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瘋皇》七百一十二 大明何以領先世界
新馬城港口碼頭,十余艘改造過的大型漁船正緩緩靠岸,二十余台巨型砍樹伐木的機器正陸續開下船。

 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那就是新修建的城門只有不到一丈高,砍樹機器前面的架子卻有兩丈高。

 這倒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把砍樹機器前面的架子拆下來,過了城牆再裝回去就行了。

 泰昌也沒有因為這個而皺眉, 相反,他臉上還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因為彭賓帶著十余個工部主事隨船過來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泰昌便忍不住拍著他的肩膀親切的問道:“燕如,你怎麽這麽快就過來了?”

 彭賓亦是忍不住有些激動道:“皇上,新洞庭湖那邊鐵礦的運輸問題不是解決了嗎,這鐵礦石開采量一上來,新遼陽城那邊的冶煉就更不上了。

 這鐵礦石一旦堆積起來是很佔地方的, 而且礦石還不能馬上拿來用, 所以微臣便召集了一些人手,準備到新遼陽城多建點煉鐵的車間。

 正好,聽聞皇上需要人幫忙,微臣把那邊的事安排了一下就趕過來了。”

 這還真是巧了。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感歎道:“你這都好幾年沒回家了吧,著實辛苦了。”

 彭賓連忙拱手道:“皇上如此提攜微臣,微臣不敢懈怠,再說微臣也只是在北美大陸到處跑跑,算不得什麽辛苦,皇上這滿世界的奔忙才叫辛苦呢。”

 呃,這話說的,好像是在拍馬屁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歷朝歷代的確沒有哪個皇帝跟他一樣,滿世界到處跑,成天在外奔忙。

 或許正是因為大明君臣一心,都在不辭辛勞的奔忙,大明才會發展的如此迅猛吧。

 唉,大家都辛苦啊。

 泰昌正暗自感歎呢, 彭賓卻是突然間一拍腦門道:“對了,微臣聽東殷都城那邊傳來消息,新科狀元方以智已經把什麽電報線路鋪設到東洋承宣布政使司了。

 而且,還有什麽塑料也已經提煉出來了,他們正在加緊研製什麽海底電纜呢。

 新科狀元方以智特意托人傳信,找您請示,看是不是先派人到北美來鋪設電報線路。“

 這個方以智,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泰昌忍不住興奮道:“太好了,子如,速速派人傳旨回去,命方以智趕緊派人把北美大陸的電報線路鋪設好。”

 呃,皇上竟然這麽高興。

 彭賓忍不住問道:“皇上,微臣愚鈍,什麽是電報線路啊?”

 這個就有點不好解釋了,這年頭電都沒什麽人懂,電報又怎麽解釋得清呢。

 泰昌想了想,隨即大致解釋道:“這個是個遠距離傳訊用的東西,一時半會朕也說不清楚,以後你看到了就明白了。

 總之, 這陸上的電報線路如果鋪設好了, 從這裡傳訊回大明就只需一個月左右了。

 如果海底的電報線路也鋪設好了, 那從這裡傳訊回大明估計一天時間就夠了。“

 這到底什麽東西,竟然這麽厲害的?

 彭賓著實好奇的不行了,不過,泰昌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繼續問下去了。

 他只能忍住好奇,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聽聞這邊諸事繁忙,不知微臣能做點什麽。”

 是啊,這段時間朕都忙暈頭了。

 泰昌想了想隨即問道:“燕如,你可懂房屋建造。”

 這個能不懂嗎?

 彭賓細細介紹道:“皇上,修橋鋪路、築城建房、興修水利,包括修建宮殿廟宇等等,都是工部的基本職能,微臣在工部待了也快十年了,這些微臣自然都懂一點。”

 太好了!

 讀書人所謂的懂一點那就是相當的懂。

 彭賓這種搞技術的實誠人那也不會在他這個當皇帝的面前胡亂吹牛。

 這家夥肯定是相當的精通此道。

 這下好了,終於有人能幫上忙了。

 泰昌當即帶著他來到城中,指著正在釘地板的高腳屋道:“燕如,你看,因為這裡經常下雨,地面濕氣太重,所以朕想了個法子,模仿吊腳樓,修建了這樣的高腳屋。

 你看這法子可還行,牢不牢靠,能隔絕地面的濕氣嗎?”

 這麽建當然夠牢靠,那吊腳樓就是幾個木柱子都能頂住,您這可是一堆的水泥柱子!

 問題,為什麽一排一排的建呢?

 彭賓忍不住問道:“皇上,您這是準備建上好幾裡長的一大排高腳屋嗎?”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是啊,這是以後做兵營用的,這高腳屋的平台正好跟城牆差不多高,到時候只要搭上跳板,守城的將士就能直接踏上城牆了。

 所以,朕乾脆命人在城牆後面修建一排這樣的高腳屋試試。”

 呃,這個,怎麽說呢?

 彭賓只能無奈的解釋道:“皇上,請恕微臣冒犯了,微臣的意思是,您建這麽長一排,而且還是幾十丈寬的大屋,中間還沒什麽空隙,那上面等於是蓋了個大罩子,下面大部分水汽都出不去,只要天氣再熱一點,再下場大雨,估計屋子裡會跟蒸籠一樣,又熱又濕。”

 啊?

 這個泰昌著實沒想過,他只是想著這樣看上去壯觀,而且施工方便,只要下面地板釘起來,連成一片,中間甚至都無需隔牆只要立些木樁做立柱就行了。

 這樣一來,裡面的空間就更大了,空氣流通的也更順暢了,大熱天裡面估計也不會很熱。

 不過,這樣一來,的確是個超大的罩子,下面的水汽如果太多,來不及從兩邊散開,那肯定會從中間冒上來,到時候,那真的就跟蒸籠蒸包子一樣了。

 還好,這會兒還只是在釘地板,還可以改一改。

 他立馬虛心請教道:“燕如,你的意思是不要連成一片,中間要隔開是嗎?”

 其實那樣效果也不怎麽樣,叢林裡的吊腳樓其實也隔絕不了濕氣,皇上怕是看到了開闊地方,而且是修建在山坡上的吊腳樓,所以覺得很乾爽。

 彭賓只能細細解釋道:“皇上,這邊的叢林裡之所以濕氣重是因為地面太濕了,這裡老是下雨,地面乾不透,所以只要氣溫高一點,濕氣便特別重。

 您可能沒注意,一般的吊腳樓都是修建在斜坡上的。

 這樣下面就不容易積水了,水汽少了,自然就乾爽了。

 所以,我們如果想解決濕氣的問題,最好從地面上下功夫。

 如果我們能在地面上鋪上水泥,然後開些溝渠把雨水引到河裡去,盡量保證地面上沒有積水,那只要不是雨下個不停,濕氣就不會很重。

 如果是這種泥地,一下雨就跟一鍋爛泥湯一樣,永遠都乾不了,那濕氣肯定重。“

 呃,這意思,搞錯方向了!

 泰昌看著親自設計的高腳樓,不由微微歎息道:“你的意思,我們不用這麽麻煩,把房子墊這麽高,是嗎?”

 彭賓看了看地面,又看了看天空,隨即緩緩搖頭道:“皇上,把房子墊這麽高也不是沒有用。

 微臣看這邊的河堤都不是很高,如果大雨下得時間長一點,那河裡的水估計都會漫上岸。

 那時候水肯定是排不及了,地上肯定會被水淹,這房子架在高處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有道理。

 泰昌不由連連點頭道:“嗯,看樣子我們還是不能嫌麻煩,還是墊高點好。”

 彭賓仔細看了看高腳樓下堆積的木板, 又看了看遠處那堆積的如同山脈一般的圓木,隨即緩緩點頭道:“對,這樣墊起來還有個好處,我們把下面鋪滿水泥修好溝渠之後就可以把采伐來的木材放這些房子下面了。

 到時候在下面再墊點磚頭,不但能防水泡還能通風透氣,乾起來也快。

 木材如果放外面,老是淋雨,那肯定是乾不了的。”

 對啊,這下面還可以堆放木材。

 泰昌聞言,不由欣慰道:“燕如,你來的還真是時候,來,再跟朕去看看其他東西的規劃如何。”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多,大明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