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瘋皇》七百四十五 賺錢的行當
新馬城西北,數百個丈許高的炭窯並排而立,連綿足有好幾裡長,將近二十萬人圍著炭窯指點不停,密密麻麻,一眼都望不到頭。

 那場景,著實壯觀無比。

 泰昌見彭賓忙完了, 這才命人過去把他招了過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便忍不住誇獎道:“你這建炭窯的速度著實讓朕吃了一驚,不到半天時間,數百個炭窯便建好了,一天建一千個應該不成問題吧?”

 彭賓連連謙虛道:“這個微臣也沒動手,是神武營將士厲害, 乾起活來,那真不是一般的快,只需隨便教一教,他們便做得很好了。”

 泰昌微微點頭道:“嗯,神武營將士著實不錯,這炭窯應該能不斷循環使用吧?”

 這個,怎麽說呢?

 彭賓想了想,隨即細細解釋道:“皇上,這炭窯其實還不算完全建好了。

 雖然我們選得是最合適建炭窯的黏土,但這炭窯的黏土層太厚,烘乾之後難免會出現裂縫。

 這幾天還得派人盯著,哪裡出現了裂縫就趕緊補上。

 而且,第一爐木炭出來之後,整個炭窯還得修補一番,把裡面的裂縫都堵上。

 門和蓋子接縫的地方,難免會有點變形,到時候還得修整一下。“

 嗯,這些都是小事。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這炭窯一般要燒多久才能出炭?”

 彭賓不假思索道:“這個要看是什麽樣式的炭窯,裡面燒製的又是什麽木料。”

 如果是山裡開出的土窯, 為了防止漏氣把裡面的炭全燒沒了, 那都不敢把柴火燒得太透。

 一般那種土窯都是裡面的柴火燒到一成左右便封門,然後陸陸續續堵住氣孔。

 這樣的燒法,那最少要燒十天才能出炭。

 微臣做的這種立式黏土窯出炭算是最快的一種。

 因為四邊開了門,可以看清裡面的燃燒情況,而且密封效果好,不用擔心漏氣。

 所以,我們能將裡面的柴火燒至四成左右再封門,蓋蓋子。

 這樣的燒法,一般兩天左右就能出炭。

 不過有些特別堅實的木料可能會要燒兩天半到三天左右才能出炭。“

 呃,這得燒兩三天啊!

 泰昌聞言,不由微微皺眉道:“這一爐大概能出多少斤炭?“

 彭賓還是不假思索道:“這一爐大概能出兩千斤左右的炭。”

 泰昌聞言,不由微微歎息道:“看樣子建一排炭窯還不夠啊!

 這新馬城北面才百來裡長,按一丈個一個炭窯再間隔一丈計算,那最多也就能建八千個左右的炭窯。

 八千個那也就能出一千六百萬斤炭,而且還需要兩天時間,平均每天才八百萬斤。

 這產量肯定不行,最少要建三四排這樣的炭窯才行。”

 呃, 建這麽多?

 彭賓不由提醒道:“皇上,這炭窯不能老是立在這裡吧, 到時候總是要拆的吧?”

 泰昌微微搖頭道:“這裡暫時還開發不到,我們盡量從南面亞馬遜河開始修築城吧,四十余裡寬,一百裡長的面積估計足夠了。

 這個問題朕已經仔細考慮過了。

 我們一年要造兩千多艘船,肯定要砍伐不少的木材,而造船只能用到主乾,樹枝基本用不上。

 如果再加上采伐紅木和開路建城的時候采伐的木材,這一年下來恐怕會有上十億甚至幾十億斤的樹枝。

 這些樹枝全丟了,那多可惜的,燒成木炭的話,最少也能賣個上千萬兩啊。

 這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產業了,這燒製木炭基本就不需要什麽成本,也就消耗一點人工而已,利潤最少有八成以上。

 而且這會兒用到木炭的地方相當的多,我們燒製的木炭只要質優價廉,那根本就不愁賣的。

 這錢不賺白不賺啊!

 我們乾脆把北面這一條用城牆圍起來,專門建個燒製木炭的基地算了。”

 呃,這個。

 好吧,一年上千萬兩的生意那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產業了,關鍵利潤還高。

 彭賓聞言,細細想了想,隨即建言道:“皇上,如果我們作為一個產業來做的話,那就要細分一下木炭的類型了。

 微臣剛也只是讓神機營將士根據樹枝的緊實程度大致分了一下類,因為同樣緊實程度的柴火堆一起燒出來的木炭不容易出現煙炭等次品。

 現在看來我們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木料,將這些樹枝細分一下。

 比如,那些材質比較疏松的,燃燒時間不長炭火卻比較大的,我們可以專門做出烤肉又或者船上做飯用的木炭。

 那些材質比較緊實,燃燒時間比較長的,我們可以專門做成烤火用的木炭。

 那些材質比較脆的,容易磨成粉的,我們可以專門做成製火藥的木炭。

 還有一些特殊的我們也必須挑出來。

 比如,柚木等燒起來有清香的木炭,可以作為高檔木炭來賣,一千斤賣個上百兩都不是問題。

 又比如,黃檀木和紫檀木燒製出來的木炭,燒出來不但有檀香,還能清新提神。

 這種木炭可是市面上很少見的頂級木炭,一千斤賣幾百兩都沒問題。”

 泰昌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沒想到,簡單一個木炭還有這麽多的道道。

 他愣了一下,隨即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很好,就按你說的,細分一下,燒製出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價位的木炭來,這樣我們賺得更多!”

 彭賓聞言,又想了想,隨即問道:“皇上,那我們這次建多少炭窯?”

 泰昌琢磨了一下,隨即果斷道:“既然是一年到頭不停的燒製,那就不用建太多了,建三排就行了。”

 三排還不多?

 那可是兩萬四千個!

 彭賓又小心的問道:“那我們得招不少人啊,一個炭窯,包括收集柴火,處理柴火,擺放柴火,還有看窯的,那最少也得五個人,這麽算下來,三排炭窯最少要十二萬人。”

 這個時候還缺人嗎?

 巨馬部落的人就夠了,因為他們那塊地盤種草藥根本就不需要這麽多的人,有個十來萬人就足夠了。

 泰昌稍微琢磨了一下,隨即對自己愛徒道:“阿素祖,你讓手底下族人自己分一分,願意種草藥的,那就學種草藥,願意燒木炭的,那就學燒木炭。

 這燒木炭其實也是門不錯的行當,一年下來,賺個四五十兩是不成問題的。“

 四五十兩,那可是兩三萬斤糧食啊!

 阿素祖連連點頭道:“好的,學生等下就去跟他們說。”

 泰昌著實沒想到,不經意間又想到個賺錢的行當。

 這行當的利潤真的已經相當不錯了,保守估計一年都能賺五百萬兩以上。

 要知道,萬歷朝的時候,大明朝廷一年的稅賦收入也就五百萬兩左右。

 當然,要把這行當做起來也沒這麽簡單。

 首先,那得培養人。

 如果不會燒木炭的逮著柴火一頓亂燒,那可就什麽錢都沒得賺了。

 泰昌想了想,當即就命彭賓找來一個經驗最為豐富的工部主事作為木炭廠的管事,又讓馬祥麟找來一百個有燒木炭經驗的老兵作為工頭。

 同時,他又命阿素祖把那些願意帶著族人燒木炭的分部落酋長召集到一起,好好教導了一番。

 第二天,這裡的場景又不一樣了。

 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帶隊的神武營將士中間又多了很多巨馬部落的青壯。

 他們直接就開始學著打下手了。

 不管是修建窯爐,還是挑選木材,乃至看窯,用黏土堵裂縫,他們都在跟著打下手。

 彭賓則是帶著另外幾個工部主事開始在北面的河流附近規劃了。

 這裡可是要住十多萬乾活的男女勞力,如果連帶他們的家人算上,最少也是二十萬。

 而且,這裡氣候還比較的炎熱,如果離炭窯太近,那就更熱了。

 怎麽給他們修建房舍,如何讓他們能住的舒服一點,這些可都得規劃好才行。

 另外,一年幾千萬斤的木炭,靠人來扛材料和成品肯定是不行的,還的有轉運柴火和木炭的碼頭。

 還有木炭的包裝也是個問題。

 如果要拿去賣,那肯定不能是散的,最少還得有個麻袋裝著才行。

 這生產麻布袋還得做點專門搓麻繩的機器和專門編制麻布的機器,用人手來搓那肯定是做不出這麽多的。

 還有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麻類植物,那也得趕緊去找,長成的就直接撕了皮做麻布,還要收集種子在附近的叢林找些地方大量繁殖。

 這會兒他們是不用考慮去收集柴火, 因為新馬城裡面的柴火足夠他們燒幾個月甚至一年的。

 但是,這裡的柴火燒完以後,他們就得跟著砍樹伐木的隊伍去收集柴火了。

 到時候動不動幾百上千裡的,用人力運輸肯定是不現實的,必須用船運。

 問題,北面這條大河並不是很長,而且沒跟亞馬遜河連通,如果要繞道亞馬遜河口外的海岸,那就繞遠了。

 彭賓琢磨了一陣,又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挖運河!

 當然,這裡並不需要挖太長的運河,隨便找條亞馬遜河的支流,挖個十幾裡長的運河便能跟北面的大河連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