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瘋皇》三十 新套路
  泰昌這會兒心情的確好多了,思路也瞬間清晰不少。

  他稍微理了理思緒便直接問道:“師皋,先帝沒有派礦監之前這采礦和煉礦之事歸什麽人管,你知道嗎?”

  這個畢懋良當然知道,畢竟他都在朝堂之上摸爬滾打二十多年了。

  他不假思索道:“這些原本都是由工部虞衡清吏司管的。”

  原來是歸工部管的。

  泰昌微微點頭道:“他們又是怎麽管的呢?”

  畢懋良隨即解釋道:“這個其實是有成例的,自洪武朝開始,便是如此,一般朝廷各衙門,地方各州府,包括皇室和各地藩王需要什麽礦產都會行文到工部虞衡清吏司備案,工部虞衡清吏司匯總各種需求之後便會估算出一定的出產量,然後便會命派駐各地的大使組織采礦和冶煉,如果礦源不足,工部便會派出專門探礦的匠戶前往各地探礦,總之工部工部虞衡清吏司會保證各種需求同時還有一點盈余。”

  泰昌聞言,不由一愣。

  原本他以為采礦和煉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要想管好也不難,現在看來,他有點太想當然了。

  朝廷各衙門,地方各州府,包括皇室和各地藩王需要什麽礦產,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細細一想就會嚇一跳,朝廷有多少衙門,地方有多少州府,藩王又有多少,還有礦產也不是一種,而是很多種,也就是說,工部虞衡清吏每年光是收到的備案行文恐怕最少都有上千份,匯總之後再行文各地組織采礦和冶煉,恐怕最少又是上千份。

  看樣子,也不是所有文官都在忙著內鬥,有些人還是做了很多事的,就好比工部虞衡清吏司,真正在工部衙門坐值的也就那麽十幾個人,他們要管的事卻是嚇死個人,采礦和煉礦還只是他們一個小的職司,至少他以前就沒注意到,他們還有很多其他事要管呢。

  他忍不住感歎道:“看樣子還是有些官員在辦實事,要不然,這天下恐怕早亂套了。”

  畢懋良也忍不住跟著感歎道:“是啊,六部衙門裡大部分官員都很忙,尤其是主事和郎中,那真是忙的暈頭轉向。”

  呃,這個好像扯的有點遠了。

  泰昌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那成本和收益呢,又怎麽算?”

  畢懋良依舊是不假思索道:“這個就是戶部的事了,工部虞衡清吏司將各種需求匯總之後會轉呈一份到戶部備案,戶部會核算成本,撥付銀兩,收取各種稅款和貨款,同時組織人力將礦產分運到各地,如果有多余的,便會就近轉運到各地庫房存起來備用。”

  原來是工部管采礦和冶煉,戶部管錢。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收益。

  泰昌又追問道:“那收益呢,你現在就是戶部侍郎,對這個應該很清楚吧,以前沒有派出礦監的時候每年的礦產收益有多少?”

  呃,收益!

  畢懋良尷尬的道:“這個基本沒有什麽收益,所以,工部虞衡清吏司會盡量避免礦產盈余太多,反正不夠就去采就行了,戶部也會盡量做到收支平衡,一般能做到不虧本就不錯了。”

  這!

  采礦竟然賺不到錢?

  難怪先帝會派出礦監去撈錢,皇室這麽多礦產竟然賺不到錢,那就派人去撈啊!

  當然,這純屬亂搞,不問緣由,硬撈,那跟搶有什麽區別?

  這個原因還是要先搞清楚的。

  泰昌又追問道:“皇室這麽多礦產為什麽會賺不到錢呢?”

  畢懋良連忙解釋道:“皇上,

這是因為采礦和煉礦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太大了啊!就好比前些天提出的,要鑄泰昌通寶,每年鑄五十萬枚。如果這事交給工部工部虞衡清吏司來管,虞衡清吏司就會找個合適的地方組織開采和冶煉銅礦,銅陵這裡正好銅礦多,而且戶部鑄幣局也在這裡有鑄幣作坊,虞衡清吏司十有八九就會將公文發到這裡來。五十萬枚銅幣差不多需要一百萬斤銅來鑄造,這批銅如果包給盛懷宣來開采和冶煉,那麽,除去稅賦,戶部還得給他撥二十萬兩左右的酬勞,然後戶部組織匠戶鑄幣,花費的人力物力和材料費用也不下二十多萬兩,這還沒完,還得將這些鑄好的銅幣轉運到各處才行。這樣算下來,能不賠錢就不錯了。“  鑄造銅幣還賺不到錢?

  那采其他礦豈不都得虧!

  這是為什麽呢?

  泰昌想了一下,隨即又問道:“你覺得盛懷宣煉製精銅百斤收二十兩左右的酬勞多嗎?”

  畢懋良想也不想便搖頭道:“這個真不多,因為銅礦太難煉了,他說的礦石萬斤出銅百斤都算多的了,他肯定是選過礦石了,要是不經過選礦,挖上來就煉,礦石萬斤能煉出五十斤銅就算了不得了,就這挖礦選礦,他就得投入不少人力,那苦水和煤的投入就更不得了了,如果是個生手,花二十兩還不一定能煉出一百斤銅來呢!”

  呃,盛懷宣這裡沒問題,那戶部官員那裡有問題沒?

  泰昌又追問道:“鑄幣這麽費錢嗎?鑄五十萬枚銅錢竟然要費二十多萬兩!”

  畢懋良無奈的歎息道:“唉,沒辦法,鑄幣就是這麽費錢,這鑄幣一開始得用銅塊雕出母錢來,然後再用母錢精鑄,翻出一定數量的錢模來,然後就得組織大量匠戶翻砂、倒模、澆鑄、冷卻、清理、修整、打磨,這樣算下來,十個匠戶配合,一天能做出一百枚合格的銅錢來就算不錯了。五十萬枚銅錢,起碼得上千匠戶做半年才能做出來啊!就這還不知道要用掉多少煤,廢掉多少模具。”

  好吧,這年頭銅錢都是一個個鑄出來的, 的確相當費時、費力、費材料。

  現在看來,如果按以前的套路來已經不光是有沒有人貪腐的問題了,沒有利潤根本賺不到錢也是個大問題!

  也就是說,想要解決貪腐問題同時讓皇室這麽多礦山產生利潤,必須得換個全新的套路才行。

  如果一個東西賺不到錢怎麽辦呢?

  其實很簡單,提高價格,增加產量!

  對了,價格。

  泰昌又問道:“盛懷宣采礦煉銅每百斤只收取二十兩左右的酬勞,也就是說戶部收購銅的價格就是二十兩左右,那麽賣出去呢,又是多少錢一百斤?”

  賣出去?

  畢懋良想了想,隨即估摸道:“賣出去的價格應該是五十兩左右一百斤吧。”

  鑄五十萬幣需要一百萬斤銅,累死累活累半年賺不到錢,直接把一百萬斤銅賣出去就是五十萬兩,等於賺五十萬幣!

  那累死累活為了什麽,直接賣礦產啊!

  這麽簡單的事情這些當官的不會想不到吧?

  泰昌有些不解道:“那為什麽不大量開采和冶煉礦產然後拿出去賣呢?”

  這!

  畢懋良連連搖頭道:“皇上,這樣不行啊,銅也就罷了,人家最多拿去做佛像鑄銅獅子什麽的,鐵如果賣出去,那直接就能做刀劍啊,這樣做遲早會出大事的。”

  你們怎麽就這麽死板呢?

  鐵不能賣我們就賣銅啊賣煤啊!

  再說了,刀劍怎麽了?

  只要新式火槍和火炮一出,刀劍還有個屁用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