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瘋皇》八十 犯顏直諫
  這天,泰昌接見曹文詔和曹變蛟之後,突然發出一堆聖旨。

  如,組建騎衛親軍神武營,擢曹文詔為神武營總兵,擢曹變蛟為神武營副總兵。

  親軍直屬皇帝,這個朝臣無權過問,所以,這道聖旨執行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另外幾道聖旨卻出了大問題。

  比如,命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河南都司、河北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轄下所有衛所各選五百擅騎青壯,赴京加入神武營。

  又比如,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所有群牧所立刻調集戰馬,齊集萬數,送往京城神武營駐地。

  又比如,四川、湖廣、江西、福建今年茶科稅賦減半,各地官員督促茶農盡快恢復茶葉生產,準備重開山西、陝西、四川等地所有茶馬互市,為神武營換取戰馬。

  這些聖旨可不是他往各地一發就行了,準確的說,他發出的聖旨還不能叫聖旨,只能叫中旨,中旨朝廷官員是可認可不認的。

  也就是說,中旨發出去,遇著頭鐵的又或有朋黨撐腰的官員,很有可能會束之高閣,就跟沒收到一樣!

  中旨必須經過內閣審議,並有一個以上的內閣大學士簽字確認,再下發到京城或者地方各衙門才叫真正的聖旨,這個才是獲得朝廷認可的,所有官員都必須執行。

  結果,他發出的中旨送到內閣之後,全被卡住了,沒一個內閣大學士肯簽字認可下發!

  因為東林黨已經敏銳的意識到,皇上這是想要恢復禁軍和親軍實力,用武力來鎮壓他們了。

  這種事,文官集團一直防著呢。

  皇上在金陵城乾的事情他們又不是不知道,如果讓皇上肆無忌憚,“胡作非為”,那還得了!

  所以,他們不同意。

  開玩笑呢,五萬神武營騎衛親軍一旦組建起來,再加上現在禁軍和京營的實力,就算是遼東邊軍都乾不過了,到時候皇上還不跟在金陵城一樣,把他們捏手裡,想怎麽殺怎麽殺!

  泰昌收到消息,頓時怒不可遏。

  這幫文臣簡直無恥之尤,難怪土木堡之變都過去快百年了,皇室的禁衛和親軍還是沒有恢復一點實力。

  估計英宗之後的皇帝想要擴充禁衛和親軍的時候都遇到了文官集團的阻攔!

  哼,你們這幫狗東西,還真當朕治不了你們了?

  第二天早朝,鴻臚寺禮官正要按例宣布開始奏對環節,泰昌卻是抬手一揮,令其退下,隨即便盯著內閣那幾個東林大學士冷冷的問道:“朕昨天下的中旨為什麽不簽發下去?”

  為什麽?

  這個大家心知肚明。

  內閣首輔葉向高沒吭氣,內閣次輔韓爌和內閣大學士劉一燝也沒吭氣。

  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劉宗周卻是咳嗽一聲,疾步從班列裡走出來,跪在禦道中間朗聲道:“皇上,此刻正值朝廷舉步維艱之際,西北賑災錢糧和遼東邊軍糧餉都湊不齊,您不能如此窮兵黷武啊!”

  窮兵黷武?

  泰昌聞言,眉頭不由一皺。

  他著實沒想到,東林會把劉宗周這家夥推出來犯顏直諫!

  劉宗周和黃道周可是東林最為有名的兩大嘴炮,這兩個家夥那是出了名的能說,敢說,敢於跟當皇帝的硬剛,也就是所謂的犯顏直諫。

  他們更是出了名的不怕廷杖,不怕死,你哪怕把他們往死裡打,他們也敢說!

  這兩個家夥在歷史上把崇禎給氣得,

直罵劉宗周“蔑視朝廷,驕性厭世,好生恣放!”,黃道周則被崇禎斥為“一生學問隻辦得一張佞口!”  這會兒黃道周好像還沒出道,所以,東林把劉宗周給放出來了。

  哼,嘴炮又如何。

  泰昌冷冷的道:“窮兵黷武?你怎麽不說建奴窮兵黷武呢,他們早就有五萬騎兵了!你意思,建奴能有,我大明不能有,我們只能被建奴壓著打,是嗎?”

  呃,這個。

  劉宗周不愧為嘴炮,如此無理的情況下,他竟然很快便反應過來,理直氣壯道:“建奴本就擅騎射,牧馬甚多,再加上他們搶了我們不少戰馬,所以,他們的騎兵根本沒花什麽錢。我們就不一樣了,五萬騎兵,上千萬兩銀子啊,皇上,您可曾想過,朝廷根本就負擔不起如此大的開銷,您是想讓西北災民和遼東邊軍全部餓死嗎?”

  哼,還有臉說,你們能搞到錢去救西北災民和遼東邊軍嗎?

  泰昌不屑道:“這錢朕自己出,無需你們掏一文錢!”

  沒想到,劉宗周竟然不管不顧道:“皇上,內庫的錢那也應該拿來賑災,拿來支付邊軍糧餉啊,您不能為了一己之私,把內庫的錢全花在虛耗錢糧的騎兵身上啊!”

  荒唐!

  泰昌怒道:“先帝把內庫的錢全給了福王,你們怎麽沒一個吭氣的?”

  呃,這個。

  劉宗周乾脆狡辯道:“總之,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不是取勝之道,我們匆匆組建起來的騎兵根本不可能是建奴騎兵的對手,如此虛耗錢糧之舉,微臣不敢苟同。”

  哎呦,你個腐儒,還教起朕打仗來了?

  泰昌冷哼道:“你還懂兵法?朕怎麽沒聽說過?要不,你去遼東跟建奴對陣試試?”

  我!

  劉宗周竟然有點無言以對了。

  他倒不是怕死,問題,他真不懂兵法啊,去遼東幹嘛,去建奴跟前丟人現眼嗎?

  袁應泰已經試過了,簡直被人打成狗了啊!

  但凡自詡清流的人,那都把臉面看的比命都重要,這種有損顏面的事情,他們是不可能去做的。

  他被懟的不吭氣了,泰昌也懶得囉嗦了。

  哼,你們這幫狗東西,給朕等著。

  泰昌見狀,直接起身怒斥道:“朕著實沒想到,你們這幫口口聲聲為國為民的人竟然為了一己之私阻礙朕擴軍備戰,你們,是想幫建奴是嗎?說一套做一套,隻管一己之私,不管大明危亡,這就是你們的為臣之道嗎?都回去好好想想,退朝!”

  說完,他竟然就這麽拂袖而去。

  東林會就此屈服嗎?

  當然不會,他們既然敢扣著中旨不發,自然是有依仗的。

  因為這會兒齊楚浙黨都完蛋了,整個朝堂,乃至地方基本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甚至遼東邊軍都在他們“自己人”孫承宗掌控之下。

  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怕!

  皇上又如何,能把他們怎麽樣?

  就算當今皇上如同先帝一般, 把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朝中大臣都撤了又如何,皇上的旨意照樣出不了京城!

  這就是他們的依仗,再來一次國本之爭他們都不怕,最終失敗的肯定不會是他們!

  泰昌是想再來一次國本之爭嗎?

  當然不是。

  他可沒那麽傻,自亂陣腳,讓建奴得利。

  這次早朝,他之所以如此表現,不是傻傻的認為幾句話就能讓東林屈服,更不是想掀起國本之爭。

  他只是放出一個信號,告訴魏忠賢,東林把朕惹毛了,你可以趁機出手了。

  至於他為什麽不主動去找魏忠賢,這是個主次問題,他不能讓魏忠賢認為他要求著其辦事。

  魏忠賢這家夥可是典型的蹬鼻子上臉那種,貪得無厭,如果他主動去找魏忠賢,魏忠賢絕對會借機往天上竄。

  就好比他寶貝兒子天啟,歷史上同樣用的是魏忠賢,結果呢?

  天啟就分不清主次,每次都是,哎呀,魏公公,東林欺負我啊,你幫朕去收拾他們。

  結果好了,魏忠賢直接成了九千歲,世人都隻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了!

  他能跟天啟一樣,成天窩宮裡玩木頭,什麽事都讓魏忠賢去管嗎?

  那他這個皇帝還當個屁啊!

  所以,用魏忠賢這條瘋狗也得注意拿捏,不能讓這家夥尾巴翹天上去。

  果然,他才剛回到禦書房坐下,門口小太監便高唱道:“司禮監秉筆,東廠提督,魏公公求見。”

  嘿嘿,這家夥,消息還蠻靈通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