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瘋皇》六百零七 天意誰屬
哈喇慎其實就是奴兒乾都司下屬的一個衛所。

 這個衛所還是永樂年間明成祖永樂大帝北征的時候建立的,其位置大概就在呼倫湖、貝爾湖和海拉爾河中間。

 哈喇慎衛下屬哈喇哈千戶所、哈拉孩千戶所和海拉爾千戶所,分別管著呼倫湖、貝爾湖和海拉爾河附近的蒙元部落,乃是科爾沁草原北面的重鎮。

 所以,大明永樂年間,這裡便修建了一座龐大的衛城。

 兩百多年過去了,原來的衛城自然是早就荒廢了。

 不過,皇太極打下這裡之後,又將衛城重新修建起來了。

 因為鑄造火炮得有磚瓦結構的房屋才行,帳篷肯定是不行的,一不小心那就燒掉了。

 而重建的哈喇慎衛城正是他鑄造火炮之所。

 這也是一種貝勒和蒙元部落首領聽了哈喇慎之名都好像看到了希望的原因,他們也知道,傳說中的哈喇慎衛城就是鑄造火炮的地方。

 如果大明真的跟歷代中原王朝一般,扛不住糧餉的消耗撤兵,又或者隻留下部分人馬鎮守察哈爾和科爾沁草原,他們還是有機會打回去的。

 畢竟,他們的族人就算被大明抓去了還是他們的族人,只要他們跑回去振臂一呼還是能把族人聚集起來的。

 不得不說,他們想多了。

 這一次,明軍是不可能撤退了,因為泰昌有的是錢糧。

 而且,他們的族人都已經被遷徙走了,整個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全是明軍屯衛!

 如果他們跑過去振臂一呼估計會挨頓暴打,然後被抓起來!

 這會兒皇太極也只能把哈喇慎衛城當成了最後的希望。

 只要明軍不繼續往北推進,又或者往北推進的人馬並不多,他還是有希望守住哈喇慎衛城,然後繼續發展下去的。

 他把鑄造火炮的地方定在哈喇慎衛城,倒不是預料到了會有這一天。

 當初他之所以把鑄炮之所定在哈喇慎主要還是為了避免被遼東軍的斥候查探到。

 因為孫承宗太煩人了,老是不停派出斥候,不斷往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滲透。

 他如果把鑄炮之所定在科爾沁草原,遲早會被人家發現。

 哈喇慎就不一樣了,明軍的斥候想要查探到那個地方,必須穿過整個科爾沁草原,然後再往北狂奔五六百裡。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會出現的,明軍的斥候不可能穿過將近兩千裡的科爾沁草原跑到哈喇慎去。

 所以,他把鑄炮之所定在了哈喇慎,這幾年,遼東軍果然沒有發現。

 他當初可沒想到哈喇慎會成為他最後的避難之所。

 這會兒他還在慶幸呢。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天不亡我啊!

 好吧,哈喇慎衛城的事這會兒泰昌的確還不知道。

 不過,他可沒有拿下科爾沁草原就收兵的打算。

 這會兒他正調集人手在科爾沁草原中部築城呢。

 自從修築鐵路的機器研製出來之後,這鋪設鐵路線的速度簡直不要太快。

 北察哈爾城到科爾沁城將近千余裡的鐵路線,他們總共才用了五六天時間便鋪設好了,就這還是因為草原上找不到采石之所,他們必須在戈壁灘采了石頭運送到草原上,耽誤了一點時間。

 要不然,千余裡的鐵路,四天左右便能鋪設好!

 這會兒大明築城的速度也相當的恐怖。

 城牆的地基那根本不用挖,排犁挖掘機上去一頓犁再一頓拱,方圓十裡的城牆地基一天便挖好了。

 填埋地基的石塊也不用人去開采和搬運了,有排犁挖掘機在戈壁灘上采集好,再裝上火車運過來,然後直接打開車廂門,把石塊全推得掉地上,再用大鏟子一頓推,推進地基裡面就差不多了。

 還有建城用的磚瓦,燒製起來也不要太簡單,找塊好點的黏土地排犁在地上刨幾個來回就夠幾萬將士一天燒製磚瓦用的了,根本不用去挖。

 現在,唯一的問題好像就是這裡離北直隸太遠了,要把木材、煤炭、水泥和鋼筋等物資運過來得好幾天時間。

 要知道,從北直隸往北,穿過燕山再穿過戈壁灘抵達察哈爾草原邊沿那就是上千裡了,再穿過察哈爾草原又是上千裡。

 然後從察哈爾草原北部邊沿再到北察哈爾城又是四五百裡,再從北察哈爾城到科爾沁城又是將近千裡。

 這麽遠的距離,就算是火車打個來回都要七八天,太費時間了。

 如果從遼東直接運過來的話,那就快多了。

 不過,這會兒科爾沁城到遼東還得經過北察哈爾城繞個圈,再往東千余裡到東科爾沁城,然後再穿過五六百裡的戈壁灘才能抵達遼東。

 也就是說,從北察哈爾城繞道遼東其實節省不了多少時間。

 或許,可以再修一條科爾沁城到東科爾沁城的鐵路,這樣就能縮短千余裡的路程了。

 泰昌站在一輛步兵戰車上,細細掃視了一番熱火朝天的建城景象,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他放下望遠鏡,直接對一旁的宋應星道:“長庚,走,我們去商議一下接下來的鐵路怎麽修。”

 說罷,他便爬下戰車,帶著宋應星往大帳中走去。

 大帳之中,孫承宗和盧象升等將帥還有孫銓和張之極等參謀將軍還在不斷關注著前線神武營各路大軍的進度。

 這會兒神武營各路大軍都往北推進了千余裡了,竟然還沒有抓到什麽蒙元部落的牧民。

 不得不說,這些人還真能跑啊。

 泰昌大致看了看形勢,隨即便指著地圖道:“長庚,你看,這會兒神武營各路大軍的推進線離這裡其實也就百余裡,我們暫時還沒有必要往北修建鐵路。

 而京城離這裡足有三千余裡,我們轉運物資極度不便。

 所以,我們可以先修築科爾沁城到東科爾沁城的鐵路,這樣,我們就能把科爾沁城到遼東的距離拉近到一千五百裡左右了,我們轉運物資也方便多了。”

 宋應星細細看了看地圖,隨即便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他們正在大帳中商議呢,一個傳令兵突然急匆匆的走進來,朗聲道:“報,皇上,孫大人,神武營中路大軍抓到蒙元部落的俘虜了,這一次足足抓到了幾萬人。”

 哈哈哈哈, 看樣子這些蒙元部落的牧民是跑不動了。

 這還真是巧啊,他們剛把鐵路線鋪設到這邊,車站才剛剛建好,就抓到大批俘虜了。

 要是早幾天抓到這麽多的俘虜,那還麻煩了。

 畢竟這裡距離北察哈爾城和東科爾沁城都有千余裡,而馬車一天也就能跑百多裡。

 如果這裡沒有城池和車站,那就要用馬車將俘虜轉運到北察哈爾城又或者東科爾沁城去,這麽遠的距離用馬車轉運俘虜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

 這下好了,一點麻煩都沒了,百余裡的距離用馬車轉運俘虜還是很方便的。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天都要亡建奴了。

 泰昌和皇太極都在感歎天意呢,那麽天意誰屬呢?

 這會兒,老天爺眷顧的好像是泰昌,是大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