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縱橫諸朝,吐槽皇帝竟然這個樣》10朝元老,毀譽參半
在南北宋的問題即將結尾的時候,陳光年需要的人和東西也已經到位了。
 最後他決定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
 說道宋,很多人就會和說到隋一樣,忽略他前面的那個時代。
 隋是因為前面的時代亂,宋是因為前面的時代不斷亂而且短。
 而在這麽一個短暫的時代之中也是出現了一名有一名的神奇人物。
 許多人說,宋朝的文官因為收到了太多的欺壓和不公平,所以在有了機會之後直接開始了瘋狂的報復。
 這個事情對與不對的,先放在一邊吧。
 就說一下在五代十國階段,到底有沒有文官的地位?
 毫無疑問,這是有的。
 在那個階段氣勢不是文人被欺負的很慘,而是沒本事的人被欺負的很慘,至於這個沒本事的人是文人還是武將,這並不重要。
 就比如,在那個神奇的時代誕生的這麽一個神奇的人,標準的官場不倒翁。
 對於一個臣子,如果說他地位高,有時候就會用到一個詞,元老。
 而三超元老,甚至五朝元老也都是出現過的,並且都是一方忠臣,被人們無數次稱讚的。
 就比如張居正就被稱之為三朝元老,郭子儀四朝元老。
 但是這些人和五代十國時代的那位神人相比,他們都不行。
 十朝元老馮道,號稱官場不倒翁,實打實的不倒翁,一生一共經歷了十一位皇帝,其中十個皇帝都對他委以重任。
 但是這麽一個人的名聲卻又是兩極分化。
 這位大爺一共在仕途上混了四十四年的時間,然後一共經歷了劉守光,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石敬瑭,石重貴,劉知遠,劉承祐,郭威,柴榮這十一位皇帝。
 一個人跨越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
 而且在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三公乃至宰相。
 不但是官職在頂尖的狀態,他手中的權利也是實打實的。
 就這麽一個人,可以說是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也就這麽一位了,後世...下一個輪回都不好說還有這麽一個人。
 對於他的評價你更是極致到了極點。
 歐陽修罵他,可謂無廉恥者。
 司馬光說他,茲乃奸臣之尤。
 就算是曾經的那些近代文人對他的評價也是,牆頭草的代表。
 但無論多少人辱罵他,都有數之不盡的人想要去揣摩出來他的思想,希望能夠在他的身上得到些許的啟示,從而成為一個權謀大師,在朝堂上屹立不倒。
 可同樣在後面被罵成了三孫子的人,但是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卻又是被人抬到了一個無法望其項背的高度。
 可以說都快要和孔夫子比肩了。
 咱也不知道古人為啥動不動就把孔子抬出來,和別人比一比...
 他不貪財,不好色,不樹敵人,不欺壓百姓,才高八鬥,大度能容,海納百川。
 李存勖說他,真士大夫也!
 那千古兒皇帝石敬瑭提起他也是讚歎不止,說他人臣之刀尺。
 而薛居正更是給了他一個頂天兒的評價。
 鬱有古人之風,深得大臣之禮。
 甚至於他在治理百姓,恢復生產的同時,用了足足二十多年的時間,將因為戰亂而崩殂的儒家書籍典籍重新做了一次梳理。
 最後甚至雕刻和印刷出來,廣而告之,真正做到了開啟民智之初。
 幫天下將漢人的傳承給流傳了下去,而沒有讓中華出現斷檔。
 在這件事情上,被稱之為《五代監本九經》。
 在那個時代,的確是一個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的確就是一個武將當國的混亂時代。
 他為了文化傳承當真是付出了自己的半生心血。
 而且當年遼國大軍南下,耶律德光率領大軍直接攻佔了汴梁城,在屠城之時,他再次動用了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生生的說動了那遼太宗耶律德光,讓他放棄了屠城取樂的這個想法。
 史書上對於他的評價更是直接做到了和孔夫子齊名,將他放在了聖人的地步。
 這個人就是十朝元老,被人誇得極好,罵的也極狠的馮道。
 看看他,我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麽現在有那麽多的翻案風,這並不是這個時代的特色,歷年或者說歷朝歷代都有翻案,甚至像這種,往死裡翻的。
 但這到底是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說白了並不是說誰說的錯了。
 而是屁股的位置不一樣,或者說一個時代的人對於臣子的理解,出現了不同。
 在宋代的宋理學出現之前,當時的時代看的是什麽?
 看得其實是孟子的那一套理論。
 什麽理論?
 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使人導之出疆!
 說白了就是君擇臣,臣亦擇君。
 不要想著一個臣子一生就跟著一個老板,儒家最開始人家也沒說這個,孔子他自己就不這麽乾。
 他一直說的乾的就是在選擇,也在被選擇。
 後面的韓信,陳平等等都是如此。
 這不是什麽大事兒,也沒有那麽的忠誠。
 哪怕是這股風氣在唐朝也沒有問題,畢竟你看看魏征,從李建成死了之後,混到了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人家說啥了?
 你只要別在你老大還活著的時候跑到敵人那裡去,你也就算是做的仁至義盡了,咱們不能把路都堵死了,把話都說絕了對吧。
 直到宋朝的程朱理學出現之後,然後經過了一次次的演變,最後被當權者拿去刪刪減減然後成為了一個所謂的忠君理論被徹底的定了下來。
 至於原版是什麽意思,這個對於皇帝來說,我要的是你們的忠心,我又不是非要一個真相。
 哪兒那麽多的廢話?
 在風氣改變的時候,人們在看待這件事情上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了。
 而我們現在也不需要去有什麽忠君的想法,或者我們也不吃這一套了,所以在這裡面自然而然的就再次看向了他的人生。
 看一看馮道這一生到底都幹了什麽事情,能夠讓他得到生近乎於聖人的評價。
 先說他的王朝更迭吧。
 二十八歲的時候,馮道正式出仕。然後進入了劉守光的朝堂之中,這一去那就是一個...一個好尷尬的選擇。
 年不足三十歲的馮道沒有太多的政治經驗,腦子裡還是有著很直白的東西,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最是重要。
 而偏偏他當時的主子大燕的劉守光也是個沒腦子加不聽勸的。
 不知道那根兒筋搭錯了了的劉守光非要去和當初正是如日中天的李存勖乾一架,還揚言要滅了李存勖。
 然後馮道就覺得,這個家夥腦子指定是有點毛病,怎麽能胡來呢。
 所以他勸了,勸諫的還十分的認真,然後....他就被關入大牢了,等著劉守光大勝歸來之後再將他斬了,證明自己是對的。
 不過讓馮道感覺到幸運的是,這個倒霉催的劉守光運氣實在是不怎麽好,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能夠活著回來。
 他回不來了對於馮道來說倒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他不用擔心自己的腦袋了。
 所以他趁著大燕全程一團的時候,直接逃了出去,自己之之前的地方是不行了,乾脆就一逃就直接奔著太子去了。
 然後就投奔了那位如日中天的皇帝李存勖。
 這一去才算是真正開始了自己風光無限的人生。
 在李存勖的手底下,馮道的才華被很快的發揮了出來,然後一路扶搖直上直接衝到了宰相的這個位置。
 並且又接連經歷了李嗣源,李從厚,李從苛這後唐的三代君主。
 之後在石敬瑭崛起之後直接取代了後唐,站到了那個位置上面,而作為後晉君主的石敬瑭其實也不是什麽外人。
 他是李嗣源的女婿...
 嗯,一個內部自己人。
 人家自己家親戚的內部權利更替,所以馮道也就順勢走過去了,沒有那麽多的亂七八糟。
 這一次的權利更替和他沒有任何的關系。
 他就這麽順其自然的完成了權利更替,完成了朝代的跨越,並且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然後石敬瑭認了遼太宗耶律德光當爹,等到石敬瑭死了之後,遼太宗也就直接撕毀了合約,然後直接把自己的乾孫兒石重貴直接錘了一頓。
 然後貢獻了汴梁之地,導致了後晉的覆滅。
 面對著遼國的鐵騎,馮道作為一個純粹的文人用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憑借自己的三寸之舌生生的說動了遼太宗耶律德光讓他不去屠城。
 從而保全了汴梁城的無數百姓,這一點來說他有大功!
 之後他也是運氣好,遼太宗耶律德光直接掛了個球球了,然後遼國的兵馬也只能北歸了,要不然他們很可能就一起跟著自家太宗皇帝一起掛了個球球了。
 而這個時候後漢的劉知遠趁虛而入直接收復了汴梁之地,這個時候保全了汴梁百姓,還是前朝宰相的馮道自然被劉知遠看中了。
 然後成功的被他帶到了自己的船上。
 這件事情....嗯...很怪異對不對?
 但是這件事情有你問題麽?
 換個思路,曹孟德赤壁大戰軲轆到了北方,然後劉玄德直接佔據了荊南之地,收攏了大量的荊南地區的文臣武將。
 這件事情,合情合理合法!
 對不對?
 然後這就是第三次的王朝更迭,而最後一次就是後周了。
 郭威以後漢的禁軍統領的身份直接以下克上,滅了老劉家的後漢,給他們老劉家上上下下的突突了一遍。
 從而建立了後周。
 而這個時候,七十歲的馮道說實話已經算是到了人生的末期了。
 而在這個時候,郭威又開始對他客客氣氣的,當然這件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為什麽這麽說呢?
 比如你本來是公司高管,然後經歷了一系列非正常的手段趕走了你的老板,然後奪走了他的股權成為了新的老板。
 這個時候你原來的同事是一個什麽都好的老好人,在公司裡面威望還不錯,也很得人心。
 同時這個老家夥馬上就要退休了,再乾也乾不了兩年了。
 就這種人你會把他怎麽樣麽?
 不會啊,這就是老天爺送給你的總經理啊。
 說實話,在五代十國的這個歷史上,你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一個武夫當道的時代,這個時代好不好麽?
 這個時代的名將少麽?
 很多歷史區的牛人都在說,一個國家的疲弱是因為不夠鐵血,武人才足夠的鐵血。
 可現在事實擺在了那裡,五十年的時間就是武將在執掌天下,但事實他的確是...燕雲十六州丟失這個鍋,你怪在了大宋的頭上,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如果我就是不用武夫隻用文人,重用文人,那麽你也別想把那地方收回去。
 可以說,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極致的問題,如果做不到漢唐那種文物並重發展的時代,既然分出來了文武,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而當文武成為了天然的對立之後,這件事情就更加的麻煩。
 五代十國證明了純武將是錯的,大宋告訴你重文臣是錯的,大明告訴你,文武對立也好,互相牽製也好這也是錯的。
 同樣的道理,在五代十國這麽一個武夫當道的時代裡面,一個文人能夠保全性命,這已經是不行之中的萬幸了。
 還能夠在保證了自己全身而退的情況系,還保持著不近女色,廉潔自守,保護百姓,兼濟天下。
 說實話也是真的朝著聖人的方向去了。
 曾經有一位黃老先生說過,這五十年不是建功立業的時機,也不是青史留名的好時候,所以在這非常的時期,產生了一個馮道。
 他替人民請命,保存了傳統行政的邏輯。
 面對這樣的人,一般無法做出合適的褒貶評價,他本身就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
 這就是對他最好的評價,他就是這麽一個特殊且例外的人。
 他見風使舵, 他溜須拍馬,他對於時局的把握那堪稱一個精準。
 他的身邊仿佛沒有敵人,全部都是對他的一致好評和善待。
 這樣的他才做到了,任爾風吹雨打,我自佁然不動的大境界。
 如果非要說他苟且偷生,那當然沒有問題,誰也不能說他有問題,人怕死,有問題麽?
 但是他始終還堅持著自己的底線,保證著自己的操守,在德行和執掌民生,他都做到了君子賢良的這個標準。
 這兩個特點他並不是一件值得我們質疑和矛盾的事情。
 正所謂流水的五代,鐵打的馮道,以文人之身,在武將橫行的時代闖出來了一個奇跡。
 這也告訴著我們,沒有什麽操蛋的時代,我們還有機會,這本身就是最幸運的一件事情。
 最後用馮道的一句話來做總結。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