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然後該噴的噴……

 比如說去年年底的時候,禦前參務會議裡討論承順三年度的財政預算的時候,因為軍費預算這個事,這兩個軍方大老口水狂奔,和郭全書他們幾個文官對著吵架呢。

 當時郭全書他們這些文官們,覺得承順三年的時候,撥給兩千五百萬軍費也就差不多了,這兩千五百萬,可比承順二年的一千五百萬足足多了一千萬呢。

 而且這只是常規軍費而已!

 等到真正打起來了,那麽肯定還會大規模抄沒各類敵方資產的,到時候這些一次性的收入也會拿出來一部分補貼軍方。

 就和承順二年的時候一樣,額定常規軍費只有一千五百萬兩,但是在楚南戰役以及東進戰役裡,大楚帝國獲得了數以千萬級的一次性抄沒收入,加上東進戰役的耗費實在太多,原有的額定軍費撐不住。

 再加上海軍那邊也是掀起了大規模造艦擴充艦隊的事,也需要一批軍費。

 因此,陸陸續續拔給了軍方好幾批的額外戰費,總額差不多有一千萬兩左右。

 也就是說,承順二年裡,軍方所獲得的實際軍費,是高達兩千五百萬兩的。

 這就,可不包括軍方繳獲的大批直接用於戰爭的物資呢,包括繳獲自敵軍的槍炮,刀劍盔甲,軍糧乃至騾馬等等。

 這些戰利品,按照規矩當場都是補充給了前線部隊,不納入財政統計當中。

 因此軍方去年所獲得的軍費和物資總額,是超過了兩千五百萬兩的。

 而在制定承順三年軍費的時候,郭全書他們這些文官認為,給兩千五百萬兩的額定軍費已經不少了,如果加上後續抄沒所得裡的一次性收入的分成,軍方那邊還能獲得一大批錢呢。

 然而軍方認為,去年之所以能夠獲得上千萬兩的額外戰費,那是因為去年打的是江南。

 江南這地方富得流油啊,所以抄沒所得也多,這種情況下才能夠分到一千萬的額外戰費。

 但是今年打的是什麽地方?

 都是窮鄉僻壤的地方,兩廣除了山還是山,打進去能抄沒幾個錢?打兩廣那絕對是虧本生意。

 閩浙?那也是個窮地方,也就浙北那幾個府勉強有點油水,而剩下的浙南以及福建又是一片山多地少的地方,別說油水了,這大軍打過去鐵釘要虧本的。

 按照軍方那邊的說法就是,這麽一算,他們打兩廣和閩浙根本就撈不到什麽油水,反而因為當地的地形複雜,補給困難,作戰困難而耗費會更大。

 這一進一出,軍方要虧到姥姥家……

 再有什麽江北……人家軍方倒是不避諱揚州、淮安這兩個地方有錢,但是奈何軍方那群將領們一口咬定:那地方是明軍經營多時的堡壘,尤其是揚州更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實在不好打。

 大概率,今年怕是要拿下來去的。

 再說了,就兩個城市而已,哪怕是全部抄沒了又能弄幾個錢的?

 所以,軍方的那群將領們又一口咬定,江北戰役大概率也不可能獲得什麽大批抄沒所得。

 這額外戰費預計不可能多,那麽常規額定軍費可就要提升來了啊,要不然數十萬陸海軍以及近衛軍的將士們,那都要餓著肚子打仗了……

 這些話,聽的郭全書他們幾個文官臉都是黑的。

 都說明廷那邊文官都是不要臉的,怎麽到了我們大楚帝國這邊,不要臉的都變成武將了。

 最後雙方討論來討論去,郭全書為代表的文官們說了,你們不是要提高常規軍費嘛,可以,再給你們一口氣增加五百萬。

 但是……

 後續抄沒所得的分成就沒有了。

 但是人家軍方還是不滿意,一口咬定常規軍費三千萬,後續分成五五開……

 軍方對此雖然還不滿意,但是奈何袁高峰當時臭脾氣上來了,直接對著一旁大殿上的柱子上發飆:“就你們打仗要錢,難道國朝其他人就不用過日子了?”

 “賑濟不搞了?水利不搞了?科舉不搞了?農桑不搞了?當塗工業區不搞了?”

 “把錢都拿去打仗了,讓後方的百姓都餓死你們就滿意了?”

 “我把話撂這裡,你們要是繼續威逼,這沒錢搞不了民生,我袁某人是愧對陛下,愧對天下人,還不如一頭撞死在這裡,我倒是要看看,到時候天下人如何看待你們!”

 袁高峰話說完,徐志賢直接冷笑一聲:“有本事你就撞,撞不死老子還能幫你一吧,別什麽都不學,就光學偽明那群光說不練的東林黨!”

 袁高峰聽罷,氣的嗷嗷叫,被刺激的直接衝出去,看樣子,似乎是真的要一頭撞柱子上……

 但是吧……

 這純粹是自作多情了!

 他這剛起身還沒走兩步, 就被後頭的兩個孔武有力的禦前侍衛給攔住了……

 這一幕看的羅志學都是皺眉不已!

 袁高峰這演的有點假,大殿裡那麽多大柱子你不挑,非要挑選距離門口最近的那根大柱子……

 這大柱子上可就有兩個禦前侍衛站著值班呢!

 最終吵來吵去,最後雙方在爭執中還是達成了協議,額定軍費兩千八百萬,後續抄沒所得的分成只有兩成。

 敲定了行政經費和軍費的分配比例後,後面的各部經費分配也是在吵吵鬧鬧中度過。

 陸軍和海軍還有近衛軍吵。

 稅務部和工業部還有農林部等其他部門也吵!

 吵的羅志學頭都大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