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瘋皇》四百七十二 1本被忽略了的名著
泰昌著實沒想到,這個時候就有人想到去煉製石油了。

 石油可是個好東西啊,不說別的,光是用石油煉製出來的煤油和石蠟就能解決夜間照明的問題。

 這年頭,一到晚上平民百姓家裡一般都是黑燈瞎火,一片漆黑,點個燈都舍不得。

 為什麽呢?

 因為這時候的燈油基本上都是動物油脂,燒起來太費錢了,不是有錢人家,根本就燒不起。

 老百姓窮的時候連炒菜的油都沒有,又怎麽可能點燈燒油呢?

 這會兒大明是發展起來了,老百姓是越來越有錢了,但是,真正晚上點著燈乾活的人家基本沒有。

 如果能大量煉製石油就不一樣了,從石油裡面提煉出來的煤油直接就可以做燈油,石蠟則可以用來做蠟燭,而且成本相當的低。

 這樣一來,老百姓晚上也可以點得起燈,燒得起蠟燭了。

 可別小看這一點進步,這一點進步可不得了。

 因為燒油太費錢了,點燈乾活賺的錢還沒燒的油錢多呢。

 所以,就算老百姓家裡有點錢了,也不會點燈乾活。

 沒辦法,燒不起啊!

 至於點燈乾活,真沒幾個人會這麽乾。

 沒辦法,成本太高,費力不討好,還不如睡覺。

 這麽算下來,一天十二個時辰從卯時日出到酉時日落,真正能乾活的也就六個時辰,而這六個時辰還得做飯吃飯,刨去這做飯吃飯的時間,一天能真正能乾活的時間也就五個時辰左右。

 這一點進步至少可以讓整個大明的生產效率或者說生產力提高幾成!

 因為老百姓點不起油燈也點不起蠟燭的情況下,太陽一下山那就得睡覺,不想睡那也得睡。

 沒辦法,黑燈瞎火的什麽都看不見,什麽都乾不了啊!

 這就證明,

蠟燭在唐朝就有了啊,而且還是很常見的東西。

 這年頭的人怎麽會點不起蠟燭呢?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如果燈油和蠟燭的成本降下來,老百姓點得起油燈和蠟燭乾活就不一樣了,多乾一個時辰那就能提高兩成的效率啊!

 話說,這蠟燭不是早就有了嗎,而且很多詩句裡都提到了蠟燭。

 唐朝的大詩人李商隱不就曾寫下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也就是說,古代的蠟燭也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

 而後世的蠟燭基本上是用石油提煉出來的石蠟做的,成本低的很,一根能燒上個把小時的普通白蠟燭也才幾毛錢。

 當然,後世也有比較貴的蠟燭。

 蠟燭是早就有了,但是古代的蠟燭跟後世的蠟燭就不是一個東西,或者說,用的材料根本就不一樣。

 製造蠟燭所用的原材料其實是分階段的,在沒有石油提煉出來的石蠟之前,製作蠟燭用的材料也是動物油脂。

 古代製作蠟燭最常用的材料是蜂巢溶解後製成的蜂蠟或者說蜜蠟,成本那是相當的高,而且產量還不高。

 這就是很明顯的區別,幾毛錢燒一個小時和幾塊錢燒幾分鍾的區別。

 如果能把這個點燈或者點蠟燭照明的成本降下來,老百姓晚上就能點燈乾活了。

 這會兒都不用去想那什麽汽車用的汽油,柴油機用的柴油什麽的,只要有了煤油和石蠟這兩樣最簡單的石油提煉物,大明的生產效率或者說生產力就能提高幾成了啊!

 比如,生日蛋糕上的蠟燭,那是小小的幾根就得幾塊錢,而且燒幾分鍾就燒完了。

 為什麽生日蛋糕上的蠟燭這麽貴呢?

 很簡單,因為生日蛋糕上的蠟燭按規定必須用動植物油脂來做,不能用石油提煉出來的石蠟做,成本高了,自然就貴了。

 呃,皇上這是怎麽了?

 怎麽突然間就抖起來了!

 宋應星見狀,不由疾呼道:“皇上,皇上,您怎麽了?”

 幾千萬人甚至上億人一天多乾一兩個時辰能多造出多少東西來?

 這是多麽巨大的進步?

 泰昌是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興奮,拿試卷的手都興奮得有點發抖了。

 啊?

 宋應星不由目瞪口呆道:“皇上,這位考生也就憑著祖上的記載去煉了煉那什麽石油啊,這點他開篇都說了,這都能當狀元郎?”

 對了,這家夥祖上更厲害,竟然能想到煉製石油,甚至還能提前幾百年就預判石油必大行於世,這已經不能用天才來形容了,這簡直就是個神人啊!

 啊?

 朕這是高興的啊!

 泰昌聞言,不由興奮道:“此子簡直是天才啊,這屆理科狀元就是他了。”

 至於這位考生的祖上是誰,那當然得把這位考生叫過來問一問才知道。

 至少,泰昌是這麽認為的。

 沒想到,奉命去取卷子的人剛走,宋應星卻是忙不迭道:“皇上,不用去問那考生了,微臣就知道他祖上是誰啊!”

 想到這裡,泰昌不由急吼吼的道:“快快快,快去取這考生的原試卷來,朕要問問,他祖上的神人到底是誰。”

 這會兒因為人員充足,閱卷也相當正規了,為了防止作弊,閱卷官看到的都是抄錄後的試卷,上面只有編號沒有名字。

 所以,泰昌也得命人去取來這位考生的原試卷才知道這位考生是誰。

 沈括?

 這名字怎麽這麽耳熟呢?

 泰昌不由喃喃道:“長庚,你知道這個沈括?”

 泰昌聞言,不由驚喜道:“噢,你還認識這位考生的祖父?”

 我哪能認識人家的祖父!

 宋應星連連搖頭道:“微臣不認識這位考生的祖父,這位考生說的祖上肯定不是他的祖父,他所說的祖上肯定是北宋名臣沈括。”

 不過,他並沒有看過《夢溪筆談》。

 他只知道這本書很出名,在後世很出名。

 後世絕大部分人肯定都知道這本書誰寫的。

 宋應星連連點頭道:“知道知道,這沈括的確是個神人,他所著的《夢溪筆談》簡直就是本神書,這位考生卷首之語就出自《夢溪筆談》,所以,這位學生所說的祖上肯定是北宋名臣沈括沈夢溪。”

 對啊,《夢溪筆談》!

 泰昌一聽到這書名,立馬就想起來了,這石油之名可不就是《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給取的嘛。

 呃,這個。

 宋應星聞言,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一下還真把他給難住了,因為《夢溪筆談》裡面寫的東西太多了啊!

 不過,大家估計都跟他一樣,只知道《夢溪筆談》是沈括所著,至於《夢溪筆談》裡具體寫了些什麽,恐怕沒幾個人知道。

 那麽這本書裡到底寫了些什麽呢?

 泰昌忍不住好奇道:“長庚,這《夢溪筆談》裡面寫了些什麽,你還記得嗎?”

 這個當然有,其實,宋應星後面編著的《天工開物》多少借鑒了一些《夢溪筆談》裡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夢溪筆談》對他來說是一本很重要的參考書。

 這書他自然不可能沒有。

 他回想了好一陣,這才緩緩的道:“這《夢溪筆談》裡寫得東西很多,可以說天文地理、歷史軍事、風土人情、格物之理、農田水利、醫方草藥、奇yin技巧、書畫鑒賞等等,無所不包。”

 這麽厲害的嗎?

 泰昌聞言,不由饒有興致的道:“此書你那裡可有?”

 這話說的。

 您可是皇上,我能不借給你看嗎?

 宋應星連忙點頭道:“皇上想看自然沒問題,要不,微臣這就命人去取?”

 他毫不猶豫的點頭道:“皇上,微臣那裡有。”

 有就好。

 泰昌頗有些急切道:“可否借給朕看看?”

 泰昌又忍不住問道:“如此好書為何不拿來當理科教程呢?”

 理科教程裡面沒有這本書,這個他可以肯定,因為前些天他出考題的時候就仔細看過所有理科教程的封面了。

 如果有沈括的《夢溪筆談》這本名著,他不可能記不起來。

 好啊!

 泰昌毫不猶豫的揮手道:“快差人去取來給朕看看。”

 宋應星不敢怠慢,他立馬起身疾步走出去跟外面的京營將校交待了幾句,隨即又坐了回來。

 呃,好吧。

 三十卷的確是太多了。

 或許,這就是這本名著在這個時代不為人重視的原因之一吧。

 沒想到,宋應星連連搖頭道:“皇上,此書不能用來做理科教程。”

 泰昌不由好奇道:“為什麽?”

 宋應星不假思索道:“因為此書足有三十卷,而且記載的東西太多了,如果拿此書當教程,恐怕理科的考生就不用學其他東西了。”

 其實,此書也跟《算法統宗》一般,在歷史上的宋元明清都不怎麽受人重視,反倒是東瀛和歐陸各國拿了去翻譯了,當成了寶貝!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就好比石油,北宋年間的沈括就已經知道這東西了,而且還研究過,還肯定此物必大行於世。

 三十本,光是看完都需要花不少時間啊,更別說去鑽研裡面所寫的東西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這本名著記載的東西幾乎都跟以前的科舉沒有什麽關系。

 這年頭的讀書人基本都削尖了腦袋在往科舉這條獨木橋上擠呢,跟科舉基本沒什麽關系的書,而且還有三十本,誰會無聊的去研讀啊!

 如果從宋朝開始就有人重視石油,可能歷史都會變得大不同!

 可惜,歷史上他後面根本就沒有人重視這東西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