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瘋皇》四百五十七 保持領先優勢
王徵著實被泰昌說的艦船數量給嚇一跳。

 這真是不造則以,一造就是瘋狂的造啊!

 這一個船廠一年就要造上百艘大型漁船和四五百艘武裝商船,這數量已經超過武備城那邊兩個船廠的造船數量了。

 要知道這大型漁船和武裝商船都是兩千料的巨艦,雖說建造難度不是很大,需要的人手卻不是一般的多。

 這一時半會他又上哪裡調集這麽多熟練的匠戶呢?

 要知道,這會兒大明各地的匠戶都被征調得差不多了,可以說,絕大部分匠戶都已經有活幹了。

 畢竟, 大明又不是光造船,各種各樣的東西都需要匠戶去造。

 武備城那邊都已經有二十余個超級工廠了,大明的匠戶幾乎全調集過去了啊!

 王徵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無奈道:“皇上,這造船廠是夠大了,但是,想要一年造上百艘大型漁船和四五百艘武裝商船怕是很難,因為我們根本就調不來這麽多匠戶啊!”

 這個問題泰昌倒是沒想過。

 這造船可是需要匠戶的,沒有足夠的匠戶怎麽辦呢?

 他也忍不住皺眉沉思起來。

 原本他以為大明幾十萬戶匠戶一兩百萬熟練的技術工人已經算多的了,這會兒想來,卻是遠遠不夠。

 說白了,武備城那邊也就是二十余個數萬人的大廠而已。

 這種大廠在這個年代聽起來的確有點嚇人,在後世卻不算什麽。

 二十余個數萬人的大廠生產的東西就能滿足整個大明甚至整個世界的需求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隨著大明的不斷擴張和大明西洋商號的業務不斷發展,大明這點匠戶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求了,必須召集普通青壯來乾活才行。

 想到這裡,泰昌果斷道:“這樣吧,我們多招點普通青壯,不管是軍戶還是農戶, 只要是腦子靈活一點的青壯都可以招來乾活, 就讓他們先乾最簡單的體力活,

讓匠戶帶著他們乾, 沒問題吧?”

 這乾體力活當然沒什麽問題。

 畢竟造船也不全是技術活,體力活也很多,比如搬運木料,運送材料,抬蒸汽機、鍋爐、水輪、護甲等等,基本上都是體力活,只要有把子力氣腦子也沒問題就行。

 問題就是,蒸汽機、輪船、機床這些不都需要保密嗎?

 這樣胡亂招人還能保密嗎?

 王徵想了想,隨即小心的道:“皇上,如果不管不顧胡亂招人,很多東西恐怕就沒法保密了,畢竟,有些東西要想出來或者做出來也就需要幾句話提點一下而已,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不在外面亂說啊!”

 這些天泰昌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呢。

 關於保密也不用太過刻意了,始終保持領先優勢才是最重要的。

 他微微點頭道:“嗯,這麽做的確會有可能把一些東西泄露出去。

 這個不用太過刻意了,能保密就盡量保密, 但是我們也不能為了保密而束手束腳,該乾的,還是得乾。

 比如說造船。

 我們的造船技術很差嗎?

 當然不是。

 現在我們的造船技術比歐陸各國都強多了。

 為什麽人家荷蘭人一年能造出五六百艘遠洋大船來,我們卻不行呢?

 這個就是因為我們太刻意了的注重保密了。

 其實沒必要。

 我們保持戰艦數量和戰艦性能上的領先優勢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光技術比人家厲害,造東西卻沒人家厲害,那就有點荒唐了。”

 好吧,原來皇上的想法變了。

 這不需要太過刻意的保密就好辦了,那人自然是想招多少都能招來。

 問題,什麽叫保持戰艦性能上的優勢呢。

 這個王徵著實沒聽明白。

 他想了想,隨即問道:“皇上,微臣愚鈍,您說的保持戰艦性能上的領先是什麽意思?”

 谷鑺  這個問題泰昌也考慮過了。

 他詳細的介紹道:“這個說白了就是我們的戰艦始終比人家的好。

 比如神盾艦,這會兒歐陸各國好像還沒有造鐵甲戰艦,不過,並不代表人家不會造。

 當初征討東瀛的時候朕就看到了,東瀛人其實也會造鐵甲戰艦了,只是他們造的沒我們的大也沒我們的好。

 這個就是戰艦性能上的領先優勢。

 鐵甲戰艦歐陸各國遲早會造,那麽,我們怎麽保持這個戰艦性能上的領先優勢呢?

 我們可以保持的領先優勢很多。

 比如把船往大裡造,又或者加快船速,又或者增加護甲厚度,又或者增加火炮數量等等。

 東瀛人當初造的鐵甲戰艦就沒我們的大,而這會兒歐陸各國普遍能造兩千料的大船,所以,我們要想保持這個大的優勢,就得再把船往大了造。

 鄭和寶船好像有很多種吧,兩千料以上的應該也有吧?”

 原來是這麽個意思。

 王徵聞言,緩緩點頭道:“鄭和寶船的確有很多種,兩千料以上的也有。

 其中就有一種五千料的,這種巨艦長二十二丈許,寬五丈許,深兩丈許。

 不過,這種巨艦好像隻造了一艘,就是鄭和船隊的旗艦。

 另外還有一種是上萬料的,這種巨艦長四十四丈許,寬十八丈許,深三丈許。

 原本這種巨艦是想造出來給成祖當座駕的,但好像沒造出來。

 因為當初工部很多官員都發現這種船問題太多了,比如,船太大了,再大的風帆都帶不動,還有船太重了,龍骨強度不夠等等。

 所以,這種巨艦造著造著就停了。“

 這些現在都不是問題了,有更大的鄭和寶船做參考就好。

 泰昌微微點頭道:“嗯,你可以試著先造五千料的,這種既然造出來過,而且鄭和還坐著下過西洋,那就證明沒有什麽問題了。

 至於上萬料的,你可以琢磨一下。

 什麽風帆帶不動,這會兒已經不是問題了,蒸汽機肯定能帶得動。

 還有龍骨強度不夠,你可以考慮用新出的韌性最好的鋼材作為龍骨。

 這個倒是不急著造,我們可以先把五千料的鐵甲戰艦造出來再說。

 上萬料的,可以多琢磨琢磨再造。“

 王徵聞言,不由興致盎然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緊接著又鄭重道:“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船速,你可以考慮一下,把五千料的戰艦底層排滿蒸汽水輪,看看到底能開多快。

 這會兒大明涉足的海域是越來越廣了,這船速太重要了。

 如果船速能再快一倍,我們往返南洋一趟就只需要十多天了。

 你想想,這中間能節省多少時間。”

 王徵聞言,毫不猶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緊接著又估摸道:“至於護甲厚度和火炮數量,五千料的戰艦肯定比兩千料的戰艦載重要大一倍還不止,而其外形並沒有大多少,我們完全可以把護甲加厚一倍試試。

 火炮數量的話,就沒必要刻意去增加一倍了,還是根據戰艦的大小來, 能開多少艙門就裝多少火炮。

 反正這種五千料的鐵甲戰艦對於現在的歐陸各國已經夠恐怖的了,我們只要始終保持領先優勢就行了。”

 王徵聞言,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他這架勢,怕是想著去研製五千料的鐵甲戰艦了。

 泰昌見狀,不由搖頭苦笑道:“良甫,別急著造五千料的鐵甲戰艦,我們先把這船廠建起來再說,畢竟數量上的領先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現在我們的遠洋艦船還沒人家荷蘭人多呢,這個短板必須趕緊補上來。”

 好吧,那就先建船廠,把造船速度先趕上來再說。

 這個其實並不難,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就行了。

 王徵頗為無奈的拱手道:“皇上放心,這船廠建起來很快的,只要人手足夠,一年造上百艘大型漁船和四五百艘武裝商船也沒有什麽問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