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瘋皇》一百三十二 庸塵無恥
  泰昌回到禦書房以後便開始寫信了,這信是寫給孫傳庭的。

  大致意思就是讓孫傳庭在平叛的同時配合戚金、張元芳和黃得功,將十萬屯衛精銳分別編入神機營、五軍營和禁衛軍,把五軍營人馬擴充到五萬,把神機營和禁衛軍人馬分別擴充到四萬。

  這樣一來,加上神武營還有在京的五萬五軍營人馬和一萬禁軍,他手裡頭的禁衛和親軍數量便達到了二十四萬。

  只要假以時日,將神機營和神武營全部裝備齊全了,不要說震懾群臣,平定四方都夠了!

  他把信寫完,便交給駱思恭,令其用錦衣衛的渠道八百裡加急送往金陵。

  緊接著,他又對著門口道:“傳曹化淳。”

  很快,曹化淳便疾步而來。

  泰昌也不囉嗦,直接了當道:“擬旨,擢南京兵部尚書孫傳庭都察院右都禦史,川貴總督,令其立刻調集十萬屯衛前往西南平叛。”

  曹化淳也沒說什麽,直接就跪坐在一旁的小幾跟前,抽出份空白聖旨刷刷刷寫起來。

  內閣會順利通過這道中旨嗎?

  這個還真不好說,因為這會兒內閣已然被閹黨掌控了,這些家夥心思多著呢。

  他剛把聖旨準備好,正考慮這個問題呢,門口的小太監卻是突然道:“皇上,內閣首輔顧秉謙求見。”

  這竟然主動跑過來找他!

  顧秉謙這個首輔那真是有跟沒有一個樣,這家夥基本上是不召就不會來,召來那也是屁用都沒有。

  更為可恨的是,不管朝堂之上出了什麽事,這家夥都不會跑來請示他這個做皇帝的,而是跑去請示魏忠賢!

  也不知道這家夥把誰當皇帝呢。

  唉,還好這家夥就是個飯桶,要不然,還真不敢讓這家夥來當這個內閣首輔。

  這家夥來了也好,正好當面解決南直隸這十萬屯衛精銳的問題。

  如果把聖旨直接傳到內閣,讓他暗地裡去請示魏忠賢,中間估計又要出么蛾子。

  泰昌看了看手中的聖旨,這才淡淡的道:“宣。”

  不一會兒,顧秉謙便屁顛屁顛的走了進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竟然滿面春風道:“皇上,一萬輛車,微臣都給征集完了,相信很快就能全部送到長營校場了。”

  就這點小事你好意思來表功?

  泰昌拿起桌上的聖旨,微微點頭道:“嗯,不錯,這事辦得利索。這個也一起辦了吧,回去簽押之後,立馬八百裡加急發往金陵。”

  呃,什麽東西?

  顧秉謙恭敬的接過聖旨看了看,竟然站那裡不動彈。

  你他嗎的,還真想跟朕玩么蛾子?

  你是不是還要去請示一下魏忠賢啊!

  泰昌不由盯著他冷冷的道:“怎麽,你覺著不合適?”

  顧秉謙的確是想去請示魏忠賢,因為這麽大的事他根本不敢做主啊!

  問題,皇上這麽逼問,他怎麽回呢?

  他想了想,還是小心的拖延道:“皇上,微臣不是覺得不合適啊,主要十萬大軍不是說召集就能召集的啊,沒有足夠的錢糧武器輜重什麽的,召集起來也沒用啊,微臣是覺得應該先解決錢糧武器輜重的問題。”

  你他嗎還會想這些?

  你要真這麽厲害,就不會被人罵庸塵無恥了!

  泰昌當然知道這家夥是想拖延時間去請示魏忠賢。

  你他嗎的,跟朕玩這套!

  泰昌不由惱怒道:“你知道西南有多少叛軍嗎?二十多萬叛軍啊,

怎麽收拾?你們不出謀劃策也就罷了,還在這給朕拖延時間。告訴你,這次不管因為誰拖延而造成西南大亂,朕就誅誰九族!”  啊?

  誅九族!

  算了,這次就不請示魏公公了,要是魏公公不點頭,到時候西南真亂得不可收拾,皇上肯定是誅他的九族,而不是誅魏公公的九族。

  顧秉謙嚇得哆嗦道:“皇上,這個微臣回去就辦,立馬就辦。”

  這話都說完了,他竟然還站那裡不走!

  泰昌見狀,不由冷冷的道:“還不趕緊去辦,站這裡幹嘛?”

  顧秉謙連忙小心的道:“皇上,微臣還有點事先跟您說。”

  你還有事跟朕說?

  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

  泰昌不由好奇道:“有什麽事你就說,吞吞吐吐幹什麽?”

  顧秉謙聞言,連忙解釋道:“皇上,是這樣的,這會試沒幾個月就要開了,考題什麽的,是該考慮了,考場什麽的,也要開始準備了。”

  這話什麽意思?

  你還想當主考官!

  泰昌終於明白了,這家夥是來討主考官這差事的,因為一般主考官不是內閣首輔就是禮部尚書。

  這會兒他正授意閹黨收拾東林呢,禮部尚書孫慎行肯定是別想當主考官了。

  這家夥估計以為這主考官當定了,所以趁著做了些許小事,來討這主考官的差事來了。

  哼,朕能讓你這個廢物當主考官?

  要知道,會試的主考官那名義上就是這屆所有進士的恩師,凡是沒有正兒八經拜過師的進士,默認就是其門生了。

  這個規矩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自然是好事,畢竟主考官不是內閣首輔就是禮部尚書,位高權重,對於他們的仕途幫助很大。

  有時候,只要能舔著臉去拜會人家,以門生之禮相求,獲得升遷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對於有些考生來說,不但不是好事,還是件倒霉事。

  因為一旦主考官出事,他們大多要跟著受點牽連,就算不受牽連,那也會因為失去靠山而很難獲得提拔,仕途基本上是完了。

  這顧秉謙注定是個要被革職查辦的背鍋俠,他能讓其把這屆考生給毀了嗎?

  當然不能!

  他還要好好培養這屆考生來取代閹黨和東林呢。

  泰昌想了想,隨即裝作饒有興致道:“會試嗎?朕還沒當過主考官呢!這樣吧,你去把考場準備一下,考題,朕來出。”

  啊!

  顧秉謙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皇上竟然要當會試的主考官!

  您是殿試的主考官好不好,為什麽還要跟我來搶這會試的主考官?

  這下可如何是好啊!

  顧秉謙的確是想收一堆的門生,這樣他在閹黨中間就有話語權了,不像現在,崔呈秀、吳淳夫、徐大化等在魏公公面前那叫一個得寵啊,說什麽魏公公都聽,他根本就沒插嘴的份。

  沒辦法,人家是魏公公的乾兒子,他不是啊,他小兒子才是魏公公的乾孫子,這關系可差得遠了。

  他要再不培植自己的勢力,這內閣首輔之位遲早被那些gui兒子搶了去。

  問題,這會兒皇上要跟他爭這個主考官啊!

  怎麽辦呢?

  他愣了好一會,這才弱弱的道:“皇上,按例您是殿試的主考官,這會試的話,一般都是由朝臣來主持的。 ”

  哼,你們這些文臣,開口按例,閉口按例,按什麽例,按你們的規矩嗎?

  泰昌把臉一板,冷冷的道:“按什麽例?按《大明律》,按《大明會典》,還是按《大明條法事類纂》?”

  顧秉謙聞言,傻眼了,正規律法裡面哪會有這些東西啊!

  關於他的傳聞,那是一點都不假,他就是個庸塵無恥之人,要論溜須拍馬,那他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要論爭奪什麽東西,他真不行。

  這也是他高居內閣首輔卻庸碌無為的根本原因。

  閹黨不說壞事做絕,做起壞事來那都是把好手,很多閹黨中人那都是因此而名垂青史的,唯獨他這個內閣首輔,那真是庸碌無為,壞事沒見他乾,好事也沒見他乾。

  說白了,他就是沒卵用,除了溜須拍馬往上爬,其他基本什麽都不會。

  或許,這也是魏忠賢讓顧秉謙當內閣首輔的原因。

  因為這家夥當了內閣首輔也沒卵用,用著放心。

  如果讓崔呈秀、徐大化這些人當了內閣首輔,說不定會把他這個當爹的都踩在腳下!

  顧秉謙這種庸塵之人哪裡敢跟泰昌這麽強勢的皇帝爭啊,泰昌把臉一板,他就嚇得心裡直打鼓。

  他咽了幾口唾沫,嘴巴蠕動了幾下,終究還是沒鼓起勇氣來繼續跟皇上爭。

  泰昌見狀,乾脆揮手道:“行了,下去吧,別忘了,趕緊去把聖旨簽了,八百裡加急發往南直隸,要是因為你的拖延耽誤了西南平叛,哼。”

  顧秉謙嚇得一哆嗦,連忙躬身告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